吴生芳
目的:研究分析剖宫手术,总结手术体会,其中包括疤痕子宫二次手术的体会.方法:随机选取本院2012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100例剖宫患者,针对手术前的准备工作(包括患者的病情、手术器械等)、手术中的注意事项(如遇突发状况)以及手术后的护理工作进行分析.结果:100例剖宫患者,58例首次剖宫患者中5例患者产生麻醉副作用、下肢静脉血栓患者1例.42例疤痕子宫二次手术患者3例有麻醉副作用,无下肢静脉血栓患者.结论:剖宫产手术可以生一个健康的宝宝,而且对母亲的身体也没太大影响,疤痕子宫的二次手术也没有问题,没有太大风险[1].
作者:宋承萍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分析《针灸甲乙经》治疗便秘的特点.方法:本研究采用文献学习、文献整理、文献分析的方法以黄龙祥校注、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出版的《黄帝针灸甲乙经》(新校本)为蓝本进行研究.结果:《针灸甲乙经》对便秘的病因病机、诊断治疗均有整体的论述.结论:《针灸甲乙经》对便秘及各种胃肠道疾病的研究有着较高的学术指导价值.
作者:王静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研究人性化护理在PICC置管肿瘤患者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我院在2010年2月至2013年12月间收治的60例PCII置管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将患者分为两组,每组各30例病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人性化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静脉炎症发生率、一次插管成功率、SCL-90评分情况.结果:观察组中有24例患者护理满意,5例患者护理较满意,总满意度为96.7%,对照组中有19例患者护理满意,6例患者护理较满意,总满意度为83.3%.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两组患者的一次插管成功率上看,观察组为93.3%,对照组为90.0%,对比差异不大,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性化护理的实施有利于使PICC置管肿瘤患者的舒适度与生活质量提升,改善患者疾病症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周晓梅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究急性阑尾炎的治疗方式方法.方法:将32个病例分成两组,对手术治疗手段和非手术治疗手段的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手术治疗手段治愈率这百分之百,明显要高于非手术治疗的百分之九十三.结论:对急性阑尾炎治疗方式发法的选择要充分考虑患者的实际情况和长远健康.
作者:朱长有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究妊娠高血压患者的高危因素以及需要采取的管理措施的方法和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3年10月收治的115例妊娠高血压疾病患者进行治疗,随机分组,实验组76例患者给予相应的治疗和护理管理,对照组39例患者并没有采取预防和管理的措施,对生产结局和并发症的情况进行观察和评价.结果:两组患者在不良症状的发生率上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高血压疾病患者在相应预防和管理措施的干预下,减少早产和剖宫产以及并发症等情况,提高母婴的安全性.
作者:杨玉凤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分析儿童接种疫苗不良反应原因,探讨预防及处理不良反应的方法.方法:根据2012年1月~2013年12月新城桥卫生所门诊登记的预防接种不良反应个案进行分析.结果:2012年1月~2013年12月共接种10020针次,出现不良反应49例,其中全身反应16例,占0.16%;局部反应15例,占0.15%;心因性反应10例,占0.1%;偶合反应8例,占0.08 %.结论:通过采取预防及处理,有效减少接种疫苗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吴加岚;吴加娣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研究阿司匹林致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药物特点.方法:调查2010年5月至2013年5月期间经胃镜检查技术确诊为胃溃疡、胃十二指肠溃疡并伴有出血现象的55岁以上在我院住院的患者87例.根据患者入院前一周之内有无服用阿司匹林,将患者分为服用阿司匹林组54例,以及未服用阿司匹林组33例,对两组患者的临床反应进行相关资料分析并对比.结果:阿司匹林导致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病高峰出现在服药一周内.()例患者在服用阿司匹林1到7天内出现消化道出血,提示在服药早期发生出血的危险性较高,随服用药物时间延长而出血量逐渐减少.结论:应提高对老年人服用阿司匹林相关性出血现象的重视,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减少因服用阿司匹林导致出血现象对老年人造成的危害.
作者:李正云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缺血性结肠炎(IC)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3月5日至2013年3月5日入住我院消化内科的120例IC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IC患者的主要临床症状为腹痛、便血和腹胀,主要病变部位为左半结肠,约90.5%的患者发病年龄大于50岁,发病率女性高于男性.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肠梗阻、冠心病、高脂血症、腹泻和应用NSAID药物是IC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R>1).结论:肠梗阻、冠心病、高脂血症、腹泻和应用NSAID药物等是IC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应高度重视此类危险因素并采取有效干预措施,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李晓萍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观察将类固醇激素应用于鼻息肉患者的治疗中能够取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将要做鼻内镜手术的鼻息肉患者50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25例,观察组患者在进行鼻内镜的手术前,手术中和手术后分别应用一定剂量的类固醇激素.对照组25例,只进行单纯的鼻内镜手术.除了观察组术后应用类固醇激素外两组患者的术后护理方式均形同,对两组患者随访6个月.观察两组的临床效果,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手术中的出血量,住院的时间以及对鼻息肉治疗的总有效率和手术后的复发率.结果:对数据进行统计后得出,观察组对患者病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6.0%,手术后的复发率为8.0%.对照组对患者病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60.0%,手术后的复发率为40.0%.另外,观察组的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明显小于对照组,观察组术中的出血量也明显小于对照组的出血量.以上指标均有p<0.05,两组指标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类固醇激素联合鼻内镜手术对于治疗鼻息肉患者有很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高建华;张东华;颜皓;廖叔谋 刊期: 2014年第07期
老年性痴呆,又称阿尔茨海默病,是一种发病率很高的老年神经系统疾病.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质量的提高以及人类平均寿命的延长,已进入老龄化社会,成为一个导致老年人死亡的重要老年病.仅次于心脏病、癌症、中风的死亡的第四位主要原因.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根据北京老年病医疗研究中心公布调查结果,中国老年性痴呆患者估计超过500万,约占世界病例总数的1/4.但老年性痴呆目前尚无根治的药物和途径.科学合理和充满人性化的护理干预可以在维持患者的日常生活自理能力,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等方面起到积极有效的作用.
作者:秦小利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了解昌吉州高中学生近视现况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通过收集昌吉州高中学生体检资料及发放调查问卷的形式,获得相关数据及与近视形成有关的相关因素.结果:汉族学生的近视患病率为67.48%,民族学生的近视患病率为20.47%,学生总的患病率为43.75%,被调查者中有487名男生和505名女生,其中男生患病率为56.47%,女生患病率为58.81%.结论:长时间持续近距离作业、缺乏体育锻炼、睡眠不足是引起昌吉州青少年近视的主要原因.
作者:盛佩佳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研究老年人脑梗死发病的特点与临床的防治方法.方法:采用回顾式分析的方法,选择从2008年3月至2013年12月间,到我院诊治的100例60岁以上的老年人脑梗死患者,所有患者均经过了临床的检查与头颅CT的检查.将100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50例患者,一组为观察组,使用干预的手段进行治疗,另一组为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治疗方法.结果:观察组的50例患者得到治愈的有21例,治愈率达到42%,好转的有26例,好转率达到52%,死亡的有3例,死亡率达到6%;对照组的50例患者得到治愈的有10例,治愈率达到20%,好转的有30例,好转率达到60%,死亡的有10例,死亡率达到20%.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的疗效存在显著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临床研究发现,高血压和糖尿病是导致老年人发生脑梗死的重要原因,在临床治疗中,应用降颅压和抗凝剂及镁剂,对老年人脑梗死的并发症进行积极治疗是有效治疗老年人脑梗死的重要方法.
作者:陈德刚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研究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诊断以及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我院选择2012年7月~2013年7月间诊治的160例冠心病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的80例患者应用常规的冠心病药物实施治疗,例如抗血小板聚集、硝酸酯类、ACEI以及他汀类药物等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上述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应用万爽力、倍他乐克等药物进行治疗,主要目的是营养心肌及降低耗氧量.结果:通过对两组患者实施1个疗程的治疗,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均有程度不等的缓解,观察组的80例患者,50例显效,20例有效,10例无效,有效率为87.5%;对照组的80例患者,36例显效,22例有效,22例无效,有效率72.5%,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冠心病患者实施治疗时,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应用万爽力及倍他乐克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能够有效的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预后效果及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蔺安华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脑性瘫痪(CP)患儿家庭主要照顾者负担与社会支持的相关性.方法:采用Zarit照顾者负担量表(ZBI)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对80例CP患儿家庭主要照顾者进行调查.结果:83.8%的CP患儿主要照顾者的ZBI评分处于轻、中度水平.CP患儿主要照顾者的SSRS各维度评分均明显低于国内常模,均P<0.01.CP患儿的Zarit照顾者负担量表总评分与客观支持、主观支持和支持利用度呈显著负相关,均P<0.01.结论:社会支持与CP患儿主要照顾者的照顾者负担密切相关,护理人员应加强其社会支持系统,从而提高CP患儿的照顾质量.
作者:蒋丽平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甘精胰岛素联合格列美脲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2型糖尿病患者60例,格列美脲1mg每日早餐前服用.甘精胰岛素睡前皮下注射,初始使用剂量为0.08~0.15IU/ (kg·d),以空腹血糖(FBG)6.1mmoL/L为治疗目标值,每3~5d调整一次甘精胰岛素的剂量.结果:治疗12周后患者的FBG、2 hPG和HbA1C均较治疗前有明显降低(P<0.05);治疗12周后患者FCP和PCP均较治疗前有明显升高(P<0.05).治疗12周后FBG达标率为96.7%、2hPG达标率为83.3%(50/60)、HbA1C达标率为85.0%.本研究中仅1例患者出现轻度低血糖.结论:甘精胰岛素联合格列美脲治疗2型糖尿病,血糖达标率高,低血糖发生率低,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好,是目前治疗2型糖尿病的优选方案.
作者:姜浩翔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分析急性胰腺炎的CT诊断价值.方法:运用16层螺旋CT机进行扫描,扫描方式为容积式,对盆底与下胸部之间的区域进行平扫.常规扫描的层距及层厚均为15mm,在扫描胰腺部位时,层距及层厚分别为4mm、5mm.结果:46例被诊断为水肿型AP,18例为出血坏死型AP.结论:在诊断AP患者方面,CT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应予以重视.
作者:魏立杰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社区护理干预对产妇产后抑郁心理状态的影响分析.方法:选择37例有抑郁心理产妇,利用产后访视的机会,进行社区护理干预,比较干预前、后产妇的抑郁评分和心理状态变化情况.结果:干预前产妇爱丁堡抑郁评分均大于9分,干预后仅有5例,有效率为86.48%;SCL-90心理测试的评分干预后明显较干预前降低,经统计学比较(P<0.05),有显著差异性.结论:有效的社区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改善产妇的生理和心理环境,调整产妇产后忧郁的心理状态.
作者:李敏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儿科特应性皮炎患者的药物治疗效果,并检测药物不良反应,为我院患儿用药疗效和安全性提供依据.方法:对我院儿科在1年间收治的58例特应性皮炎患者用回顾性资料统计分析法分析.结果:外用糖皮质激素治疗的患者恢复期在10-15天,有效率为68%,不良反应为皮肤萎缩等.他克莫司软膏组,恢复期在8-12天,有效率为90%,即使对糖皮质激素治疗依赖的患者使用钙调神经磷酸酶抑制剂他克莫司软膏治疗后5-13天恢复,不良反应一般出现在开始治疗后的前几天,不良反应多为皮肤灼烧感或瘙痒,但这些,随着延续用药治疗和皮炎消退而趋下降,少见的不良反应包括变应反应、流感样症状、发热.结论:对于重度儿科特应性皮炎患者,宜使用钙调神经磷酸酶抑制剂他克莫司软膏进行治疗.
作者:张瑜;庞微微;冀虎;张远达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分析小儿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对48例小儿消化性溃疡患者进行临床分析.结果:消化道症状好转开始于治疗的2周后,所有患者在服药物期间无明显药物不良反应,且4周后溃疡面均愈合,后期没有出现复发情况.结论:小儿消化系统溃疡通过药物治疗,可以取得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复发率也比较低.
作者:谭贤训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绩效考核是指以系统化的方法原理为指导评价员工本岗位工作行为与效果的动态性评判指标,评价内容包括员工工作能力、质量、效率与效益等多项指标,综合评判结果,可通过应用多种针对性举措来激发员工潜力,为管理运营服务.目前绩效考核广泛应用于护理管理工作中并且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对于提升护理人员专业技能、服务态度,提升患者满意度,树立良好医疗形象有积极作用.下面我们就绩效考核应用于国内护理管理的概况进行综述.
作者:马达娟 刊期: 2014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