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玉芳;孙玉萍
目的:探讨广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对氨基糖苷类耐药机制.方法:应用西门子MicroScan微生物鉴定及药敏系统对2012年1月到2014年1月临床分离得到的4500例鲍曼不动杆菌进行细菌培养鉴定及药敏分析,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分析8种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基因、5种16SrRNA甲基化酶基因和外排泵adeABC基因系统.结果:4500株鲍曼不动杆菌均检出adeB外排基因、armA和aac(3)-Ⅰ、aac(6)-Ⅰ、ant(3″)-Ⅰ基因,其余5种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基因和4种16SrRNA甲基化酶基因检出率很小.结论:鲍曼不动杆菌对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耐药机制与细菌产生的adeB外排基因、armA这一种16SRNA甲基化酶基因和aac(3)-Ⅰ、aac(6)-Ⅰ、ant(3″)-Ⅰ这3种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基因有关.
作者:袁任逸;胡燕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功能锻炼的效果.方法:将70例全膝关节置换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35例,其中,实验组在临床护理路径的指导下进行功能锻炼,而对照组则采用常规的功能锻炼,然后比较分析两组的功能锻炼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的康复情况、健康教育达标率、患者满意度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且实验组并发症发病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全膝关节置换手术患者的功能锻炼可以有效的加快患者的康复进程,并降低并发症发病率,从而也提高了患者对医务人员的满意度..
作者:李丽娟;刘青霞;李娇;许邹捷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翼状胬肉是眼科临床上常见的多发眼表疾病.治疗方法有保守与手术治疗,临床主要以手术治疗为主.目前手术治疗翼状胬肉主要包括结膜移植、羊膜移植及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治疗.由于其发病机制较多,手术后复发率高仍是人们面临解决的问题.随着胬肉临床研究深入,手术方式的改良,手术并发症和复发率逐步降低.本文对翼状胬肉的治疗及及术后复发率等方面进行综述如下.
作者:彭凤姣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了解基层老年患者对小切口术治疗白内障的满意度.方法对我市农村200例实行小切口白内障摘除术的老年性患者进行满意度调查.结果:对200名患者进行了3-18个月的随访了解,90%以上的患者对该手术方式满意.结论:小切口白内障摘除手术成功率高、简单易行,患者视力恢复快、散光率低、并发症少、费用低廉值得临床广泛推广使用.
作者:何银玲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同伴教育法对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和血压的影响.方法:将160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8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和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同伴教育法为主的系统化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自我管理能力评分和糖脂代谢指标的变化.结果:干预后干预组在日常生活行为管理、认知症状管理和疾病管理等方面的自我管理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而且干预组的血清总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和血糖水平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同伴教育法不仅可以明显提高高血压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而且有利于调节其糖脂代谢.
作者:姚玉鸿;陈集祥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对比开腹胆囊术与腹腔镜胆囊手术的临床效果及术后肠粘连的发生情况.方法:选取2013年4月至2014年4月于我院实施治疗的胆囊疾病患者30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15例)行开腹胆囊术,观察组(1 5例)行腹腔镜胆囊手术,对比两组临床效果.结果:经临床治疗,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腹腔镜胆囊手术治疗胆囊疾病,可有效提高治疗有效率,减少术后肠粘连的发生,手术时间短、创伤小、恢复快,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字朝晖 刊期: 2014年第07期
随着时代的进步,健康越来越被人们重视,而护理在医院的地位又特别重要,且男护理在体力、思维判断及临床操作等方面都略优于女护士.本文通过采用问卷调查方式对川北医学院大学生进行抽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同学遭受传统观念的冲击任无法接受男护理这个职业,且男护学生自身学习生活也受到很大影响.为此我们提出了一些参考性建议,希望能为从事护理专业的同学提供一些参考与帮助.
作者:白玲;廖燕;杜方圆;王晓云;张莹林;胡利娟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儿科特应性皮炎患者的药物治疗效果,并检测药物不良反应,为我院患儿用药疗效和安全性提供依据.方法:对我院儿科在1年间收治的58例特应性皮炎患者用回顾性资料统计分析法分析.结果:外用糖皮质激素治疗的患者恢复期在10-15天,有效率为68%,不良反应为皮肤萎缩等.他克莫司软膏组,恢复期在8-12天,有效率为90%,即使对糖皮质激素治疗依赖的患者使用钙调神经磷酸酶抑制剂他克莫司软膏治疗后5-13天恢复,不良反应一般出现在开始治疗后的前几天,不良反应多为皮肤灼烧感或瘙痒,但这些,随着延续用药治疗和皮炎消退而趋下降,少见的不良反应包括变应反应、流感样症状、发热.结论:对于重度儿科特应性皮炎患者,宜使用钙调神经磷酸酶抑制剂他克莫司软膏进行治疗.
作者:张瑜;庞微微;冀虎;张远达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分析并探讨高血压的病因及其临床治疗.方法:选取2010年2月~2014年2月期间来我院进行治疗的高血压患者2148例,回顾性分析患者临床资料,探讨高血压病因,同时总结患者治疗方案,记录患者治疗效果.结果:原发性高血压病因主要有遗传因素与环境因素,继发性高血压患者病因主要有肾性因素、内分泌因素以及其它因素,其中,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较为常见.临床治疗主要有药物治疗与非药物治疗.药物治疗主要有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CCB、ACEI以及ARB.经统计,治疗有效率为91.01%.结论:分析并探讨高血压病因,积极的对症治疗对降低血压、挽救患者生命健康至关重要.
作者:雷光泽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昌吉州孕妇血清叶酸水平及其健康状况.方法:对昌吉州孕妇健康情况开展调查,测定在不同妊娠期血清叶酸水平.结果:影响昌吉州孕妇血清叶酸水平的因素是不同妊娠阶段和叶酸服用史.结论:在孕期给孕妇增补叶酸十分必要.孕妇叶酸的缺乏不仅影响着孕妇的健康状况,而且对胎儿以及婴儿的生长发育产生长期的不良影响.
作者:马彦华;温靖玄;陈筱萍;盛红爱;马晶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观察并探究急性异位阑尾炎的临床表现,从而提高其诊断准确性.方法:选取从2009年1月至2014年1月期间,我院确诊为急性异位阑尾炎的患者15例.病史采集、仔细查体,全部进行手术治疗.对于有明确固定点压痛、且有转移性右下腹痛的12名患者给予以压痛点为中心,做麦氏点斜切口;对于有明确固定点压痛、但没有明显转移性右下腹痛的2名患者给予以压痛点为中心,做麦氏点直切口;剩余1名患者则进行经右下腹腹直肌切口进行开腹探查.结果:根据术中及术后病理结果反馈,发现单纯性的异位阑尾炎为12例,2例为化脓性阑尾炎,1例为坏疽性阑尾炎.有1名患者出现术后切口感染,经处理后痊愈出院;有2名患者并发粘连性肠梗阻,但因保守治疗得当及时痊愈出院;其余患者均无特殊情况顺利按期出院.结论:将术中开腹及术后病理总结,分析每种异位阑尾炎可能被误诊的疾病以及辅助检查手段,这样,可以为我们今后在提高异位阑尾炎诊断准确率提供有效借鉴.
作者:徐斌;郭东升 刊期: 2014年第07期
随着医学的发展,护理水平的提升,安全,无痛的人流方法作为现今医疗护理工作者关注的首要问题,无痛人流因患者痛苦程度轻,安全性高,临床操作简单等特点,临床上推广运用.又因无痛人流手术受手术,并发症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患者极易产生焦虑情绪.为做好无痛人流患者的临床护理工作,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做好无痛人流患者术前,术中,术后的护理工作是非常重要的.
作者:王燕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宫腔镜下输卵管插管疏通术在治疗输卵管堵塞中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3月到2014年3月收治的60例输卵管堵塞患者,将输卵管导丝在宫腔镜的指引下找到输卵管开口,将其缓慢插入,然后拔出导丝然后注入美兰稀释液,如果注入过程比较顺畅,没有出现反流现象,则说明输卵管已经疏通.结果:60例患者均给予TERUMO导丝疏通,其中2例患者在进行一侧输卵管疏通时造成输卵管峡部穿孔,对侧成功.结论:宫腔镜向下输卵管产管疏通术在治疗输卵管堵塞的临床治疗中有显著效果,能够有效治疗患者的不孕不育,在临床应用上具有广泛的价值和意义.
作者:张雪梅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观察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产妇行剖宫产治疗的临床效果分析及其安全性.方法:选取自2012年2月~2013年2月就诊我院,进行分娩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100例,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各50例.观察组采用剖宫产的方式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阴道分娩的方式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分娩率、产后并发症以及新生儿健康情况等指标,进行比较评价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50例产妇均成功分娩,成功率为100%,死亡率为零,对照组的50例产妇成功分娩48例,成功率为96%,死亡2例,死亡率为4%.两组的成功分娩率进行差异分析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50例产妇血压控制均稳定,稳定在130~150/85~90mmHg;对照组的50例产妇血压控制不稳定,对照组产后大出血3例,其中2例死亡,1例经输血治疗病情改善;新生儿健康情况,观察组50例新生儿均存活,健康新生儿49例,残疾1例;对照组50例新生儿中有48例存活,死亡2例,健康新生儿43例,残疾5例;两组新生儿的健康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新生儿相比对照组新生儿健康情况较好,其死亡率和残疾率均低.结论: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产妇行剖宫产分娩相比阴道分娩手术安全性更高,产后产妇血压较稳定,并且新生儿的健康状况更好,值得进行临床推广.
作者:陈燕 刊期: 2014年第07期
本文从健康教育电子照片档案的收集、归档整理、储存管理、移交接收等方面,阐释了如何做好健康教育电子照片档案管理具体措施.
作者:陆晓红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究老年冠心病合并肺心病的临床治疗分析.方法:分析我院收治的老年冠心病合并肺心病6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治疗后有15例患者心、肺功能恢复正常,有30例患者的临床症状与体征明显好转,22例好转,其中死亡的有3例.结论:有效的临床诊治能很好的帮组患者控制病情的发展,有利于患者的预后.
作者:易永华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通过对3例线粒体脑肌病患者的护理总结该病的护理经验.结果:通过对此病例的治疗、观察及心理、安全防护、用药、疼痛的护理改善病情,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黄赤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分析引起产后抑郁症的相关原因、护理方法和效果.方法:搜集2012年7月-2013年7月我院接收的产后抑郁症100例患者,对其引起产后抑郁症的相关原因、护理方法和效果进行总结性分析.结果:心理、生理、家庭、产妇自身等因素是引起产后抑郁症的相关原因.护理后与护理前相比,抑郁评分明显降低,差异较大,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后抑郁症与产妇心理、生理、家庭和自身等因素有关,加强对产妇的护理,可以缓解抑郁,维护产妇身心健康,值得推广.
作者:李志平;刘洁杏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分析探讨儿童口腔科中患儿焦虑与疼痛的有效控制手段.方法:从2011年1月到2014年1月在我院口腔科治疗的患儿中选取50例因焦虑及畏惧疼痛而不配合治疗的口腔疾病患儿,本组患儿均为先给予笑气及镇静药物进行行为约束,但没有明显效果,仍抗拒治疗,故在家长签署知情同意书的前提下,采取全麻治疗,观察患儿行为控制以麻醉并发症等情况,并记录分析患儿全麻前后Venham评级.结果:所有患儿行为约束良好,均顺利完成口腔治疗,麻醉时间在30-180min间,平均为(82.6±4.8)min,其中有1例患儿在拔管后出现恶心不适症状,在离院24h的电话随访中,所有患儿均未见麻醉并发症,同时全麻前后Venham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全麻可有效约束齿科疾病患儿行为,保证治疗顺利开展,当患儿通过镇静药物及局部麻醉仍无法约束行为阻碍治疗时,可采取此种方式帮助治疗.
作者:徐玉群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分析急性胰腺炎的CT诊断价值.方法:运用16层螺旋CT机进行扫描,扫描方式为容积式,对盆底与下胸部之间的区域进行平扫.常规扫描的层距及层厚均为15mm,在扫描胰腺部位时,层距及层厚分别为4mm、5mm.结果:46例被诊断为水肿型AP,18例为出血坏死型AP.结论:在诊断AP患者方面,CT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应予以重视.
作者:魏立杰 刊期: 2014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