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如何做好健康教育电子照片档案管理

陆晓红

关键词:健康教育, 电子照片, 档案管理
摘要:本文从健康教育电子照片档案的收集、归档整理、储存管理、移交接收等方面,阐释了如何做好健康教育电子照片档案管理具体措施.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严重眼外伤行玻璃体切除术围术期的护理方法与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总结严重眼外伤患者行玻璃体切除术围术期的护理方法,为临床护理的实施提供科学已经.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9月~2013年4月间我院收治眼外伤行玻璃体切除术患者49例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内容,包括:术前心理安抚、做好术前准备、术后体位摆放、眼痛的护理以及并发症的防治等.结果:所有患者均完整取出眼球内异物,顺利度过手术期,16例视网膜复位,术后复测视力,较伤前提高者33例(67.35%),与伤前无明显差异者12例(24.49%),另4例(8.16%)视力减退.随访1年,无失明、严重视力下降等并发症的发生.结论:科学有效的围术期的护理干预是严重眼外伤行玻璃体切除术患者预后的保证,能降低并发症发生,并确保视力良好恢复.

    作者:曾玲;崔效妍;张睿敏;肖慈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胎膜早破致胎儿窘迫临床观察

    目的:分析胎膜早破导致胎儿出现呼吸窘迫的原因及处理方法.方法:对在我院住院的妊娠妇女出现胎膜早破并导致患儿出现呼吸窘迫的117例患者进行分析,我们从产妇的分娩方式、母儿并发症、剖腹产指征等几方面进行探讨.结果:胎膜早破患儿的自然分娩率、胎儿窘迫率、产褥感染率及母儿并发症.结论:胎膜早破导致剖宫产、新生儿窒息的概率升高,并严重威胁到母儿安全,因此,产前检查是预防胎膜旱破后感染是必不可少的手段,应及时给予缩宫素引产,必要是应行剖宫产结束妊娠,从而降低母儿并发症所带来的危害.

    作者:王琦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宫外孕的早期诊断及保守治疗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评价超声早期诊断的宫外孕的临床应用价值,观察保守治疗宫外孕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00例高度疑似宫外孕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用经阴道超声检查,将所有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单独服用甲氨礤呤(MTX)治疗)和观察组(采用甲氨礤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疗效以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经阴道超声诊断宫外孕的准确率达到100%,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84%)明显高于对照组(72%),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差异对比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阴道超声应用于宫外孕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可作为临床诊断宫外孕的首选方式,甲氨礤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宫外孕的临床疗效确切,且不良反应较小,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赵自立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正弦波振动对抗肌萎缩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正弦波振动对肌萎缩临床病例的对抗作用.方法:选用一侧肢体制动卧床病例,采用高频正弦波振动作为对抗治疗措施,检查内容为胫神经传导速度、M波和H反射.结果:卧床后制动组胫神经传导速度明显较振动组减慢,卧床后制动组M波潜伏期明显较振动组延长,振动组卧床前后的H反射潜伏期无显著性差异.结论:高频正弦波振动对于制动肢体神经传导速度的变化有明显的对抗作用.

    作者:石磊;杨侃;李宝成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22例ICU气管切开患者的护理总结

    目的:研究ICU气管切开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整合性分析2011年6月~2012年10月我院共收治22例ICU气管切开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所有患者随机划分为实行针对性护理的实验组和实行常规护理的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通过针对性护理措施有效提高了ICU气管切开患者的治愈率,这对于临床诊治的施行来说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作者:张静;葛柳燕;姜迎春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PICC在肿瘤患者中应用的人性化护理干预探讨

    目的:研究人性化护理在PICC置管肿瘤患者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我院在2010年2月至2013年12月间收治的60例PCII置管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将患者分为两组,每组各30例病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人性化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静脉炎症发生率、一次插管成功率、SCL-90评分情况.结果:观察组中有24例患者护理满意,5例患者护理较满意,总满意度为96.7%,对照组中有19例患者护理满意,6例患者护理较满意,总满意度为83.3%.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两组患者的一次插管成功率上看,观察组为93.3%,对照组为90.0%,对比差异不大,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性化护理的实施有利于使PICC置管肿瘤患者的舒适度与生活质量提升,改善患者疾病症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周晓梅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人际关系在护理工作中的应用

    随着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传统生物医学模式的弊病已经逐渐凸显,护理工作在现代医疗体系中起着愈加重要的作用,而护理人员的人际关系好坏直接关乎医疗护理水平的高低.本文先简要阐述了护理工作的重要性,随后详细剖析了护理人员在工作中的五类人际关系,进而有的放矢的探讨了护理人员在护理工作中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具体策略.

    作者:陈红柯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绩效考核用于护理管理中的概况

    绩效考核是指以系统化的方法原理为指导评价员工本岗位工作行为与效果的动态性评判指标,评价内容包括员工工作能力、质量、效率与效益等多项指标,综合评判结果,可通过应用多种针对性举措来激发员工潜力,为管理运营服务.目前绩效考核广泛应用于护理管理工作中并且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对于提升护理人员专业技能、服务态度,提升患者满意度,树立良好医疗形象有积极作用.下面我们就绩效考核应用于国内护理管理的概况进行综述.

    作者:马达娟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口服避孕药对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口服避孕药对多囊卵巢综合征的治疗效果.方法:本次研究对楚雄市计划生育服务站收治的32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采用口服避孕药的方法进行治疗,通过比较接受治疗前后临床指标的变化来观察疗效.结果:患者接受治疗后血LH/FSH、LH、T、FSH水平都明显降低,卵巢卵泡数目减少,促排卵效果提高.结论:对于由多囊卵巢综合征引起的不孕或者耐CC的患者,选用口服避孕药可以提高促排卵的效果,相比于要求和费用都较高的受精移植或手术等方法而言适合大多数患者接受.

    作者:江文杰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应用损伤控制性手术治疗严重腹部创伤患者的疗效分析

    目的:研究分析采用损伤控制性手术治疗严重腹部创伤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09年7月至2013年9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0例严重腹部创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损伤控制性手术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术后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愈率92.5%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治愈率70% (P<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10%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27.5% (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损伤控制性手术治疗严重腹部创伤患者的疗效确切,而且并发症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刘光均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循证护理应用于高龄白内障患者围手术期效果分析

    目的:将循证护理模式应用于高龄白内障患者的围手术期,探讨分析其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6月至2014年3月收治入院的高龄白内障患者76例,行晶状体置入术后,围手术期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采用循证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围手术期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为13.2%,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9.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循证护理模式应用于高龄白内障患者的围手术期,可减少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治疗效果和治疗满意度,是值得临床推广使用的.

    作者:张睿敏;肖慈;崔效妍;曾玲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新生儿窒息引起缺氧缺血性脑病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病新生儿窒息引起缺氧缺血性脑病正确治疗方法.方法:对44例窒息引发缺氧缺血性脑新生儿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内容包括临床表现、治疗方法、临床疗效等,将所得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并总结新生儿窒息引发缺氧缺血性脑病预防措施.结果:44例患儿治疗前NBNA评分均小于35分,经治疗后仅34.09%患儿NBNA评分小于35分;患儿治疗6个月后及治疗1年后GMFM评分情况均较治疗前显著上升,且治疗1年后GMFM评分上升程度更为明显(P<0.05).结论:确诊新生儿窒息后应及时给予干预措施预防缺氧缺血性脑病发生,一旦确诊为缺氧缺血性脑病则应尽早实施药物治疗结合功能锻炼,改善患儿神经功能及运动功能,保障英预后及生活质量.

    作者:刘和珍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普外科手术切口感染率的调查

    目的:研究各种普外科手术切口感染调查的报告,从中研究分析影响切口感染率的相关因素,从而提出一些有效的建议.方法:选取了两个医院的患者的调查报告,并对其进行分析.结论:多种相关因素共同作用导致手术切口感染.医疗工作者应该采取有效、合理、及时的干预措施,降低手术切口感染的几率.

    作者:张德全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输精管结扎术并发症208例相关因素探讨

    输精管结扎是目前我国农村地区广泛应用的主要节育措施,具有手术切口小,组织损伤少且操作简便、安全等优点.但由于手术操作不当或其他因素,常引起多种并发症,给育龄群众造成不同程度的身心痛苦和经济负担.为深入探讨输精管结扎术并发症发生原因,本文对3360例输精管结扎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以其为采取有效防治措施提供参考.

    作者:梁毅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剖宫产临床分析

    目的:观察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产妇行剖宫产治疗的临床效果分析及其安全性.方法:选取自2012年2月~2013年2月就诊我院,进行分娩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100例,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各50例.观察组采用剖宫产的方式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阴道分娩的方式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分娩率、产后并发症以及新生儿健康情况等指标,进行比较评价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50例产妇均成功分娩,成功率为100%,死亡率为零,对照组的50例产妇成功分娩48例,成功率为96%,死亡2例,死亡率为4%.两组的成功分娩率进行差异分析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50例产妇血压控制均稳定,稳定在130~150/85~90mmHg;对照组的50例产妇血压控制不稳定,对照组产后大出血3例,其中2例死亡,1例经输血治疗病情改善;新生儿健康情况,观察组50例新生儿均存活,健康新生儿49例,残疾1例;对照组50例新生儿中有48例存活,死亡2例,健康新生儿43例,残疾5例;两组新生儿的健康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新生儿相比对照组新生儿健康情况较好,其死亡率和残疾率均低.结论: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产妇行剖宫产分娩相比阴道分娩手术安全性更高,产后产妇血压较稳定,并且新生儿的健康状况更好,值得进行临床推广.

    作者:陈燕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布地奈德联合沙美特罗吸入治疗重度支气管哮喘186例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关于布地奈德联合沙美特罗吸入治疗重度支气管哮喘的疗效.方法:本次选取我院2006年5月-2013年8月期间收治的186例重度支气管哮喘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以及观察组.首先使用常规疗法对两组患者进行治疗.同时实验组辅以布地奈德联合沙美特罗吸入治疗进行对比.结果:对治疗后的患者调查发现,两组患者在哮喘症状,哮喘量表评分以及PET,FEV1/FVC评分方面都有着显著差异,P<0.05.布地奈德联合沙美特罗吸入治疗方案在重度支气管哮喘治疗方面有着优秀的治疗效果.结论:布地奈德联合沙美特罗吸入治疗方案对于患者重度支气管治疗结果相对常规疗法,效果更佳,患者接受性更高.

    作者:胡蓉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开腹胆囊术与腹腔镜胆囊手术术后肠粘连发生率的对比

    目的:对比开腹胆囊术与腹腔镜胆囊手术的临床效果及术后肠粘连的发生情况.方法:选取2013年4月至2014年4月于我院实施治疗的胆囊疾病患者30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15例)行开腹胆囊术,观察组(1 5例)行腹腔镜胆囊手术,对比两组临床效果.结果:经临床治疗,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腹腔镜胆囊手术治疗胆囊疾病,可有效提高治疗有效率,减少术后肠粘连的发生,手术时间短、创伤小、恢复快,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字朝晖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拉米夫定配伍阿德福韦酯治疗80例乙肝肝硬化疗效分析

    目的:分析恩替卡韦单药与拉米夫定配伍阿德福韦酯对乙肝肝硬化的临床疗效情况.方法:选取我院80乙肝肝硬化患者行对照研究,按随机数字表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应用恩替卡韦;实验组应用拉米夫定配伍阿德福韦酯;对比两组HBV-DNA的阴转率及肝肾功能指标变化情况.结果:两组8周、12周HBV-DNA的阴转率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经过一个月的治疗后,两组患者PTA、ALT及TBIL值均显著改善(P<0.05).结论:采用拉米夫定配伍阿德福韦酯治疗乙肝肝硬化具有起效快,耐药率低的特点,其整体疗效与恩替卡韦相当.

    作者:王秋东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关于围手术期安全使用充气止血带的现状分析

    我院是以骨伤科为主的综合性医院,2012年01月-2013年12月近1000例四肢骨折手术中出现止血不佳的有15例,起水泡的有1例,血压下降的有3例,桡神经损伤1例,总止血效果满意.鉴于充气止血带在骨伤科的广泛应用,也为更有效地给患者提供优质服务,止血带使用的所有方方面面是广大医护人员关心的课题,本文献就关于围手术期如何安全使用充气止血带进行综述.

    作者:谢端兰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肺通气/灌注显像在急性肺栓塞诊断中的应用现状

    肺通气/灌注显像作为一线影像学检查方法,可以在诊断急性肺栓塞中应用.本文简单介绍了肺通气/灌注显像诊断急性肺栓塞的发展历程,目前在应用肺通气/灌注显像诊断急性肺栓塞疾病中,还存在一定的问题,为完善诊断方法,结合我院内科实际工作情况,探讨分析肺通气/灌注显像在急性肺栓塞诊断中的应用现状,以改进临床疾病诊断方法,综述如下.

    作者:侯冬莲 刊期: 2014年第07期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