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人际关系在护理工作中的应用

陈红柯

关键词:护理工作, 人际关系, 人文护理
摘要:随着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传统生物医学模式的弊病已经逐渐凸显,护理工作在现代医疗体系中起着愈加重要的作用,而护理人员的人际关系好坏直接关乎医疗护理水平的高低.本文先简要阐述了护理工作的重要性,随后详细剖析了护理人员在工作中的五类人际关系,进而有的放矢的探讨了护理人员在护理工作中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具体策略.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甘精胰岛素联合格列美脲治疗2型糖尿病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甘精胰岛素联合格列美脲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2型糖尿病患者60例,格列美脲1mg每日早餐前服用.甘精胰岛素睡前皮下注射,初始使用剂量为0.08~0.15IU/ (kg·d),以空腹血糖(FBG)6.1mmoL/L为治疗目标值,每3~5d调整一次甘精胰岛素的剂量.结果:治疗12周后患者的FBG、2 hPG和HbA1C均较治疗前有明显降低(P<0.05);治疗12周后患者FCP和PCP均较治疗前有明显升高(P<0.05).治疗12周后FBG达标率为96.7%、2hPG达标率为83.3%(50/60)、HbA1C达标率为85.0%.本研究中仅1例患者出现轻度低血糖.结论:甘精胰岛素联合格列美脲治疗2型糖尿病,血糖达标率高,低血糖发生率低,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好,是目前治疗2型糖尿病的优选方案.

    作者:姜浩翔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上消化道大量出血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采用整体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2年5月-2013年5月期间收治的78例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针对上消化道出血的护理难点,制定并实施分期护理措施.结果:抢救成功75例为(96.15%),3例患者因为各器官功能衰竭后死亡.结论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采用整体护理的方法可提高患者抢救的成功率,并降低患者的病死率,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作者:赵小蓉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微创经皮与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胫骨骨折临床效果对比研究

    目的:比较微创经皮锁定钢板内固定术与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胫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88例胫骨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给予观察组微创经皮锁定钢板内固定术治疗,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平均术中出血量、骨痴形成时间、不良反应率均少于(或短于)对照组,恢复优良率也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微创经皮锁定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胫骨骨折更加安全、可靠,效果更为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李建乔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126例肾积水患者诊治体会

    目的:对肾积水患者的诊断和治疗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和加以分析,总结肾积水的诊治注意事项.方法:对126例在2011年3月~2013年3月间我院收治的各种类型的肾积水的患者的诊断资料及临床治疗资料进行了回顾分析,总结诊治肾积水的方法和注意要素.结果:通过输尿管及膀胱摄影检测和B超的检测,诊断出左侧肾积水71、右侧肾积水56例;结合肾脏图形、逆造影、CT和IVP辅查64例,显影57例,无影7例,其中一例无影的患者仍然由于肾脏皮质薄而被切除肾脏.针对UPJ的患者采用离断肾盂的成形手术(以下简称A-H术)的成功率为91.2%;对结石患者的治疗采用ESWL法(冲击波体外碎石技术)成功率为92.8%;针对肾积水影响因素和肾功能障碍现象采用的治疗方法得当,成功率高,两者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IVP诊断法不能完全显示出肾功能的情况,还应根据临床的经验、患者的症状进行综合判断.用A-H术治疗UPJ患者,用ESWL法治疗结石具有显著的疗效.

    作者:唐会岳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奥硝唑—法莫替丁二联疗法治疗慢性胃炎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奥硝唑-法莫替丁二联疗法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从2012年6月~2013年6月所收治的100例慢性胃炎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对照组患者采用法莫替丁进行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奥硝唑静脉滴注.观察两组疗效和复发率.结果: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6.0%,时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8.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随访6个月,治疗组患者的复发率为4%(2/50),对照组患者的复发率为16.0%(8/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硝唑联合法莫替丁对慢性胃炎的治疗效果较好,且复发率低,因此值得在今后临床工作当中推广应用.

    作者:王晓成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普外科眼外伤继发青光眼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眼外伤所致继发性青光眼的主要原因、发病机制及治疗方法.方法:对78例(78眼)眼外伤继发青光眼患者的病因、治疗方法和预后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根据病因及临床表现将眼外伤所致继发性青光眼归纳为以下几类:球内积血28例(36%);房角挫伤22例(28%);虹膜睫状体炎症16例(20%);晶状体脱位或损伤12眼(16%).结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前房冲洗、小梁切除、晶状体切除联合玻璃体切除术.结论:眼外伤继发青光眼病因复杂,会造成眼压增高或眼内组织损伤,早期应积极应用药物治疗,必要时采取联合手术的方法降低眼压,尽可能保护视功能.

    作者:张元奎;章富成;刘咏红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乙型肝炎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治疗体会

    目的:研究乙型肝炎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治疗体会.方法:选取本院自2012年1月~2013年12月间收治的乙型肝炎肝硬化合并消化道出血患者56例进行研究,对其进行随机分组,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28例/组,对照组采用垂体后叶行滴注药物治疗,观察组则采用法莫替丁-垂体后叶素进行联合治疗,对比分析两组的治疗效果,并对两组患者治疗止血时间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经本院分组治疗,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85.71%;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6.43%.对照组的止血时间为1.5d~5d,平均止血时间为(3.97±1.1)d;观察组的止血时间为1.2d~3.5d,平均止血时间为(2.13±0.8)d;则两组患者的有效率和止血时间上存在着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联合用药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其效果非常显著,而且具有明显的止血效果.

    作者:陈学强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抗生素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抗生素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84例老年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2例,分别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采用抗生素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而对照组仅给予抗生素治疗,观察两周后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临床疗效上实验组患者显效26例,有效13例,无效3例,有效率为92.86%,而对照组患者显效14例,有效18例,无效10例,有效率为76.19%;实验组住院平均时间为(21.16±3.71)天,复发率为2.39%;对照组平均住院时间为(28.34±4.74)天,复发率为11.90%.结论:抗生素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气肿临床效果显著,且住院时间短,复发率低,值得推广.

    作者:周玲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两种麻醉对老年患者术后认知障碍影响观察

    目的:研究硬膜外麻醉方法及全身麻醉方法对老年病人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1月-12月我院收治的拟实施手术的老年病人66例,按照麻醉方法分成研究组(33例)与对照组(33例),研究组给予硬膜外麻醉的方法,对照组则实施全身麻醉的方法,比较分析两组麻醉效果.结果:术后6h、24 h及72 h研究组MMSE评分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POCD发生率为21.2%,对照组POCD发生率为36.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硬膜外麻醉方法应用于老年患者手术麻醉所产生的术后认知功影响比较轻,可以减少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率,是一种良好的老年患者手术麻醉的方法.

    作者:王长青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高校女职工生殖健康状况调查分析及保健对策

    目的:了解我校女职工的生殖系健康状况,为做好妇女保健工作提供依据.方法:每年对我校女职工妇女病普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妇女病高发前五位的疾病是:宫颈炎、乳腺增生、阴道炎、子宫肌瘤和盆腔炎.结论:妇女病严重影响着广大女职工的健康,每次的妇科体检是必要的通过体检发现问题及时治疗,能提高女职工生殖系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

    作者:丁继侠;卲靓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急性胰腺炎的CT诊断价值研究

    目的:分析急性胰腺炎的CT诊断价值.方法:运用16层螺旋CT机进行扫描,扫描方式为容积式,对盆底与下胸部之间的区域进行平扫.常规扫描的层距及层厚均为15mm,在扫描胰腺部位时,层距及层厚分别为4mm、5mm.结果:46例被诊断为水肿型AP,18例为出血坏死型AP.结论:在诊断AP患者方面,CT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应予以重视.

    作者:魏立杰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改善高血压患者心功能效果体会

    目的:探究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在治疗高血压中的应用及其改善心功能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进行治疗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00例,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应用氨氯地平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应用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血压以及心功能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血压均降低且无明显差异,CO、E/A、LVEF两组均有所升高,但观察组改善更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应用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进行治疗,可以对患者的血压水平进行较好的控制,血压波动小,且对患者的心功能有积极的改善作 用,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陆章明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经皮肾镜技术治疗上尿路结石的研究近况

    经皮肾镜技术治疗上尿路结石,不仅在治疗疾病中发挥巨大的作用,同时可以提升治病疗效.本文简单介绍了上尿路结石治疗方法,并分析经皮肾镜技术治疗的优势,运用科学理论方法,反思我国医学上尿路结石治疗进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自身探索意见,完善上尿路结石治疗方法.以下就对桂平中医院泌尿外科实际情况,研究经皮肾镜技术治疗上尿路结石的近况,综述如下.

    作者:卢运崇;梁泰生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新形势下如何增强医务人员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

    当今我国医疗体制改革正处于攻坚阶段和发展关键时期,卫生系统长期积累的深层次问题逐步显现,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矛盾也日益突出.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保持思想政治工作强大的说服力、感染力和凝聚力,切实做好医护人员的思想工作,是医疗部门的思想政治工作者必须认真研究和探讨的问题.

    作者:杨斌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B超定位下经皮肾镜钬碎石的临床应用分析

    目的:分析B超定位下经皮肾镜钬碎石的临床应用优缺点和价值.方法:选选择在我院就诊的肾结石患者200例:男121例,女79例.年龄23-67岁,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2组.2组例数、性别、年龄、结石部位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结果:2种治疗方法中的结石清除率,通过卡方检验,p<0.05,具有统计学差异,传统手术的结石清除率明显较高.结论:严格把握B超定位下经皮肾镜钬碎石的适应症,该治疗会有很好的临床应用价值,但是不能完全取代原来传统的手术取石治疗方法.

    作者:刘连庄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缺血性结肠炎的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缺血性结肠炎(IC)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3月5日至2013年3月5日入住我院消化内科的120例IC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IC患者的主要临床症状为腹痛、便血和腹胀,主要病变部位为左半结肠,约90.5%的患者发病年龄大于50岁,发病率女性高于男性.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肠梗阻、冠心病、高脂血症、腹泻和应用NSAID药物是IC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R>1).结论:肠梗阻、冠心病、高脂血症、腹泻和应用NSAID药物等是IC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应高度重视此类危险因素并采取有效干预措施,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李晓萍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急性心肌梗死人性化护理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对于心肌梗死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0年11月-2011年11月收治的心肌梗死患者97例,按照就诊先后顺序将其分为观察组(50例)与对照组(47例)两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人性化护理,观察两组患者在临床效果、心理焦虑情况以及护理满意度上的差异.结果:护理干预后,观察组在临床效果、心理焦虑改善情况以及护理满意度上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施人性化护理能够明显改善其临床治疗效果与心理焦虑情况,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作者:胡家丽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小切口切除术治疗阑尾炎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小切口切除术在阑尾炎治疗方面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于2009年6月至2012年6月于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阑尾炎患者80例作为此次关于小切口切除术治疗阑尾炎的临床效果研究的样本,随机将样本个体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其中观察组采用小切口切除术,对照组采用传统阑尾切除术.经治疗后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比较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手术切口大小、术后恢复时间、术后切口感染率.结果:经过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观察组手术时间为(20.3±1.3)min.对照组手术时间为(20.8±1.2)min,两组差异不明显(P>0.05);观察组的手术切口大小为(3.4±0.3)cm,术后恢复时间为(4.0±1.5)d,术后感染率为2.5%(1/40).对照组手术切口大小为(6.9±0.4)cm,术后恢复时间为(6.5±1.0)d,术后感染率为7.5%(3/40),两组患者在手术切口大小、术后恢复时间、术后切口感染率等方面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使用小切口阑尾炎切除术治疗阑尾炎具有切口小,恢复快,复发感染率低的特点,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何金波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严重眼外伤行玻璃体切除术围术期的护理方法与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总结严重眼外伤患者行玻璃体切除术围术期的护理方法,为临床护理的实施提供科学已经.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9月~2013年4月间我院收治眼外伤行玻璃体切除术患者49例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内容,包括:术前心理安抚、做好术前准备、术后体位摆放、眼痛的护理以及并发症的防治等.结果:所有患者均完整取出眼球内异物,顺利度过手术期,16例视网膜复位,术后复测视力,较伤前提高者33例(67.35%),与伤前无明显差异者12例(24.49%),另4例(8.16%)视力减退.随访1年,无失明、严重视力下降等并发症的发生.结论:科学有效的围术期的护理干预是严重眼外伤行玻璃体切除术患者预后的保证,能降低并发症发生,并确保视力良好恢复.

    作者:曾玲;崔效妍;张睿敏;肖慈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阑尾炎手术切口感染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与阑尾炎手术切口感染发生有关的各类因素.方法:选取我院87例阑尾炎手术病患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切口是否感染分为两组,其中切口感染组12例,未感染组75例,分析并比较两组内外因素.结果:切口感染组在中高龄者、长时间手术、切口偏长以及术前服用抗生素比例上均高于未感染组,而在体质及心态良好、术者操作优秀比例上则明显较低,两组内外因对比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阑尾炎手术切口感染因素来自多个方面,但主要分为外因与内因两大类型,通过明确该类因素,采取针对性防治措施是预防切口感染,促进病患康复的关键.

    作者:张朋富 刊期: 2014年第07期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