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经皮肾镜技术治疗上尿路结石的研究近况

卢运崇;梁泰生

关键词:经皮肾镜技术, 尿路结石, 近况研究
摘要:经皮肾镜技术治疗上尿路结石,不仅在治疗疾病中发挥巨大的作用,同时可以提升治病疗效.本文简单介绍了上尿路结石治疗方法,并分析经皮肾镜技术治疗的优势,运用科学理论方法,反思我国医学上尿路结石治疗进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自身探索意见,完善上尿路结石治疗方法.以下就对桂平中医院泌尿外科实际情况,研究经皮肾镜技术治疗上尿路结石的近况,综述如下.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介入术中对减少辐射剂量的应用体会

    目的:总结介入术中减少辐射计量的应用体会.方法:以我院收治的接受外周血管介入治疗的8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介入治疗方式的不同,将86例患者分为5组,即:CAG组43例,PCI组20例,RFCA组15例,CHD组6例,PCPI组2例.通过造影机随机配置的剂量测量系统,对辐射剂量相关参数进行监测记录,包括面积剂量乘积(DAP)、在线随机的参考点累积皮肤表面入射剂量(CD)、高皮肤剂量(PSD)及透视时间(minute).结果:在平均CD、DAP及PSD值上,PCI组>PCPI组>RFCA组>CAG组>CHD组,P<0.05.在辐射剂量均值上,左胸>甲状腺>眼晶体>下腹>下肢,不同部位比较,P<0.05.结论:介入术中患者所接受的辐射剂量因介入治疗的方式不同及部位的不同而存在差异,根据具有高辐射剂量的手术方式及部位,术中应尽可能减少对患者的辐射剂量.

    作者:唐家强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肾炎康复片与坎地沙坦酯治疗糖尿病肾病疗效分析

    目的:分析肾炎康复片与坎地沙坦酯治疗糖尿病肾病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糖尿病肾病患者共88例,随机将其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4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选择坎地沙坦酯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肾炎康复片口服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72.7%(32/44);观察组患者治疗效果为95.5%(42/44)两组相比具有显著差异(P<0.05)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对糖尿病肾病患者进行治疗过程中,采用肾炎康复片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坎地沙坦酯治疗,其肾功能恢复情况较好,在临床上值得广泛使用.

    作者:刘飞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抗生素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抗生素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84例老年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2例,分别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采用抗生素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而对照组仅给予抗生素治疗,观察两周后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临床疗效上实验组患者显效26例,有效13例,无效3例,有效率为92.86%,而对照组患者显效14例,有效18例,无效10例,有效率为76.19%;实验组住院平均时间为(21.16±3.71)天,复发率为2.39%;对照组平均住院时间为(28.34±4.74)天,复发率为11.90%.结论:抗生素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气肿临床效果显著,且住院时间短,复发率低,值得推广.

    作者:周玲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老年人脑梗死100例临床研究

    目的:研究老年人脑梗死发病的特点与临床的防治方法.方法:采用回顾式分析的方法,选择从2008年3月至2013年12月间,到我院诊治的100例60岁以上的老年人脑梗死患者,所有患者均经过了临床的检查与头颅CT的检查.将100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50例患者,一组为观察组,使用干预的手段进行治疗,另一组为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治疗方法.结果:观察组的50例患者得到治愈的有21例,治愈率达到42%,好转的有26例,好转率达到52%,死亡的有3例,死亡率达到6%;对照组的50例患者得到治愈的有10例,治愈率达到20%,好转的有30例,好转率达到60%,死亡的有10例,死亡率达到20%.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的疗效存在显著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临床研究发现,高血压和糖尿病是导致老年人发生脑梗死的重要原因,在临床治疗中,应用降颅压和抗凝剂及镁剂,对老年人脑梗死的并发症进行积极治疗是有效治疗老年人脑梗死的重要方法.

    作者:陈德刚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逐瘀活血汤联合尿激酶对糖尿病玻璃体积血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研究逐瘀活血汤联合尿激酶治疗糖尿病玻璃体积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2013年2月至2014年2月70例糖尿病玻璃体积血患者抽签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均为35例,观察组采取逐瘀活血汤与尿激酶联合治疗,对照组使用尿激酶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使用逐瘀活血汤联合尿激酶治疗的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1.43%明显高于采用单一尿激酶治疗的对照组的65.71%,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逐瘀活血汤联合尿激酶治疗糖尿病玻璃体积血具有众多优势,针对发病病因一一解决,有较强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肖漫江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社区护理在产后抑郁心理干预中的应用体会

    目的:社区护理干预对产妇产后抑郁心理状态的影响分析.方法:选择37例有抑郁心理产妇,利用产后访视的机会,进行社区护理干预,比较干预前、后产妇的抑郁评分和心理状态变化情况.结果:干预前产妇爱丁堡抑郁评分均大于9分,干预后仅有5例,有效率为86.48%;SCL-90心理测试的评分干预后明显较干预前降低,经统计学比较(P<0.05),有显著差异性.结论:有效的社区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改善产妇的生理和心理环境,调整产妇产后忧郁的心理状态.

    作者:李敏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绩效考核用于护理管理中的概况

    绩效考核是指以系统化的方法原理为指导评价员工本岗位工作行为与效果的动态性评判指标,评价内容包括员工工作能力、质量、效率与效益等多项指标,综合评判结果,可通过应用多种针对性举措来激发员工潜力,为管理运营服务.目前绩效考核广泛应用于护理管理工作中并且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对于提升护理人员专业技能、服务态度,提升患者满意度,树立良好医疗形象有积极作用.下面我们就绩效考核应用于国内护理管理的概况进行综述.

    作者:马达娟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浅谈碘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的医学护理

    目的:探讨131碘治疗甲亢的护理方法与效果.方法200例甲亢患者按顺序随机分为2组,100例为观察组,100例为对照组,两组病人均采用131碘一次口服进行治疗,对照组只按传统的方法进行治疗及护理,而观察组除了按常规的治疗和护理外,则于服131碘前后进行护理干预,然后对两组患者进行治疗效果和并发症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并发症相对低于对照组.结论:护理干预可提高131碘治疗甲亢的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王凡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血必净注射液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呼吸功能影响的前瞻性随机对照临床探讨

    目的:观察血必净注射液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的临床效果,探讨其对患者呼吸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0年01月~2014年02月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52例,将其分成实验组26例,对照组26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治疗方案,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应用血必净注射液治疗,统计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实验组Murray评分、Marshall评分、PaO2/FiO2分别为(1.6±0.8)分、(2.9±2.7)分、(263.5±120.5)mmHg,以上指标均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血必净注射液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可有效改善其呼吸功能,提高生存质量.

    作者:吴英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桡骨远端骨折AO分型的手术与非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对比研究

    目的:观察和分析桡骨远端骨折AO分型的手术和非手术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120例桡骨远端骨折AO分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观察组给予手术方法治疗,对照组给予非手术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优良率为93.3%,对照组患者的总优良率为85.0%,两组数据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但是观察组患者的优秀率为78.3%,明显大于对照组的41.7%,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方法和非手术方法治疗桡骨远端骨折A()分型均可以取得较好的效果,但是手术治疗效果更显著,有利于提高患者预后,值得参考.

    作者:刘月明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胃癌术后复发及其影响因素探讨

    目的:分析胃癌术后复发及其影响因素,从而临床诊治提供更多理论依据.方法:收集我院2002年12月-2003年12月期间诊治的胃癌根治术后复发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的方式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同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对术后复发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研究结果显示,本组60名患者平均复发时间为术后20.8个月,其中有46名患者为术后两年内复发,占总数的76.67%,有13名患者为两年至五年内复发,占总数的率为21.67%,另外1名患者为五年后复发,占总数的率1.67%.其中有10名患者为区域局部复发,占总数的16.67%,有37例为腹膜和远处淋巴结转移复发,占总数的61.17%,另外13名患者为血源性转移复发,占总数的21.67%.其中有49名患者为单一复发,占总数的81.67%,另外11名患者为多种复发类型,占总数的18.33%.通过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表明,影响术后复发死亡的独立因素包括病程分期、术后腹腔化疗、TNM分期、术前介入化疗,其中介入化疗和腹腔化疗是保护因素.结论:胃癌根治术后复发主要发生于手术之后两年以内,复发类型主要以腹膜复发为主,术后复发影响因素众多,独立因素起主要作用.

    作者:陈申思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电针配合牵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电针配合牵引治疗推动脉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将122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2例采用电针配合牵引治疗.对照组60例采用单纯牵引治疗,对治疗后临床疗效进行对比观察.结果:治疗组痊愈44例,显效12例,有效5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8.3%.对照组痊愈33例,显效1 5例,有效4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86.6%,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运用综合疗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比单纯疗法效果更显著.

    作者:赵明霞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联合雷贝拉唑钠治疗儿童幽门螺杆菌阳性胃病疗效与安全性观察

    目的:探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与雷贝拉唑钠联合治疗儿童幽门螺杆菌阳性胃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2年1月我院收治的幽门螺杆菌阳性胃病患儿45例,随机分为对照组(25例)与观察组(20例),分别实施奥美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传统三联疗法,与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雷贝拉唑钠+克拉霉素10d序贯疗法,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及Hp清除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96%VS75%,92%VS70%),且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8%VS25%),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雷贝拉唑钠联合治疗儿童幽门螺杆菌阳性胃病疗效确切,Hp清除率高,不良反应少,安全可靠,值得推广.

    作者:李成菊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检验科医院感染原因及对策的研究

    目的:对检验科医院感染的原因进行分析,归纳并总结有效的管理对策,以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率.方法:针对近5年来我院检验科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存在问题进行回顾性分析,总制定相应的处理措施,并对比对策实施前后医院感染的发生情况.结果:(1)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主要包括:检验工作流程不规范、环境布置不合理、检验员经验缺乏、检验员自我保护意识缺乏以及医疗垃圾处理不当.(2)在相关对策实施后,我院检验科医院感染的发生率由35%(7人次)下降到10%(2人次),前后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检验科管理人员要高度重视医院感染,及时总结其风险因素并制定相应的对策,同时加强工作人员的预防知识与安全意识,定期维护消毒设备,优化工作环境,从根本上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

    作者:田军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观察类固醇激素应用于鼻息肉患者的临床效果

    目的:观察将类固醇激素应用于鼻息肉患者的治疗中能够取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将要做鼻内镜手术的鼻息肉患者50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25例,观察组患者在进行鼻内镜的手术前,手术中和手术后分别应用一定剂量的类固醇激素.对照组25例,只进行单纯的鼻内镜手术.除了观察组术后应用类固醇激素外两组患者的术后护理方式均形同,对两组患者随访6个月.观察两组的临床效果,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手术中的出血量,住院的时间以及对鼻息肉治疗的总有效率和手术后的复发率.结果:对数据进行统计后得出,观察组对患者病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6.0%,手术后的复发率为8.0%.对照组对患者病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60.0%,手术后的复发率为40.0%.另外,观察组的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明显小于对照组,观察组术中的出血量也明显小于对照组的出血量.以上指标均有p<0.05,两组指标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类固醇激素联合鼻内镜手术对于治疗鼻息肉患者有很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高建华;张东华;颜皓;廖叔谋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新形势下如何增强医务人员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

    当今我国医疗体制改革正处于攻坚阶段和发展关键时期,卫生系统长期积累的深层次问题逐步显现,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矛盾也日益突出.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保持思想政治工作强大的说服力、感染力和凝聚力,切实做好医护人员的思想工作,是医疗部门的思想政治工作者必须认真研究和探讨的问题.

    作者:杨斌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产后出血的抢救措施及抢救时机

    目的:探讨产后出血的原因以及有效的治疗与防治对策,降低产后出血的发生率.方法:对我院自2012年3月至2013年5月收治的住院分娩且产后出血的56例产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产后出血的主要病因有宫缩乏力、软产道裂伤、胎盘因素及凝血功能障碍,56例产后出血病例按出血病因分布依次为41.07%、30.36%、25%、3.57%;56例产后出血病例经迅速止血,补充血容量、纠正休克及防治感染等治疗措施后均获痊愈.结论:产后出血的相关因素较多,针对发生产后出血的原因,国产期采取积极有效的防治措施,对于降低产后出血的发生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罗群英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乙型肝炎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治疗体会

    目的:研究乙型肝炎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治疗体会.方法:选取本院自2012年1月~2013年12月间收治的乙型肝炎肝硬化合并消化道出血患者56例进行研究,对其进行随机分组,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28例/组,对照组采用垂体后叶行滴注药物治疗,观察组则采用法莫替丁-垂体后叶素进行联合治疗,对比分析两组的治疗效果,并对两组患者治疗止血时间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经本院分组治疗,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85.71%;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6.43%.对照组的止血时间为1.5d~5d,平均止血时间为(3.97±1.1)d;观察组的止血时间为1.2d~3.5d,平均止血时间为(2.13±0.8)d;则两组患者的有效率和止血时间上存在着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联合用药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其效果非常显著,而且具有明显的止血效果.

    作者:陈学强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医院门诊输液室安全隐患及防范策略探讨

    门诊输液室是汇集了医院各科门诊病人输液的地方.静脉输液治疗已是医院门诊提供医疗服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门诊提供的治疗中占有重要地位,并且输液量在逐年递增.由于输液治疗是一项侵人性操作,静脉输液治疗的并发症或药物不良反应客观存在.又由于静脉输液操作流程中涉及患者多、停留时间短、病种多且杂、环节多、应用范围广等诸多因素,安全隐患伴随左右,加强门急诊静脉输液治疗的安全管理刻不容缓.

    作者:马吉萍;马丽辉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热熔挤出技术优化难溶性药物传递系统的研究进展

    热熔挤出技术在提高难溶性药物溶出度方面具有的突出优势,具有工艺简单、连续化操作、生产效率高和在线监测等优点,已成为国外制备固体分散体的主导技术,显示出独特的优势和应用潜力.现浅述热熔挤出技术的原理和提高药物溶解度的机制,以深化人们对热熔挤出技术的了解.

    作者:王辉 刊期: 2014年第07期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