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小蓉
本文从健康教育电子照片档案的收集、归档整理、储存管理、移交接收等方面,阐释了如何做好健康教育电子照片档案管理具体措施.
作者:陆晓红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研究分析人性化护患沟通技巧在泌尿外科护理工作中的疗效.方法:分析我院2011年4月到2014年2月收治的泌尿外科病患20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的患者分别为100例.两组病患均进行常规护理的方式.观察组患者在实施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人性化护患沟通技巧.结果:结果发现,观察组临床效果较对照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病患对护理人员服务态度、语言沟通方面、工作责任心、人性化护理理念满意度分别为67%、65%、69%、70%,数据符合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对护理人员服务态度、语言沟通方面、工作责任心、人性化护理理念满意度分别为40%、35%、41%、38%,数据符合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人性化护患沟通技巧应用于泌尿外科护理中能够有效提高病患对护理疗效的满意度,减少护患纠纷的产生.
作者:姜秀娟 刊期: 2014年第07期
输精管结扎是目前我国农村地区广泛应用的主要节育措施,具有手术切口小,组织损伤少且操作简便、安全等优点.但由于手术操作不当或其他因素,常引起多种并发症,给育龄群众造成不同程度的身心痛苦和经济负担.为深入探讨输精管结扎术并发症发生原因,本文对3360例输精管结扎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以其为采取有效防治措施提供参考.
作者:梁毅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对肾积水患者的诊断和治疗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和加以分析,总结肾积水的诊治注意事项.方法:对126例在2011年3月~2013年3月间我院收治的各种类型的肾积水的患者的诊断资料及临床治疗资料进行了回顾分析,总结诊治肾积水的方法和注意要素.结果:通过输尿管及膀胱摄影检测和B超的检测,诊断出左侧肾积水71、右侧肾积水56例;结合肾脏图形、逆造影、CT和IVP辅查64例,显影57例,无影7例,其中一例无影的患者仍然由于肾脏皮质薄而被切除肾脏.针对UPJ的患者采用离断肾盂的成形手术(以下简称A-H术)的成功率为91.2%;对结石患者的治疗采用ESWL法(冲击波体外碎石技术)成功率为92.8%;针对肾积水影响因素和肾功能障碍现象采用的治疗方法得当,成功率高,两者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IVP诊断法不能完全显示出肾功能的情况,还应根据临床的经验、患者的症状进行综合判断.用A-H术治疗UPJ患者,用ESWL法治疗结石具有显著的疗效.
作者:唐会岳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脑性瘫痪(CP)患儿家庭主要照顾者负担与社会支持的相关性.方法:采用Zarit照顾者负担量表(ZBI)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对80例CP患儿家庭主要照顾者进行调查.结果:83.8%的CP患儿主要照顾者的ZBI评分处于轻、中度水平.CP患儿主要照顾者的SSRS各维度评分均明显低于国内常模,均P<0.01.CP患儿的Zarit照顾者负担量表总评分与客观支持、主观支持和支持利用度呈显著负相关,均P<0.01.结论:社会支持与CP患儿主要照顾者的照顾者负担密切相关,护理人员应加强其社会支持系统,从而提高CP患儿的照顾质量.
作者:蒋丽平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通过对比的方式体现出传统疝修补术在临床治疗中的效果.方法;对2012年3月-2013年12月到我院就诊的,需要进行疝修补术的患者中抽取50例患者为临床治疗对象,对50例患者的治疗过程以及治疗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
作者:项平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研究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单肺通气麻醉在临床胸外科手术中应用的价值.方法:在我院胸外科选择80例需择期手术治疗患者,随机分为2组,即实验组(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对照组(瑞芬大尼与异氟烷静吸复合麻醉),每组40例.结果:实验组切皮前1 0min的SBP、DBP、HR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闭胸前10min的Sp02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术毕后10min的HR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单肺通气麻醉在胸外科手术中效果良好.
作者:包兴华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研究原发性胆总管结石形成受胆囊切除术后影响的有关因素.方法:系统回顾我院实行胆囊切除术188例患者,调查他们的一般情况,计算术后原发性胆总管结石占所有患者的比例.结果:共有36例胆囊切除术后的原发胆总管患者,比例为19.1%.年龄、性别无明显差异,手术方式、是否有糖尿病出现原发性胆管结石相关.结论:糖尿病、开腹手术与胆囊切除术后原发性胆总管结石形成有关,而患者年龄、性别无关.
作者:江永安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分析综合护理干预对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后尿失禁的影响.方法:将来我院进行治疗的120例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患者随机的分成两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各项受检结果,进行回顾性对比分析.结果:经过治疗和数据比较,研究组患者的抑郁和焦躁的程度要明显的低于对照组,同时患者对于手术和术后护理的满意度比较也是研究组的满意度和舒适度要显著高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术后的并发症感染情况例如尿失禁等的发生概率要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综合护理干预的疗法对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患者进行治疗,在临床上是有显著疗效的,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李纯英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分析胎膜早破导致胎儿出现呼吸窘迫的原因及处理方法.方法:对在我院住院的妊娠妇女出现胎膜早破并导致患儿出现呼吸窘迫的117例患者进行分析,我们从产妇的分娩方式、母儿并发症、剖腹产指征等几方面进行探讨.结果:胎膜早破患儿的自然分娩率、胎儿窘迫率、产褥感染率及母儿并发症.结论:胎膜早破导致剖宫产、新生儿窒息的概率升高,并严重威胁到母儿安全,因此,产前检查是预防胎膜旱破后感染是必不可少的手段,应及时给予缩宫素引产,必要是应行剖宫产结束妊娠,从而降低母儿并发症所带来的危害.
作者:王琦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临床结局与血清胱抑素C的关联性.方法:将200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设为观察组,并将其分为妊娠期高血压病组、轻度子痫前期组、重度子痫前期组及子痫组.选择同期的100例健康孕妇作为对照组.测定所有孕妇的血清胱抑素C水平.结果:观察组中各小组中发生不良结局者血清胱抑素C水平均高于对照组,且随着病情的加重呈递增水平.结论:血清胱抑素C水平可作为及早判断早期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肾脏受损的敏感指标,对避免妊娠不良结局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王佩;李玮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究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终末期肝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分析了我院2011年1月1日到2014年1月1日间收治的80例通过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的终末期肝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其肝功能和凝血功能、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生存率等.结果:本组80例患者于干细胞移植手术后患者的清蛋白、总胆红素、纤维蛋白原和凝血酶原时间逐渐恢复;80例患者中,76例黄疸、腹水、精神状态、体力和睡眠明显好转;72例下肢水肿缓解或消失;只有1例在注射干细胞后发热,无其他不良反应;80例患者中有6例在第三年死亡,原因为:3例为并发消化道出血,2例为并发肾衰竭,1例为肝性脑病.结论: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终末期肝病短期疗效好不良反应少,肝功能和凝血功能有明显改善,生存质量较高,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安红卫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通过对50例反复呼吸道感染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考察反复呼吸道感染的致病因素.方法:选取来我院就诊的50例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并对其临床资料进行整理、总结、分析.将其分为上呼吸道反复感染和下呼吸道反复感染两类,并对各类患者的病因加以分析.结果:通过对临床资料分析可知50例患者中有17例患者为上呼吸道反复感染,33例患者为下呼吸道反复感染.并对其病因进行分析后,得出17例上呼吸反复感染患者中,有2例患者致病原因为胃食管反流,占有11.76%的比例,7例患者病因为慢性鼻类炎,占有41.18%的比例,6例患者的病因是慢性扁桃体炎,占有35.29%的比例,剩余的2例患者致病原因不明;33例下呼吸道反复感染患者中,因胃食管反流而致病的患者仅有1例,占有3.03%的比例,因免疫缺陷而致病的患者比例较大,占有45.45%的比例,而致病原因不明确的患者有3例,占有9.09%的比例.结论:根据结果可知,致使呼吸道反复感染的原因复杂多变,有的甚至原因不明.并且上、下呼吸道反复感染的致病原因存在很大差异,病因多种多样.多种因素相结合作用是致使呼吸道反复感染发生的主要原因,这就要求我们对其临床病因进行精准判断并综合分析,做到对症用药,对症治疗,使患者尽早康复,摆脱病痛.
作者:何爱华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对晚期食道癌患者注射rAd-p53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探讨其可行性.方法:随机选择2011年10月到2013年10月在本院进行治疗的晚期食道癌患者22例,对其采用rAd-p53瘤内注射治疗,用量1×1012VP/次,1次/周,8周为一个疗程.观察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有无不良反应症状发生,并在疗程结束后对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观察.结果:在治疗过程中4例患者在注射2h左右出现不同程度的胸痛,3例患者在治疗后第1d出现发热症状,未经处理均自行缓解,经检查患者无严重出血或者穿孔等并发症发生;经过一个疗程的治疗后,有2例患者的肿瘤发生缩小,占总病例数的9.09%,16例患者肿瘤没有发生变化,占总病例数的72.73%,4例患者的肿瘤发生增大,占总病例数的18.18%.结论:rAd-p53注射应用于晚期食道癌患者的治疗中能够有效控制和改善疾病的发展,疗效确切,无明显副作用,建议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吴伟刚;彭庆丰 刊期: 2014年第07期
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是拟经导管通过各种方法扩张狭窄的冠状动脉,从而达到解除、改善心肌血供的治疗方法.通过对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患者进行术前、术中、术后的护理健康指导,从而减轻患者术前的焦虑情绪,使患者术中能够更好的配合治疗,术后减少护理并发症的发生,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宗飞;张云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观察血必净注射液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的临床效果,探讨其对患者呼吸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0年01月~2014年02月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52例,将其分成实验组26例,对照组26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治疗方案,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应用血必净注射液治疗,统计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实验组Murray评分、Marshall评分、PaO2/FiO2分别为(1.6±0.8)分、(2.9±2.7)分、(263.5±120.5)mmHg,以上指标均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血必净注射液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可有效改善其呼吸功能,提高生存质量.
作者:吴英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功能锻炼的效果.方法:将70例全膝关节置换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35例,其中,实验组在临床护理路径的指导下进行功能锻炼,而对照组则采用常规的功能锻炼,然后比较分析两组的功能锻炼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的康复情况、健康教育达标率、患者满意度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且实验组并发症发病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全膝关节置换手术患者的功能锻炼可以有效的加快患者的康复进程,并降低并发症发病率,从而也提高了患者对医务人员的满意度..
作者:李丽娟;刘青霞;李娇;许邹捷 刊期: 2014年第07期
本文对胸脐皮瓣移植修复四肢创伤的45例患者进行观察与护理,在进行手术之前要对患者做好心理的护理,急诊患者情绪多变,比较多虑、急躁,相对简单易懂的语言教育患者可以使患者的情绪得到稳定.患者如果出现一定的精神负担,要对患者进行讲解相应的可行性.术后要密切的观察移植皮瓣,治疗观察静脉血管危象,肿胀.积极想预防血管痉挛、供区切口感染的发生,对于慢性感染创面移植皮瓣后进行特殊的灌洗疗法,可以有效的预防并发症的发生,使皮瓣成活率达到97.8%.
作者:杨雪;赵彦红;劳钰淇;罗丽萍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研究无创正压通气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的治疗效果与预后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在2012年7月至2014年1月间收治的7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以治疗方式为依据,将患者分为两组,每组各35例病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为患者进行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气管插管率较低,与对照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长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死亡率上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创正压通气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疾病治疗中具备较好的临床疗效,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范池君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脑卒中后情感障碍和认知功能障碍的的发生率及相互关系.方法:分别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对120例脑卒中患者(观察组)和60例非脑血管病患者(对照组)的焦虑、抑郁症状的严重程度和认知功能进行评估.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情感障碍和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观察组患者的HAMA和HAMD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而MoCA评分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脑卒中患者的MoCA评分与HAMA评分和HAMD评分呈显著负相关,HAMA评分与HAMD评分呈显著正相关,均P<0.05.结论:脑卒中患者情感障碍和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率明显增高,且两者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应加强对脑卒中患者早期心理和情感障碍的护理干预,提高其认知功能,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徐平;曹建华 刊期: 2014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