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新生儿窒息引起缺氧缺血性脑病的临床分析

刘和珍

关键词:新生儿窒息, 缺氧缺血性脑病, 治疗
摘要:目的:探讨病新生儿窒息引起缺氧缺血性脑病正确治疗方法.方法:对44例窒息引发缺氧缺血性脑新生儿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内容包括临床表现、治疗方法、临床疗效等,将所得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并总结新生儿窒息引发缺氧缺血性脑病预防措施.结果:44例患儿治疗前NBNA评分均小于35分,经治疗后仅34.09%患儿NBNA评分小于35分;患儿治疗6个月后及治疗1年后GMFM评分情况均较治疗前显著上升,且治疗1年后GMFM评分上升程度更为明显(P<0.05).结论:确诊新生儿窒息后应及时给予干预措施预防缺氧缺血性脑病发生,一旦确诊为缺氧缺血性脑病则应尽早实施药物治疗结合功能锻炼,改善患儿神经功能及运动功能,保障英预后及生活质量.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人性化护理干预在肾小球肾炎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对肾小球肾炎患者进行人性化护理干预所取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曾在我院进行治疗的肾小球肾炎患者88例,将这些患者随机分为数量相等的两组,并将这两组患者分别记作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对其行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对其行人性化护理干预.结果:在完成治疗之后,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两组患者在经过护理治疗之后均痊愈出院,无1例患者死亡,两组患者之间不存在明显差异;观察组中患者的护理满意率为95.5%,对照组中患者的护理满意率为71.4%,两组患者差异明显.结论:对肾小球肾炎患者行人性化护理能够取得理想临床效果,可有效减轻患者痛苦,使患者尽早康复,并且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率,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可在临床上进行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陆莉莉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重症格林-巴利综合征呼吸机治疗整体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重症格林-巴利综合征患者呼吸机治疗整体护理措施.方法:对11例重症格林 巴利综合征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所得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后得出结论.结果:11例重症格林-巴利综合征患者治疗有效率90.91%,死亡率9.09%,平均住院时间(19.89±1.03)d.结论:格林-巴利综合征患者利用呼吸机治疗时给予正确的整体护理措施可有效提高其临床救护效果,保障其生活质量及生命安全.

    作者:王丽英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的临床护理体会

    目的:探究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应采用的护理措施和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1月-2013年9月收治的76例神经根型的颈椎病患者进行护理操作,随机分组,实验组42例患者给予全面的护理措施,对照组34例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评估患者的颈椎功能的恢复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护理有效率为95.24%,对照组患者护理有效率为79.41%,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神经根型的颈椎病患者接受全面护理后,不仅缓解了身体上的疼痛,颈椎功能也得到较好的恢复,避免并发症的出现,值得推广.

    作者:孔春荣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良性前列腺增生的微创治疗疗效观察

    目的:分析对于良性前列腺增生病人予以微创手术进行治疗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良性前列腺增生病人104例.将其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对照组利用从美国顺康引进的被动式尿道电切镜进行治疗;而观察组则是选择微创双极等离子体连续灌洗电切镜进行治疗.对比两组经手术治疗后的临床效果.结果:经比较发现,观察组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其组间的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良性前列腺增生治疗方法中,微创等离子电切术具有安全性高、创伤小以及并发症发生率低等突出优势.

    作者:赵锐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联合雷贝拉唑钠治疗儿童幽门螺杆菌阳性胃病疗效与安全性观察

    目的:探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与雷贝拉唑钠联合治疗儿童幽门螺杆菌阳性胃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2年1月我院收治的幽门螺杆菌阳性胃病患儿45例,随机分为对照组(25例)与观察组(20例),分别实施奥美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传统三联疗法,与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雷贝拉唑钠+克拉霉素10d序贯疗法,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及Hp清除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96%VS75%,92%VS70%),且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8%VS25%),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雷贝拉唑钠联合治疗儿童幽门螺杆菌阳性胃病疗效确切,Hp清除率高,不良反应少,安全可靠,值得推广.

    作者:李成菊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肺结核咯血患者的护理体会

    做好肺结核咯血患者的心理护理,休息与体位及饮食指导,病情观察,健康教育等护理措施,对患者的疗效及预后起着重要作用.

    作者:李佑理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传统疝修补术50例治疗体会

    目的:通过对比的方式体现出传统疝修补术在临床治疗中的效果.方法;对2012年3月-2013年12月到我院就诊的,需要进行疝修补术的患者中抽取50例患者为临床治疗对象,对50例患者的治疗过程以及治疗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

    作者:项平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血液科住院患者合并医院感染的高危因素及护理对策

    目的:探讨血液科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的特点和危险因素,为制定有效防控血液科医院感染的护理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2013年1月-2013年11月我院血液病中心收治的484例患者进行目标性监测,分析血液病患者医院感染情况.结果:484例患者发生医院感染172例,256例次,医院感染发生率为35.5%,52.8%,感染部位以上呼吸道、血液、和下呼吸道为主,分刺为20.3%、16.4%、14.8%,67%的感染发生于化疗后骨髓抑制期,化疗后中性粒细胞减少、住院时间长是血液病患者医院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血液病患者是医院感染的易感人群,化疗及住院时间与感染呈正相关,做好化疗期间及化疗后骨髓抑制期的护理,能减少住院天数,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

    作者:章美华;梁娟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检验科医院感染原因及对策的研究

    目的:对检验科医院感染的原因进行分析,归纳并总结有效的管理对策,以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率.方法:针对近5年来我院检验科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存在问题进行回顾性分析,总制定相应的处理措施,并对比对策实施前后医院感染的发生情况.结果:(1)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主要包括:检验工作流程不规范、环境布置不合理、检验员经验缺乏、检验员自我保护意识缺乏以及医疗垃圾处理不当.(2)在相关对策实施后,我院检验科医院感染的发生率由35%(7人次)下降到10%(2人次),前后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检验科管理人员要高度重视医院感染,及时总结其风险因素并制定相应的对策,同时加强工作人员的预防知识与安全意识,定期维护消毒设备,优化工作环境,从根本上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

    作者:田军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小儿肺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析采用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方法来治疗小儿肺炎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于2013年2月至2014年2月期间收治的82例小儿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配的方法将以上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综合治疗的方法,观察组患儿在常规综合治疗的前提下再进行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有效率、临床症状消失所用的时间以及住院时间等.结果: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7.80%,对照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为51.22%.观察组患儿在咳嗽、湿罗音方面与对照组患儿的比较差异性不大,但是在气喘症状的缓解、肺部哮鸣等症状体征的消失时间以及患者住院时间方面与对照组相比具有明显差异,两组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方法在临床小儿肺炎患者的治疗中有着显著的效果,尤其是在消除患者的气喘以及肺部哮鸣音方面,可以有效弥补常规综合治疗方法的不足,缩短消除患者以上症状的时间.并且,由于使用量较少,因此该治疗方法的不良反应也比较小,可以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具有较大的临床效果,值得大力推广.

    作者:王天利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奥硝唑—法莫替丁二联疗法治疗慢性胃炎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奥硝唑-法莫替丁二联疗法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从2012年6月~2013年6月所收治的100例慢性胃炎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对照组患者采用法莫替丁进行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奥硝唑静脉滴注.观察两组疗效和复发率.结果: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6.0%,时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8.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随访6个月,治疗组患者的复发率为4%(2/50),对照组患者的复发率为16.0%(8/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硝唑联合法莫替丁对慢性胃炎的治疗效果较好,且复发率低,因此值得在今后临床工作当中推广应用.

    作者:王晓成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浅析妇产科手术感染的预防及护理

    目的:对妇产科患者手术感染的预防方法和护理措施进行分析研究.方法:将我院妇产科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接受常规手术护理,一组接受系统感染预防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感染情况.结果:护理组的感染率为6.67%,常规组的感染率为18.18%,护理组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对妇产科手术患者应该进行系统的感染预防护理,针对患者可能出现感染的原因进行护理和预防,以降低妇产科患者手术感染率,提高妇科手术效果.

    作者:龙亚琼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浅谈护生静脉穿刺操作技能的带教与培养

    静脉穿刺是基础护理中一项重要的操作之一,也是护生必须掌握的操作项目.在临床护理带教过程中,教学老师有计划将教科书中的护理技术操作标准与临床护理操作规范、严谨有机地结合起来,需要教学老师掌握以下几个带教问题,使护生在短时间内迅速掌握一套穿刺的方法与技巧.1 教会护生掌握穿刺操作流程指导护生在执行操作前,先在头脑中明确每一项操作必须遵循的具体过程和步骤.1.1 前台接单:核对药物→签名→送人配药间.1.2 配药:摆药→再次核对药物及液体→签名→加药→核对确认并签名.

    作者:姚琪;李丽林;文丽娜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桡骨远端骨折AO分型的手术与非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对比研究

    目的:观察和分析桡骨远端骨折AO分型的手术和非手术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120例桡骨远端骨折AO分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观察组给予手术方法治疗,对照组给予非手术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优良率为93.3%,对照组患者的总优良率为85.0%,两组数据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但是观察组患者的优秀率为78.3%,明显大于对照组的41.7%,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方法和非手术方法治疗桡骨远端骨折A()分型均可以取得较好的效果,但是手术治疗效果更显著,有利于提高患者预后,值得参考.

    作者:刘月明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埃索美拉唑与奥美拉唑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药效对比研究

    目的:研究埃索美拉唑与奥美拉唑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1年7月~2013年7月共收治的68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将其分为治疗组与参照组.两组均给予莫沙比利治疗,参照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奥美拉唑治疗,治疗组给予埃索美拉唑治疗,连续治疗8周后,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参照组,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反流性食管炎,埃索美拉唑治疗的效果要显著优于奥美拉唑,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姜红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功能磁共振在脑梗死恢复期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脑梗死患者在恢复期运用功能磁共振成像的作用.方法:收集我院30例脑梗死发病4周的患者,行常规及功能MRI检查,包括DTI、MRS扫描,并在发病后12周、半年后再次行该检查,在检查同时均进行NIHSS评分和BI评分判断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情况,进行病灶侧和病灶对侧两侧的ADC值和FA值的比较.同时分析NAA值的变化.结果:梗死灶FA下降,和NIHSS评分呈正相关,和BI呈负相关;梗死灶和正常脑组织的ADC值、FA值有明显差异.结论:通过观察脑梗死患者的功能性磁共振成像及相关参数,可以为梗死后神经功能恢复提供一定的指导.

    作者:杨银君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22例ICU气管切开患者的护理总结

    目的:研究ICU气管切开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整合性分析2011年6月~2012年10月我院共收治22例ICU气管切开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所有患者随机划分为实行针对性护理的实验组和实行常规护理的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通过针对性护理措施有效提高了ICU气管切开患者的治愈率,这对于临床诊治的施行来说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作者:张静;葛柳燕;姜迎春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试论32例急性阑尾炎治疗的方式方法

    目的:探究急性阑尾炎的治疗方式方法.方法:将32个病例分成两组,对手术治疗手段和非手术治疗手段的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手术治疗手段治愈率这百分之百,明显要高于非手术治疗的百分之九十三.结论:对急性阑尾炎治疗方式发法的选择要充分考虑患者的实际情况和长远健康.

    作者:朱长有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临床治疗的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研究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抽取在2011年5月至2013年11月间我院收治的24例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患者,按照用药的不同,将他们随机的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患者使用地奥司明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氢氯噻嗪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水肿消除情况.结果:研究组12例患者中治愈的有8例,有效的有3例,无效的有1例;对照组患者中治愈的有4例,有效的有3例,无效的有5例;研究组患者的上臂周径和水肿分级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治疗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时要合理的选用药物,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王凤姣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妇科责任包干制护理模式下带教方法的探讨

    目的:探讨妇科责任包干制护理模式下的带教方法.方法:选取在2012年6月~2013年6月在我院妇科实习的护理学生41人,针对护生实施责任包干制的护理模式,采用一对一的教学模式,在实习结束后,对实习的护理人员进行问卷调查,并由带教老师进行考核.结果:实习护理人员完成了全面的学习目标,掌握了护理技能.结论:实施责任包干护理模式可以促进实习护理的学习能力,促进其业务水平的提高.

    作者:梁河娟 刊期: 2014年第07期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