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秋东
目的:研究几丁聚糖对高血脂小鼠糖代谢障碍的改善作用机制.方法:建立实验性高脂血症动物模型,测定小鼠血糖、肌糖原和肝糖原的含量.结果:高脂血症组小鼠肝糖原、肌糖原和血糖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几丁聚糖服药组和高脂血症组比较,肝糖原、肌糖原和血糖水平显著降低(P<0.05);服药组肝糖原、肌糖原和血糖含量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几丁聚糖对改善高血脂所致小鼠糖代谢障碍具有良好的作用.
作者:王宝金;杨侃;石磊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观察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产妇行剖宫产治疗的临床效果分析及其安全性.方法:选取自2012年2月~2013年2月就诊我院,进行分娩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100例,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各50例.观察组采用剖宫产的方式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阴道分娩的方式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分娩率、产后并发症以及新生儿健康情况等指标,进行比较评价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50例产妇均成功分娩,成功率为100%,死亡率为零,对照组的50例产妇成功分娩48例,成功率为96%,死亡2例,死亡率为4%.两组的成功分娩率进行差异分析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50例产妇血压控制均稳定,稳定在130~150/85~90mmHg;对照组的50例产妇血压控制不稳定,对照组产后大出血3例,其中2例死亡,1例经输血治疗病情改善;新生儿健康情况,观察组50例新生儿均存活,健康新生儿49例,残疾1例;对照组50例新生儿中有48例存活,死亡2例,健康新生儿43例,残疾5例;两组新生儿的健康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新生儿相比对照组新生儿健康情况较好,其死亡率和残疾率均低.结论: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产妇行剖宫产分娩相比阴道分娩手术安全性更高,产后产妇血压较稳定,并且新生儿的健康状况更好,值得进行临床推广.
作者:陈燕 刊期: 2014年第07期
本文从健康教育电子照片档案的收集、归档整理、储存管理、移交接收等方面,阐释了如何做好健康教育电子照片档案管理具体措施.
作者:陆晓红 刊期: 2014年第07期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又称之为肺心病,属于咳嗽、喘症以及肺胀等范畴.肺心病是目前我国严重威胁人类生活健康的呼吸系统疾病,西药并未疗效确切的特效药,而中医治疗则有明显优势.本研究在肺心病患者治疗中采用中医药治疗,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疗效,现将报道如下.
作者:景风霞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研究分析血液净化护理中存在的相关风险及其相应的管理对策,为其临床应用和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2月-2013年12月期间,我院临床常见的血液净化护理风险情况,并针对其原因给予针对性的解决对策.结果:加强血液净化护理中的风险管理和干预能够有效的减少护理不良事件和差错的发生,可帮助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护理满意度.结论:在血液净化中心中做好护理管理意义重大,值得临床重视.
作者:沈有惠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奥硝唑-法莫替丁二联疗法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从2012年6月~2013年6月所收治的100例慢性胃炎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对照组患者采用法莫替丁进行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奥硝唑静脉滴注.观察两组疗效和复发率.结果: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6.0%,时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8.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随访6个月,治疗组患者的复发率为4%(2/50),对照组患者的复发率为16.0%(8/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硝唑联合法莫替丁对慢性胃炎的治疗效果较好,且复发率低,因此值得在今后临床工作当中推广应用.
作者:王晓成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分析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手术治疗的临床研究,以供医务人员参考.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2年12月我院收治的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的治疗方式都是手术治疗.结果:手术的时间平均为73.4±3.5分钟,在患者出院时的伤口愈合程度较好,住院时间一般为7.3±1.4天.术后有3例出现肠梗阻,2例出现切口感染,1例患者出现腹腔脓肿,并发症的出现率为12%.结论:急性化脓性阑尾炎的治疗方法以手术治疗为首选,医务人员可以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切口,并掌握手术时机,并有效预防并发症的产生,使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提高.
作者:洪晓龙;杨桂兰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观察对偏头痛患者应用吴茱萸汤治疗的效果.方法:搜集2012年10月-2013年10月我院接收的偏头痛48例患者,随机分为甲组和乙组.对甲组24例应用西药治疗,对乙组24例应用吴茱萸汤治疗.观察、对比甲组和乙组偏头痛发作改善情况及治疗有效率.结果:乙组偏头痛发作改善情况优于甲组.甲组治疗有效率为70.83%,乙组治疗有效率为95.83%.乙组治疗有效率高于甲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吴茱萸汤治疗偏头痛的临床效果较好,治疗有效率较高,值得推广.
作者:阎重玲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通过新生儿听力筛查,早期发现和诊断先天性听力障碍儿童,进行早期干预.方法:新生儿生后2天至出院前采用瞬态耳声发射仪进行初筛,未通过者于生后30天至42天进行复筛,复筛未通过者满3个月时再次复筛,仍未通过者转至省听力中心进行确诊.结果:初筛通过率79.85%,未通过率20.15%,满月至3月复筛通过率81.4%,转诊27人,失访361人.结论:新生儿听力筛查工作是很重要的,尽早发现先天性听力障碍,早期进行干预,可提高聋儿的生活质量,减少社会负担,由于经济、社会等多方面因素,造成复筛失访率高,因此加强宣传工作减少漏筛,提高复筛及随访工作尤为重要.
作者:曾润萍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析新生儿护理中应用外周动脉采血的应用效果及临床价值.方法:随机选取我院新生儿科2013年2月~2014年2月期间收治的120例新生儿,采用随机抽签法将其分为2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股静脉穿刺采血法,研究组采用外周动脉采血法,对比分析两组新生儿一次采血成功率及患儿的疼痛情况.结果:研究组一次采血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儿疼痛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外周动脉采血法是一种安全可靠且不良反应反应小的采血方法,明显降低患儿疼痛程度,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和应用.
作者:杨燕萍 刊期: 2014年第07期
护理记录书写的质量,直接决定着病人治疗情况的好坏.根据相关数据显示,目前我国的护理记录尚且存在着较大问题,有待于进一步的解决.本文主要写了护理记录书写中常见的一些问题,对问题进行解剖,分析问题存在的根本原因,提出改善的对策措施,做到护理记录书写规范化、标准化,使相关方面总体得到提升.
作者:徐姣 刊期: 2014年第07期
本文对胸脐皮瓣移植修复四肢创伤的45例患者进行观察与护理,在进行手术之前要对患者做好心理的护理,急诊患者情绪多变,比较多虑、急躁,相对简单易懂的语言教育患者可以使患者的情绪得到稳定.患者如果出现一定的精神负担,要对患者进行讲解相应的可行性.术后要密切的观察移植皮瓣,治疗观察静脉血管危象,肿胀.积极想预防血管痉挛、供区切口感染的发生,对于慢性感染创面移植皮瓣后进行特殊的灌洗疗法,可以有效的预防并发症的发生,使皮瓣成活率达到97.8%.
作者:杨雪;赵彦红;劳钰淇;罗丽萍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分析如何判断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预后及治疗效果.方法:对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分组治疗处理比较结果:两组疗效比较,治疗组轻度,HIE24例均于7天显效,而对照组显效15例,治疗组总显效为(62%),总有效(94%),对照组显效(25%),总有效(76%),治疗组死亡2例,对照组死亡5例.结论:正确判断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预后,早期应用脑活素减少了脑损伤,阻止病情恶化,缩短了疗程,提高了治愈率,对减少HIE后遗症的发生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李其松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对肾小球肾炎患者进行人性化护理干预所取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曾在我院进行治疗的肾小球肾炎患者88例,将这些患者随机分为数量相等的两组,并将这两组患者分别记作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对其行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对其行人性化护理干预.结果:在完成治疗之后,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两组患者在经过护理治疗之后均痊愈出院,无1例患者死亡,两组患者之间不存在明显差异;观察组中患者的护理满意率为95.5%,对照组中患者的护理满意率为71.4%,两组患者差异明显.结论:对肾小球肾炎患者行人性化护理能够取得理想临床效果,可有效减轻患者痛苦,使患者尽早康复,并且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率,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可在临床上进行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陆莉莉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观察泌尿系感染采用香莲外洗液防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科2012年3月~2013年3月接诊的高血压脑出血留置导管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自45例,两组皆给予常规护理,对照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温水冲洗会阴,而研究组则加用香莲外洗液冲洗会阴,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临床效果.结果:研究组经过护理后,患者泌尿系感染情况(会阴部、尿液等)发生率、发生时间皆明显缩短,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1).结论:香莲外洗液用于泌尿系感染防治中,可取得比较良好的效果,明显降低感染发生率与时间,同时提高临床效果,值得借鉴.
作者:张青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究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终末期肝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分析了我院2011年1月1日到2014年1月1日间收治的80例通过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的终末期肝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其肝功能和凝血功能、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生存率等.结果:本组80例患者于干细胞移植手术后患者的清蛋白、总胆红素、纤维蛋白原和凝血酶原时间逐渐恢复;80例患者中,76例黄疸、腹水、精神状态、体力和睡眠明显好转;72例下肢水肿缓解或消失;只有1例在注射干细胞后发热,无其他不良反应;80例患者中有6例在第三年死亡,原因为:3例为并发消化道出血,2例为并发肾衰竭,1例为肝性脑病.结论: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终末期肝病短期疗效好不良反应少,肝功能和凝血功能有明显改善,生存质量较高,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安红卫 刊期: 2014年第07期
医学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科学,对学生进行教学的过程中,需要比较充分而直观的材料,才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近几年来,多媒体技术在医学教学中得到了较广泛的应用,本文主要就利用多媒体技术优化医疗教学展开相关论述.
作者:卢小星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观察耳穴压豆治疗骨折后急性应激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40例患者进行耳穴压豆治疗,双耳同时取穴,每次贴压1天,连续1-4次.结果:治愈38例,无效2例.结论:耳穴压豆治疗骨折后急性应激障碍效果满意.
作者:谢木凤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分析胎膜早破导致胎儿出现呼吸窘迫的原因及处理方法.方法:对在我院住院的妊娠妇女出现胎膜早破并导致患儿出现呼吸窘迫的117例患者进行分析,我们从产妇的分娩方式、母儿并发症、剖腹产指征等几方面进行探讨.结果:胎膜早破患儿的自然分娩率、胎儿窘迫率、产褥感染率及母儿并发症.结论:胎膜早破导致剖宫产、新生儿窒息的概率升高,并严重威胁到母儿安全,因此,产前检查是预防胎膜旱破后感染是必不可少的手段,应及时给予缩宫素引产,必要是应行剖宫产结束妊娠,从而降低母儿并发症所带来的危害.
作者:王琦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对比密闭式吸痰管(CTSC)和开放式吸痰管(OTSC)应用于重症监护室(RICU)采用机械通气(MV)患者的吸痰效果,探讨CTSC的应用优势及原因.方法:抽取2012年12月~2013年12月来我院进行RICU机械通气治疗的患者64名,随机分为密闭组和开放组两组各32名,分别用CTSC和OTSC对其进行吸痰,并对两组的效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在吸痰进行过程中和结束后1min内,密闭组的患者的末梢血氧饱和度(SpO2)、呼吸频率(RR)、心率(HR)与开放组比均有明显的差异(P<0.05),而与吸痰前2min比,密闭组SpO2、RR和HR均无显著差异(P>0.05),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开放组(P<0.05).结论:CTSC的应用能够明显减少患者在吸痰时Sp()2、RR和HR指标的变化,并能够有效减少患者VAP的发生.
作者:王瑞霞 刊期: 2014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