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始群;陈月梅;许碧霞;冯婷;戴香;关文婷
目的:通过对病毒性肝炎患者的心理护理,使患者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早日康复。方法:选择病毒性肝炎患者40例,通过对不同病毒性肝炎患者给予分析及心理护理,达到预期治疗目的。结果:40例患者均达到满意效果,心理障碍得到明显改善,愉快地接受治疗。结论:病毒性肝炎患者的心理状况概括起来有抑郁、焦虑、孤独感、依赖、否认等。应针对患者不同心理状况给予针对性的心理护理。
作者:吴香莲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双蒂腓肠肌皮瓣在跟腱及皮肤损伤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2014年收治的60例小腿跟腱损伤的患者,按照入院先后随进分成2组,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0例,对照组进行传统手术方法,实验组进行双蒂腓肠肌皮瓣修复及跟腱皮肤缺损修复术,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感染率及伤口一期愈合率,膝、踝关节远期活动率。结果:实验组患者术后感染率为0.07%,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两组患者伤口一期愈合率膝、踝关节远期关节活率,实验组一期伤口愈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为%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远期踝关节和膝关节为%,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蒂腓肠肌皮瓣修复术具有术后感染率低,血运恢复好,功能恢复佳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贺慈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利用护理干预对眼科手术患者焦虑、抑郁心理的影响。方法:将119例眼部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是护理干预组(60人),另外一组是常规护理组(59人),分别在患者入院时和出院时进行了焦虑抑郁症状的测试,比较入院时、出院时焦虑抑郁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常规护理组和干预护理组分别在入院和出院时患者的焦虑情绪存在着显著性的差异。结论:护理干预能有效减轻眼科患者的焦虑情绪,但对患者的抑郁情绪没有多大的作用。
作者:刘秀如;张淑娥;陈喜穗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选择我院自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患儿30例,按照随机自愿的原则分成干预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干预组实行整体护理方法,在治疗期间加强对感染以及出血并发症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后的感染以及出血等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干预组15例患儿中,出血患儿8例,出血率为53.33%,有2例患儿出现感染,感染率为13.33%,所有患儿经治疗后病情发生好转出院。对照组中,出血患儿13例,出血率为86.67%,;有4例患儿出现感染,感染率26.67%,所有患儿治疗后病情好转出院。干预组患儿的出血发生率以及感染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儿的出血发生率以及感染率,两组患儿之间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患儿采取整体的护理干预,患儿的感染与出血发生几率显著降低,患儿的生活质量得到了有效提高,值得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推广。
作者:毕云萍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有效的治疗急性结膜炎的方法。方法:将40例患者随机分为中西医结合治疗组20例和西药对照组20例,西药对照组按医嘱要求按时点滴抗生素眼药水。用加替沙星滴眼液,每隔半小时滴眼一次;中西医结合治疗组在应用替沙星滴眼液,每隔半小时滴眼一次基础上加用中医药疗法治疗。结果:中西医结合组:治愈17例,好转2例,总显效率95.00%,明显高于对照组(治愈11例,好转6例)总显效率8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组可以达到良好的效果,优于西药对照组。
作者:戴家斌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理念在新生儿脐部护理中的应用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新生儿科2012年5月-2013年2月收治的新生儿320例,将其分为常规组和干预组。常规组给予常规护理理念下的护理干预;干预组给予优质护理服务理念指导下的护理干预。结果:干预组脐部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新生儿家属对护理工作满意度为99.4%,明显优于常规组新生儿家属对护理工作满意度87.5%,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优质护理理念指导下的护理干预,减少新生儿脐部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及应用。
作者:普树珍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对将优质护理应用在消化内科护理中的方法以及价值进行了探讨。方法:选择消化内科患者100例,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选择和分组都要具有随机性,为对照组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在此基础上对观察组的患者进行优质护理,对2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程度、住院时间和康复效果等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分别为100%、84%,康复率分别为98%、80%,前者的住院时间也远远小于后者,比较两组数据,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即P<0.05。结论:将优质护理实施在消化内科护理中可以使患者康复的时间缩短,康复率提高,护患关系得到改善。
作者:李秀莲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观察肩锁关节钢板治疗肩锁关节脱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肩锁关节脱位患者96例,随机分配为两组,其中47例采用肩锁关节克氏针张力带内固定治疗,49例采用锁骨钩钢板内固定治疗。随访6~12月,比较两组肩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等,评价临床治疗效果。结果:(1)锁骨钩钢板组患者肩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为93.8%,张力带组患者肩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为82.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疼痛目测类比评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锁骨钩钢板治疗肩锁关节脱位临床效果更好,术后功能恢复良好,疼痛感小,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崔晓$;赵军;张明华;肖善彬 刊期: 2014年第08期
护生临床实习是将基础知识、基本理论与临床技能相结合的关键阶段,是护理教育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通过关注临床护生实习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思想问题,分析产生的根源,在思想上进行正确引导和教育,提高实习效果。
作者:吴霞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对采血室护士职业危害因素与对策进行分析。方法:对2011年7月至2012年7月期间的采血室护士职业危害因素进行分析,针对结果中的相关采血室护士职业危害因素分析于2012年8月至2013年8月期间进行相应的对策。对两时间段的采血室护理人员对于相关安全防范措施的满意程度进行比较。结果:A组中有13例采血室护理人员对于相关安全防范措施满意,占81.25%,B组中有采血室护理人员对于相关安全防范措施满意,占93.75%,即相对于 A组,B组中的采血室护理人员对于相关安全防范措施满意程度更高,p<0.05。结论:采血室护理工作人员日常工作中易出现一定的职业危害,针对相关危害采取相应措施,使得护理人员对于相关安全防范措施的满意程度更高,有一定的积极临床意义。
作者:刘晓敬;杨玉兰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回顾并分析妊娠期甲状腺功能筛查的指标,研究对妊娠结果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产科2013年8月-2013年12月200例进行甲状腺功能检测的患者,分为对照组和亚临床甲减组,并对其筛查的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研究对孕妇不良妊娠结局的差异。结果:对亚临床甲减组和对照组的不良妊娠结局进行分析比较,两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进行甲状腺功能的筛查对于减少不良的妊娠结局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作者:陈湘玲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对急诊创伤手术风险因素及防范措施进行探讨。方法:随机抽取我院在2010年1月-2013年急诊创伤患者460例,使用回顾性分析法对急诊创伤手术风险因素进行分析,根据实际的急诊创伤手术经验,制定有针对性的防范措施。结果:在临床治疗中,急诊创伤手术患者的症状表现存在着一定差异,但是急诊创伤患者的治疗效果受到急诊创伤手术实施过程中的护理方法、应对能力、抢救操作等的影响。急诊创伤手术风险因素也包括多种:并发症、患者交叉感染、患者感染、医护人员感染等,根据这些风险因素,制定了相应的防范措施,例如:患者单独清创、心理护理、患者检查、手术防范等。结论:急诊创伤手术实施的过程中存在着多种风险因素,因此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医护人员要采取有针对性的防范措施,不仅要提高急诊创伤手术患者的治疗效果,而且还要有效减少医护人员工作过程中存在的风险。
作者:赵明 刊期: 2014年第08期
产后宫缩乏力性出血约占产后出血总发生率的九成,且是产妇临床死亡的主要原因。宫缩乏力性出血往往在短时间内出现阴道大量流血现象,如不及时治疗,将对产妇的健康和生命安全造成较大威胁。加强子宫的收缩能力,是减少出血量的关键。目的:分析宫底按摩联合缩宫素宫颈注射治疗产后宫缩乏力性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8例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采用宫底按摩联合缩宫素宫颈注射方式治疗;对照组采用肌肉注射缩宫素方式治疗,比较产后2h两组患者的出血情况,以及治疗后的整体疗效情况。
作者:耿洪丽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研究探讨中医内科治疗疑难危症的具体治疗效果。方法:本组选取了2010年1月至2014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内科疑难急危症患者23例开展研究,其中经过检查明确确诊为心绞痛的患者为9例,急性肠梗阻的患者为7例,急性黄疸肝炎的患者为7例,对患者开展对症的中医治疗,对治疗后的效果开展观察分析,并进行相应的分析和总结。结果:本组患者在接受中医治疗之后,患者的各项症状得到了比较有效的缓解,部分患者的症状消失,且患者的并发症比较少。结论:在内科疑难急腹症患者的治疗过程中,采取传统的中医内科治疗有着十分重要的积极作用,对于一些顽固性的疾病治疗效果较好,因此在临床的治疗中应该给与一定的终极,并开展相应的应用和推广。
作者:阮进荣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观测中药热奄包治疗椎动脉型的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200例的病人中随机的分为实验组115例,参照组85例,在治疗之前这2组均要做主动功能和被动功能的活动,实验组给予中药热奄包的治疗方法,参照组给予双柏散的治疗方法,然后观察并比较他们在治疗及护理后的缓解程度。结果:实验组的总有效率比参照组明显高(p<0.05),它们的差异具有一定的统计学意义。结论:中药热奄包对于治疗颈椎病是很有效的,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铭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析在门诊输液患者中开展健康教育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我院2013年2月至2014年2月我院收治的180例门诊输液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健康教育护理,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评价。结果:观察组的对医护人员的护理满意度评价[91.1%(82/90)]显著高于对照组[83.3%(75/90),P<0.05];观察组的输液常识及格率[81.11%(73/90)]、药物知识及格率[75.56%(68/90)]和良好心态拥有率[90.00%(81/90)]均显著高于对照组[46.67%(42/90)]、[48.53%(33/90)]和[68.89%(62/90)],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观察组自身疾病相关知识及格率[84.44%(76/90)]仅稍高于对照组[81.11(73/90)],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门诊输液患者采取健康教育的护理干预手段有利于患者将抗宣教知识的掌握,有利于提高患者对医护人员的护理满意度评价,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和应用。
作者:周萍 刊期: 2014年第08期
随着社会的进步,激烈的竞争、复杂的关系,使人们的精神压力随之增高,致使精神病发病率逐年上升。康复期精神病患者对疾病有一定的认知,同时就有相应的需求,正确应对他们的需求,及时给予患者及家属正确指导,可有效降低复发。
作者:周建清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拔除上颌第二磨牙矫治安氏Ⅱ类错牙合的临床效果,并分析其远期稳定性。方法:选取8例在我院牙科拔除上颌第二磨牙矫治安氏Ⅱ类错牙合的患者,对其矫治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并进行追踪观察,探讨其远期稳定性。结果:8例患者中,3例采取单侧上颌第二磨牙拔除,5例采取双侧拔除,治疗结果都较满意,上下牙列较为整齐,磨牙与尖牙建立中性关系,面型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而追踪观察结果显示,拔除上颌第二磨牙矫治安氏Ⅱ类错牙合的临床效果较为稳定。结论:拔除上颌第二磨牙矫治安氏Ⅱ类错牙合,临床效果显著,且具有远期稳定性,值得推广。
作者:陈凤芝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了解高血压脑出血的外科治疗进展,讨论高血压脑出血外壳治疗效果,总结临床外科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外科治疗经验。方法:对2010-2013年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8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依据其意识情况、出血位置和出血量等基本情况,分别采用开颅血肿清除术、骨瓣减压术、小骨窗血肿清除术、脑室穿刺外引流术、立体定向血肿穿刺碎吸引术等手术方法进行手术,并分析其治疗效果。结果:超早期进行手术治疗的患者和非超早期进行治疗的患者的良好率和死亡率相比有着显著性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个体化的治疗原则,根据患者手术之前的意识状况、出血部位、血肿大小和病情发展速度和患者的全身状况制定合理的手术方案,并选择合适的手术时机能够有效的提升治愈率,降低病死率和致残率。
作者:龙泉 刊期: 2014年第08期
我国临床实验质量控制中,与先进国家还存在一定的差距。本文简单介绍了分析了我国医学中临床实验诊断的现状,并分析质量控制的重要性,反思我国临床实验质量控制发展进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指出发展方向,完善临床实验质量控制发展步伐。以下就针对广西钟山县人民医院检验科实际工作情况,对临床实验质量控制发展进行研究,综述如下。
作者:俸波 刊期: 2014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