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洪丽
目的:探讨雾化治疗小儿哮喘疾病时的有效护理方法。方法:将我院在70例小儿哮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即对照组与实验组。对照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选用常规护理,实验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选用全程护理。结果:实验组经全程护理后的雾化治疗效果高于对照组,且实验组患者家属对护理方法的满意程度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全程护理可改善患者情绪,提高雾化治疗的效果及患者家属对护理方法的满意度,因此该护理方法对于小儿哮喘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孙璐;张静 刊期: 2014年第08期
产褥期是胎盘娩出至除乳腺外全身各器官恢复或接近正常未孕状态的一段时期,一般为6周。这个时期产妇各个生理系统发生了显著的变化,需要医护人员给予帮助和指导。社区对产褥期妇女的护理指导是对产妇出院后其健康状况的延续性服务,可以及时了解母婴健康状况,宣传母乳喂养知识,针对性的做好各项保健指导,对降低产妇产褥期患病率,提高母乳喂养率有着重要的意义,直接关系到产褥期的康复。
作者:吴圣玉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精神分析学既是一种潜意识的心理学体系,也是一种精神疾病的辅助治疗方法。现代生物科学对于精神病症的治疗仍然有很大的局限性,精神分析疗法的发展为精神治疗方法的完善是重要的补充。概述了精神分析上精神病的标准与症状分类,进而对精神分析疗法治疗精神病的应用内容进行探讨。
作者:张晓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回顾并分析妊娠期甲状腺功能筛查的指标,研究对妊娠结果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产科2013年8月-2013年12月200例进行甲状腺功能检测的患者,分为对照组和亚临床甲减组,并对其筛查的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研究对孕妇不良妊娠结局的差异。结果:对亚临床甲减组和对照组的不良妊娠结局进行分析比较,两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进行甲状腺功能的筛查对于减少不良的妊娠结局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作者:陈湘玲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慢性盆腔炎采用规范方案治疗护理体会。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2月~2013年12月收治的120例慢性盆腔炎病患者,对患者制定针对性的治疗方案后给予住院护理健康教育指导。结果:本文120例患者,39例治愈,81例好转,总有效率100%,患者护理满意度100%。结论:对于慢性盆腔炎患者,在给予规范方案治疗的同时,进行护理健康教育指导可提高患者对于疾病的认识,更加主动的参与到疾病的治疗过程中,对于慢性盆腔炎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作者:张宝娟 刊期: 2014年第08期
在现代医学飞速发展的今天,中医却发展缓慢。文章从中医发展的现状出发,指出了中医发展缓慢的原因,指明了中医发展需要遵循的规律与发展方向。为中医学的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为学科建设提供一些借鉴。
作者:王宇晨;李林根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通过静脉强化麻醉,观察妇科腹腔镜短时间手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6月15日~2013年6月15日在本院妇科住院需要行腹腔镜手术的88例女性患者,采用完全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4例。两组术前均予咪哒唑仑+维库溴铵+进行麻醉诱导,术中研究组予依托咪酯静脉强化麻醉、对照组予依托咪酯进行硬膜外强化麻醉。观察两组患者术中心率(HR)、呼吸(R)、血氧饱和度(SAT)等生命体征变化及术中知晓率、术后清醒时间和术后不良反应,后统计分析处理。结果:两组手术中患者的R、SAT、HR间的差异(P<0.05),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研究组术中知晓率为20.4%;对照组中知晓率为43.2%,两组差异比较(P<0.05),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两组术后清醒时间差异(P<0.05),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两组不良反应差异比较(P<0.05),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结论:静脉强化麻醉在妇科腹腔镜短时间手术的疗效显著,安全可靠,值得临床参考。
作者:张昭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熟地山萸汤治疗肾阴虚型绝经过渡期崩漏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妇科自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收治的64例肾阴虚型绝经过渡期崩漏患者进行观察研究,随机分为2组,每组32例,对照组患者口服炔诺酮片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口服炔诺酮片的基础上服用熟地山萸汤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愈效果和治疗总有效率都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症状评分都有明显改善(P<0.05),而且评分结果都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利用熟地山萸汤进行肾阴虚型绝经过渡期崩漏能有效缓解患者症状,提高治疗有效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朱如彬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析孕产妇死亡及相关因素及对策,以便为临床降低孕产妇死亡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2014年5年期间孕产妇死亡患者41例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她们的临床资料,总结分析死亡相关因素,并针对死亡因素提出应对措施。结果:41例孕产妇死亡患者前五位死因依次为产科出血(48.78%)、产褥感染(14.63%)、妊娠合并内科疾病(12.20%)、妊娠期高血压(7.32%)、羊水栓塞(7.32%);孕产妇死亡相关因素则包括经济水平低、住院分娩率低、文化程度低、计划外生育、交通不便、未接受围产期保健等。结论:加强基层地区孕产妇干预处理,尤其要做好围生期保健及产科建设,对于降低孕产妇死亡有着积极的意义。
作者:何建平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社会文明的进步、护理学科的文明发展,要求当代护士除了具备必须的专业护理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健康的心理也是必须具备的工作特质。但是有一部分护士在健康心理方面还存在着一些不可忽视和小觑的问题,严重影响着护理质量和患者的康复效果,也对其自身的身心健康造成一定的危害。因此探讨如何树立护士从业中的健康心理是十分必要的话题,本文将系统的阐述影响护士健康心理确立的因素并积极寻求出路和方法解决目前的困境,以便打造高素质的护士队伍。
作者:符旭娥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观察护理干预对癌症患者疼痛的影响。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150例癌症疼痛患者分为观察组(75例)和对照组(7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药物护理、舒适护理等。结果:观察组疼痛程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进行止痛药物治疗的同时,给予患者有效的护理干预,可明显减轻癌症患者的疼痛症状,改善其生活质量。
作者:邹香妮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析使用自动痔疮套扎术治疗痔疮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于2012年10月至2013年10月期间收治的80例痔疮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自动痔疮套扎术进行治疗,术后予以常规抗感染治疗。观察患者临床症状与体征的消失情况并进行随访,计算治疗有效率。结果:手术治疗后患者的症状与体征有了明显改善,尤其是便血症状,术后1天即消失。80例痔疮出血患者共行痔疮套扎术102次,手术平均时间为30分钟。术后患者出现不适感以及下腹坠胀等不适问题,平卧12小时后缓解,未出现不良反应或发生感染问题。69例患者治愈,9例好转,2例无效,治疗总有效率为97.50%。2例无效患者再次出现便血症状,经再次痔疮套扎术治疗后痊愈。结论:使用自动痔疮套扎术治疗痔疮出血患者有着较好的效果,操作非常便利,不会对肛垫组织造成破坏或者导致肛门狭窄等问题,并发症的发生率也明显降低,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值得推广。
作者:李兴元;吴春丽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肾功能不全患者行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的护理措施。方法:对17例行该手术的患者从如下角度进行监护,保障重建的心血管功能,强化呼吸系统的管理,确保肾功能不再受损并做好肾替代治疗,重视供血管移植区的护理,处理好相关并发症和患者的心理以及康复护理。结果:17例患者,使用主动脉球囊反搏(IABP)者4例,行再次开胸止血1例,行床旁血滤6例,无护理相关并发症,患者全部痊愈出院。结论:肾功能不全患者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风险较大,围术期护理是手术成功的重要保证。
作者:闻茜;丁璐 刊期: 2014年第08期
急性水中毒又称过度水化综合征,是指子宫腔镜手术(电切术)中膨宫液经手术创面,大量快速吸收所引起的,以稀释性低钠血症及血容量过多为主要特征的临床综合征。目前宫腔镜水中毒的并发症非常少见,国内为0.17%[1],容易被临床忽视,但是一旦发生,病情凶险,常因发现或治疗不及时而导致死亡。
作者:罗妍琼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全肺切除患者围手术期科学的护理对策。方法:以2011年1月至2013年10月之间在我科行全肺切除术的48例患者为观察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系统的围手术期护理,回顾性分析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全部手术无死亡病例,发生术后近期并发症3例:急性呼吸衰竭2例,心律失常1例;出院后随访,所有患者日常生活均能自理。结论:重视术前健康教育,术后给予精心的基础护理与专科护理可巩固手术治疗效果,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降低死亡率,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提高优质护理服务水平。
作者:靳婷;杨名钫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总结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护理中的一些措施。方法:选取2013.4-2014.1来我院就诊的9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分别采用综合个性化的护理措施和传统的护理方案进行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相关研究指标。结果:研究组的抢救失败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且患者梗死面积越大,心力衰竭及恶性心律失常等并发症发生率越高。结论: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全面有针对性的护理治疗措施可明显提高患者的生存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小,改善预后,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王莉亚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分析纤溶酶原激活因子以及生育受慢性前列腺炎的关系。方法:选取100例慢性前列腺炎患者(可生育组和不育组各50例)以及25例正常男性。采用SDS-PAGE电泳后指示胶铺盖法和纤维蛋白-琼脂糖PA指示胶打孔法对参与研究的患者及正常男性的尿激酶型纤溶酶激活原子(upa)总PA及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因子(tpa)在精浆中的活性和表达进行测定。结果:前列腺分泌功能会因患慢性前列腺炎而降低,PA的合成分泌降低。结论:慢性前列腺炎与纤溶酶原激活因子系统和生育之间存在联系。
作者:杨海帆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的临床治疗方法和疗效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7月10日~2014年1月1日在我院治疗的56例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随机将所有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其中研究组28例予“药物治疗+康复治疗”,对照组28例只予“药物治疗”,后用统计学方法对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治疗后两组有效率比较:研究组总有效率为89.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7.1%,两组间差异(P<0.05),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无效率比较:研究组中无变化2例,加重1例,死亡0例,占总无效率分别为66.7%、33.3%、0.0%;对照组中无变化15例,加重6例,死亡1例,占总无效率分别为41.7%、50.0%、8.3%,两组间差异(P<0.05),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传统药物治疗治疗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时,合并康复治疗,能有效提高患者治疗的有效率,减少无效(加重、死亡人数)率,值得临床参考。
作者:谢卫华 刊期: 2014年第08期
护理工作在医疗工作中具有重要的意义,护理质量与医疗质量息息相关。自从我国实行医疗改革之后,乡镇卫生院接待的患者人数逐年增加,这给新医改下乡镇卫生院的护理工作带来了很大的挑战。本文对新医改下乡镇卫生院护理工作所面临的挑战进行分析。
作者:傅玉珍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思密达、金双歧佐治小儿霉菌性肠炎的临床疗效及护理效果。方法:对我院2012年2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霉菌性肠炎患儿临床治疗病例进行抽样,选取40例霉菌性肠炎患儿进行临床治疗与护理研究。观察组20例霉菌性肠炎患儿采用思密达、金双歧佐治并联合优质护理干预治疗,对照组采用制霉菌素与常规护理治疗。结果:观察组20例霉菌性肠炎患儿经过思密达、金双歧佐治,显效9例,有效8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85.00%,对照组20例霉菌性肠炎患儿经过制霉菌素治疗,显效4例,有效6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为50.00%。两组患儿临床治疗效果具有显著差异性,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思密达、金双歧佐治小儿霉菌性肠炎疗效确切,通过实行优质护理患儿临床症状得到了明显改善,值得进行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杨萍 刊期: 2014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