靳婷;杨名钫
目的:脑栓塞后抑郁患者护理中护理干预在改善神经功能上的效果观察。方法:通过双盲随机法将收集的54例患者分为两组,分别给予护理干预和常规护理,对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神经功能以及运动功能评估结果进行对比。结果:干预组 NFA与 FMA护理前与常规组无明显差异,但护理后改善效果更加显著。结论:通过给予脑栓塞后抑郁患者心理、认知以及行为等强化干预,可改善患者神经功能,同时还可对患者的运动功能进行改善。
作者:李堂容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观察血塞通软胶囊在治疗焦虑女性不稳定性心绞痛上的疗效。方法:将54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7例,给以西药常规治疗;治疗组27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再加用血塞通软胶囊。观察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的心绞痛、心电图的变化情况以及 HAMD和 HAMA分数改变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的心绞痛症状、心电图改变和 HAMD评分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血塞通软胶囊在治疗焦虑女性不稳定型心绞痛上较单纯的西药治疗,疗效更为显著。
作者:黄妙坤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分析研究COPD伴有呼吸衰竭采用内科规范治疗的治疗效果。方法:抽取2012年9月-2013年12月在我院收治的患有COPD合并呼吸衰竭的病人160例,采用随机抽取模式,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80例。对照组对病人实施常规临床治疗模式,实验组在对照组治疗模式的基础之上加入雾化吸入治疗,对两组病人治疗之前、以后肺部功能指标相关变化给予对比分析。结果:实验组临床治疗总体有效率96.3%,对照组临床治疗总体有效率77.5%,实验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肺部功能指标和呼吸困难分级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OPD合并呼吸衰竭采用呼吸内科规范治疗,可以使病人肺部功能和呼吸状况明显改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使病人健康生活质量得到保障。
作者:李九红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全程优质护理模式在直肠癌 Miles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行 Miies手术治疗的直肠癌患者5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全程优质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并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后的焦虑评分为[(33.4±6.5)分],并发症发生率为16.0%,护理满意度为92.0%,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全程优质护理模式在直肠癌 Miles手术中的应用可明显降低患者的焦虑水平,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护理满意度。
作者:李瑞姣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对门诊输液晕厥的原因以及护理措施进行探讨分析。方法:对于我院2012年1月-2014年1月在我院门诊输液出现晕厥的4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及时采取治疗与综合性护理干预措施,总结观察治疗效果。结果:42例患者经过相应的治疗与护理之后,在5-10分钟内症状得到缓解。结论:对晕厥患者的晕厥原因进行分析,并及时采取治疗与综合性护理干预措施,有效预防并避免晕厥的发生。
作者:檀立慧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对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用于63例孕6~14周稽留流产刮宫术前的宫颈准备疗效进行分析。方法:采用63例孕6~14周稽留流产刮宫术前分次口服米非司酮150mg配伍米索前列醇0.6mg(36小时后顿服)作为甲组,随机选择63例稽留流产刮宫术前应用利多卡因注射两侧宫颈旁作为乙组,两组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比较,甲组对宫颈有明显的软化作用(7.1±0.5)cm,手术时间缩短(10.8±5.2)min,无明显“人工流产综合征”症状出现(0),术中出血明显减少(46.6±10.3)ml,2次刮宫率降低3.94%;乙组对宫颈软化作用差(5.8±0.7)cm,手术时间(18.6±8.3)min,出现“人工流产综合征”症状35例(58.3%),术中出血(82.8±18.2)ml,2次刮宫率16.67%。结论:稽留流产刮宫术前服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能安全、有效促进宫颈软化、缩短手术时间、减少人工流产综合征、减少术中出血量、降低2次刮宫率。
作者:黄雅容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多索茶碱联合加味三拗汤治疗慢性喘息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慢性喘息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患者12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多索茶碱联合加味三拗汤治疗,对照组给予氨茶碱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病程,减轻症状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p<0.05)。结论:多索茶碱联合加味三拗汤是一种治疗慢性喘息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的有效治疗方法。
作者:闫玉杰;王春青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对应用小梁切除术与丝裂霉素 C联合方式对患有青光眼的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将我院收治的76例患有青光眼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平均每组38例。采用单纯小梁切除术对对照组患者实施治疗;采用小梁切除术与丝裂霉素 C联合方式对治疗组患者实施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青光眼病情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眼压水平恢复正常时间和术后接受恢复治疗总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结论:应用小梁切除术与丝裂霉素C联合方式对患有青光眼的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作者:王琴 刊期: 2014年第08期
本文对一个心因性精神障碍案例的社区护理进行了详细报告。患者的主要问题为生活事件引起的心理压力导致焦虑、抑郁情绪。报告的内容包括患者的一般资料、主述、以及对该案例的评估与诊断、护理目标的制定、护理的过程与效果评估等。在该案例的护理指导过程中,及时鼓励患者自己动手搞卫生、整理房间等生活自理的正常行为,淡化异常行为,同时纠正患者的认识偏差。此外,还与患者一起探讨如何充实生活,过好幸福人生的每一天,让患者自身的个性得到完善和发展。
作者:周文娣 刊期: 2014年第08期
肿瘤是临床上比较常见的疾病,这种疾病机制比较复杂,诱因也比较多,且目前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近年来,化疗在肿瘤治疗中使用较多,但是患者化疗后会出现恶心、呕吐等,严重影响肿瘤病人生活质量。本文主要从生活质量的概念、评价方法、影响因素及护理干预措施等方面介绍肿瘤病人生活质量研究现状,以期为临床实践提供依据。
作者:宋吉祥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分析冷沉淀、血小板等成分血抢救产后失血性休克患者的病例,为了更好的指导临床合理应用成分输血。方法:选择我院应用冷沉淀,血小板等成分血抢救的一名重症产后失血性休克患者做为典型病例来分析。结果:患者康复出院,抢救成功。结论:冷沉淀在抢救产后大出血患者中的疗效显著,但是冷沉淀的具体用法还不被我院临床医生所熟知,这就要求我们血库加大培训力度,积极与临床医生沟通,为临床合理用血提供帮助。
作者:李秀伶;董承伟;张东敏;吕国庆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评定护理干预应用于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3月-2011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慢性支气管炎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40例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40例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应用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对两组患者炎症的改善情况与并发症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对照组13例显效,19例有效,8例无效,总有效率80%;观察组17例显效,22例有效,1例无效,总有效率97.5%,比较两组差异较大,p<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情况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相比于常规护理,针对性护理干预应用于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的临床效果更佳,患者炎症的改善情况更好,并发症更少。
作者:杨银霞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析乡镇卫生院在受到人员配备不足、经费较少、救援人员综合素质不够达标以及基础设施不够完备的情况下,如何通过有效实施应急救援措施来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方法:选择五个基层卫生院作为研究对象展开深入调查,以2009年到2012年这段时间所发生的公共卫生事件为载体调查乡镇卫生院在处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的处理情况并据此提出相应的建议。问卷调查的内容主要有以下几个部分:第一,基层乡镇卫生院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救援工作开展的及时性、有效性、有序性,处理的恰当性、合理性以及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识别能力与报告意识以及应对处理是否恰当等。然后根据问卷调查的结果制定有效的应急救援措施,确保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可以得到有效控制与解决。结果:以上五所基层乡镇卫生院中,2家卫生院救援工作的开展比较及时,1家卫生院可以有序展开各项应急救援工作,应急经费的储备情况普遍不达标,1家卫生院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达标并坚持每年进行一次培训。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识别能力以及报告意识方面,五所卫生院的调查结果均为“差”,说明基层卫生院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预防意识以及应急能力较差,无法达到相应标准。此外,乡镇卫生院在应对处理方面的调查结果也不达标,应急工作的开展缺乏一定的依据与秩序。结论:乡镇卫生院在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需要在短时间内建立应急预案,让相关人员做好相应的准备,根据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规模以及蔓延速度预测需要的病房数量并尽量寻找可用的病房资源,第一时间隔离传染源。及时开展消毒工作以及及时上报工作,确保相关部门可以及时掌控相关情况。做好感染患者的心理疏导工作,让感染患者更好地配合相应的救援工作,同时强化救援人员的自我保护意识。
作者:王世品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为提高在剖宫产手术过程中发生羊水栓塞时能够及时准确判断并积极配合抢救、治疗和护理。方法:我院于2013年8月收住1例妊娠37周凶险性前置胎盘的孕妇在手术过程中突然出现急性羊水栓塞,经过医护人员的全力抢救和术后的精心治疗和护理。结果:使这名产妇转危为安,康复出院。讨论:医护人员应全面掌握羊水栓塞的临床特点,一旦发生羊水栓塞,能在第一时间作出反应,积极投入抢救过程,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取得抢救的成功。
作者:张贤萍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观察腹泻贴片经皮给药辅干扰素治小儿秋季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08月~2013年10月我院收治秋季腹泻患儿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组,给予对照组患儿常规治疗,给予实验组患儿腹泻贴片、干扰素治疗,观察两组腹泻患儿的临床效果。结果:实验组腹泻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实验组患儿平均止泻时间为(3.26±1.80)d,短于对照组的(6.04±2.30)d,实验组临床治疗有效为100.0%,高于对照组的83.3%,两组差异存在统计意义(P<0.05)。结论:腹泻贴片联合干扰素治疗秋季腹泻患儿,效果显著,值得进一步应用。
作者:冉振兵;贺元红 刊期: 2014年第08期
在目前的幼儿牙齿矫正治疗中心理干预的应用是十分必要的,护士对幼儿进行术前、术中和术后的心理干预,对幼儿的心理情况、病情和康复情况进行细致的了解,能为幼儿患者提供全面温馨的护理,这对幼儿患者的康复具有极大的帮助,因此,医院手术护理部门应该重视心理干预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对护士的专业素质进行不断的提高。本文简要分析了心理干预在幼儿牙齿矫正治疗中的意义,概括了心理干预在幼儿牙齿矫正治疗中的应用,并总结出在幼儿牙齿矫正治疗中实行心理干预的优点。
作者:王晓莉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分子肝素联合丹红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5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用硝酸酯类药物、β受体阻滞剂及钙离子拮抗剂等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低分子肝素及丹红注射液,比较两组治疗心绞痛的疗效、心电图改善、心绞痛持续时间及发作频率。结果:研究组治疗心绞痛的总有效率为91.3%,心电图改善总有效率为82.6%,心绞痛持续时间为(5.2±0.3)min,发作频率为(4.1±0.6)次/周,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联合丹红注射液可有效改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临床症状,疗效确切,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杨琴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在医院药学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通过文献调研并结合我院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工作实践经验,分析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建立的的意义和实际工作中存在的不足。结果: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在推广临床合理用药,提高药物临床疗效和医疗质量以及降低医疗成本等方面具有积极的促进意义,但实际工作中仍然存在一定的不足和缺陷,有待于进一步的改进和完善。结论:静脉药物配置中心是现代医院药学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先进的管理模式和配液技术对于医院管理水平和整体护理水平的提高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对于推广合理用药,提升整体医院药学发展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黄瑶琴;杨慧慧;郭君芬 刊期: 2014年第08期
山区门诊是一个临床特例,对护士的要求更高,文章目的,为了解输液患者的心理状态,以便作出针对性的护理,让病人保持良好心理状态,接受继续治疗,以利疾病恢复。根据不同心理状态,采取不同的护理措施很有必要。
作者:曹芸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儿童预防接种中的应用体会。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在我院实施预防接种的儿童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护理干预,并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大于对照组(98.0%vs78.0%),且 P<0.05。结论:护理干预在儿童预防接种中的应用可降低儿童疼痛,提高护理满意度。
作者:王昭君 刊期: 2014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