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护理干预在改善脑栓塞后抑郁患者神经功能中的效果分析

李堂容

关键词:脑栓塞后抑郁, 护理干预, 神经功能
摘要:目的:脑栓塞后抑郁患者护理中护理干预在改善神经功能上的效果观察。方法:通过双盲随机法将收集的54例患者分为两组,分别给予护理干预和常规护理,对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神经功能以及运动功能评估结果进行对比。结果:干预组 NFA与 FMA护理前与常规组无明显差异,但护理后改善效果更加显著。结论:通过给予脑栓塞后抑郁患者心理、认知以及行为等强化干预,可改善患者神经功能,同时还可对患者的运动功能进行改善。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不同麻醉方法对腹腔镜手术的镇痛效果的影响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实施不同麻醉方法的的镇痛效果。方法:将60例行腹腔镜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均给予异丙酚-瑞芬太尼联合麻醉,仅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七氟醚,分析两组术后不同时间点的镇痛满意度并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价疼痛情况,同时记录为维持VAS<3的术后瑞芬太尼用量。结果:观察组术毕及术后6 h的镇痛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术后12h镇痛满意度及 VAS评分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2h内的瑞芬太尼用量为(53.8±4.6)μg,低于对照组的(67.2±7.1)μ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七氟醚可提高腹腔镜手术异丙酚-瑞芬太尼联合麻醉的镇痛效果。

    作者:黄勇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55例糖尿病高血压的药物治疗

    目的:研究分析糖尿病高血压患者的药物治疗措施。方法:以55例糖尿病高血压患者为入组对象,采用简单抽样方式将55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5例,临床期间采用苯磺左旋氨氯地平口服治疗,观察组患者20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厄贝沙坦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经比较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有效率为96.7%,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有效率为83.3%,组间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患者的白蛋白排泄率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具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糖尿病高血压患者采用苯磺左旋氨氯地平联合厄贝沙坦治疗效果明显,值得临床重视。

    作者:王琳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奥扎格雷治疗急性脑梗塞100例疗效观察

    目的:探究分析奥扎格雷治疗急性脑梗塞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临床上急性脑梗塞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0例。对照组用输血宁注射液20ml和生理盐水250ml进行配比静滴治疗,而实验组采用奥扎格雷试液80mg和生理盐水250ml进行配比静滴治疗,对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进行评分比较观察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且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的凝血状态等功能指标方面并无明显异常。结论:奥扎格雷治疗急性脑梗塞具有十分良好的效果,且安全性高,对患者的恢复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作者:桂德裕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急性胰腺炎患者手术前后的临床护理及并发症的预防

    目的:探讨急性胰腺炎患者手术前后有效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3月~2013年12月接收的80例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急性胰腺炎患者手术前后的临床护理及并发症的预防方法。结果:80例急性胰腺炎患者经我院护理人员精心护理后,治愈56例(70.0%),有效18例(22.5%),无效6例(7.5%),总有效率为92.5%,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为6.25%。结论:在急性胰腺炎患者手术前后给予精心的护理,有利于急性胰腺炎的治疗和康复,并且可以有效控制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减轻患者的痛苦,对于患者疾病的康复和预后有重要意义,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赵静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产妇分娩过程中优质护理服务的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产妇分娩过程中优质护理服务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我院56例自然分娩产妇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护理组,对照组28例给予一般护理,护理组28例给予优质护理,对比两组产妇分娩过程中的疼痛感、产程时间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对照组疼痛评分(8.55±0.25),总产程时间(760.7±331.6)min,产妇对护理工作满意度(8.77±0.54);护理组疼痛评分(7.24±0.48),总产程时间(533.5±226.2)min,产妇对护理工作满意度(9.46±0.36)。护理组患者疼痛评分、总产程时间以及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护理组产妇疼痛感较轻、产程时间较短,产妇对临床护理工作满意度较高,两组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产妇分娩过程中给予优质护理服务能明显减轻产妇疼痛感,缩短产程,效果确切,因此,值得临床大力推广和应用。

    作者:李梅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140例银屑病患者临床特征分析

    目的:探讨银屑病的临床特征。方法:对2012年来某医院进行治疗的14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病例进行相关分析。结果:银屑病的发生是多种因素引起的。结论:患者在日常的生活中应该避免各种诱发因素。

    作者:陈丽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中医情志护理在老年肺心病患者护理中的体会

    目的:探讨中医情志护理模式应用于老年性肺心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2年5月至2013年8月收治的84例老年肺心病患者,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除常规护理外,给予中医情志护理,采用抑郁自评量表评价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并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率。结果:经过不同模式的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及患者满意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对老年肺心病患者实施中医情志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使患者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面对治疗,从而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率和治疗效果。

    作者:王粒郦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探讨消化内科患者感染特点

    目的:探讨消化内科患者感染特点。方法:对我院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327例消化内科患者进行临床分析。结果:在我院治疗的327例患者中有31例患者发生了医院感染的情况。感染率为百分之九点五,感染的部位主要是以呼吸道感染为主,消化道和泌尿道感染次之。患者感染的病原菌主要为格兰阴性杆菌为主。感染的原因主要是和患者的年龄还有住院天数有很大的关系。讨论:消化内科患者感染的发生率比较高,应该要引起临床的重视,采取相应的措施降低消化内科的感染率提高消化内科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苑长青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舒适护理在老年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老年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治疗中的作用。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100例老年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舒适护理,比较两组效果。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4%,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且观察组患者的舒适度、治疗依从性、满意度及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老年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治疗过程中给予舒适护理可提高其配合性,增强疗效,降低复发率。

    作者:李銮春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胃癌患者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的护理探究

    目的:探讨40例胃癌患者术后早期使用肠内营养护理对术后恢复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2013年在我院进行确诊及治疗的40例胃癌患者,随机分为 A、B两组,A组20人为实验组,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B组20人为对照组,行一般常规胃癌术后治疗,并比较两组术后恢复情况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术后恢复时间较对照组短,切口感染、吻合口瘘等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癌患者术后早期行肠内营养治疗有助于缩短术后恢复时间,可降低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率,适合临床应用。

    作者:顾仲丽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肺气肿60例临床护理体会

    肺气肿是一种难以逆转的气流受限的呼吸系统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本文总结了本院肺气肿患者的临床护理经验,结合文献研究,主要从基础护理、用药护理、防缺氧护理、并发症护理、心理护理及出院指导等方面对肺气肿疾病的护理进行了分析。

    作者:刘彦玲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健康教育在晚期结肠癌患者围术期护理中的意义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在晚期结肠癌患者围术期护理中的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4月-2014年3月收治的56例结肠癌手术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28例,对照组只进行常规护理,不进行健康教育,干预组进行常规护理结合健康教育,比较其临床效果。结果:干预组的各项评价指标比对照组优(均P<0.01)。结论:在对晚期结肠癌患者在围术期护理中进行合理的健康教育意义重大,有利于提高临床恢复效率。

    作者:徐兴婵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炎琥宁注射液与鱼腥草注射液治疗小儿肺炎疗效对比分析

    目的:对比分析小儿肺炎患儿分别应用炎琥宁注射液治疗与鱼腥草注射液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20例小儿肺炎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采用鱼腥草注射液治疗)和对照组(采用炎琥宁注射液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儿临床疗效、临床症状及体征改善时间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93.3%)与对照组(91.7%)相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发热消退时间、平喘时间、止咳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相比也无显著差异(P>0.05);但观察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1.7%)明显低于对照组(11.7%),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炎琥宁注射液和鱼腥草注射液都是治疗小儿肺炎的有效手段,临床效果显著,但鱼腥草注射液治疗的不良反应更小,患儿更容易耐受,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与应用。

    作者:奉鹏飞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异位妊娠腹腔镜保守手术治疗和药物保守治疗的疗效观察

    目的:分析比较对异位妊娠患者实施腹腔镜保守治疗和采用药物保守治疗的治疗效果。方法:从2011年2月到2013年5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异位妊娠患者中选取150例病例,根据医嘱与患者自愿原则分成采用腹腔镜保守治疗的观察 A组(75例)与采用药物保守治疗的观察B组(75例),观察两组治疗前后 HCG值、住院时间、治疗费用、术后腹痛、再次宫内妊娠及同侧再次异位妊娠等情况。结果:采用腹腔镜技术进行保守治疗的观察 A组 HCG下降幅度较药物治疗的观察B组更为显著(p<0.05),此外 A组住院天数、术后腹痛、再次宫内妊娠等情况均显著优于观察 B组(P<0.05),但对于预防同侧再度发生异位妊娠等方面则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采用腹腔镜技术对异位妊娠患者实施保守治疗,较仅采用药物治疗的临床效果更为显著,并可缩减住院时间、减少远期并发症,并有着更高的再次宫内受孕率,值得推广。

    作者:宋芳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浅谈引起输液反应的原因与预防措施

    目的:探讨输液反应的预防措施。方法:对引起输液反应的过程进行分析总结,并对每个环节作积极有力的预防。结果:自加强管理以来本院发生的输液反应呈下降的趋势。结论:门诊输液室护士只要增强责任心,严格规范无菌操作,熟悉输液反应的原因、诊断及处理方法,是完全可以杜绝输液反应发生的。

    作者:施娟丽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家庭结构类型对老年人抑郁状态的影响研究

    目的:探讨家庭结构类型对老年人抑郁状态的影响,以期为老年人抑郁状态的心理干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老年抑郁短量表(GDS-15)及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XX地区146名老年人的抑郁状态和家庭结构类型进行调查,并采用SPSS19.0进行数据整理和统计分析。结果:①不同性别老年人的抑郁状态存在显著性差异(t=-2.18,p<0.05);②不同家庭结构类型老年人的抑郁状态存在显著性差异(F=3.19,p<0.05)。结论性别和家庭结构类型会对老年人的抑郁状态产生影响。

    作者:袁锋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观察与护理

    目的:探讨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观察与护理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3月-2014年3月收治34例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实施了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治愈18例,好转14例,无效的两例,有效率为92.4%。结论:严密观察病情,及时采取紧急措施,加强基础护理与对症护理,保证血容量,妥善使用三腔二囊管压迫止血等均是行之有效的护理方法与策略,可以提高疗效,缩短疗程,减少并发症。

    作者:张静;孙丽艳;叶爽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提高成人乙肝疫苗接种率的策略探讨

    我国目前新发乙肝患者九成是成人,乙肝患者乙肝表面抗原携带率非常高,据统计,每10个人中就有一个是乙肝病毒携带者。可见乙肝病毒在人群中的范围之广泛。然而目前预防乙肝的有效措施-乙肝疫苗接种比例却相对低,每100人中不到一个。因此,如何努力提高成人乙肝疫苗接种率,不断在社区加强开展乙型肝炎的健康宣教活动,加大力度政府领导和资金投入,侧重对偏远落后农村地区乙肝疫苗的免费接种,并加大监管力度。同时增强医务人员乙肝防控的综合能力,降低成人乙肝总体发病数和防病率,是我们迫切需要解决的首要难题。

    作者:孙蕙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镇肝熄风汤合四物汤加减治愈贫血致高血压头痛一例

    使用镇肝熄风汤合四物汤加减治愈由于贫血导致血压升高,伴随出现顽固性头痛老年患者一例。

    作者:郑铁龙;王平安;李辉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真空采血法临床应用的利弊分析

    本文在对于真空采血法分析介绍基础上,结合其在临床应用中的实际情况,对于其中存在的利弊问题进行分析,以供临床参考和借鉴。

    作者:万举姜 刊期: 2014年第08期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