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芳
目的:探讨多种西药联合应用导致不良反应的分析。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4年1月~2015年3月所下的500张西药联合应用处方,对患者的临床不良反应和不合理用药情况进行统计学处理,并分析不良反应发生的因素。结果:本次研究500张西药联合应用处方中,因药物联合使用导致不良反应发生的处方有113张,即西药联合应用导致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2.6%。结论:由于多种西药联合应用所导致的不良反应可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临床医师应严格遵守药品的使用方法及剂量,尽可能使每位患者服药的种类做到少。
作者:高爱玲;樊聪影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电话随访对中青年高血压病人服药依从性影响。方法:成立对外联络办公室,配置2部电话由具有心内科及神经内科工作经验的主管护师和副主任护师担任专职护士,对出院的中青年高血压患者进行电话随访。结论:电话随访可提高中青年高血压病人服药依从性。有利于血压的控制。
作者:曹群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分析研究中医内科在痤疮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患者60例,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其中观察组患者采取中医内科治疗的方法,对照组患者采取西医的方法开展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分析。结果:对照组患者30例,显效13例,有效12例,无效患者5例,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3.3%,观察组患者30例,显效20例,有效9例,无效患者1例,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6.7%。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的好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内科治疗痤疮的效果比较好,并且有着副作用小和标本兼治等一些比较明显的优势,因而值得在临床上进行应用推广。
作者:阮进荣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方法:对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患者给予导丝介入疏通术,并予本院中成药制剂行气通精丸,每次口服9克,每天2次,共二十天。同时行中医温针灸、中药保留灌肠等综合治疗。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能准确、快速疏通阻塞的输卵管,缩短疗程,提高受孕机会。
作者:崔艳敏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对米非司酮配伍甲氨蝶呤用于宫外孕治疗中的疗效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选择2011年12月到2013年12月在本院进行治疗的宫外孕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表的方法随机将其分为 A、B两组,每组各40例,其中 A组患者给予单独甲氨蝶呤治疗,B组患者给予米非司酮配伍甲氨蝶呤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评价和比较。结果:A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0.0%,B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7.5%,B组明显高于A组,组间比较有P<0.05,差异具有显著性。结论:米非司酮配伍甲氨蝶呤应用于宫外孕的治疗中具有良好的疗效,建议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高晓燕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急性胰腺炎患者手术前后有效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3月~2013年12月接收的80例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急性胰腺炎患者手术前后的临床护理及并发症的预防方法。结果:80例急性胰腺炎患者经我院护理人员精心护理后,治愈56例(70.0%),有效18例(22.5%),无效6例(7.5%),总有效率为92.5%,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为6.25%。结论:在急性胰腺炎患者手术前后给予精心的护理,有利于急性胰腺炎的治疗和康复,并且可以有效控制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减轻患者的痛苦,对于患者疾病的康复和预后有重要意义,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赵静 刊期: 2014年第08期
讨论电子导航技术(Electronic navigation technology,ENT)在创伤骨科的应用及其意义。分析ENT在创伤骨科应用的现状,总结其应用的价值及相关问题。目前ENT在创伤骨科主要应用于脊柱、四肢骨折内固定物的植入和人工髋、膝关节置换以及膝关节交叉韧带的重建等,而在骨折复位方面的应用很少且技术不成熟,但已显示明显的优越性。在 ENT应用过程中应注意其缺点、临床医学评价、手术医生的地位、正确的微创观念等相关问题。ENT在创伤骨科手术微创化进程中有重要意义和无可替代的价值,应处理好一些相关的问题,促进其更好地发展。
作者:马俊彬;朱传银;鲁兵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不同方法在提高小儿头皮静脉穿刺成功率中的作用,提出合理的临床护理对策。方法:将360例患儿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80例。实验组采用注射器抽吸法进行头皮静脉穿刺,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方法进行头皮静脉穿刺,比较两组穿刺成功率及回血率,提出护理对策。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穿刺成功率和回血率均明显提高(P<0.05)。结论:采用注射器抽吸法进行小儿头皮静脉穿刺可提高穿刺成功率及回血率,加强护理可提高成功率,改善患儿痛苦,患儿家长易于接受。
作者:岳倩茹 刊期: 2014年第08期
6S管理法作为一种先进的管理方法,在企业日常管理、学校教学管理上都有宽广的应用空间,有助于提高资源利用率,创造高管理效率。本文以护理实训教学为例,探析6S管理法的应用以及创造的价值。
作者:刘灵捷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观察分析出国体检人员肺结核感染情况。方法:对6374名出国体检人员拍摄X线胸片,并对患有结核感染者研究分析。结果:107名出国体检人员胸片显示有陈旧性或活动性感染,占总体检人数的1.68%。结论:出国体检者肺结核感染率较低,且建国前出生者结核患病率显著高于建国后出生者。
作者:高兰珠;陈俊惠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研究长管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后自体碎骨霄骨折断植骨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9年8月一2012年6月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长管骨骨折患者80例纳入实验组,选择同期在我院接受常规手术治疗的长管骨骨折患者48例纳入对照组,两组患者性别、年龄、骨折程度等一般资料比较,无统计学方面的意义(p>0.05),存在可比性。对照组行常规长管骨骨折手术治疗,实验组行切开复位内固定后自体碎骨霄骨折断植骨治疗。观察疗效。结果:实验组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手术成功率为100%。对照组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手术成功率为79.17%。两组患者手术成功率比较,存在统计学上的意义(p<0.05)。结论:长管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后自体碎骨霄骨折断植骨疗效显著,近期远期疗效良好,且手术方法简便实用,值得在临床治疗长管骨骨折过程中应用。
作者:海生琪;白生录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观察与护理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3月-2014年3月收治34例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实施了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治愈18例,好转14例,无效的两例,有效率为92.4%。结论:严密观察病情,及时采取紧急措施,加强基础护理与对症护理,保证血容量,妥善使用三腔二囊管压迫止血等均是行之有效的护理方法与策略,可以提高疗效,缩短疗程,减少并发症。
作者:张静;孙丽艳;叶爽 刊期: 2014年第08期
前列腺癌男性生殖系统中比较常见的恶性肿瘤,与其他的癌症疾病相比,前列腺癌的治疗还是比较有优势的,但晚期的前列腺癌患者大部分容易发生骨转移,常表现为脊髓受压、骨痛和病理性骨折等症状,控制好骨转移可以直接提高前列腺癌患者的生存质量。近几年来,直线加速器调强放射治疗前列腺癌受到医护人员的的广泛重视。我院自2012年10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40例患有前列腺癌骨转移的患者,对其采用直线加速器调强放射治疗,并做精心护理工,效果比较满意,现具体报告如下。
作者:周雪丽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分析提按手法复位结合中药治疗小儿肱骨髁上骨折的临床价值。方法:随机选取60例肱骨髁上骨折患儿,按就诊时间平均分为 A组与 B组,每组30例。给予 A组患儿提按手法复位治疗,给予B组患儿提按手法复位结合中药治疗。对两组患儿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对两组患儿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A组患儿总有效率为76.67%,B组患儿总有效率为96.67%。B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 A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两组患儿骨折愈合时间、肘关节恢复正常时间进行对比,B组患儿所用时间均远远低于 A组患儿,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儿中出现并发症的患儿有6例,并发症发生率为20.00%,B组患儿中出现并发生的患儿有2例,并发症发生率为6.67%。B组并发生发生率远远低于A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提按手法复位结合中药治疗小儿肱骨髁上骨折,临床治疗效果显著,值得推广与应用。
作者:谭林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在麻醉科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麻醉科收治的98例患者,以随机双盲法为依据将患者分为两组,即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9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进行护理,观察组患者则采用优质护理服务模式进行护理,比较两组患者麻醉意外发生情况及患者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采用优质护理服务模式护理后其麻醉意外发生率为4.88%,患者护理总满意度为95.92%,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模式护理后其麻醉意外发生率为16.33%,患者护理总满意度为81.63%,两组比较均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将优质护理服务应用于麻醉科护理中可有效的减少麻醉意外发生,且有助于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李梅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观察和分析对初发型2型糖尿病患者采取甘精胰岛素联合瑞格列奈进行治疗的临床疗效及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2013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初发型2型糖尿病患者78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仅使用甘精胰岛素进行治疗,观察组给予甘精胰岛素联合瑞格列奈进行治疗,观察和对比两组患者在接受治疗前后 FBG、2hPBG、HbA1c等观察指标的变化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在接受治疗后,FBG、2hPBG、HbA1c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治疗前后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平均使用胰岛素剂量明显少于对照组,但低血糖发生率高于对照组,两组间上述两项指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恶心、呕吐、腹痛、皮肤局部瘙痒等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并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初发型2型糖尿病患者采取甘精胰岛素联合瑞格列奈进行治疗,能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控制血糖,这对改善患者预后,保证治疗效果有重要的意义,但可能提升低血糖威胁,需要重点关注。
作者:法艳梅 刊期: 2014年第08期
通过收集互联网信息、相关杂志、学校护理实习生计划以及医院实习生带教要求,结合临床带教经验,实习护士的心理动态和价值体现,总结体会:带教老师应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在实习大纲指导下,注意实习护士整体素质的培养,注意实习护士心理变化,主动关心实习护士,在实际操作中进一步提高实习护士水平。
作者:姬晓彬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本文主要研究在门诊输液中小儿输液时实施临床路径的效果及对满意度的影响。方法:研究我院在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期间200例门诊小儿输液时临床护理情况,将患儿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常规组两组,每组有患儿100例,其中常规组患儿接受常规性的小儿输液护理。而干预组患儿则接受临床护理路径进行干预。对比两组患儿在输液后,瓶内残留量,对患儿及家属进行满意度问卷调查。结果:通过对照,干预组患儿在输液后残留量平均是(11.1±1.9)ml,而常规组的液体残留量平均为(16.2±2.1)ml,干预组液体残留率明显比常规组低,差异具有统计意义(P<0.05);通过调查,干预组的满意度得到96.0%,而常规组的护理满意度则是84.0%,两组差异具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在小儿输液过程中实施临床护理路径进行干预,可以有效的提高输液量准确性,提升护理的满意度,确保达到满意的护理效果
作者:王芳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深静脉置管患者采用改进深静脉置管护理方法的效果。方法:对2013年1月~12月182例行中心静脉穿刺的 ICU住院患者进行改进护理操作方法,观察患者全身不良反应、局部皮肤阳性反应、检测患者中心静脉置管后第1天和第7天 C-反应蛋白和降钙素原(反应感染指标)数值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间全身不良反应、局部皮肤阳性反应、置管后第7天C-反应蛋白和降钙素原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强化深静脉置管护理在中心静脉置管患者中有明显优势,降低患者感染率,从而降低患者住院日与住院费用,临床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陈娟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老年妇女宫腔积腔的良好治疗方法。方法:对近4年来我院收住的老年妇女宫腔积农膜者36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18例。治疗组采用宫腔冲洗引流术后联合头孢西丁2.0静脉滴注,每8小时1次;对照组采用宫腔冲洗引流术后联合头孢曲松2.0静脉滴注,每24小时1次。均治疗7天,观察各组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疗效分别为94.5%和72.8%,治疗组疗效明显好于对照组(P <0.05)。结论:头孢西丁对老年妇女宫腔积脓有良好疗效。
作者:王斐 刊期: 2014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