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甘精胰岛素与瑞格列奈联合治疗初发型2型糖尿病疗效观察

法艳梅

关键词:甘精胰岛素, 2 型糖尿病
摘要:目的:观察和分析对初发型2型糖尿病患者采取甘精胰岛素联合瑞格列奈进行治疗的临床疗效及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2013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初发型2型糖尿病患者78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仅使用甘精胰岛素进行治疗,观察组给予甘精胰岛素联合瑞格列奈进行治疗,观察和对比两组患者在接受治疗前后 FBG、2hPBG、HbA1c等观察指标的变化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在接受治疗后,FBG、2hPBG、HbA1c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治疗前后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平均使用胰岛素剂量明显少于对照组,但低血糖发生率高于对照组,两组间上述两项指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恶心、呕吐、腹痛、皮肤局部瘙痒等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并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初发型2型糖尿病患者采取甘精胰岛素联合瑞格列奈进行治疗,能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控制血糖,这对改善患者预后,保证治疗效果有重要的意义,但可能提升低血糖威胁,需要重点关注。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实施接种疫苗告知制度前后免疫接种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分析

    疫苗接种告知制度指的是在疫苗接种前后将注意事项等相关信息详细告知接种者或其家属的一种操作模式,其目的在于减轻接种者对疫苗注射安全性的担心程度,尽可能避免其由于自身行为影响到疫苗接种有效性。但由于人们在此方面了解程度不足以及许多因为错误的疫苗安全性信息的传播,导致公众疫苗接种率下降,进而造成传染病反弹。本文基于这一背景,以疫苗接种为主线,现做出如下分析。

    作者:向松涛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用于稽留流产刮宫术前的疗效

    目的:对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用于63例孕6~14周稽留流产刮宫术前的宫颈准备疗效进行分析。方法:采用63例孕6~14周稽留流产刮宫术前分次口服米非司酮150mg配伍米索前列醇0.6mg(36小时后顿服)作为甲组,随机选择63例稽留流产刮宫术前应用利多卡因注射两侧宫颈旁作为乙组,两组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比较,甲组对宫颈有明显的软化作用(7.1±0.5)cm,手术时间缩短(10.8±5.2)min,无明显“人工流产综合征”症状出现(0),术中出血明显减少(46.6±10.3)ml,2次刮宫率降低3.94%;乙组对宫颈软化作用差(5.8±0.7)cm,手术时间(18.6±8.3)min,出现“人工流产综合征”症状35例(58.3%),术中出血(82.8±18.2)ml,2次刮宫率16.67%。结论:稽留流产刮宫术前服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能安全、有效促进宫颈软化、缩短手术时间、减少人工流产综合征、减少术中出血量、降低2次刮宫率。

    作者:黄雅容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在普外科围手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的临床作用探讨

    目的:分析探究普外科手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的临床作用,并对其进行规范性应用。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2月~2013年12月收治的普外科患者106例,将其随机分为人数相等的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3例。对观察组患者在麻醉诱导期使用抗菌类药物,药物量依照手术时间进行适当调整,术后不再用药;对对照组患者在其术后24小时内进行用药,所用药物均相同,之后对两组患者的术后恢复状况及感染率进行观察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整体恢复效果优于对照组,其住院时间较短,且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普外科手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能够起到较好的预防感染效果,运用科学合理的方式进行抗菌药物的使用能够为患者的恢复带来帮助。

    作者:叶栋波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齐拉西酮治疗女性精神分裂症对照研究

    目的:探讨齐拉西酮治疗女性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60例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齐拉西酮和利培酮治疗,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SS)评定疗效,以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结果:两组之间疗效相当,但不良反应不同。结论:齐拉西酮治疗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更有优势。

    作者:杨荣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帕罗西汀与劳拉西泮治疗广泛性焦虑的比较

    目的:为了寻找可满足长期使用、副反应少,无成瘾性的抗焦虑,比较帕罗西汀与劳拉西泮的抗焦虑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103例符合 CCMD-3诊断广泛性焦虑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分别给予帕罗西汀与劳拉西泮,观察6周。结果:帕罗西汀有效率78.43%,劳拉西泮有效率77.55%,无显著性差异,帕罗西汀组仅有口干、出汗、恶心,且少见,多出现在开始一周,一周后消失或减轻,劳拉西泮组不良反应多,头昏、嗜睡、乏力、震颤等;帕罗西汀组不良反应比劳拉西泮组少、轻,持续时间短,无成瘾性。结论:帕罗西汀治疗广泛性焦虑疗效与劳拉西泮相当,副反应少,无成瘾可以长期使用,无药物依赖的危险性,每天使用一次,用药方便,能够满足广泛性焦虑的长期治疗。

    作者:曾昭敏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分析46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并发症及其预防

    目的:分析腹腔镜胆囊切除的术并发症,并探讨预防措施。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1年6月~2013年6月共收治的46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对其并发症进行分析,研究并发症发生的相关因素。结果:严重皮下血肿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其他并发症;>50岁者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高于<50岁者;男女的并发症发生率无差异;慢性胆囊炎急性期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高于慢性期者;胆囊结石伴积液者高于单纯胆囊结石者。结论:胆管损伤是腹腔胆囊切除术的主要并发症,除性别与并发症发生率无关外,年龄、胆囊炎处于哪一时期、胆囊结石有无合并积液都与并发症的发生有紧密联系。

    作者:张桂斌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哮喘急性发作56例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哮喘急性发作的临床疗效。方法:从2011年1月到2013年7月我院收治的小儿哮喘急性发作56例,在常规综合治疗的基础上采用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治疗4d后观察临床疗效及氧气驱动雾化吸入后血氧饱和度(SaO2)变化。结果: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治疗4d后,显效28例(50.0%),好转25例(42.8%),无效2例(0.03%),总有效54例,总有效率为96.4%,其疗效显著。SaO2在雾化吸入前为(90.4%±4.2%),雾化吸入后为(96.7%±5.8%),雾化吸入后SaO2显著提高(P<0.05)。氧气驱动雾化吸入过程中未见明显的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在常规综合治疗基础上加用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治疗,是治疗小儿哮喘急性发作的有效方法,并可提高患者SaO2,且不良反应少。氧驱动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哮喘急性发作期疗效显著,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仁莉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高血压患者的饮食保健策略探讨

    目的:了解高血压患者的日常饮食保健对血压情况的影响和作用。方法:对2012年4月到2013年10月接诊的106名高血压患者进行无差异分组。对照组53人接受常规治疗,实验组53人接受常规治疗配合饮食保健疗法。结果:对照组显效12人、有效28人、无效13人,有效率为75.5%;实验组显效17人、有效36人、无效0人,有效率为100%。结论:高血压患者运行适当的饮食保健效果良好,可以广泛应用。

    作者:张立弘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概述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急诊介入治疗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对比急性心肌梗死后急诊介入治疗与择期介入治疗的疗效。方法:将在我科治疗的48例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患者分为2组,急诊组12例进行急诊PCI,择期组36例择期PCI手术治疗。观察手术效果和术后并发症等临床指标。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诊介入治疗在急性心肌梗死治疗中比择期介入治疗更有效。

    作者:杨玲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中医治疗重症脓毒症的临床研究概况

    在临床治疗中,脓毒症是常见的危重症病症,其主要是因为感染而引起的临床综合征,导致全身炎性反应,在临床治疗中,属于难治疗的综合征。重症脓毒症是在脓毒症的基础上,病情加重,伴有器官功能障碍、低血压等病症,重症脓毒症的死亡率非常高,在临床治疗中,并没有形成特异性治疗,面对当前重症脓毒症的治疗现状和严峻形势,只能从中医学的角度,寻找高效的治疗方法,将中医的特色充分的发挥,提高重症脓毒症的治疗高效。当前中医治疗重症脓毒症,将其治疗水平提升,提高重症脓毒症患者的生存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针对中医治疗重症脓毒症的临床研究,以及相关的内容进行分析研究。

    作者:何英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产后出血相关危险因素的临床分析

    目的:本文主要探讨了引起妇产科孕妇产后出血的相关危险因素及预防护理措施。方法:资料选取2012年4月至2013年6月我院产后出血患者120例,对其年龄、分娩方式及产后出血的原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36-40岁产妇组产后出血率明显高于20-30岁和31-36岁两组产妇产后出血率,比较具有统计学意思(P<0.01);剖宫产组产后出血率明显高于自然分娩及阴道助产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120例产后出血患者中,子宫收缩乏力70(58.33)例,胎盘因素20(16.67)例,混合因素12(10.00)例,软产道损伤10(8.33)例,凝血功能障碍8(6.67)例。讨论:引发产妇产后出血的高危因素主要包括宫缩乏力、胎盘因素、产道损伤、凝血因素以及剖宫产指征及产妇年龄大等,做好全面的产前检查、预防措施以及充分的产后护理,是有效降低产妇产后出血率的关键。

    作者:邱洪梅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毕节市麻风病防治现状分析

    毕节市属贵州省麻风病的高流行地区,麻风病防治工作历经50余年,取得显著成绩。但与全国、全省的先进地区相比,差距还较大。为找出今后麻风病防治重点和目标,更好地完成卫生部与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共同加强贵州省麻风病防治工作的合作协议》,为消除麻风病危害提供决策依据,对2003~2012年的麻风病防治相关资料进行整理分析。

    作者:王世震;陈东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缬沙坦联合美托洛尔治疗高血压疗效观察

    目的:研究分析缬沙坦联合美托洛尔治疗高血压病的临床疗效,增加治疗经验。方法:选取我院自2009年6月到2013年6月间接收治疗50例高血压病患者,随机将50例患者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每组25例患者;医师采用缬沙坦缬沙坦联合美托洛尔对观察组的患者实施治疗,采用缬沙坦对对照组的患者实施治疗,治疗6w后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经过相应的治疗之后,观察的治疗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的康复状况明显好于对照组,两组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采用缬沙坦缬沙坦联合美托洛尔治疗高血压疾病疗效显著,这种治疗方法值得在临床医学中推广使用。

    作者:马真安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蓝光辅以药物治疗新生儿黄疸35例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单用蓝光治疗与蓝光辅以药物治疗新生儿黄疸的疗效。方法:对70例新生儿黄疸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对照组单用蓝光治疗,治疗组在蓝光治疗的基础上加本巴比妥口服、碳酸氢钠碱化血液进行辅助治疗。结果:两组患儿在进行治疗后,体内血清胆红素的比较值具有差异性(P<0.05)。结论:使用本巴比妥口服、碳酸氢钠碱化血液辅助蓝光照射对新生儿黄疸进行治疗,可以有效缩短患者治疗时间,值得临床借鉴。

    作者:陈安泽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罗哌卡因用于老年患者麻醉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

    目的:探讨分析罗哌卡因用于老年患者麻醉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88例实施外科手术的老年患者进行临床研究。结果:观察组患者运动阻滞明显弱于对照组,且术后运动阻滞消退明显快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罗哌卡因用于老年患者手术麻醉的临床效果较显著,有利于患者术后早期下床活动,安全性较高。

    作者:杨燕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通络助孕方配合子宫输卵管通液术治疗输卵管性不孕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分析通络助孕方配合子宫输卵管通液术治疗输卵管性不孕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提供更多的理论依据。方法:将前来我院就诊的150例输卵管性不孕的患者随机的分为三组,每组50例。对 A组的患者在月经结束后4~6天采用子宫输卵管通液术进行治疗,第二天进行1次,一个月进行三次,以3个月为1个治疗疗程;对B组的患者采用中药口服通络助孕方治疗,分早晚2次口服,每日1剂,每月服用15剂,以3个月为1个疗程;对C组的患者采用通络助孕方配合子宫输卵管通液术,以3个月为1个疗程。结果:A组总有效率为48.7%,B组总有效率为52.2%,C组总有效率为85.7%。A、B组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低于 C组,三组患者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采用通络助孕方结合子宫输卵管通液术对输卵管性不孕患者有着显著的疗效,值得在临床上大大推广使用。

    作者:姚仕翔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病案

    目的: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方法:对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患者给予导丝介入疏通术,并予本院中成药制剂行气通精丸,每次口服9克,每天2次,共二十天。同时行中医温针灸、中药保留灌肠等综合治疗。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能准确、快速疏通阻塞的输卵管,缩短疗程,提高受孕机会。

    作者:崔艳敏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四黄散外敷在治疗静脉输液所致静脉炎中的应用

    目的:观察蜜调四黄散外敷治疗静脉输液外渗所致静脉炎的效果。方法:将53例静脉输液外渗所致静脉炎患者随机分组,治疗组30例,采用蜜调四黄散外敷治疗,对照组23例,采用50%硫酸镁湿润纱布湿敷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6.7%,对照组总有效率82.6%,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蜜调四黄散外敷治疗静脉输液外渗所致静脉炎效果较好。

    作者:胡毅人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肾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观察慢性肾炎患者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收治的75例慢性肾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在常规西医综合治疗基础上配合加味二至保肾汤治疗)和对照组(单独采用常规西医综合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后24h尿蛋白定量以及肾功能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2.5%)明显高于对照组(74.3%),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经治疗后,24h尿蛋白定量以及肾功能指标均有所下降,但观察组患者下降更为显著(P<0.05)。结论:慢性肾炎患者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促进肾功能修复,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陈斌丰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小儿头皮静脉输液的临床护理分析

    目的:探讨不同方法在提高小儿头皮静脉穿刺成功率中的作用,提出合理的临床护理对策。方法:将360例患儿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80例。实验组采用注射器抽吸法进行头皮静脉穿刺,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方法进行头皮静脉穿刺,比较两组穿刺成功率及回血率,提出护理对策。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穿刺成功率和回血率均明显提高(P<0.05)。结论:采用注射器抽吸法进行小儿头皮静脉穿刺可提高穿刺成功率及回血率,加强护理可提高成功率,改善患儿痛苦,患儿家长易于接受。

    作者:岳倩茹 刊期: 2014年第08期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