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毅人
目的:分析加强护理干预对提高麻醉效果与对手术的影响。方法:对我院近期收治的64例拟行无痛人工流产手术的早孕患者为研究对象,并进行随机分组,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2例,其中对照组采取采用常规护理,治疗组在此基础上进行护理干预,对比观察两组的麻醉效果以及手术成功情况。结果:观察组麻醉效果、麻醉药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对无痛人工流产手术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可以缓解术前焦虑、增强麻醉效果、减少麻醉药用量及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手术成功率。
作者:陈春红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降低剖宫产率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6月-2013年-6月在我院住院分娩的产妇480例,均为符合阴道分娩条件的初产妇,将其分为对照组及干预组,两组孕妇均为2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及知识培训,干预组在此基础上采用规范的定期产检及孕期、分娩期系统知识培训、孕期心理干预、呼吸减痛分娩课程宣教、人工监护、“导乐”全程陪伴及无痛分娩等综合干预措施,整个综合护理干预过程中均采用循证护理干预模式,比较两组产妇的剖宫产率及影响剖宫产率的社会因素。结果:干预组剖宫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其中主要降低了社会因素所占的剖宫产的比率,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采取综合护理干预措施,能显著的降低剖宫产率,提高产科质量,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管红云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比较分析无纺布与棉布两种包装材料的灭菌、阻菌效果及成本,进一步为医院选用物美价廉的包装材料提供有益参考。方法:将无纺布与棉布两种包装材料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两组的灭菌包在同一个锅次中灭菌,然后在灭菌当天,不同保存时间段内采样,实施细菌培养,比较效果及成本。结果:观察组的灭菌包半年内都没有发生细菌生长情况,而对照组的灭菌包在1个月内没有细菌生长,但在1个月后细菌明显开始生长。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37,P<0.05)。观察组单件包装成本为2.5元,对照组为4元,30天内观察组比对照组少45元,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13,P<0.05)。结论:无纺布灭菌包装材料,灭菌、阻菌效果显著,包装成本较低,可在消毒供应室应用。
作者:庄江梅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本文就ICU医院感染的临床特点及护理措施进行了浅显的研究和探讨。方法:选择我院自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期间收治的ICU医院感染患者117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的研究。结果:ICU患者医院感染及患者的年龄有关,下呼吸道感染是 ICU患者医院感染的主要感染部位。结论:预见性护理应用于 ICU医院感染护理中的效果显著,可以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提高了护理服务的质量,值得推广。
作者:韩运球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分析研究持续质量改进对健康体检管理的意义以及运用研究。方法:2012年我院开始在健康体检工作中实施持续质量改进工作,2012年接受体检的2420人为观察组,与2011年常规体检的2610人为对照组进行比较,对比不同组别人员对体检流程的了解、满意以及体检总时间。结果:比较两组患者的体检流程了解、体检满意情况以及体检总时间差异显著,P<0.05比较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健康体检管理中实施持续质量改进,可显著提高体检管理的质量,可有效保证体检工作的顺利开展,获得经济社会效益双赢。
作者:康红梅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通过对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的临床观察,比较腰硬联合麻醉与气管插管全麻的临床疗效。方法:从医院选取100位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手术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A组(腰硬联合麻醉组)和B组(气管插管全麻组),给予 A组腰硬联合麻醉(在第3-4腰椎上用16号硬膜外穿刺针进行单点穿刺法,抵达硬膜外腔更换25G笔尖式腰穿针,穿刺到蛛网膜下腔,发现脑脊液时注射15-20mg 的罗哌卡因)方法进行麻醉,B组给予气管插管全麻(用0.03 mg/kg的咪达唑仑,0.2 mg/kg的维库溴&,1 mg/kg的丙泊酚。)方法进行麻醉,通过手术前和手术后的血液动力分析,手术麻醉效果和手术后的不良反应来比较腰硬联合麻醉与气管插管全麻的临床疗效。结果:A组的血液分析和麻醉效果均优于B组(P<0.05),而不良反应却比 B组少(P<0.05)。结论: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手术中,腰硬联合麻醉效果明显比气管插管全麻的效果好,在没有腰硬联合麻醉禁忌症时应该优先考虑腰硬联合麻醉法。
作者:洪素花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在产科护理中应用护患沟通技巧所取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曾接收的临产期产妇84例,将其随机分为数量相等的两组,并分别记作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中产妇以常规方法进行护理,观察组中产妇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护患沟通技巧进行护理,观察两组产妇的分娩情况以及护理满意度,并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在完成护理之后,观察两组患者的产后出血发生率,观察组中产妇的产后出血发生率为9.5%,对照组产妇的产后出血发生率为18.6%,两组产妇之间有显著差异存在;观察两组产妇的护理满意率,观察组中产妇的护理满意率为95.2%,对照组中产妇的护理满意率为83.3%,两组产妇之间有显著差异存在。结论:在产科护理工作中应用护患沟通技巧能够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降低产后出血的发生率,降低分娩的危险性,保证母婴安全,并且能够提高产妇护理满意率,有着重要的临床作用与意义,可在临床上进行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马艳萍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究甲状腺肿瘤普外科手术的临床治疗效果,从而提高甲状腺肿瘤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预后。方法:病例选取我院在2010年1月到2012年5月收治的50例甲状腺肿瘤患者,对这些患者均采取普外科手术治疗,治疗后对手术资料进行分析评价。结果:50例患者经过治疗均痊愈,肿瘤得以顺利切除,平均手术时间(75.36±6.31)min,平均术中出血量(37.43±4.62)mL,平均住院时间(8.35±1.07)d,术后仅有2例恶性肿瘤患者出现甲状旁腺功能减低;无死亡病例发生,其中4例出现轻度麻木,经处理后得以恢复。结论:采用普外科手术治疗甲状腺肿瘤能够大大提高治愈率,操作简便,安全性高,更有利于患者康复,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马亚杰;夏雅铭;孙留安 刊期: 2014年第08期
通过20例烧伤患者在治疗各期的心理变化特点,有针对性地采取及时有效的心理护理措施和健康教育。认为有针对性地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能使患者正确地对待疾病,正视现实,增强战胜疾病的自信心,积极配合治疗是成功取得康复治疗的关键。
作者:于清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对某锦纶工业布2万吨聚纺项目进行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探讨防护措施及防治对策。方法:采用职业卫生现场调查,并对工作场所中存在的氨、己内酰胺、噪声、高温等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检测与评价。结果:噪声测量结果存在超标现象:其中熔融岗位、铸带岗位、回收岗位、聚合岗位、牵伸尾丝岗位、空压机岗位、纺丝岗位8 h等效连续声级dB(A)超过国家卫生标准。其他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均未超过国家卫生标准。结论:噪声作业岗位是本项目的职业病危害关键控制点,应进一步对高噪声设备采取隔声减震措施,加强个体防护,通过合理的职业卫生管理措施来防控该项目噪声对作业工人产生的危害。
作者:褚智勇 刊期: 2014年第08期
随着多重耐药菌感染的患者越来越多,医院及医护人员面临着越来越多的压力,如何做好多重耐药菌感染的预防及控制,是每位医务工作者的责任及义务。本文总结了12例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的护理体会,对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采取及时有效的护理干预,勤洗手、合理使用抗菌素等,是避免多重耐药菌发生交叉感染及暴发流行的关键。
作者:陈小青;李彩虹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观察贝那普利联合氨氯地平治疗老年高血压的临床效果,总结临床经验,为治疗老年高血压提供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10月至2013年10月就诊的156例老年高血压的患者,将其按照数字表随机抽样的方法进行平均分组,分别是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78例。治疗组的患者采用贝那普利与氨氯地平联合用药进行治疗,对照组的患者则只用氨氯地平进行治疗,对此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的患者显效的有43例,有效的有33例,无效的有2例,总有效率为97.44%,对照组的患者显效的有24例,有效的有35例,无效的有19例,总有效率为75.64%,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贝那普利联合氨氯地平治疗老年高血压的效果显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是值得临床上进行推广和使用的有效治疗方法。
作者:吴敬华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有效的治疗急性结膜炎的方法。方法:将40例患者随机分为中西医结合治疗组20例和西药对照组20例,西药对照组按医嘱要求按时点滴抗生素眼药水。用加替沙星滴眼液,每隔半小时滴眼一次;中西医结合治疗组在应用替沙星滴眼液,每隔半小时滴眼一次基础上加用中医药疗法治疗。结果:中西医结合组:治愈17例,好转2例,总显效率95.00%,明显高于对照组(治愈11例,好转6例)总显效率8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组可以达到良好的效果,优于西药对照组。
作者:戴家斌 刊期: 2014年第08期
肥胖儿童与正常儿童步行时足底压力分布具有着很大的不同,分析足底压力分布情况有利于我们更好地研究肥胖儿童和正常儿童之间的差异,以便为他们的成长提供更好的条件。本文将从几个方面将这两者进行对比,力求寻找出肥胖对于儿童足弓结构、足跟内外翻、儿童本身稳定性、冲量的影响,并针对这些特点来寻找相应的对策和弥补措施,以此来有效地指导肥胖儿童的运动,更好促进儿童健康发展和成长。
作者:李玥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观察并分析PVP联合腔内碎石术治疗BPH合并膀胱结石的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3月-2013年8月在本院诊治的67例BPH合并膀胱结石患者,均给予PVP联合腔内碎石术治疗,观察并分析患者的相关数据。结果:本院67例BPH合并膀胱结石患者均一次手术成功,无术后并发症发生病例;且术后患者的MFR、IPSS评分与 QOL评分均显著优于术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PH合并膀胱结石患者行 PVP联合腔内碎石术治疗,具有出血少、创伤小、恢复快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的优势,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作者:卢强;吴万瑞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小儿隐睾围手术期护理体会。方法:总结2010年5月~2013年2月共收治58例小儿隐睾患者,通过正确的治疗。结果隐睾治疗效果满意。结论:小儿隐睾强调早期手术治疗,做好术前护理,术后密切观察伤口情况,做好局部护理,有助于早日康复。
作者:张静 刊期: 2014年第08期
本文在对于真空采血法分析介绍基础上,结合其在临床应用中的实际情况,对于其中存在的利弊问题进行分析,以供临床参考和借鉴。
作者:万举姜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慢性肾功能衰竭行尿毒清颗粒联合海昆肾喜胶囊的治疗疗效。方法:选取我院于2011年10月~2013年10月收治的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60例,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给予对照组低磷饮食、优质低蛋白以及常规对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施加尿毒清颗粒联合海昆肾喜胶囊治疗。观察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尿素氮、血肌酐以及血红蛋白方面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尿素氮、血肌酐、血红蛋白方面存在的差异以 P>0.05不存在统计学意义;在治疗总有效率方面存在的差异以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慢性肾功能衰竭行尿毒清颗粒联合海昆肾喜胶囊治疗的效果显著。
作者:张治平 刊期: 2014年第08期
提高胃肠插管的成功率是普外科护理工作中的一项基本功,也是普外科护士关心的问题。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胡清仙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对比急性心肌梗死后急诊介入治疗与择期介入治疗的疗效。方法:将在我科治疗的48例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患者分为2组,急诊组12例进行急诊PCI,择期组36例择期PCI手术治疗。观察手术效果和术后并发症等临床指标。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诊介入治疗在急性心肌梗死治疗中比择期介入治疗更有效。
作者:杨玲 刊期: 2014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