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红梅
目的:探讨血液净化救治毒鼠强中毒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自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60例毒鼠强中毒患者,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内科常规治疗,并在此基础上给予观察组患者血液净化治疗,并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治疗前后 APACHEⅢ评分及两组患者治疗72小时后血清毒鼠强下降值、抽搐停止时间、意识转清醒时间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 APACHE Ⅲ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72小时后血清毒鼠强下降值、抽搐停止时间、意识转清醒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常规内科治疗的基础上对毒鼠强中毒患者加行血液净化治疗可有效的提高治疗效果,促进患者康复,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谌佐杰 刊期: 2014年第08期
实习生教学是医院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形成规范的教学模式是医院教学工作面临的重要问题。所以在建立具有本院特色的教学模式需要借鉴国内外医院已有的教学模式,以及院领导重视、各方面共同努力、教研室设立专职人员等条件下长期坚持而形成的。
作者:卢李静 刊期: 2014年第08期
我国已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老年人的健康问题已成为我国的重大民生问题,如何使老年人更加健康,成为现代老年医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幽默疗法作为一种新兴的治疗方式,对促进老年人的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极为有效。
作者:周芳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在晚期结肠癌患者围术期护理中的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4月-2014年3月收治的56例结肠癌手术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28例,对照组只进行常规护理,不进行健康教育,干预组进行常规护理结合健康教育,比较其临床效果。结果:干预组的各项评价指标比对照组优(均P<0.01)。结论:在对晚期结肠癌患者在围术期护理中进行合理的健康教育意义重大,有利于提高临床恢复效率。
作者:徐兴婵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分析小儿水痘疫苗接种后不良反应的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3年12月接种水痘疫苗的252例小儿临床资料,观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并分析不良反应产生原因,总结护理方法。结果:252例小儿中22例轻微发热、10例轻微红肿、4例皮疹、3例水痘样疹,经积极护理后均好转。结论:小儿水痘疫苗接种后不良反应重在预防,临床应合理掌握接种疫苗适应证及禁忌症,积极预防不良反应发生。
作者:徐莉 刊期: 2014年第08期
护理工作在医疗工作中具有重要的意义,护理质量与医疗质量息息相关。自从我国实行医疗改革之后,乡镇卫生院接待的患者人数逐年增加,这给新医改下乡镇卫生院的护理工作带来了很大的挑战。本文对新医改下乡镇卫生院护理工作所面临的挑战进行分析。
作者:傅玉珍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顺产后产妇排尿性晕厥发生的原因,采取相应的护理防范措施。方法:回顾性收集2011年2月至2012年12月在我院顺产后发生排尿性晕厥26人,找出发生排尿性晕厥的原因,提出并落实相应的防范措施。结果:根据产后发生排尿性晕厥的原因,提出并落实相应的护理防范措施,既保障了产妇安全,又能提高产科护理质量并减少护理纠纷的发生。
作者:金惠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对钢板内固定术治疗前臂双骨折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3年1月间150例尺桡骨双骨折住院患者,进行钢板内固定术治疗,对其术后恢复效果以及术后并发症进行分析探讨。结果:在对150例尺桡骨双骨折钢板内固定术治疗中,有6名患者出现术后骨折不愈合的情况,分别有1名患者出现术后感染及出血状况,其余患者均无异常。结论:钢板内固定术的治疗效果良好,术后并发症少,对于患者的副损伤较小,因此在临床中值得推广。
作者:杨绍东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和分析神经内科护理中所发生的护理不良事件的原因,并对其不良事件的管理和控制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方法:选取2013年3月到2014年1月在我院治疗的神经内科患者100位,并将其随机分为人数相等的观察组和对比组。对观察组的护理人员进行一个护理不良事件的管理与控制措施的培训和考核之后再对患者进行护理,对对比组织的护理人员不作任何培训和考核,并对两组护理人员的不良事件进行评比。结果:通过对比调查,观察组的不良事件对比组少得多,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护理人员进行一个护理培训和考核之后再对其患者进行护理,能使护理不良事件减少很多,不良事件的管理与控制措施值得在神经内科护理上推广。
作者:石庭仙 刊期: 2014年第08期
本综述首先简要阐述了量子点所具有的独特的光电学性质。随后详细阐述了量子点荧光基团在细胞成像和体内成像中的应用,并且详细介绍了量子点在活细胞成像中的应用。后对量子点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和未来的应用前景进行了讨论。
作者:杨玉霞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耳穴压丸联合中药口服治疗气血虚弱型缺乳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临床试验,将100例产后气血虚弱型乳汁不足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治疗组采用耳穴压丸配合中药口服进行治疗,对照组仅服用中药治疗。疗程均为1周。结果:治疗组:乳汁充足:18例,正常:26例,少量6例,无:0例;总有效率88%。对照组:乳汁充足:9例,正常:28例,少量13例,无:0例;总有效率7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耳穴压丸联合口服中药治疗气血虚弱型产后缺乳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陈艳辉;陈文辉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本文就ICU医院感染的临床特点及护理措施进行了浅显的研究和探讨。方法:选择我院自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期间收治的ICU医院感染患者117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的研究。结果:ICU患者医院感染及患者的年龄有关,下呼吸道感染是 ICU患者医院感染的主要感染部位。结论:预见性护理应用于 ICU医院感染护理中的效果显著,可以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提高了护理服务的质量,值得推广。
作者:韩运球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析在常规治疗方法上加用雾化吸入沙丁胺醇和布地奈德治疗小儿哮喘性支气管肺炎的重要应用价值。方法:本次实验我们选取的实验对象为我院2011年4月1日至2013年4月1日收治的107例小儿哮喘性支气管炎患者。将此107例哮喘性支气管炎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按照用药方法不同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55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沙丁胺醇和布地奈德。对照组52例只应用了常规治疗。对比观察两组哮喘性支气管炎患儿的治疗效果、临床症状(咳嗽、气促、肺部啰音)消失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等情况,来具体探析在常规治疗方法上加用雾化吸入沙丁胺醇和布地奈德治疗小儿哮喘性支气管肺炎优势。结果:在常规方法上加用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沙丁胺醇的实验组的治疗有效率为,而对照组为,两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实验组各项临床特征的消失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且实验组小儿哮喘性支气管炎的不良反应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沙丁胺醇和布地奈德行雾化吸入辅助治疗小儿哮喘性支气管炎,显著提高治疗有效率,加快咳嗽、气促、肺部啰音等症状消失,且没有显著增加不良反应率,值得临床大力推广使用。
作者:帕力达西阿吾开它依;努尔兰那哈西拜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观察分析脑积水患者采用脑室腹腔分流术进行治疗的围手术期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脑积水患者48例,给予其有针对性的围手术期额临床护理并进行相关病情及并发症等情况变化的记录,总结护理体会。结果:48例患者经治疗与良好的护理后均痊愈出院。结论:对脑积水患者进行围手术期的临床护理有利于病情恢复,护理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应用。
作者:毛润芝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在小儿神经内科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择138例进行研究,随机分为两组,分别实施常规护理和优质护理,观察记录两组的临床护理效果,并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为98.6%,对照组为82.6%,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0.0%,对照组为5.8%,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护理质量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小儿神经内科实施优质护理可以有效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的满意度,并减少并发症的出现,效果确切,值得推广。
作者:朱宇媚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分析研究老年重症哮喘患者的临床治疗与护理干预效果。方法:随机数字选取我院从2012年5月到2013年12月收治的68例老年重症哮喘患者,给予患者采用合理治疗以及护理干预,分析其治疗效果。结果:68例治愈44例,症状改善17例,成功89.7%;其余7例因病情恶化而放弃治疗。结论:给予老年重症哮喘患者采用合理治疗以及有效护理措施,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应用效果显著。
作者:周军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公务员膳食营养状况的特点,从而提出相应的建议。方法:通过采访100名政府工作人员和进行调查问卷。结果:有67%都在附近门口就餐,有57%的人都有身体上的小疾病。结论:公务员受时间和其他因素影响,吃饭大多在办公附近小吃店解决,并且不能按时按点进行,还得长时间面对电脑,很少锻炼,长期下去健康频频亮起红灯。公务员要有一个健康的生活方式,加强对饮食的管理,提高身体素质。
作者:纪周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roximal femoral nail anti-rotation,PFNA)微创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7月~2014年4月收治的67例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进行PFNA治疗的临床资料,对67例股骨转子周围骨折施行闭合复位PFNA固定治疗的临床资料。按照Tronzo-Evans分型:I型5例,Ⅱ型10例,Ⅲ型31例,Ⅳ型21例,闭合复位并小切口置入PFNA。结果:获得随访共66例。随访时间为6~13个月,平均10.5个月。64例患者骨折均一期骨性愈合,愈合时间为3.2-7.4个月,平均4.1个月。根据按 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优:90-100分,良:80-89分,一般:70-79分,差:<70分。优50例,良8例,一般7例,差2例,优良率86.5%(58/67)1例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1例出现髋内翻。余未出现局部感染、骨折延迟愈合、骨不连、泌尿系感染、钉断裂/锁钉松动等其它并发症,髋、膝及踝关节功能良好。结论:PFNA治疗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具有操作简单、创伤小、骨折固定牢固、并发症少及术后患者可早期离床负重等优点。是一种较为的理想的治疗方法。
作者:吕国先;韩霞;赵新民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难治性治高血压的肠道菌群的特点。方法:采用用16S DNA-PCR-DGGE技术比较难治性治高血压患者和普通高血压患者肠道菌群中拟杆菌属、梭菌属结构的差异。结果:难治性治高血压肠道梭菌属的16S DNA V3区DGGE图谱中出现一条优势带,其在2组人群中出现的频率经分析后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难治性高血压的肠道菌群存在特征性优势菌。
作者:曾昶明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老年妇女宫腔积腔的良好治疗方法。方法:对近4年来我院收住的老年妇女宫腔积农膜者36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18例。治疗组采用宫腔冲洗引流术后联合头孢西丁2.0静脉滴注,每8小时1次;对照组采用宫腔冲洗引流术后联合头孢曲松2.0静脉滴注,每24小时1次。均治疗7天,观察各组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疗效分别为94.5%和72.8%,治疗组疗效明显好于对照组(P <0.05)。结论:头孢西丁对老年妇女宫腔积脓有良好疗效。
作者:王斐 刊期: 2014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