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米非司酮配伍甲氨蝶呤用于宫外孕治疗中的疗效分析

高晓燕

关键词:米非司酮, 甲氨蝶呤, 宫外孕, 临床疗效
摘要:目的:对米非司酮配伍甲氨蝶呤用于宫外孕治疗中的疗效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选择2011年12月到2013年12月在本院进行治疗的宫外孕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表的方法随机将其分为 A、B两组,每组各40例,其中 A组患者给予单独甲氨蝶呤治疗,B组患者给予米非司酮配伍甲氨蝶呤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评价和比较。结果:A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0.0%,B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7.5%,B组明显高于A组,组间比较有P<0.05,差异具有显著性。结论:米非司酮配伍甲氨蝶呤应用于宫外孕的治疗中具有良好的疗效,建议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急性胰腺炎患者手术前后的临床护理及并发症的预防

    目的:探讨急性胰腺炎患者手术前后有效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3月~2013年12月接收的80例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急性胰腺炎患者手术前后的临床护理及并发症的预防方法。结果:80例急性胰腺炎患者经我院护理人员精心护理后,治愈56例(70.0%),有效18例(22.5%),无效6例(7.5%),总有效率为92.5%,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为6.25%。结论:在急性胰腺炎患者手术前后给予精心的护理,有利于急性胰腺炎的治疗和康复,并且可以有效控制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减轻患者的痛苦,对于患者疾病的康复和预后有重要意义,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赵静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偏头疼的中医内科治疗体会

    目的:分析研究中医内科中治疗偏头疼的主要临床效果。方法:本组选取了2011年1月至2014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患者60例进行研究,对本组患者开展中医内科治疗,并对治疗后的疗效进行观察。结果:本组60例患者经过中医内科的治疗之后,患者偏头疼得到控制的为35例,显效患者10例,有效患者13例,无效患者2例,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6.7%。结论:中医内科治疗偏头疼能够获得比较好的治疗效果,在临床上有着一定的应用价值

    作者:阮进荣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评价恶性乳腺肿瘤疗效的应用研究

    目的:研究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评价恶性乳腺肿瘤疗效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2年6月-2013年6月在我院接受行紫杉醇周治疗方案治疗的乳腺恶性肿瘤患者86例,进行磁共振成像检查,行三维重建并对肿瘤的体积进行计算。结果:有效组与对照组在乳腺肿瘤缓解情况、ADC值升高差值均数等方面比较均存在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三维重建测量残存肿瘤体积中位数与病理测量残存肿瘤体积中位数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对于恶性肿瘤治疗后疗效评价具有速度快,准确率高等优点,值得应用于临床。

    作者:徐超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二甲双胍联合西格列汀治疗早期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

    目的:观察并研究二甲双胍联合西格列汀对早期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干预效果。方法:选取早期2型糖尿病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对照组、干预组,每组30例。对照组二甲双胍治疗,干预组二甲双胍联合西格列汀治疗。对比临床疗效。结果:干预组患者治疗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检出值、BMI指数、血脂指标、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二甲双胍联合西格列汀治疗早期2型糖尿病疗效确切,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魏自香;吴俊;胡洪波;马文杰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中医情志护理在老年肺心病患者护理中的体会

    目的:探讨中医情志护理模式应用于老年性肺心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2年5月至2013年8月收治的84例老年肺心病患者,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除常规护理外,给予中医情志护理,采用抑郁自评量表评价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并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率。结果:经过不同模式的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及患者满意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对老年肺心病患者实施中医情志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使患者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面对治疗,从而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率和治疗效果。

    作者:王粒郦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分析护理干预对直肠癌肠造口患者的影响

    目的:分析护理干预对直肠癌肠造口患者的影响。方法:随机将我院收治的10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患者给予护理干预,并观察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干预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并发症发生率、死亡率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率无明显差异(P>0.05),同时干预组患者心理使用和和造口自我护理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 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护理干预在直肠癌肠造口患者护理中应用,不仅能够缩短住院时间,减少并发症发生率,而且对提供患者生活质量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孙丽雅;张燕;堵亚娟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子宫腺肌症70例临床诊治分析

    子宫腺肌症的概念:正常情况下,子宫内膜覆盖在子宫腔表面,如果子宫内膜在子宫腔以外的部位种植生长并且反复出血,引起症状,即称为子宫内膜异位症,当子宫内膜细胞侵人子宫肌层,在子宫肌层内植生长则称为腺肌症。子宫肌腺症的发生方式有两种,比较多见的是有内向外生长型,与子宫内膜基底层受损有关;另一种是由外向内浸润性,与子宫浆膜层受损有关。近年来,子宫腺肌病的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已成为人们日益重视的妇科常见病,其病因和发病机制不清楚,因其多见于已生育妇女,尤其是多产妇女,不少还有流产、人工流产等宫腔操作史。所以,一般认为是由于分娩、宫腔手术等造成子宫内膜或浅肌层损伤。基底层子宫内膜侵入子宫肌层生长而发病。近年来发现,子宫腺肌症的发病还可能和高雌孕激素、高泌乳素水平有关。因严重影响患者工作和生活质量,引起人们的日益重视。子宫肌腺症因无特殊的症状与体征,术前诊断较难,本文拟就本院妇科收治的经手术病理证实的70例进行分析。

    作者:刘晶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腰椎间盘突出症应用射频热凝结合臭氧消融术的临床护理观察

    目的:观察总结采用射频热凝联合臭氧消融术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患者护理方法及体会。方法:从2012年5月到2013年6月在我科采取射频热凝联合臭氧消融术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患者中随机选取80例病例,对所有患者实施综合临床护理,并进行1年左右的随访观察,观察所有患神经功能、心理状态、躯体功能、睡眠质量、认知功能等情况评价护理效果。结果:所有患者经综合护理后,包括神经功能、心理状态、躯体功能、睡眠质量、认知功能等情况均较护理前有显著改善(p<0.05),通过调查问卷显示,62例非常满意,17例满意,1例一般,0例不满意,满意率达98.75%。在随访过程中无治疗无效及病情恶化病例。结论:对采取射频热凝联合臭氧消融术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患者实施个性化综合临床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症状,促进恢复,值得推广。

    作者:李丽莉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PDCA循环法在体检中心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

    目前,我国医疗纠纷频发,其中大部分是患者和护理人员之间的纠纷,这也要求医院要尽快加强护理质量管理水平,切实保障护理人员素质。而医院体检中心作为一个要求高质量服务水平的部门,更应该切实提高护理质量管理,而如何提高体检中心护理质量管理也是当前护理质量管理者面临的主要难题。PDCA现代质量管理循环模式可有效促进这一状况向良性方向改观。具有比较明显的改善作用。

    作者:郭屏;郭豫;李皎皎;李雯;贾文姬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80例人工流产与药物流产的临床观察

    目的:比较人工流产与药物流产终止早期妊娠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我院2011年8月至2014年3月,主动要求终止妊娠的80例患者,其中40例患者采用人工流产方法,40例患者采用药物流产方法。比较两组患者的完全流产率,阴道出血时间,腹痛持续时间及患者耐受程度等临床特征。结果:采用人工流产的患者完全流产率显著高于采用药物流产的患者,且阴道流血时间和腹痛持续时间明显缩短,但是患者的耐受程度降低。两组间的临床症状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 <0.05)。结论:患者在选择终止早期妊娠方法上,通过比较人工流产和药物流产的优劣,并依据个体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式。

    作者:徐迎春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心内科临床中生脉注射液的应用分析

    目的:对心内科患者临床应用生脉注射液治疗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30例心内科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将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15例。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生脉注射液作为辅助治疗。对照组仅实施心内科疾病常规治疗。观察分析两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状况和生命体征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15例患者经过生脉注射液作为辅助治疗后,其病情和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均要优于治疗前和对照组患者。结论:在对心内科疾病患者进行临床常规治疗过程中,以生脉注射液进行辅助治疗,其治疗效果明确、不良反应比较少,值得在临床上大力进行推广。

    作者:蒙灼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应用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的临床分析

    目的:研究分析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应用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22例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患者的资料。结果:患者骨折愈合良好,骨折平均愈合时间为22w,优良率为81.8%。结论:采用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效果显著。

    作者:叶鹏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对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失调问题的探讨

    从相关研究资料中可以发现,近年来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逐年攀升,呈现出越来越严重的趋势。本文通过对本镇近三年出生人口性别比状况进行分析,总结形成这一问题的原因,并对此采取有效措施,缓解出生人口性别比失调的局势。

    作者:干科春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急性有机磷中毒患者病情严重程度与谷丙转氨酶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针对急性有机磷中毒患者病情严重程度与谷丙转氨酶的相关性进行分析。方法:随机选择与我校有合作关系的医疗机构接收的60例急性有机磷中毒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其中一般中毒程度的患者30例,严重中毒患者30例,对所有患者进行谷丙转氨酶检测,对检测值与急性有机磷中毒的程度之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研究。结果:从本次两种不同中毒程度的急性有机磷中毒患者的谷丙转氨酶检测值进行分析,随着谷丙转氨酶的升高,患者的中毒程度也随之加深,两者呈现正相关,严重中毒患者的谷丙转氨酶检测值与一般中毒程度患者的谷丙转氨酶检测值有显著的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严重中毒组与轻度中毒组患者的中毒异常率有显著差异,重度组为96.67%,轻度组为16.67%,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急性有机磷中毒患者中毒程度的判断中,谷丙转氨酶是重要的判断指标,其检测值和急性有机磷中毒的严重程度呈现正相关。

    作者:龙治峰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妊娠期阴道感染与围产结局的关系

    目的:对妊娠期阴道感染与围产结局的关系进行分析研究。方法:随机抽取2012年2月~2014年4月本院接诊的300例妊娠期产妇作为观察组,抽取同期300例来我院行妇科检查的非妊娠期孕龄妇女作为对照组,对其进行阴道分泌物检查,对观察组阴道感染者进行跟踪随访,观察并比较阴道感染产妇与未感染产妇的围产结局。结果:观察组阴道感染113例(37.7%)显著高于对照组59例(19.7%),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两组在滴虫性、淋菌性阴道炎的发生率发面无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霉菌性和细菌性阴道炎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阴道感染产妇组不良围产结局发生率46.9%明显高于未感染组11.8%,感染组产后子宫内膜炎、新生儿感染发生率与未感染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二者早产、胎膜早破、产褥感染率发生率比较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妊娠期产妇细菌性阴道病、霉菌性阴道炎的发生率较高,其与不良围产结局的发生具有相关性,因而及时发现并治疗阴道感染对改善母婴结局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蒋太珍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早发型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患者的临床生化特点及围产结局探析

    目的:探析早发型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病人所呈现的临床生化特征与围产结局。方法:将100例患ICP的妊娠期女性依照发病孕周划分成两组:早发组与晚发组,对比分析早发组与晚发组在初诊期间的 AST及 ALT水平、BIL与TBA水平,此外,仍对比分析组间的围产结局。结果:对比初诊时期早发组与晚发组的 AST水平与 ALT水平,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初诊时早发组与晚发组的 TBA水平与 BIL水平,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发组出现围生儿窘迫率、羊水粪染率、新生儿窒息率要比晚发组高,早发组与晚发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发型 ICP的妊娠者,胎儿极易因ICP出现窒息、窘迫等恶性病状,为了优化围产结局,当适时对妊娠进行终止。

    作者:何长玉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患者输液过程中常见护理投诉原因分析与护理对策分析

    目的:本文主要分析在门诊输液过程中患者常见的投诉原因,研究制定有效护理措施。方法:以我院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门诊输液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分析,同时设置两个门诊输液区,分别记为优质区和传统区,其中优质区护士等工作人员均为工作3年以上,且接受门诊输液优质护理培训,而传统区护士则为新进入医院护士,没有接受优质培训,对照两区输液患者投诉情况,分析优质护理效果。结果:通过对比分析,优质区患者投诉数量远低于传统区其中传统区患者投诉的原因多为护理人员的护理服务不到位,方法不够规范、态度差等。结论:通过总结门诊输液护理的不足,有针对性的开展优质护理,改善输液区环境,可以有效的降低患者的不满和投诉率,提升满意度,促进患者对医院认可度,改善医院给患者的印象

    作者:沈兰芳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1例心脏直视下经食道超声心动图(TEE)房间隔缺损行封堵术的配合体会

    目的:通过心脏直视,在食道超声心动图(TEE)监测下完成房间隔缺损(ASD)患者封堵修补术。方法:根据心脏大小,选择切口位置,在食道超声心动图(TEE)监测下,将封堵器及其输送系统送经右心房至左心房,使封堵伞与房间隔缺损部紧贴,无残余分流和移位,已完成房间隔缺损(ASD)的修补。结果:房间隔缺损(ASD)在食道超声心动图(TEE)监测下完成封堵术具有手术时间短、无需体外循环、操作简单、创伤小、切口美观、恢复快等优点。

    作者:刘淑凤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救援措施探讨

    目的:探析乡镇卫生院在受到人员配备不足、经费较少、救援人员综合素质不够达标以及基础设施不够完备的情况下,如何通过有效实施应急救援措施来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方法:选择五个基层卫生院作为研究对象展开深入调查,以2009年到2012年这段时间所发生的公共卫生事件为载体调查乡镇卫生院在处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的处理情况并据此提出相应的建议。问卷调查的内容主要有以下几个部分:第一,基层乡镇卫生院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救援工作开展的及时性、有效性、有序性,处理的恰当性、合理性以及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识别能力与报告意识以及应对处理是否恰当等。然后根据问卷调查的结果制定有效的应急救援措施,确保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可以得到有效控制与解决。结果:以上五所基层乡镇卫生院中,2家卫生院救援工作的开展比较及时,1家卫生院可以有序展开各项应急救援工作,应急经费的储备情况普遍不达标,1家卫生院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达标并坚持每年进行一次培训。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识别能力以及报告意识方面,五所卫生院的调查结果均为“差”,说明基层卫生院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预防意识以及应急能力较差,无法达到相应标准。此外,乡镇卫生院在应对处理方面的调查结果也不达标,应急工作的开展缺乏一定的依据与秩序。结论:乡镇卫生院在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需要在短时间内建立应急预案,让相关人员做好相应的准备,根据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规模以及蔓延速度预测需要的病房数量并尽量寻找可用的病房资源,第一时间隔离传染源。及时开展消毒工作以及及时上报工作,确保相关部门可以及时掌控相关情况。做好感染患者的心理疏导工作,让感染患者更好地配合相应的救援工作,同时强化救援人员的自我保护意识。

    作者:王世品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一例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行腰椎手术并发迟发性硬膜外血肿原因分析和护理

    总结了1例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行腰椎手术出现迟发性巨大硬膜外血肿护理经验。患者术后进行严密的病情观察(心脏功能),脊髓神经功能的观察,尤其每日监测PT和INR,及时调整抗凝药物剂量,避免术后活动、搬运不当以及腹压增加,是应用抗凝剂的心脏瓣膜置换患者接受脊柱手术,防止发生非计划二次手术的关键。

    作者:吴佳倩;孙佳丽;姜香云 刊期: 2014年第08期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