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产妇分娩过程中优质护理服务的临床分析

李梅

关键词:产妇, 分娩, 优质护理
摘要:目的:分析产妇分娩过程中优质护理服务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我院56例自然分娩产妇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护理组,对照组28例给予一般护理,护理组28例给予优质护理,对比两组产妇分娩过程中的疼痛感、产程时间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对照组疼痛评分(8.55±0.25),总产程时间(760.7±331.6)min,产妇对护理工作满意度(8.77±0.54);护理组疼痛评分(7.24±0.48),总产程时间(533.5±226.2)min,产妇对护理工作满意度(9.46±0.36)。护理组患者疼痛评分、总产程时间以及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护理组产妇疼痛感较轻、产程时间较短,产妇对临床护理工作满意度较高,两组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产妇分娩过程中给予优质护理服务能明显减轻产妇疼痛感,缩短产程,效果确切,因此,值得临床大力推广和应用。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静脉强化麻醉在妇科腹腔镜短时间手术的效果研究

    目的:通过静脉强化麻醉,观察妇科腹腔镜短时间手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6月15日~2013年6月15日在本院妇科住院需要行腹腔镜手术的88例女性患者,采用完全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4例。两组术前均予咪哒唑仑+维库溴铵+进行麻醉诱导,术中研究组予依托咪酯静脉强化麻醉、对照组予依托咪酯进行硬膜外强化麻醉。观察两组患者术中心率(HR)、呼吸(R)、血氧饱和度(SAT)等生命体征变化及术中知晓率、术后清醒时间和术后不良反应,后统计分析处理。结果:两组手术中患者的R、SAT、HR间的差异(P<0.05),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研究组术中知晓率为20.4%;对照组中知晓率为43.2%,两组差异比较(P<0.05),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两组术后清醒时间差异(P<0.05),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两组不良反应差异比较(P<0.05),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结论:静脉强化麻醉在妇科腹腔镜短时间手术的疗效显著,安全可靠,值得临床参考。

    作者:张昭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不同年龄段女性妇科炎症分析

    目的:研究分析不同年龄阶段女性妇科炎症产生的原因。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2年4月-2014年4月妇科收治的100例妇科炎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对该100例患者的病例进行研究,从中分析出不同年龄阶段女性妇科炎症引发的原因。结果:在常见的妇科炎症中,15-25岁组在女性群体中妇科炎症的发病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该年龄阶段的妇女在性活跃期建缺乏一定的经验。妇科炎症在感染途径上,内源性感染途径较高。结论:不同年龄阶段的女性引发的妇科炎症具有各种不同因素,在对女性进行妇科炎症预防的过程中,应当加强对年轻女性日常性卫生和性知识的健康教育,减少女性妇科炎症的发生。

    作者:陈学君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如何做好高校食堂营养搭配的均衡

    在中国的很多高校,学生通常都是寄宿,他们在学校食堂里面解决一日三餐,大多数时候,学生选择“大门不出,二门不迈”,他们就是现在社会上所说的“宅男宅女”。但是,在学校食堂中,存在着很多问题,比如营养搭配不均衡、食品安全得不到保障等等,这些问题的存在影响着学生的健康也不利于学校的发展,本文就如何做好高校食堂营养搭配的均衡展开讨论,旨在促进学生身心发展,从而建立起一个和谐、温暖的学习环境,终树立学生对学校的认同感以及归属感。

    作者:龚一峰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小儿头皮静脉留置针穿刺问题研究

    小儿头皮静脉留置针作为头皮针的换代产品,能有效保持静脉通道,减少反复穿刺的痛苦。经临床应用后,受到了患儿家长的欢迎和护理工作者的认可。但是,也发现头皮静脉留置针穿刺成功率较普通针低。现分析小儿头皮静脉留置针穿刺失败的原因,提出相应的对策。

    作者:王秀红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当归破壁粉粒补血作用及急性毒性实验

    目的:通过实验研究当归破壁粉粒补血作用和急性毒性作用。方法:选取失血性贫血小鼠建立模型,对当归破壁粉粒补血作用进行评估。并设计实验观察药物急性毒性反应。结果:当归破壁粉粒可以有效改善贫血小鼠血常规指标,且实验中未发生急性毒性反应,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当归破壁粉粒补血作用较强,无急性毒性作用。

    作者:丁瑞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高血压病的观察与护理

    目的:高血压病的观察与护理研究。方法:选取于2011年01月至2013年12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550例高血压病患者,给予患者有效地观察和护理,对其护理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高血压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患者有效的护理,能够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对于患者的满意度也有明显提高。结论:高血压病患者进行针对性护理干预有很好的临床护理效果,有利于促进患者的治疗过程开展和疾病痊愈。

    作者:马丽霞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高龄急腹症围手术期处理

    目的:探讨高龄急腹症围手术处理的体会与经验。方法:随机抽取我院在2008年1月-2013年12月治疗的157例高龄急腹症患者,通过回顾性分析法对患者的术前手术,术后处理进行分析。结果:157例高龄急腹症患者经过我院的手术治疗之后,152例治愈或者是病情好转,治疗有效率是96.8%,5例患者死亡,其中2例中毒性休克,1例心脏猝死,1例肺部发生感染呼吸衰竭,1例肠瘘死亡。结论:由于高龄急腹症患者的年龄较大,因此需要医护人员进行正确的诊断,并做好术前准备,掌握好患者进行手术的时间,做好术后的护理,以提高高龄急腹症患者的治疗有效率,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作者:郑功敬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顺铂联合紫杉醇对晚期食道癌术后的化疗疗效分析

    目的:观察分析晚期食道癌患者术后采用顺铂联合紫杉醇化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以63例晚期食道癌患者为对象,对比分析顺铂联合紫杉醇或5-氟尿嘧啶治疗的短期疗效、年生存情况以及毒副作用情况。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有效率和稳定率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生存率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毒副作用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晚期食道癌术后接受紫杉醇联合顺铂化疗短期疗效显著,毒副作用较轻微。

    作者:罗靖莹;李靓靓;王玲;张潇月;李月竹;刘婕;左雨欣;何婷;李涛;贺诗佳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PFNA在高龄患者股骨粗隆间骨折中的临床运用

    目的:总结运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治疗高龄患者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68例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使用PFNA在非骨科牵引床闭合或小切口切开辅助复位内固定。结果:所有患者均获随访6-24个月,68例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14-24周,平均16周,髋关节功能恢复良好。结论:PFNA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具有操作简单、创伤小、术中出血少、符合生物学固定原则、骨折固定牢固、并发症少等优点,可早期关节活动,缩短卧床和住院时间,尤其适合老年患者,具有较高的临床运用价值。

    作者:许明友;江深河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全科医学(边海防军医)专业实践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构建

    为了探讨信息化条件下高素质新型应用型军事医学人才实践教学质量保障模式,该文在总结历年实践教学经验基础上,结合国内部分同类高校实践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的经验和成果,分析保障体系构建的原则、方法、内容和方法,制定了适合该大队的实践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保障和评价模式体系。

    作者:沈朝辉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负压封闭引流治疗开放性骨折并软组织缺损的手术配合

    目的:观察负压封闭引流治疗在治疗开放性骨折并软组织损伤的临床效果并就其手术配合方法及体会进行进一步探讨。方法:本例中,选取我院近期收治并确诊为开放性骨折并软组织损伤的患者50例,所有患者均使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进行处理。患者在治疗期间,对其进行系统、细致、完善的手术配合及术后护理。患者在院治疗期间,统计其二期缝合,皮瓣修复天数、创面缩小情况、换药次数及植皮疗效优良百分比,依此对治疗效果进行评价。结果:50例患者手术顺利,术后恢复创口及肢体功能恢复较好。结论:对于开放性骨折合并软组织损伤患者,进行负压封闭引流(VSD)手术并配以细致,严密的手术护理对于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有着十分积极的作用,患者术后创口愈合较快,换药次数较少,所受痛苦较少,值得在临床工作中加以进一步推广。

    作者:王渊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体检中心优质护理服务中健康体检路径的应用体会

    目的:探讨体检中心采用优质护理服务在体检路径中的应用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3月~2014年3月在我院体检中心行健康体检者中随机选取出200例进行试验对比研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体检者,其中对照组成员给予常规护理服务,实验组成员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优质护理服务,比较两组体检者个项数据的情况。结果:两组体检者在体检过程中获得的体检项目比较,p均小于0.05,差异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结论:优质护理服务在健康检查中获得较高的满意度,有效的提高了体检效率及质量,极大地调解了医患关系,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伍燕;孙红晨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急性胆囊炎腹腔镜手术时机选择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急性胆囊炎的佳手术时机。方法:对我院自2010年3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125例经腹腔镜行胆囊切除术的急性胆囊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 A组(症状发作48 h内手术)40例;B组(48~72 h内手术)35例;C组(72 h后手术)30例;D组(保守治疗后再择期手术)20例。比较四组不同手术时间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中转开腹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治疗费用。结果:A、B、C、D四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5.00%、5.71%、6.67%、5.00%;四组中转开腹率分别为7.50%、8.57%、6.67%、10.0%,各组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中转开腹率并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四组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治疗费用相比差异具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症状发作后48 h内是腹腔镜手术的佳时机,尽早实施腹腔镜手术治疗,可明显减少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以及治疗费用。

    作者:张广华;张国军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消毒供应室的灭菌质量监测管理对策分析

    目的:探讨消毒供应室的灭菌质量监测管理对策。方法:对我院消毒供应室消毒灭菌工作进行分析总结,并提出相应的管理对策。结果:通过建立健全的质量管理制度、严格执行监测制度、建立完善的信息反馈制度等措施的应用,有效的提高了我院消毒灭菌质量,各消毒灭菌物品均达到相关规范要求。结论:加强对消毒供应室灭菌质量的监测与管理可有效的提高消毒供应室的管理质量,可为医疗护理工作安全提供有效的保障。

    作者:赵桂华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优质护理服务在老年性脑梗塞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对神经内科老年性脑梗塞护理中优质护理服务的应用以及实施进行探讨,总结出有效的、合理的护理方法。方法:选取从2013年2月到2014年2月收治的100例老年性脑梗塞患者,随机将所有患者分成对照组(50)与护理组(50),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方法,护理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优质护理,对其进行六个月的临床观察与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身体状况,并且分析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护理组满意度为98.00%,对照组满意度为82.00%,护理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老年性脑梗塞患者采取优质护理措施,能明显提升护理人员满意度,有效缓解护患关系,减少投诉概率,同时也能增加患者治愈概率,在老年性脑梗塞患者采取优质护理,应用前景广泛,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朱小苗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妊娠期甲状腺功能筛查对妊娠结局的影响研究

    目的:回顾并分析妊娠期甲状腺功能筛查的指标,研究对妊娠结果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产科2013年8月-2013年12月200例进行甲状腺功能检测的患者,分为对照组和亚临床甲减组,并对其筛查的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研究对孕妇不良妊娠结局的差异。结果:对亚临床甲减组和对照组的不良妊娠结局进行分析比较,两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进行甲状腺功能的筛查对于减少不良的妊娠结局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作者:陈湘玲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

    目的:分析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取2型糖尿病患者88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2例接受单纯胰岛素治疗,观察组46例采取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及低血糖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 FBG、2hPG、HbAlc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血糖达标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低血糖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对2型糖尿病患者有显著疗效,可有效调节患者血糖,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作者:蒲小聘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老年不典型急性心肌梗塞47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老年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特点,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收集天水市第一人民医院从2001年1月至2011年6月收治的47例老年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病例资料,进行分析总结。结果:47名患者中有25例合并高血压,9例合并糖尿病,4例合并脑血管病。其中,以心力衰竭为主要临床表现者有12例,以单纯心律失常为临床表现者有10例,以消化系统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者9例,休克患者5名,脑血管病患者4名,出现以为疼痛症状者3例,心电图不典型的心肌梗死有4例。结论:对于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临床上应该注意观察心电图的变化,结合心肌酶谱等检查,进行合理的处理,降低其病死率。

    作者:刘医辉;刘耀乾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108例腺性膀胱炎的临床治疗分析

    目的:分析腺性膀胱炎的临床治疗方法。方法:将108例腺性膀胱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两组均行等离子电切术治疗,研究组55例同时给予丝裂霉素膀胱灌注治疗,对照组53例同时给予吡柔比星膀胱灌注治疗。结果:两组总有效率(研究组96.36%、对照组73.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研究组14.55%、对照组16.98%)、疾病复发率(研究组3.64%、对照组5.6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等离子电切术后行丝裂霉素膀胱灌注治疗,可提高腺性膀胱炎患者的治疗效果,总有效率高,不良反应少,复发率低。

    作者:郑昕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讨论妊娠合并子宫肌瘤的处理

    目的:研究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的有效临床处理方法,降低本病对患者妊娠结局的不良影响。方法:抽取我院自2012年1月~2013年12月期间,产科所收治待产孕妇当中出现并发子宫肌瘤症状的患者共计5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一般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50例患者进行超声检查,记录子宫肌瘤发生部位、子宫肌瘤直径等相关信息,同时对所有患者的妊娠结局进行评估对比。结果:肿瘤部位方面,浆膜下肌瘤患者、肌壁间肌瘤患者中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率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肿瘤大小方面,肿瘤直径≤5.0cm、肿瘤直径>5.0cm患者中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率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而言,发生各类产科并发症的几率较大,大多患者选择以剖宫产方式分娩。肿瘤部位以及大小对患者妊娠结局无明显影响。剖宫产分娩患者术中行子宫肌瘤剔除术需要慎重。

    作者:邹小玲 刊期: 2014年第08期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