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小儿头皮静脉留置针穿刺问题研究

王秀红

关键词:小儿, 头皮静脉, 留置针, 穿刺失败, 原因
摘要:小儿头皮静脉留置针作为头皮针的换代产品,能有效保持静脉通道,减少反复穿刺的痛苦。经临床应用后,受到了患儿家长的欢迎和护理工作者的认可。但是,也发现头皮静脉留置针穿刺成功率较普通针低。现分析小儿头皮静脉留置针穿刺失败的原因,提出相应的对策。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成分输血临床应用分析

    目的:主要对成分输血的临床应用进行研究分析。方法:选择2007-2013年采用临床输血患者的血液成分报告资料,临床患者输血之后出现的不良反应情况。对两者进行系统的分析。结果:2007-2013年使用的血液总量逐年的增加,并且成分输血率出现明显的变化,输血人数的增长,使输血不良反应率也在逐年的增长,同时采用成分输血能够有效的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的情况。主要的不良反应是发热以及过敏,没有出现感染的情况。结论:采用成分输血能够有效的降低患者输血之后的不良反应,因此在临床输血治疗的过程中,可以采用成分输血进行治疗,有利于提升患者的治愈情况。

    作者:范厚祥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溃疡性结肠炎的内镜特点及临床体会

    目的:探讨观察结肠镜检查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内镜特点,分析、总结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表现以及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50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内镜特点进行整理、总结。结果:50例患者中男性患者32例(64%)高于女性(36%),发病年龄以30-45岁年龄段为主,患者主要的临床特征表现为黏液脓血便36例(72%),腹痛30例(60%),腹泻18例(36%);内镜下主要表现为糜烂溃疡48例(96%),黏膜充血水肿46例(92%),血管网模糊42例(84%),病变主要侵犯直、乙状结肠以及左半结肠。所有患者经过积极治疗后,仅4例患者治疗无效,治疗总有效率为92%。结论: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表现具有多样性,结肠镜检查是诊断溃疡性结肠炎的主要手段,氨基水杨酸类药物的临床疗效显著,可作为临床治疗的首选。

    作者:张吉庆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齐拉西酮治疗女性精神分裂症对照研究

    目的:探讨齐拉西酮治疗女性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60例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齐拉西酮和利培酮治疗,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SS)评定疗效,以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结果:两组之间疗效相当,但不良反应不同。结论:齐拉西酮治疗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更有优势。

    作者:杨荣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1305名女职工乳腺健康检查结果分析

    目的:对普查妇女乳腺疾病的诊断分析。方法:乳腺彩超检查,并进行跟踪随访。结果:查出乳腺增生419例,乳腺纤维瘤199例,乳腺囊肿1例(哺乳期),乳腺癌1例。结论:乳腺增生症是现代妇女常见乳腺疾病,每年至少一次的乳腺体检对乳腺疾病的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具有重要的作用和价值。

    作者:陈文宇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肝硬化食道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内科治疗临床分析

    目的:观察为肝硬化食道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应用内科保守方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入住我院的肝硬化食道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57例,按双盲法将其分成实验组27例,对照组30例,对照组单纯应用奥曲肽治疗,实验组患者联合应用奥曲肽、黄芪注射液、生脉注射液及中药煎汤剂治疗,评价两组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止血成功率为96.3%、不良反应发生率为0.0%,再出血率为0.0%,以上指标均优于对照组的76.7%、20.0%、20.0%,组间差异具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者肝硬化食道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治疗效果更佳,中西医联合疗法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进一步推广。

    作者:陈杏花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中医情志护理在老年肺心病患者护理中的体会

    目的:探讨中医情志护理模式应用于老年性肺心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2年5月至2013年8月收治的84例老年肺心病患者,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除常规护理外,给予中医情志护理,采用抑郁自评量表评价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并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率。结果:经过不同模式的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及患者满意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对老年肺心病患者实施中医情志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使患者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面对治疗,从而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率和治疗效果。

    作者:王粒郦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克霉唑阴道片治疗妊娠期念珠菌性阴道炎30例疗效分析

    念珠菌性阴道炎是妇科常见、多发的阴道炎症,近年来在世界各地均呈明显上升趋势,而妊娠期妇女念珠菌性阴道炎的发病比非妊娠高10-20倍,但治愈率却低于非妊娠妇女。我院妇产科门诊应用克霉唑阴道片治疗妊娠期念珠菌性阴道炎32例,取得了明显的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丽红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老年糖尿病患者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老年糖尿病患者护理干预及效果。方法:总结我院2012年10月至2014年1月我院收治100例糖尿病患者临床资料及护理经验。结果:护理指导贯穿糖尿病治疗始终,提高患者对糖尿病知识的掌握程度及改善其生活质量。结论:通过临床护理指导,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很好的提高。

    作者:王玲华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社区健康卫生服务管理中心绩效考核制度研究

    目的:探究社区健康卫生服务管理中心在实行绩效考核制度后的工作情况。方法:于2011年01月-2012年12月在我区县选取两个社区健康卫生服务中心,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实行绩效考核体系,对照组采用传统考核制度。以群众满意度、居民对基本药物制度的认知程度以及医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作为评价指标,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观察组的工作成绩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绩效考核制度可以有效的提高社区健康卫生服务中心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应大力推广该制度的落实,建立合理可行的考核制度。

    作者:胡萍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我国农村妇女保健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改革开放的事业在我国持续地向前发展,使我们的社会不断地进步,同时在农村,妇女们逐渐地增强了对于保健的重视,因此政府以及社会也把农村妇女们的保健工作提上议程。然而不能否认的是,在农村妇女的保健工作中还存在着许多的问题。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保健设备落后,教育体系不够完善,队伍素质参差不齐,队伍机构失调,健康教育跟不上发展的需求,农村妇女普遍缺乏保健知识。妇科病对妇女健康的影响异常严重,然而存在的上述种种问题,使得很多病症不能被及时地发现、预防进而得到有效的治疗。针对这些问题,政府也提出了一些解决的措施如:政府加大投入,建立和完善保健体系,保证一定的妇女保健队伍,增强保健医生的素质,加大宣传教育工作力度等。

    作者:黄雪芬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株洲市2002-2011年结核病流行特征及治疗效果分析

    目的:目的:了解株洲市2002-2011年结核病防治规划的实施情况,分析结核病流行特征及治疗效果。方法:株洲市2002-2011年间全市总人口为38556295人,以株洲市10年间结核病登记管理及相关统计报表数据为来源,分析株洲市的结核病疫情、流行特征及治疗效果。结果:株洲市2002-2011年共登记管理肺结核病患者为14687例,占总人口的38.09/10万;新涂阳肺结核登记人数为8125人,占总人口的21.07/10万;男女比例为2.84∶1;所有登记的患者年龄分布前三位的分别为25~岁组占21.63%(3172/14687),55~岁组占16.84%(2467/14687),45~岁组占16.14%(2365/14687);新涂阳肺结核患者治愈率为93.92%(7631/8125);复治涂阳肺结核患者治愈率为87.53%(842/962),涂阳肺结核患者平均治愈率为93.24%(8473/9087)。结论:株洲市2002-2011年实施结核防治规划后,结核病疫情得以有效地控制,涂阳患者的治愈率达到了规划的目标。今后,结核病防治工作,以男性和青壮年及流动人口为重点人群,加大医防合作,加强追踪和转诊工作。

    作者:陈新中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早产儿贫血140例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对早产儿所发生贫血以及与其有关因素进行探讨。方法:选择我院曾收治的140例发生贫血早产儿,根据其贫血发生的不同时间,将其分数两组,其中一组早产儿的贫血发生时间比较早,将其作为对照组,另外乙组早产儿的贫血发生时间较晚,将其作为观察组,两组患儿的数量相等,对这两组患儿的贫血发生时间以及其主要原因进行分析,并分析贫血发生时间早晚的相关因素。结果:在这些早产儿中,大部分的贫血发生时间都在2周之内,由于感染及失血原因而导致的贫血早产儿中,观察组与对照组中所占的比例分别为85.7%与74.1%。比较观察组患儿与对照组患儿出生时基础 Hb值,观察组要高于对照组,两组患儿之间有显著差异存在,比较两组患儿在首次贫血发生时的平均红细胞体积,对照组中患儿较高,两组之间存在显著差异。结论:早产儿贫血大部分都是在出生后的2周时间内发生,一般是由于感染以及失血等多种因素共同造成的,并且贫血发生时间与早产儿出生时的基础Hb之间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作者:程建;廖勇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腰硬联合麻醉与气管插管全麻应用于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的临床观察

    目的:通过对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的临床观察,比较腰硬联合麻醉与气管插管全麻的临床疗效。方法:从医院选取100位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手术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A组(腰硬联合麻醉组)和B组(气管插管全麻组),给予 A组腰硬联合麻醉(在第3-4腰椎上用16号硬膜外穿刺针进行单点穿刺法,抵达硬膜外腔更换25G笔尖式腰穿针,穿刺到蛛网膜下腔,发现脑脊液时注射15-20mg 的罗哌卡因)方法进行麻醉,B组给予气管插管全麻(用0.03 mg/kg的咪达唑仑,0.2 mg/kg的维库溴&,1 mg/kg的丙泊酚。)方法进行麻醉,通过手术前和手术后的血液动力分析,手术麻醉效果和手术后的不良反应来比较腰硬联合麻醉与气管插管全麻的临床疗效。结果:A组的血液分析和麻醉效果均优于B组(P<0.05),而不良反应却比 B组少(P<0.05)。结论: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手术中,腰硬联合麻醉效果明显比气管插管全麻的效果好,在没有腰硬联合麻醉禁忌症时应该优先考虑腰硬联合麻醉法。

    作者:洪素花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肺癌病人的临终关怀护理

    目的:研究临终关怀护理对肺癌病人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本组抽取我院于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期间收治的肺癌晚期患者53例,均行临终关怀护理,观察临床护理质量。结果:经针对性护理后,本组53例患者的心理状态和症状均得到可有效地改善,预后及生活质量也明显提高。采用调查问卷的形式对患者家属护理满意度进行调查,本组53例患者中,满意41例,较满意12例,不满意0例,护理满意率为100%。结论:加强对肺癌晚期患者的临终关怀护理,能够消除其恐惧心理,满足其心理、生理需求,一定程度上能够提高其生活质量。

    作者:刘芬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PDCA循环法在体检中心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

    目前,我国医疗纠纷频发,其中大部分是患者和护理人员之间的纠纷,这也要求医院要尽快加强护理质量管理水平,切实保障护理人员素质。而医院体检中心作为一个要求高质量服务水平的部门,更应该切实提高护理质量管理,而如何提高体检中心护理质量管理也是当前护理质量管理者面临的主要难题。PDCA现代质量管理循环模式可有效促进这一状况向良性方向改观。具有比较明显的改善作用。

    作者:郭屏;郭豫;李皎皎;李雯;贾文姬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机械性静脉炎的临床护理分析

    机械性静脉炎是临床静脉滴注给药的常见并发症,严重的静脉炎不仅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更是对患者的健康带来威胁。本文介绍了本院静脉炎患者的临床护理经验,检索了静脉炎护理的相关文献,主要总结了机械损伤性静脉炎的护理体会,找出发病的诱因,提出减少或控制疾病发生的有效护理措施。

    作者:刘彦玲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浅谈综合性医院门诊管理

    门诊是医院的窗口,它工作性质的特殊性,医院管理的双重性、人员的不稳定性,决定了门诊管理难度。本文旨在分析我国目前医院门诊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进意见,旨在全面提高综合性医院门诊的管理水平,为广大患者创造更舒适的就医环境。

    作者:沈宝荣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浅谈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的临床治疗分析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的临床治疗方法和疗效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7月10日~2014年1月1日在我院治疗的56例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随机将所有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其中研究组28例予“药物治疗+康复治疗”,对照组28例只予“药物治疗”,后用统计学方法对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治疗后两组有效率比较:研究组总有效率为89.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7.1%,两组间差异(P<0.05),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无效率比较:研究组中无变化2例,加重1例,死亡0例,占总无效率分别为66.7%、33.3%、0.0%;对照组中无变化15例,加重6例,死亡1例,占总无效率分别为41.7%、50.0%、8.3%,两组间差异(P<0.05),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传统药物治疗治疗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时,合并康复治疗,能有效提高患者治疗的有效率,减少无效(加重、死亡人数)率,值得临床参考。

    作者:谢卫华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产后出血相关危险因素的临床分析

    目的:本文主要探讨了引起妇产科孕妇产后出血的相关危险因素及预防护理措施。方法:资料选取2012年4月至2013年6月我院产后出血患者120例,对其年龄、分娩方式及产后出血的原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36-40岁产妇组产后出血率明显高于20-30岁和31-36岁两组产妇产后出血率,比较具有统计学意思(P<0.01);剖宫产组产后出血率明显高于自然分娩及阴道助产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120例产后出血患者中,子宫收缩乏力70(58.33)例,胎盘因素20(16.67)例,混合因素12(10.00)例,软产道损伤10(8.33)例,凝血功能障碍8(6.67)例。讨论:引发产妇产后出血的高危因素主要包括宫缩乏力、胎盘因素、产道损伤、凝血因素以及剖宫产指征及产妇年龄大等,做好全面的产前检查、预防措施以及充分的产后护理,是有效降低产妇产后出血率的关键。

    作者:邱洪梅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的护理

    目的:研究分析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的护理措施,提高病患治疗该病的有效率。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1年3月-2013年3月收治的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100例作为研究的对象。对所有患者均实施具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结果:本组随访的100例患者,患者在血液透析的过程中发现低血糖的有20例;低血压10例;心力衰竭12例;高血压18例,死亡40例。结论:糖尿病肾病患者与非糖尿病患者相比,更容易出现高血压、低血压感染等多种并发症。在糖尿病患者进行血液透析的过程中,做好所有患者的护理工作,对所有患者做到早发现、早治疗,是提升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生活质量的有效手段。

    作者:杨玉香 刊期: 2014年第08期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