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琳
目的:探讨胆囊切除术中迷走胆管损伤造成胆管漏的原因、诊断、预防及治疗的经验教训。方法:收集我院自2010年1月至2014年06月行胆囊切除术病例80例。发生迷走胆管损伤胆管漏5例,采用腹腔穿刺置管引流联合鼻胆管减压对胆囊切除术后迷走胆管漏进行治疗。结果:2例放置腹腔引流管的患者于术后第7天拔除腹腔引流管痊愈;3例行经十二指肠逆行胰胆管造影检查的患者放置鼻胆管引流,其中2例术后第10天拔除鼻胆管,另1例患者行腹腔穿刺抽液均痊愈。5例患者都未行二次剖腹探查,治愈出院。
作者:倪骏森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研究分析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后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自2011年4月至2014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10例白内障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均采取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进行治疗,对照组则采取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进行手术后的视力情况和术后并发症。结果:术后1天,对照组患者的视力明显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1月检查视力,两组患者的视力恢复情况没有明显的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术后的并发症发生情况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切口的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的临床治疗效果较显著,操作简单,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尤其是基层医疗机构。
作者:潘晓霞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老年糖尿病患者护理干预及效果。方法:总结我院2012年10月至2014年1月我院收治100例糖尿病患者临床资料及护理经验。结果:护理指导贯穿糖尿病治疗始终,提高患者对糖尿病知识的掌握程度及改善其生活质量。结论:通过临床护理指导,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很好的提高。
作者:王玲华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观察比较应用不同的雾化吸入法治疗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20例哮喘患者并将其随机分成 A、B、C三组进行临床研究。结果:治疗组的治疗效果好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哮喘控制测试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对比有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不同的雾化吸入法治疗哮喘有着明显的临床效果,根据患者的实际病情选择相应的治疗方法,能够达到临床效果的大发挥。
作者:裴邦辉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对疏血通注射液联合尼莫地平治疗老年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和评价。方法:选择2010年3月到2012年3月在本院进行治疗的老年血管性痴呆患者120例,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各6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尼莫地平治疗,对照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联合疏血通注射液治疗,疗程为3 w,疗程结束后采用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和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量表变化进行评分,分析其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MMSE评分和 ADL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均有 P<0.05,差异具有显著性。结论:在老年血管性痴呆疾病的治疗采用疏血通注射液联合尼莫地平片治疗能够有效促进患者神经功能和认知功能的改善,促进患者脑功能的恢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能力和生活质量,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杜丽华;张英杰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流行病学调查情况及应急处理措施。方法:按照《公共卫生突发性事件的应急条例》对突发的公共卫生事件流行病学进行调查,并采取相应的应急处理措施。结果:通过调查研究、卫生宣传、完善疫情报告、隔离检疫制度,为有效抑制流行病的传播提供前期指导;制定全面防治条例及检查检验流程,尽早研发有效的疫苗,为避免流行病扩散创造有利条件。结论:公共卫生事件的流行病学出现时,应该对疾病做好充分的检查流程,做好充分的准备,在处理过程中对技术要求严格,加强组织管理,提高应急处理的完善性。
作者:唐群章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乳腺增生的发病原因,并进行临床有效治疗与预防。方法:总结2012年04月-2013年06月在我院治疗的乳腺增生患者112例,对其进行病因分析、临床治疗及预防。结果:本次总结选取的112例患者102例患者得以治愈,7例显效,2例有效,1例无效,97.3%的治疗有效率。结论:乳腺增生是女性常见的乳房疾病,该病治愈率和复发率都很高,临床应给予积极的治疗和预防。
作者:都成丽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分析腺性膀胱炎的临床治疗方法。方法:将108例腺性膀胱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两组均行等离子电切术治疗,研究组55例同时给予丝裂霉素膀胱灌注治疗,对照组53例同时给予吡柔比星膀胱灌注治疗。结果:两组总有效率(研究组96.36%、对照组73.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研究组14.55%、对照组16.98%)、疾病复发率(研究组3.64%、对照组5.6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等离子电切术后行丝裂霉素膀胱灌注治疗,可提高腺性膀胱炎患者的治疗效果,总有效率高,不良反应少,复发率低。
作者:郑昕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观察贝那普利联合氨氯地平治疗老年高血压的临床效果,总结临床经验,为治疗老年高血压提供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10月至2013年10月就诊的156例老年高血压的患者,将其按照数字表随机抽样的方法进行平均分组,分别是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78例。治疗组的患者采用贝那普利与氨氯地平联合用药进行治疗,对照组的患者则只用氨氯地平进行治疗,对此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的患者显效的有43例,有效的有33例,无效的有2例,总有效率为97.44%,对照组的患者显效的有24例,有效的有35例,无效的有19例,总有效率为75.64%,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贝那普利联合氨氯地平治疗老年高血压的效果显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是值得临床上进行推广和使用的有效治疗方法。
作者:吴敬华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研究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评价恶性乳腺肿瘤疗效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2年6月-2013年6月在我院接受行紫杉醇周治疗方案治疗的乳腺恶性肿瘤患者86例,进行磁共振成像检查,行三维重建并对肿瘤的体积进行计算。结果:有效组与对照组在乳腺肿瘤缓解情况、ADC值升高差值均数等方面比较均存在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三维重建测量残存肿瘤体积中位数与病理测量残存肿瘤体积中位数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对于恶性肿瘤治疗后疗效评价具有速度快,准确率高等优点,值得应用于临床。
作者:徐超 刊期: 2014年第08期
随着我国医学检验技术的快速发展,许多疾病都在依靠着检验科的检验结果来进行更准确的诊断,在临床医学检验中,医学检验数据应做到准确、及时、可靠,并且要对检验质量进行控制,这就要求检验结果必须准确。本文主要从医学检验质量控制方面常见的问题和措施进行讨论。
作者:李露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研究经颈静脉门静脉分流术(TIPS)、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胃冠状静脉栓塞术(PTVE)两种方法对门静脉高压引起的上消化道出血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3月至2014年3月就诊于我院的肝硬化住院患者40例。根据患者近期上消化道出血情况,将40例患者分为两组,分别为PTVE组和TIPS组。PTVE组25例患者,TIPS组15例患者。分别采用PTVE法和TIPS法治疗。通过统计分析 TIPS法治疗前后门静脉压力的改变、PTVE术后的止血效果和TIPS与PTVE术后1、3、6个月出血复发率,评价两组介入方法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门静脉主干压力为(37.5±5.7) cmH2O,经TIPS法治疗后门静脉主干压力为(26.7±6.2)cmH2O。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5例门静脉高压引发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 PTVE法栓塞术后均止血成功。TIPS组与PTVE组术后1个月出血复发率分别为0%和4%。TIPS组与 PTVE组术后3个月出血复发率分别为0%和12%。TIPS组与PTVE组术后6个月出血复发率分别为6.7%和16%。结论:PTVE止血效果明显,但远期疗效不佳。TIPS可以有效降低门静脉高压及引发的上消化道出血概率,并且作用持久。应该根据不同患者的疾病情况,选用合适的介入治疗方案,从而达到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赵凯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掌握昆山市自来水水质变化情况,为加强饮用水质量监管提供必要的依据。方法:2008-2011年中在昆山市的出厂水和末梢水监测点按国家相关标准进行水样的采集、检验和评价,监测数据采用SPSS 17.0软件统计,并进行χ2检验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出厂水合格率均为100.0%,末梢水合格率分别为90.5%、97.5%、97.7%、98.2%。出厂水和末梢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合格项目主要有菌落总数、氯气及游离氯制剂、氟化物、浑浊度和 pH。结论:2008-2011年,昆山市生活饮用水水质总体情况较好,但应加强输水管网的管理和监测,以确保末梢水的水质质量。
作者:周晓明;张建新;宋文磊;巩宗林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在妇科全子宫切除术后的应用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全子宫切除术患者3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18例)与观察组(18例),分别实施常规术后护理与术后优质护理,对比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经临床护理,观察组的 SAS评分下降水平显著优于对照组,且在并发症发生率上明显低于对照组(5.6%vs2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后优质护理在全子宫切除术患者中的应用,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减少并发症,促进疾病的恢复,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夏梅 刊期: 2014年第08期
产后出血,是指胎儿娩出后24小时内出血量超过500ml。是分娩期的严重并发症,是产妇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在我国居产妇死亡原因的首位。发生率约占分娩总数的2%~3%,80%以上发生在产后2小时之内[1]。产后出血的预后随失血量、随失血速度及产妇体质不同而异。短时间内大量失血可发生失血性休克,严重者可危及产妇生命,休克时间过长可引起脑垂体缺血坏死,继发严重的席汉氏综合征。所以掌握产后出血的原因,采取积极有效的防护措施,可以降低产后出血的并发症及孕产妇的死亡率。我院自2010年1月-2012年1月共收治发生在院内外的产后出血患者50例,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产后出血的原因及护理对策。
作者:王丽梅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分析和研究供应室护理人员职业暴露的危险因素及控制措施。方法:我们将2011年4月-2013年6月供应室护理人员职业暴露的危险因素及控制措施进行回顾性的分析与总结。结果:供应室护理人员职业暴露的危险因素有:物理性因素;化学性因素;生物性因素;个人因素等,针对上述危险因素,我院制订了相应的控制措施,以减少或避免风险事件发生。结论:供应室护理人员只有严格操作规程,加强安全防护意识,采取可行防护措施才能够降低职业暴露事件发生机率,对保证护理人员身心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张华敏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方法:对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患者给予导丝介入疏通术,并予本院中成药制剂行气通精丸,每次口服9克,每天2次,共二十天。同时行中医温针灸、中药保留灌肠等综合治疗。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能准确、快速疏通阻塞的输卵管,缩短疗程,提高受孕机会。
作者:崔艳敏 刊期: 2014年第08期
随着人们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文明程度的不断提高,病人自我保护意识和对医疗保健需求水准的提高,医疗纠纷也逐渐增多,而急诊科是医疗纠纷的高发地,因此,有效地减少急诊科的医疗纠纷就意味着减少全院的医疗纠纷。本文从急诊护理入手,以整体护理观揣摩患者的要求及需要,对急诊护理工作提出一些具体要求,以求达到减少及预防医疗纠纷的目的。
作者:曾娟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通过心脏直视,在食道超声心动图(TEE)监测下完成房间隔缺损(ASD)患者封堵修补术。方法:根据心脏大小,选择切口位置,在食道超声心动图(TEE)监测下,将封堵器及其输送系统送经右心房至左心房,使封堵伞与房间隔缺损部紧贴,无残余分流和移位,已完成房间隔缺损(ASD)的修补。结果:房间隔缺损(ASD)在食道超声心动图(TEE)监测下完成封堵术具有手术时间短、无需体外循环、操作简单、创伤小、切口美观、恢复快等优点。
作者:刘淑凤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急性有机磷中毒综合治疗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36例急性有机磷中毒患者的资料,所有患者均给予洗胃,应用阿托品、氯磷定、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等对症支持治疗,部分患者给予机械通气,观察治疗效果并总结治疗经验。结果36例患者中,治愈34例,2例患者死亡。结论早期彻底清除毒物,反复洗胃,微量泵控制应用阿托品,出现呼吸衰竭时,及时给予气管插管机械通气,能提高治愈率。
作者:张丰智 刊期: 2014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