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丽梅
提高胃肠插管的成功率是普外科护理工作中的一项基本功,也是普外科护士关心的问题。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胡清仙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分析总结鼻内镜鼻息肉手术患者围手术期护理干预措施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46例鼻内镜鼻息肉手术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3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围手术期护理干预措施以及出院健康指导,分析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行围手术期干预措施后,显效13例、有效8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1.3%,明显优于对照组的10例、7例、6例及73.9%,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内镜鼻息肉手术患者行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后,可以及时帮助患者调整心态,减轻患者痛苦,提高预后质量,值得临床加深研究和推广应用。
作者:武学玲 刊期: 2014年第08期
本文对一个心因性精神障碍案例的社区护理进行了详细报告。患者的主要问题为生活事件引起的心理压力导致焦虑、抑郁情绪。报告的内容包括患者的一般资料、主述、以及对该案例的评估与诊断、护理目标的制定、护理的过程与效果评估等。在该案例的护理指导过程中,及时鼓励患者自己动手搞卫生、整理房间等生活自理的正常行为,淡化异常行为,同时纠正患者的认识偏差。此外,还与患者一起探讨如何充实生活,过好幸福人生的每一天,让患者自身的个性得到完善和发展。
作者:周文娣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分析研究肝硬化难治性腹腔积液采取血浆与白蛋白交替输注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2012年11月-2014年3月在我院收治的患有肝硬化难治性腹腔积液的病人70例,采用数字随机抽取模式,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对病人实施常规治疗模式,实验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之上加入血浆联合白蛋白共同治疗。结果:实验组临床治疗总体有效率91.4%,对照组临床治疗总体有效率74.2%,临床实验结果显示,实验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硬化难治性腹腔积液采取血浆与白蛋白交替输注治疗,可以使临床治疗效果明显提高,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赵黎东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临时心脏起搏器在心脏介入治疗中的保护性应用及护理干预。方法:将112例合并存在不同程度缓慢性心律失常的患者在 X线机下,经皮穿刺股静脉或锁骨下静脉后置管放入临时起搏电极于右室心尖部。起搏频率一般设定为60次/min,起搏电压3~5v,脉宽0.5ms,以 VVI 方式起搏。结果:112例患者术中、术后起搏器起搏、感知功能均正常未发生心律减慢等心血管意外事件。结论:对介入治疗前已确诊窦房结或心脏传导异常的患者,手术前安置临时心脏起搏器,能有效降低手术风险。术后密切观察病情及做好预见性护理,注意并发症的预防及发生是降低手术风险的关键。
作者:努尔比亚·艾比布拉;米那瓦尔·托合提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观察和分析锁定加压钢板治疗老年肱骨外科颈骨折的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3月到2014年4月我院收治的应用锁定加压钢板治疗老年肱骨外科颈骨折48例,进行临床观察分析。结果:48例均获得随访,平均随访8个月(6~12个月),按Constant评分标准,优22例,良18例,中4例,优良率83.3%。结论:锁定加压钢板治疗老年肱骨外科颈骨折固定可靠,并发症少,疗效优良,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秦生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对某锦纶工业布2万吨聚纺项目进行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探讨防护措施及防治对策。方法:采用职业卫生现场调查,并对工作场所中存在的氨、己内酰胺、噪声、高温等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检测与评价。结果:噪声测量结果存在超标现象:其中熔融岗位、铸带岗位、回收岗位、聚合岗位、牵伸尾丝岗位、空压机岗位、纺丝岗位8 h等效连续声级dB(A)超过国家卫生标准。其他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均未超过国家卫生标准。结论:噪声作业岗位是本项目的职业病危害关键控制点,应进一步对高噪声设备采取隔声减震措施,加强个体防护,通过合理的职业卫生管理措施来防控该项目噪声对作业工人产生的危害。
作者:褚智勇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观察解毒化瘀退黄汤治疗重型肝炎患者的疗效。方法:将96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均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加服中药汤剂;疗程3周。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解毒化瘀退黄汤治疗重型肝炎安全有效。
作者:邢佑美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并总结经尿道前列腺电切(TURP)治疗前列腺增生(BPH)患者的护理体会。方法:从2012年3月到2014年3月在我院进行TUBP治疗的前列腺增生患者中选取60例病例,对所有经TUBP术病患实施有针对性的围手术期护理,包括术前充分准备,术后密切观察各生命体征,给予膀胱冲洗及气囊导尿管牵引,预防并及时处理并发症等多项细致护理,并观察患者经护理干预后的包括心理状态、健康感觉、躯体感觉、睡眠质量等相关指标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以此综合评价患者于护理后的恢复情况。结果:60例TUBP术患者经护理干预后包括心理状态、健康感觉、躯体感觉、睡眠质量等各相关临床指标均有良好改善(p<0.05),同时没有并发症发生,排尿通畅。结论:对行TUBP术治疗的患者给予有针对性的围手术期护理,可有效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促进患者全面恢复面,值得推广。
作者:刘清梅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本文就ICU医院感染的临床特点及护理措施进行了浅显的研究和探讨。方法:选择我院自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期间收治的ICU医院感染患者117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的研究。结果:ICU患者医院感染及患者的年龄有关,下呼吸道感染是 ICU患者医院感染的主要感染部位。结论:预见性护理应用于 ICU医院感染护理中的效果显著,可以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提高了护理服务的质量,值得推广。
作者:韩运球 刊期: 2014年第08期
本文阐述了医疗用药失误的概念,并分析了医疗机构中出现用药失误的原因,并针对出现的问题提出了几点防范措施。
作者:顾燕舞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老年糖尿病患者护理干预及效果。方法:总结我院2012年10月至2014年1月我院收治100例糖尿病患者临床资料及护理经验。结果:护理指导贯穿糖尿病治疗始终,提高患者对糖尿病知识的掌握程度及改善其生活质量。结论:通过临床护理指导,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很好的提高。
作者:王玲华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对普外科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临床使用状况进行探讨与分析。方法:从我院普外科在2011年6月份到2013年6月份期间收治的患者当中抽取228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患者使用抗菌药物的情况、使用时间以及不合理因素进行总结。结果:228例患者均使用了抗菌药物,使用率达到了100%,其中氟喹诺酮类使用多,其次为头孢菌素类和大环内酯类药物;在抗菌药物使用时间上,175例在术前<2h使用,占75.4%,有46例在术前>2h使用,占20.2%,有12例患者从没有使用过抗菌药物,占5.26%。有68例在术后3-7d停药,占29.8%,有160例术后停药时间>7d,占70.2%;在用药不合理因素上,有118例是时间不合理,占51.7%,其次为术后用药治疗时间长,为58例,占25.4%。结论:提高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的监管力度,强化规范用药制度,掌握好用药时机与剂量,能够使患者的治愈率得到提高,以此达到合理用药的目的。
作者:王浩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肿节风注射液治疗小儿腹泻临床疗效,为提高患儿治疗效果及生活质量提供可靠依据。方法:对照组患儿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利巴韦林治疗;研究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利巴韦林联合肿节风注射液治疗,两组患儿均连续治疗3d后记录其临床疗效,给予统计学分析并得出结论。结果:研究组腹泻患儿经治疗后临床总有效率高达90.70%,显著高于对照组腹泻患儿临床治疗总有效率76.19%,两组患儿临床疗效对比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肿节风注射液治疗小儿腹泻疗效显著,且安全性较高,可有效保障腹泻患儿生活质量及生命安全。
作者:刘和珍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析使用自动痔疮套扎术治疗痔疮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于2012年10月至2013年10月期间收治的80例痔疮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自动痔疮套扎术进行治疗,术后予以常规抗感染治疗。观察患者临床症状与体征的消失情况并进行随访,计算治疗有效率。结果:手术治疗后患者的症状与体征有了明显改善,尤其是便血症状,术后1天即消失。80例痔疮出血患者共行痔疮套扎术102次,手术平均时间为30分钟。术后患者出现不适感以及下腹坠胀等不适问题,平卧12小时后缓解,未出现不良反应或发生感染问题。69例患者治愈,9例好转,2例无效,治疗总有效率为97.50%。2例无效患者再次出现便血症状,经再次痔疮套扎术治疗后痊愈。结论:使用自动痔疮套扎术治疗痔疮出血患者有着较好的效果,操作非常便利,不会对肛垫组织造成破坏或者导致肛门狭窄等问题,并发症的发生率也明显降低,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值得推广。
作者:李兴元;吴春丽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由于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导致人们在生活中对于饮食方面缺少控制,进而使糖尿病发病率逐年升高,成为继肿瘤、心血管疾病之后又一个危害人类生命健康的慢性疾病。以往我国针对糖尿病的治疗都是采用运动疗法,采用胰岛素治疗和对并发症进行护理等等。但随着人们对糖尿病的认识逐渐深入,很多人意识到,单靠药物是无法有效的控制糖尿病,需要对患者进行相应的健康教育才能更好的进行治疗。
作者:向小丽;王志琼;唐珺;李清清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通过临床实验研究稳心颗粒联合β受体阻滞剂在治疗高心病室性期前收缩的效果。方法:将该院的100例患有高心病室性期前收缩的患者随机分为两个小组即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50例),对照组的患者只服用美托洛尔,观察组服用美托洛尔加上稳心颗粒,均服用一年。结果:观察组室早通过两药联合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0.00%,对照组在单种药物即稳心颗粒治疗后,总有效率为66.00%,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稳心颗粒结合美托洛尔比单独应用美托洛尔治疗高心病室早疗效更好。
作者:楼鸣岐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胆汁反流性胃炎临床诊断与治疗效果分析。方法:选取本院2009年5月10日~2013年5月10日在我院确诊为胆汁反流性胃炎的89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组为研究组45例,对照组44例;研究组予“吗丁啉+硫糖铝”治疗,对照组予“吗丁啉”治疗。后经过统计分析,比较两组的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治疗后,研究组总有效率为82.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9.1%,两组疗效之间的差异比较(P<0.05),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并且研究组总不良反应为8.9%;对照组总不良反应为25.0%,两组不良反应之间的差异比较(P<0.05),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结论:胆汁反流性胃炎主要通过胃镜检查及相应的临床表现确诊;治疗上予“吗丁啉+硫糖铝”的效果优于只用“吗丁啉”治疗,并且不良反应也相对减少,值得临床参考。
作者:杨胜林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总结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围术期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 PFNA治疗75例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术前准备、术后护理。结果:75例患者全部安全度过围手术期,且功能恢复良好。结论: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手术风险大。围术期易发生多种并发症,采取有效的综合护理可以提高手术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
作者:张瑛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通过分析产后出血患者的临床病例,探讨产后出血的发病原因,为产后出血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我院妇产科在2010年4月至2012年4月期间收治的151例产后出血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总结造成产妇产后出血的原因并进行统计分析,并探讨对于产后出血的预防措施。结果:在导致产妇产后出血的原因中,宫缩乏力病例患者为95例,所占比例为62.91%,显著高于其他出血原因的所占比例,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151例产后出血产妇中为阴道自然分娩者37例,所占比例为24.50%,显著低于进行剖宫产手术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总结并分析产妇产后出血的发病原因,并对产妇给予相应的针对性诊断和治疗,重视产后出血产妇的护理,能够有效降低产后出血的并发症以及病死率。
作者:龙恩慧 刊期: 2014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