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胆汁反流性胃炎临床诊断与治疗探讨

杨胜林

关键词:胆汁反流, 胃炎, 诊断与治疗
摘要:目的:探讨胆汁反流性胃炎临床诊断与治疗效果分析。方法:选取本院2009年5月10日~2013年5月10日在我院确诊为胆汁反流性胃炎的89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组为研究组45例,对照组44例;研究组予“吗丁啉+硫糖铝”治疗,对照组予“吗丁啉”治疗。后经过统计分析,比较两组的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治疗后,研究组总有效率为82.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9.1%,两组疗效之间的差异比较(P<0.05),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并且研究组总不良反应为8.9%;对照组总不良反应为25.0%,两组不良反应之间的差异比较(P<0.05),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结论:胆汁反流性胃炎主要通过胃镜检查及相应的临床表现确诊;治疗上予“吗丁啉+硫糖铝”的效果优于只用“吗丁啉”治疗,并且不良反应也相对减少,值得临床参考。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妊娠合并甲状腺疾病对胎儿的影响

    甲状腺疾病是临床常见的内分泌疾病,发生在小儿至老年的各个年龄段,而且妊娠甲状腺疾病是孕妇常见病,尤其是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高发人群,妊娠合并甲状腺疾病对胎儿有诸多不良影响,如流产、胎盘早剥、先天畸形、死胎、宫内发育迟缓等,以及早产儿发生率增加,少数还可引起新生儿体格、智能发育异常等。因此主张育龄妇女待体内抗甲状腺自身抗体转阴后再妊娠为妥,或者孕妇早期要检测甲状腺功能,发现异常应积极治疗,来降低对胎儿的影响。

    作者:于亚辉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产后出血54例原因分析及预防

    目的:探讨产后出血的高危原因及其预防措施。方法:对本院发生的54例产后出血产妇的病因及预防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产后出血原因以宫缩乏力为多见,其次为胎盘因素,再次为软产道损伤。结论:重视产前保健,正确处理产程,加强产后观察是降低产后出血的发病率及并发症的重要措施。

    作者:牛纪淑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两种消毒法对小儿包皮环扎术后疼痛的观察

    目的:通过两种消毒法,探讨减轻小儿包皮环扎术后疼痛的方法。方法:将临床160例住院的包皮环扎术后儿童,实验组采用浸泡消毒法,对照组采用棉签消毒法,观察两组方法对儿童疼痛的影响。结果:实验组对小儿包皮环扎术后疼痛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浸泡消毒法对小儿包皮环扎术后的疼痛轻,减少了患儿的痛苦。

    作者:裘锦瑜;冯月清;潘美丽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诊断与治疗

    目的:探讨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诊断方法,分析其药物治疗的佳选择。方法:选取2009年1月到2013年1月于我院就诊的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共80例,将患者按照入院编号,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各40例,两组患者入院之后分别进行X线、肺功能检查等,由医护人员回顾性分析和观察患者临床资料。并且给予观察组患者盐酸氛澳索辅助治疗,对照组患者仅接受常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40例患者在接受药物治疗之后,其中显效患者12例(30.0%),好转27例(67.5%),无效1例(2.5%),总有效率为97.5%;对照组患者中显效患者共8例(20.0%),好转26(65.0%),无效6例(15.0%),总有效率为85.0%。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和显效率要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治疗效果比较具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慢性支气管炎临床诊断主要依靠患者病症和病史来判断,在临床治疗方面,给予患者盐酸氛澳索辅助治疗,能提高预后质量,获得非常理想的治疗效果。

    作者:罗德云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奥美拉唑联合阿莫西林、克拉霉素治疗消化性溃疡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研究奥美拉唑联合阿莫西林、克拉霉素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效果。方法:于我院选取2012年10月至2013年10月收治的98例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分为49例观察组和49例参照组,给予参照组患者雷尼替丁联合甲硝唑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奥美拉唑联合阿莫西林、克拉霉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97.96%)明显高于参照组(93.88%),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奥美拉唑联合阿莫西林、克拉霉素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效果良好,具有临床大力推广意义。

    作者:梁兰平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氨溴索辅助治疗小儿肺炎的临床观察

    目的:对氨溴索辅助治疗小儿肺炎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随机选取我院入院治疗的小儿肺炎患者156例,将其均分为4组,分别为对照组、A组、B组、C组,对对照组的患者给予常规的抗感染治疗;对 A组的患者给予基础治疗联用氨溴索静脉滴注辅助治疗;对 B组的患者给予基础治疗联用氨溴索雾化吸入辅助治疗;对C组的患者给予基础治疗联用氨溴索雾化吸入和静脉滴注辅助治疗,对各组患者的治疗改善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A、B、C组的患儿的住院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咳嗽消失时间、体温恢复正常时间都与对照组具有明显的差异,均小于对照组,并且对各组的治疗总有效率进行比较,C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与其他几组具有明显的差异,并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C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其他组。结论:将氨溴索应用于小儿肺炎的辅助治疗中,具有明显的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应用中推广。

    作者:张淑丽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抑郁症诊断与治疗进展

    抑郁症又称为抑郁障碍,是一种临床中常见的情感疾病,其以持久的心境低落为主要的临床特征。近年来,随着我国科学技术手段的不断提高,对抑郁症的诊断和治疗工作也有了新的进展。本文主要通过对抑郁症的临床分类、对抑郁症的诊断研究和对抑郁症的治疗等方面的医学进展进行介绍,希望为今后临床治疗抑郁症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

    作者:刘红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早期腹胀原因分析及中医护理干预

    目的:研究分析引起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早期腹胀发生的相关因素,以采取积极有效的中医护理对策减少患者术后腹胀的发生,减轻患者痛苦,提高生活质量。方法:对35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分析发生腹胀的原因及采取的中医护理措施。结果:通过科学的中医护理措施,35例腰椎间盘术后患者术后三天均无腹胀发生。结论:采取科学有效的中医护理措施对减少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患者腹胀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有重要意义。

    作者:李永华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律失常的急救护理体会

    心律失常会带来很严重的并发症,心肌梗死就是其中之一。而且心律失常是导致急性心肌梗死致死的重要原因之一。所以,医学上单纯的治疗心肌梗死的同时,还得预防心律失常的发生,如何对心律失常进行科学治疗以及系统、规范合理的护理,是当前临床治疗中重要的工作。医院护理工作人员应该加强业务素质和道德素质,提高自己对病人的人文关怀,谨慎对待自己工作,总结经验。因此本文将浅谈一下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律失常的护理体会。

    作者:吴锦花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小儿神经内科应用优质护理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在小儿神经内科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择138例进行研究,随机分为两组,分别实施常规护理和优质护理,观察记录两组的临床护理效果,并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为98.6%,对照组为82.6%,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0.0%,对照组为5.8%,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护理质量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小儿神经内科实施优质护理可以有效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的满意度,并减少并发症的出现,效果确切,值得推广。

    作者:朱宇媚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探讨在精神科实施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随着我国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健康教育已成为医院护理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精神病是一个比较特殊的病种,患者发病时多数难以控制自己情绪,其不稳定因素也比较多,一个简单的手势或者行为都将引起很大的安全隐患。为了更好地帮助患者早日康复,临床上实施健康教育对患者是十分重要的,这种健康护理模式能够有效的预防疾病,促进健康,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本文将根据精神疾病自身的特点,探讨精神科实施健康教育在精神科护理工作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周德云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硝苯地平控释片对高血压患者血压晨峰的影响

    目的:探讨硝苯地平控释片对不同级别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晨峰(morning blood pressure surge,MBPS)的影响。方法对符合条件的12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进行分级后顿服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前后均行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计算MBPS。结果不同级别高血压患者治疗前后 MBPS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硝苯地平控释片能有效控制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晨峰。

    作者:王巨芳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优质护理服务理念在新生儿脐部护理中的应用及效果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理念在新生儿脐部护理中的应用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新生儿科2012年5月-2013年2月收治的新生儿320例,将其分为常规组和干预组。常规组给予常规护理理念下的护理干预;干预组给予优质护理服务理念指导下的护理干预。结果:干预组脐部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新生儿家属对护理工作满意度为99.4%,明显优于常规组新生儿家属对护理工作满意度87.5%,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优质护理理念指导下的护理干预,减少新生儿脐部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及应用。

    作者:普树珍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对1225名妇女妇科病普查普治状况分析

    目的:为掌握近几年本辖区育龄妇女生殖状况及影响因素,了解妇女病发病情况和妇女病疾病普的变化趋势,提高妇女生殖健康水平,有针对性地制定相应的干预措施。方法:对2012年至2013年贵州省龙里县麻芝乡22~49岁的1225名妇女进行普查,分析其常见病与多发病的原因及人群分布特点。结果:1225名妇女中共查出191例患病者,患病率达15.6%。共查出10种疾病,按患病率排列依次是:滴虫性阴道炎18.8%、念珠菌性阴道炎15.7%、附件炎12%、乳腺增生12%、外阴炎11%、细菌性阴道病11%、宫颈肥大7.33%、宫颈腊氏囊肿6.28%、宫颈炎5.8%、宫颈息肉1%。按文化程度排序:小学以下>初中>高中。结论:妇科病普查普治是妇女保健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加强妇女保健知识的宣传教育和妇女病普查工作,对降低妇科病患病率,特别是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各类妇科疾病有着及其重要的意义。

    作者:娄丽翠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不同护理模式在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中的护理效果对比分析

    目的:探讨不同护理模式在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中的护理效果。方法:将70例慢性肾衰患者按照奇偶数字法随机地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分别给予常规护理与人性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护理满意度、护理前后 ADL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100.00%,显著高于对照组(82.86%)(P<0.05);两组护理后ADL评分较护理前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护理后ADL评分显著小于对照组护理后(P<0.05);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2.86%,显著高于观察组(8.57%)(P<0.05)。结论:与常规护理模式相比,人性化护理模式在慢性肾衰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更为显著,护理满意度高,并发症发生率低,应在临床护理中加以推广及应用。

    作者:李淑慧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浅谈综合性医院门诊管理

    门诊是医院的窗口,它工作性质的特殊性,医院管理的双重性、人员的不稳定性,决定了门诊管理难度。本文旨在分析我国目前医院门诊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进意见,旨在全面提高综合性医院门诊的管理水平,为广大患者创造更舒适的就医环境。

    作者:沈宝荣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复方丹参滴丸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冠心病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复方丹参滴丸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冠心病的临床疗效分析。方法:将2013年2月-2014年2月在我院心内科治疗的80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复方丹参滴丸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服阿司匹林治疗,2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血脂水平及动态心电图。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2.5%,对照组为7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 TC、TG、LDL-C明显低于对照组,HDL-C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ST段压低持续时间及24hST段压低次数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丹参滴丸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冠心病疗效显著,有效改善患者心肌功能,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作者:白洁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脑卒中鼻饲患者并发吸入性肺炎的相关因素分析及护理干预

    目的:探讨脑卒中鼻饲患者并发吸入性肺炎的相关因素及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后效果。方法:分析2011年6月至2012年6月本科80例脑卒中鼻饲的患者并发吸入性肺炎的相关因素。其中40例采取调整胃管深度,改变鼻饲体位,定时监测胃残留量,恒温、匀速泵入营养制剂等护理干预措施,与对照组40例比较,有效预防脑卒中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结果:通过一系列护理措施的改进,卒中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减15%,护理措施有效。结论:针对相关因素干预能有效预防卒中相关性肺炎的发生,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率和病死率,缩短了住院日,减少住院费用。

    作者:徐丹红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胆汁反流性胃炎临床诊断与治疗探讨

    目的:探讨胆汁反流性胃炎临床诊断与治疗效果分析。方法:选取本院2009年5月10日~2013年5月10日在我院确诊为胆汁反流性胃炎的89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组为研究组45例,对照组44例;研究组予“吗丁啉+硫糖铝”治疗,对照组予“吗丁啉”治疗。后经过统计分析,比较两组的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治疗后,研究组总有效率为82.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9.1%,两组疗效之间的差异比较(P<0.05),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并且研究组总不良反应为8.9%;对照组总不良反应为25.0%,两组不良反应之间的差异比较(P<0.05),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结论:胆汁反流性胃炎主要通过胃镜检查及相应的临床表现确诊;治疗上予“吗丁啉+硫糖铝”的效果优于只用“吗丁啉”治疗,并且不良反应也相对减少,值得临床参考。

    作者:杨胜林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痛经的护理指导及心理干预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及护理指导治疗痛经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4例痛经患者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同样的对症治疗和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强心理干预和护理指导。结果:观察组干预后的疼痛程度明显比对照组更轻,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平均疼痛持续时间为(5.3±2.3)h,对照组为(12.5±3.6)h,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干预及护理指导辅助治疗痛经,能有效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缩短疼痛时间,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陈俐 刊期: 2014年第08期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