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抑郁症诊断与治疗进展

刘红

关键词:抑郁症, 临床分类, 发病机理, 诊断与治疗, 进展
摘要:抑郁症又称为抑郁障碍,是一种临床中常见的情感疾病,其以持久的心境低落为主要的临床特征。近年来,随着我国科学技术手段的不断提高,对抑郁症的诊断和治疗工作也有了新的进展。本文主要通过对抑郁症的临床分类、对抑郁症的诊断研究和对抑郁症的治疗等方面的医学进展进行介绍,希望为今后临床治疗抑郁症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异位妊娠腹腔镜保守手术治疗和药物保守治疗的疗效观察

    目的:分析比较对异位妊娠患者实施腹腔镜保守治疗和采用药物保守治疗的治疗效果。方法:从2011年2月到2013年5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异位妊娠患者中选取150例病例,根据医嘱与患者自愿原则分成采用腹腔镜保守治疗的观察 A组(75例)与采用药物保守治疗的观察B组(75例),观察两组治疗前后 HCG值、住院时间、治疗费用、术后腹痛、再次宫内妊娠及同侧再次异位妊娠等情况。结果:采用腹腔镜技术进行保守治疗的观察 A组 HCG下降幅度较药物治疗的观察B组更为显著(p<0.05),此外 A组住院天数、术后腹痛、再次宫内妊娠等情况均显著优于观察 B组(P<0.05),但对于预防同侧再度发生异位妊娠等方面则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采用腹腔镜技术对异位妊娠患者实施保守治疗,较仅采用药物治疗的临床效果更为显著,并可缩减住院时间、减少远期并发症,并有着更高的再次宫内受孕率,值得推广。

    作者:宋芳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癔症的急诊护理探析

    目的:探析癔症急诊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分析急诊癔症患者评估。结果正确的急诊护理,可促进癔症患者症状的缓解。结论:急诊护理人员应从心理、社会、家庭等多方面对癔症患者进行系统护理。

    作者:傅惠英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PFNA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

    目的:总结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围术期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 PFNA治疗75例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术前准备、术后护理。结果:75例患者全部安全度过围手术期,且功能恢复良好。结论: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手术风险大。围术期易发生多种并发症,采取有效的综合护理可以提高手术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

    作者:张瑛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痰热清联合头孢呋辛治疗急性支气管炎疗效观察

    目的:分析痰热清联合头孢呋辛治疗急性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56例纳入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应用痰热清联合头孢呋辛治疗,对照组应用头孢呋辛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患者退热、咳嗽消失及X线检查正常时间分别为(2.9±0.5)d,(4.4±2.1)d,(5.1±1.4)d,均短于对照组;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4%,高于对照组(78.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痰热清联合头孢呋辛治疗急性支气管炎临床效果较佳,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沈建萍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55例糖尿病高血压的药物治疗

    目的:研究分析糖尿病高血压患者的药物治疗措施。方法:以55例糖尿病高血压患者为入组对象,采用简单抽样方式将55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5例,临床期间采用苯磺左旋氨氯地平口服治疗,观察组患者20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厄贝沙坦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经比较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有效率为96.7%,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有效率为83.3%,组间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患者的白蛋白排泄率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具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糖尿病高血压患者采用苯磺左旋氨氯地平联合厄贝沙坦治疗效果明显,值得临床重视。

    作者:王琳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重症医学科(ICU)护理安全风险探究

    目的:研究影响重症医学科护理安全风险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回顾分析法,随即选取某医院2013年重症科护理的225例患者,分析住院期间,出现风险治疗现象的次数和情况,总结225例患者在(ICU)护理中存在的安全风险因素。结果:对所有重症患者进行(ICU)护理之后,105例患者能够全面康复,82例患者存在间接后遗症,38例患者仍受安全风险影响。结论:导致重症患者(ICU)护理存在安全风险的原因有,护理安全隐患、非计划性拔管、意外机械事故、外出检查病情恶化、错误抢救措施等,医护人员应在(ICU)护理中格外注意。

    作者:潘江霞;石翠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偏头疼的中医内科治疗体会

    目的:分析研究中医内科中治疗偏头疼的主要临床效果。方法:本组选取了2011年1月至2014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患者60例进行研究,对本组患者开展中医内科治疗,并对治疗后的疗效进行观察。结果:本组60例患者经过中医内科的治疗之后,患者偏头疼得到控制的为35例,显效患者10例,有效患者13例,无效患者2例,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6.7%。结论:中医内科治疗偏头疼能够获得比较好的治疗效果,在临床上有着一定的应用价值

    作者:阮进荣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观察与护理

    目的:探讨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观察与护理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3月-2014年3月收治34例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实施了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治愈18例,好转14例,无效的两例,有效率为92.4%。结论:严密观察病情,及时采取紧急措施,加强基础护理与对症护理,保证血容量,妥善使用三腔二囊管压迫止血等均是行之有效的护理方法与策略,可以提高疗效,缩短疗程,减少并发症。

    作者:张静;孙丽艳;叶爽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乳腺癌患者术后放射治疗的临床护理体会

    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疾病之一,也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严重的可能会危及女性的生命健康。随着医学科技的发展,术后放射治疗已成为治疗乳腺癌疾病的重要方法之一,有效的降低乳腺癌复发率和死亡率,因此在临床治疗中有必要引起重视。另外,越早对其患者进行治疗,疗效效果越会显著,治愈率也会增加,并可以减少患者的痛苦,降低其并发症的发病率。

    作者:王士学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腹腔镜手术治疗卵巢囊肿的护理

    目的:探析腹腔镜手术治疗卵巢囊肿的护理方法与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期间转来我院的16例卵巢囊肿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予以患者心理护理、一般护理、观察生命体征、并发症护理、尿管护理、腹腔引流管护理以及出院指导等护理措施,观察患者的恢复情况以及感染情况。结果:16例患者采用囊肿剥除术进行了治疗,转来我院后经过精心护理,没有患者出现感染的情况,5天后所有患者均痊愈出院。结论:腹腔镜手术具有微创、并发症发生率低、安全性高以及术后恢复快等优点,因此大幅减轻了卵巢囊肿手术治疗患者的护理工作量,护理人员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提供心理护理、一般护理、观察生命体征、并发症护理、尿管护理、以及腹腔引流管护理等针对性护理服务,帮助患者的身心都恢复到佳状态,有效强化了腹腔镜手术的效果,为患者的早日康复奠定基础,效果显著。

    作者:张小红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谈老年人口腔疾病的预防

    根据调查显示,近年来我国老年人的口腔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口腔健康与维护的知识相对缺乏,因此,做好老年人口腔预防和保健知识的宣传极为必要,并应加紧防治老年人龋齿、老年人牙周疾病、牙齿过度磨损、口腔粘膜病等损害老年人健康的口腔疾病。

    作者:余迎春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护理学基础教学中运用隐性课堂发展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应用探讨

    目的:探索适合国情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发展方法。方法:本文介绍了批判性思维的定义和作用及隐性课堂培养批判性思维方法。结论:适合国情的发展学生评判性思维隐性课堂研究,有助于批判性思维教学实践。

    作者:张雪霞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浅谈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的临床治疗分析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的临床治疗方法和疗效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7月10日~2014年1月1日在我院治疗的56例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随机将所有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其中研究组28例予“药物治疗+康复治疗”,对照组28例只予“药物治疗”,后用统计学方法对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治疗后两组有效率比较:研究组总有效率为89.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7.1%,两组间差异(P<0.05),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无效率比较:研究组中无变化2例,加重1例,死亡0例,占总无效率分别为66.7%、33.3%、0.0%;对照组中无变化15例,加重6例,死亡1例,占总无效率分别为41.7%、50.0%、8.3%,两组间差异(P<0.05),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传统药物治疗治疗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时,合并康复治疗,能有效提高患者治疗的有效率,减少无效(加重、死亡人数)率,值得临床参考。

    作者:谢卫华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探讨超声引导下微波消融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微波消融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子宫肌瘤患者50例,所有患者均在超声引导下采取微波消融方式进行治疗。结果:50例患者经临床治疗后,治愈36例,治愈率72.0%,显效7例,显效率14.0%,有效7例,有效率14.0%,无效0例,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100.0%。患者在微波消融治疗后1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和24个月时,子宫肌瘤体积与治疗前相比,均得到了显著的缩小,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微波消融治疗子宫肌瘤,能够取得显著的临床治疗效果,且患者痛苦小、恢复快、能够保留患者的子宫,在临床上具有较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史晋梅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双人配合助产在自然分娩中的临床分析

    目的:对应用双人配合助产模式对自然分娩产妇实施助产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选我院收治的84例自然分娩产妇进行临床研究。结果:观察组胎儿和新生儿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助产护理服务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产后住院治疗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结论:应用双人配合助产模式对自然分娩产妇实施助产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作者:何绘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穴位埋线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效果研究

    目的:探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患者采用穴位埋线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3年11月收治的69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患者进行治疗,随机分组,实验组38例患者选择穴位埋线的方法进行治疗,对照组31例患者选择凯西莱片的治疗,评价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2.11%,对照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74.19%,有显著的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患者使用穴位埋线的治疗,可使身体症状得到明显缓解,疗效显著,安全性高。

    作者:陈研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罗哌卡因用于产科术后硬膜外自控镇痛的临床研究

    目的:比较布比卡因和罗哌卡因用于临床术后镇痛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抽取2010年4-6月产科术后硬膜外镇痛的患者40例,随机被分为盐酸罗哌卡因组(R组),盐酸布比卡因组(B组),每组各30例。R组应用0.15%罗哌卡因+芬太尼3ug·mL-1;B组应用0.15%布比卡因+芬太尼3ug· mL-1。观察其镇痛效果、剂量、运动阻滞程度和不良反应。结果:R组和B组的 VAS评分、用药总量无显著差异。B组对运动神经阻滞程度较 R组显著增加。结论:罗哌卡因应用于临床术后硬膜外镇痛可靠,对运动神经阻滞较小,便于早期下床活动,利于患者术后恢复。

    作者:沈智贵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浅静脉留置针输液外渗的原因分析及护理探讨

    目的:分析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浅静脉留置针输液外渗的原因,并探讨其护理工作,以供参考。方法:选择2013年3月至2014年3月我院患有高血压脑出血的病人,分析浅静脉留置针输液外渗的原因,针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预防浅静脉留置针输液外渗的护理干预。结果:科学选择穿刺部位和输液工具,并合理运用输液方法,并针对造成的原因进行改善和管理,减少输液外渗现象。结论:对实际输液案例进行分析,找出输液外渗干预,使输液的安全性和护理质量得到提高。

    作者:王芬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产后抑郁症的社区管理干预

    目的:探讨产后抑郁症的社区管理干预。方法:加强产前保健管理,完善产后家庭探访,提高产妇自理意识的培养,为产妇提供一个高水平的社会支持和必要的治疗指导。结果:通过合理的实施必要的社区管理干预可以使产妇在生产前后保持良好的心态。结论:通过对产妇发病原因进行综合分析,完善社区管理服务,促进社区的产妇婴幼儿和谐健康,维护家庭和社会的稳定。

    作者:于亚辉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人性化护理模式和常规护理方法在妇产科中的护理效果对比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模式和常规护方法在妇产科中的护理效果对比。方法:随机选取月来100例在2013年3月15日到2013年4月15日之间在我院就诊的妇产科的患者分为人性化护理组和常规护理对照组,进行对照实验分析结果。结果:人性化护理明显为患者减轻焦虑,满意度更高。结论:人性化护理在妇产科临床护理中应用效果显著,并对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提高患者的满意程度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黄旭 刊期: 2014年第08期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