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雪霞
目的:分子肝素联合丹红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5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用硝酸酯类药物、β受体阻滞剂及钙离子拮抗剂等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低分子肝素及丹红注射液,比较两组治疗心绞痛的疗效、心电图改善、心绞痛持续时间及发作频率。结果:研究组治疗心绞痛的总有效率为91.3%,心电图改善总有效率为82.6%,心绞痛持续时间为(5.2±0.3)min,发作频率为(4.1±0.6)次/周,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联合丹红注射液可有效改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临床症状,疗效确切,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杨琴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观察血塞通软胶囊在治疗焦虑女性不稳定性心绞痛上的疗效。方法:将54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7例,给以西药常规治疗;治疗组27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再加用血塞通软胶囊。观察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的心绞痛、心电图的变化情况以及 HAMD和 HAMA分数改变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的心绞痛症状、心电图改变和 HAMD评分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血塞通软胶囊在治疗焦虑女性不稳定型心绞痛上较单纯的西药治疗,疗效更为显著。
作者:黄妙坤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观察出国移民体检者中艾滋病的发病情况。方法:对出国移民前,健康体检者进行艾滋病监测。结果:发现HIV感染者3例。结论:人们应积极参与控制艾滋病工作;加强艾滋病防治宣传教育;应提高对出人境人员监测力度;配合有关部门作好 HIV感染者的管理工作。
作者:陈俊惠;郑聆坚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观察替加色罗对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参照罗马Ⅲ标准,选取2009年3月-2013年12月在我院门诊或住院的便秘型肠易激患者158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在用餐前30min给药,治疗组服用替加色罗6mg,2次/d,对照组服用谷维素10mg,2次/d。治疗疗程为8周。治疗8周后将两组患者腹痛率和大便性状、治疗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患者满意度进行统计比较。结果:8周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腹痛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有显著性差异。大便软化率、治疗有效率和患者的满意度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有显著性差异。治疗8周后,罗和谷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均较低。结论:应用替加色罗治疗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治疗率高,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率低,患者的满意度高,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作者:廖日红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对脉动真空灭菌器中双层无纺布加篮筐法与方盘法包装的隐性湿包情况进行比较和探讨。方法:观察组为采用双层无纺布加篮筐法对50组器械进行包装,对照组为采用双层无纺布加方盘法对50组器械进行包装,将两组包同时置于脉动真空灭菌器内,对两组包在脉动真空灭菌器内干燥后的蒸汽灭菌合格情况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观察组器械采用双层无纺布加篮筐法进行包装,其无菌包的合格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与双层无纺布加方盘法包装相比,在器械灭菌前装载中采用双层无纺布加篮筐法进行包装不仅操作简单,并且效果可靠,建议在消毒供应室推广使用。
作者:程颖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对女性口服避孕药安全性影响因素和管理对策进行探讨。方法:随机抽取在我站进行健康体检的150例已婚育龄妇女,通过调查问卷的形式,对女性口服避孕药安全性影响因素和管理对策进行分析和研究。结果:150例已婚育龄妇女中,避孕方法以宫内节育为主,有80例,占53.3%,口服避孕药次之,有62例,占41.3%。结论:计划生育是我国的基本国策,需要已婚育龄妇女遵守,提高已婚育龄妇女避孕的重视程度,在医站医生的建议下进行口服,在保证避孕效果的基础上,尽可能的促进女性的生殖健康,维护我国家庭的和谐和幸福,促进社会发展。
作者:王颖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观察和分析雾化吸入治疗小儿肺炎的护理有效性。方法:我们通过收集2013年6月至2013年12月期间,来我院就诊进行治疗的100例小儿肺炎患者,年龄均在0-1个月之间。其中把这100例小儿肺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分别50例患者。给予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和常规护理方法,在对照组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观察组雾化吸入护理。根据医学统计学相关原理,观察和分析两组小儿肺炎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住院时间。结果:经过一段时间治疗,分析两组患者症状明显发现,观察组在小儿发热、咳嗽、憋喘等临床症状方面恢复比对照组快,住院时间也明显缩短,小儿肺炎患者治疗总有效率观察组远远高于对照组的60%,两组患者资料(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雾化吸入配合常规护理治疗小儿肺炎患者能够有效减轻小儿患者的临床症状,使小儿患者身体尽快恢复,并且效果显著,有效降低了不良事件发生率,目前雾化吸入是治疗小儿肺炎患者有效的方式之一。
作者:邢艳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对食管胃静脉曲张内镜治疗后早期再出血影响因素进行探讨。方法:随机抽取我院在2011年1月-2014年1月使用食管胃静脉曲张内镜进行治疗的20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再出血组与不再出血组,对两组患者的肾功能、血糖、血离子、静脉曲张程度等因素进行对比和分析,以找出食管胃静脉曲张内镜治疗后早期再出血的影响因素。结果:再出血组与不再出血组中患者在腹水、门静脉内径、血肌酐、血钠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多因素分析得知腹水、血肌酐是食管胃静脉曲张内镜治疗后早期再出血的影响因素。结论:患者合并血肌酐、合并腹水极容易出现早期再出血现象,因此在患者使用食管胃静脉曲张内镜进行治疗前后,需要医护人员进行干预,以有效降低早期再出血的发生率,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
作者:李天华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分析在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时,使用硫酸氢氯吡格雷与阿托伐他汀钙联合治疗的方式的疗效。方法:从自2010年7月到2011年5月来我院接受治疗的患有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患者中随机选出90例患者,并将患者平均分为两组,其中一组是采用常规疗法的对照组,另一组是采用硫酸氢氯吡格雷与阿托伐他汀钙联合治疗方式的治疗组,每组45例。分别要记录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和治疗后的空腹时的血清高敏 C反应蛋白、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以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变化。结果:经过一阶段的治疗以后,得出的结果可以看出,治疗组在治疗后检测出的血清高敏 C反应蛋白数值的下降情况明显要好于对照组,且其它个项目的数据也下降的情况也要好于对照组。两组数据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差异(P<0.05)。结论:在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时采用硫酸氢氯吡格雷与阿托伐他汀钙联合治疗的方式是一种很有效的方法,值得在临床实践治疗中推广。
作者:夏跃波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针对不同程度产后抑郁症发生的原因,及时提供相应的护理措施,达到纠正改善和治疗的目的。方法:临床观察和护理了30例产后抑郁患者。结果:对产后抑郁症患者合理实施健康教育和心理干预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结论:产后抑郁症的发生极大影响母婴的身心健康,健康宣教和心理护理对预防和减少产后抑郁症的发生有重要作用。
作者:王丽梅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索血液净化治疗儿童肾病综合征(NS)难治性水肿的有效护理手段。方法:选取在我院住院患有肾病综合征的患儿73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干预组(43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实施一般护理,对干预组在一般护理基础上实施专科护理,两周后对比护理效果,主要为患儿水肿消散程度和发生感染或栓塞的情况、生活质量比较。结果:干预组与对照组在水肿改善方面对比无明显差别(P>0.05),对照组4例发生感染,与干预组0例发生感染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生活质量主观评分较对照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有效的专科护理有利于肾病综合征高度水肿患儿预防感染,改善其生活质量,对于辅助疾病的治疗十分关键。
作者:刘夕莲;宋章琴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和分析关节镜治疗膝关节损伤的临床护理方法,观察所采取的护理措施的应用效果,从而为临床工作提供可靠的借鉴与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8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100例膝关节损伤行关节镜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并分析护理成效。结果:100例膝关节损伤患者均接受关节镜治疗,我院护理人员提供全面精心的护理措施,包括术前及术后护理、功能训练、心理护理、出院指导等。100例膝关节损伤患者均完全复原,未出现并发症,术后平均住院时间为9天。结论:膝关节损伤患者在接受关节镜治疗的基础上,接受系统而全面的临床护理,可以有效防止并发症的出现,促进疾病康复,在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樊海燕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制定人纤维蛋白原真空冷冻干燥的佳回温温度。方法:预冻过程分别采用不回温、0℃回温、-15℃回温、-18℃回温(均指隔板温度)比较其对人纤维蛋白原的外观、复溶与可见异物的影响。结果:预冻过程采用-15℃回温的外观、复溶与可见异物好。结论:该工艺适用于工业生产。
作者:曹芳;原路杰;马旭亮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平板运动试验(TET)诱发心律失常的特点。方法:对275例方案进行次极量TET,记录运动前、运动中及恢复期的心电图和血压。结果:运动诱发心律失常30例。偶发室性期前收缩(PVS)22例,偶发房性期前收缩(PAS)8例,频发PVS、短阵室性心动过速、频发 PAS、短阵房性心动过速3例。结论:TET时诱发心律失常的有效方法。偶发的期前收缩对于TET阳性与阴性者的发生率无明显差异,而频发的期前收缩、室性心动过速、房性心动过速等阳性患者发生率明显高于阴性患者。
作者:包杰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对比分析小儿肺炎患儿分别应用炎琥宁注射液治疗与鱼腥草注射液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20例小儿肺炎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采用鱼腥草注射液治疗)和对照组(采用炎琥宁注射液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儿临床疗效、临床症状及体征改善时间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93.3%)与对照组(91.7%)相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发热消退时间、平喘时间、止咳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相比也无显著差异(P>0.05);但观察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1.7%)明显低于对照组(11.7%),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炎琥宁注射液和鱼腥草注射液都是治疗小儿肺炎的有效手段,临床效果显著,但鱼腥草注射液治疗的不良反应更小,患儿更容易耐受,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与应用。
作者:奉鹏飞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析腹腔镜手术治疗卵巢囊肿的护理方法与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期间转来我院的16例卵巢囊肿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予以患者心理护理、一般护理、观察生命体征、并发症护理、尿管护理、腹腔引流管护理以及出院指导等护理措施,观察患者的恢复情况以及感染情况。结果:16例患者采用囊肿剥除术进行了治疗,转来我院后经过精心护理,没有患者出现感染的情况,5天后所有患者均痊愈出院。结论:腹腔镜手术具有微创、并发症发生率低、安全性高以及术后恢复快等优点,因此大幅减轻了卵巢囊肿手术治疗患者的护理工作量,护理人员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提供心理护理、一般护理、观察生命体征、并发症护理、尿管护理、以及腹腔引流管护理等针对性护理服务,帮助患者的身心都恢复到佳状态,有效强化了腹腔镜手术的效果,为患者的早日康复奠定基础,效果显著。
作者:张小红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分析研究COPD伴有呼吸衰竭采用内科规范治疗的治疗效果。方法:抽取2012年9月-2013年12月在我院收治的患有COPD合并呼吸衰竭的病人160例,采用随机抽取模式,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80例。对照组对病人实施常规临床治疗模式,实验组在对照组治疗模式的基础之上加入雾化吸入治疗,对两组病人治疗之前、以后肺部功能指标相关变化给予对比分析。结果:实验组临床治疗总体有效率96.3%,对照组临床治疗总体有效率77.5%,实验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肺部功能指标和呼吸困难分级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OPD合并呼吸衰竭采用呼吸内科规范治疗,可以使病人肺部功能和呼吸状况明显改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使病人健康生活质量得到保障。
作者:李九红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针对急性有机磷中毒患者病情严重程度与谷丙转氨酶的相关性进行分析。方法:随机选择与我校有合作关系的医疗机构接收的60例急性有机磷中毒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其中一般中毒程度的患者30例,严重中毒患者30例,对所有患者进行谷丙转氨酶检测,对检测值与急性有机磷中毒的程度之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研究。结果:从本次两种不同中毒程度的急性有机磷中毒患者的谷丙转氨酶检测值进行分析,随着谷丙转氨酶的升高,患者的中毒程度也随之加深,两者呈现正相关,严重中毒患者的谷丙转氨酶检测值与一般中毒程度患者的谷丙转氨酶检测值有显著的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严重中毒组与轻度中毒组患者的中毒异常率有显著差异,重度组为96.67%,轻度组为16.67%,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急性有机磷中毒患者中毒程度的判断中,谷丙转氨酶是重要的判断指标,其检测值和急性有机磷中毒的严重程度呈现正相关。
作者:龙治峰 刊期: 2014年第08期
21世纪是科学技术迅猛发展、计算机普及的信息时代,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构建的医院信息系统已经成为医院现代化管理的有效手段之一[1]。从当下的发展来分析,计算机网络化在我院住院药房管理工作中,获得了广泛的应用空间。一方面改变了传统管理方式带来的负面影响,另一方面为管理工作的创新提供了保证。在今后的药房管理工作中,可以将计算机网络化适当推广,结合原有工作机制中的优势部分,实现住院药房管理工作的较大提升。
作者:刘泉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对应用双人配合助产模式对自然分娩产妇实施助产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选我院收治的84例自然分娩产妇进行临床研究。结果:观察组胎儿和新生儿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助产护理服务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产后住院治疗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结论:应用双人配合助产模式对自然分娩产妇实施助产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作者:何绘 刊期: 2014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