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食管胃静脉曲张内镜治疗后早期再出血影响因素分析

李天华

关键词:食管胃静脉曲张, 内镜治疗, 早期再出血, 影响因素
摘要:目的:对食管胃静脉曲张内镜治疗后早期再出血影响因素进行探讨。方法:随机抽取我院在2011年1月-2014年1月使用食管胃静脉曲张内镜进行治疗的20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再出血组与不再出血组,对两组患者的肾功能、血糖、血离子、静脉曲张程度等因素进行对比和分析,以找出食管胃静脉曲张内镜治疗后早期再出血的影响因素。结果:再出血组与不再出血组中患者在腹水、门静脉内径、血肌酐、血钠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多因素分析得知腹水、血肌酐是食管胃静脉曲张内镜治疗后早期再出血的影响因素。结论:患者合并血肌酐、合并腹水极容易出现早期再出血现象,因此在患者使用食管胃静脉曲张内镜进行治疗前后,需要医护人员进行干预,以有效降低早期再出血的发生率,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加强麻醉护理干预对提高麻醉效果与保障手术顺利的效果研究

    目的:分析加强护理干预对提高麻醉效果与对手术的影响。方法:对我院近期收治的64例拟行无痛人工流产手术的早孕患者为研究对象,并进行随机分组,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2例,其中对照组采取采用常规护理,治疗组在此基础上进行护理干预,对比观察两组的麻醉效果以及手术成功情况。结果:观察组麻醉效果、麻醉药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对无痛人工流产手术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可以缓解术前焦虑、增强麻醉效果、减少麻醉药用量及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手术成功率。

    作者:陈春红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健康教育对社区婴幼儿家长参与儿童保健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健康教育对社区婴幼儿家长参与儿童保健效果。方法:资料选自本社区2013年1月-2014年1月我社区医院的婴幼儿及家长资料108份,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4例婴幼儿家长给予常规健康教育,而实验组54例给予新型健康教育方法,再回顾性分析两组健康教育对社区婴幼儿家长参与儿童保健的效果。结果:通过严格的统计分析与观察发现,实验组家长对儿童保健知识的知晓率、膳食均衡制定的有效率、积极主动体检与疫苗接种的概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当前儿童保健工作中,各社区医院应该根据时代的需求,采用具有科学、先进理念的新型健康教育知识,加强对婴幼儿家长的教育与指导,才能为促进儿童保健的效果起到积极的意义。

    作者:李燕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1例凶险性前置胎盘剖宫产并发急性羊水栓塞患者的抢救配合和护理

    目的:为提高在剖宫产手术过程中发生羊水栓塞时能够及时准确判断并积极配合抢救、治疗和护理。方法:我院于2013年8月收住1例妊娠37周凶险性前置胎盘的孕妇在手术过程中突然出现急性羊水栓塞,经过医护人员的全力抢救和术后的精心治疗和护理。结果:使这名产妇转危为安,康复出院。讨论:医护人员应全面掌握羊水栓塞的临床特点,一旦发生羊水栓塞,能在第一时间作出反应,积极投入抢救过程,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取得抢救的成功。

    作者:张贤萍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产后抑郁加强舒适护理对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对产后抑郁患者改善其生活质量的影响效果。方法:对照组给予产后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入舒适护理内容。记录两组患者护理前后心理焦虑、抑郁及生活质量变化情况,给予统计学分析后得出结论。结果:经护理后,研究组焦虑发生率为27.00%,显著低于对照组81.00%;研究组抑郁发生率为31.00%,显著低于对照组76.00%;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均较护理前显著改善,且研究组改善效果更为明显(P<0.05)。结论:产后抑郁加强舒适护理可显著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改善其负面心理情绪,使患者获得更为满意的预后效果。

    作者:张倩;肖斌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患者输液过程中常见护理投诉原因分析与护理对策分析

    目的:本文主要分析在门诊输液过程中患者常见的投诉原因,研究制定有效护理措施。方法:以我院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门诊输液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分析,同时设置两个门诊输液区,分别记为优质区和传统区,其中优质区护士等工作人员均为工作3年以上,且接受门诊输液优质护理培训,而传统区护士则为新进入医院护士,没有接受优质培训,对照两区输液患者投诉情况,分析优质护理效果。结果:通过对比分析,优质区患者投诉数量远低于传统区其中传统区患者投诉的原因多为护理人员的护理服务不到位,方法不够规范、态度差等。结论:通过总结门诊输液护理的不足,有针对性的开展优质护理,改善输液区环境,可以有效的降低患者的不满和投诉率,提升满意度,促进患者对医院认可度,改善医院给患者的印象

    作者:沈兰芳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子宫脱垂伴不同程度压力性尿失禁应用盆底重建术的临床研究

    目的:研究盆底重建术对治疗子宫脱垂伴不同程度压力性尿失禁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组抽取我院于2011年11月至2013年11月收治的子宫脱垂伴不同程度压力性尿失禁患者46例,对患者的病历资料作历史性回顾。结果:本组46例患者中,31例有效,15例显效,0无效,治疗有效率100%。结论:子宫脱垂伴不同程度压力性尿失禁患者入院治疗期间,行盆底重建术,不仅能降低患者的临床不适感,还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叶春艳;许艳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观察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用于无痛人工流产术的安全性

    目的:评价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使用在无痛人流产术的安全性。方法:随机选取我中心2011年2月~2013年3月150例早孕6周至10周自愿进行人工流产的孕妇,将其随机分成三组,治疗组使用瑞芬太尼加上异丙酚,观察组单纯使用瑞芬太尼,对照组单纯使用异丙酚。在手术过程中用不同的药物联合不同的药物剂量进行静脉滴注,并且观察接受手术的患者循环以及呼吸的状况。结果:观察组静脉注射瑞芬太尼之后,接受手术的患者全部有程度不同的呼吸抑制情况,呼气的末端二氧化碳分压增多,血压病患不明显。对照组术前术后的血压差异不明显,但是心率有显著变慢。治疗组血压以及心率和用药之前相比,均有显著下降,全部有过性呼吸暂停,之后慢慢出现深大呼吸。结论:单纯使用瑞芬太尼以及异丙酚使用在无痛人流术前镇痛效果良好,但是不良反应较多。两者联合使用,不但有良好的镇痛效果,不良反应少,并且实用性更突出。

    作者:周湘平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支气管扩张试验在婴幼儿喘息性疾病诊断及治疗中的作用

    目的:利用潮气呼吸法进行婴幼儿的支气管扩张试验,根据喘息性疾病在支气管扩张试验前后肺功能的变化,指导临床进行诊断及治疗。方法:≤3岁的住院患儿60例。分为喘息性支气管炎组30例,急性支气管炎组30例均用沙丁胺醇作为支气管扩张药物。用潮气呼吸法分析评价急性支气管炎患儿与喘息性支气管炎患儿吸入两药前后肺功能的变化。结果:喘息性支气管炎组支气管扩张试验阳性率为72.2%,急性支气管炎组的阳性率为16%。结论:喘息性支气管炎组的患儿存在气道高反应,其气道阻塞主要是由于气道出现过度痉挛,粘膜肿胀导致气道阻塞。因此气道在吸入支气管扩张剂后能较好地扩张,达峰时间比和达峰容积比改善明显。据此可指导临床进行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

    作者:熊慧群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宫颈注射缩宫素与子宫按摩联合预防产后出血效果分析

    产后宫缩乏力性出血约占产后出血总发生率的九成,且是产妇临床死亡的主要原因。宫缩乏力性出血往往在短时间内出现阴道大量流血现象,如不及时治疗,将对产妇的健康和生命安全造成较大威胁。加强子宫的收缩能力,是减少出血量的关键。目的:分析宫底按摩联合缩宫素宫颈注射治疗产后宫缩乏力性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8例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采用宫底按摩联合缩宫素宫颈注射方式治疗;对照组采用肌肉注射缩宫素方式治疗,比较产后2h两组患者的出血情况,以及治疗后的整体疗效情况。

    作者:耿洪丽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浅静脉留置针输液外渗的原因分析及护理探讨

    目的:分析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浅静脉留置针输液外渗的原因,并探讨其护理工作,以供参考。方法:选择2013年3月至2014年3月我院患有高血压脑出血的病人,分析浅静脉留置针输液外渗的原因,针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预防浅静脉留置针输液外渗的护理干预。结果:科学选择穿刺部位和输液工具,并合理运用输液方法,并针对造成的原因进行改善和管理,减少输液外渗现象。结论:对实际输液案例进行分析,找出输液外渗干预,使输液的安全性和护理质量得到提高。

    作者:王芬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美托洛尔联合胺碘酮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的效果观察

    目的:分析美托洛尔联合胺碘酮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方法:将90例快速性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5例)和对照组(45例),治疗组行美托洛尔联合胺碘酮治疗,对照组单独以胺碘酮治疗,分析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效果及心功能改善率均高于对照组,心率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美托洛尔联合胺碘酮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具有显著效果,安全有效,可有效控制心室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任明菊;卢萍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对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失调问题的探讨

    从相关研究资料中可以发现,近年来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逐年攀升,呈现出越来越严重的趋势。本文通过对本镇近三年出生人口性别比状况进行分析,总结形成这一问题的原因,并对此采取有效措施,缓解出生人口性别比失调的局势。

    作者:干科春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胃癌患者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的护理探究

    目的:探讨40例胃癌患者术后早期使用肠内营养护理对术后恢复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2013年在我院进行确诊及治疗的40例胃癌患者,随机分为 A、B两组,A组20人为实验组,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B组20人为对照组,行一般常规胃癌术后治疗,并比较两组术后恢复情况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术后恢复时间较对照组短,切口感染、吻合口瘘等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癌患者术后早期行肠内营养治疗有助于缩短术后恢复时间,可降低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率,适合临床应用。

    作者:顾仲丽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热塑面膜在头部肿瘤放疗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热塑面膜在头部肿瘤放疗过程中体位固定的作用。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4年3月期间来我院我肿瘤放疗科接受放疗的的头部肿瘤患者68例,随机将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分别进行戴面罩和不戴面罩的两种摆位方法,测量两组照射野中心的左右偏移值,计算两组患者的平均偏移值。结果:对照组体表野的中心偏移情况较用面罩固定的试验组患者明显,两组偏移值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用热塑面膜制作的面罩固定体位稳定性较好,为脑部恶性肿瘤患者的放射治疗开辟新途径。

    作者:张雨乐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肉毒毒素配合康复治疗在痉挛型脑瘫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肉毒毒素配合康复治疗在痉挛型脑瘫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2年1月我院收治的92例痉挛型脑瘫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行康复训练并辅以痉挛肌肉注射 A型肉毒毒素,对照组仅行康复训练。两组治疗前后疗效进行评价。结果:治疗前,两组GMFM、临床痉挛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GMFM评分均显著高于治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临床痉挛指数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未出现过敏、肌无力、局部疼痛等现象。结论:肉毒毒素配合康复训练治疗痉挛型脑瘫,疗效优于单纯康复训练,不良反应少。

    作者:李小鸣;田红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医护理进展

    目的:探讨中医护理方法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效果,并阐述护理进展。方法:选择2010年2月至2013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1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55例。两组患上均给予正归的降糖治疗和饮食控制,同时采用活血化瘀类药物和营养神经药物配合治疗。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实施中医护理,内容包括辩证施膳、中药足浴、运动康复和健康教育。12周后比较治疗效果(以上护理均由具备中医护理资质的护理人员提供)。结果:两组患者中医症状、足底神经筛查、FBG、TG、2 hPG等指标存在明显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护理方法可以改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症状。

    作者:杨绿华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硫酸氢氯吡格雷与阿托伐他汀钙联合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疗效分析

    目的:分析在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时,使用硫酸氢氯吡格雷与阿托伐他汀钙联合治疗的方式的疗效。方法:从自2010年7月到2011年5月来我院接受治疗的患有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患者中随机选出90例患者,并将患者平均分为两组,其中一组是采用常规疗法的对照组,另一组是采用硫酸氢氯吡格雷与阿托伐他汀钙联合治疗方式的治疗组,每组45例。分别要记录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和治疗后的空腹时的血清高敏 C反应蛋白、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以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变化。结果:经过一阶段的治疗以后,得出的结果可以看出,治疗组在治疗后检测出的血清高敏 C反应蛋白数值的下降情况明显要好于对照组,且其它个项目的数据也下降的情况也要好于对照组。两组数据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差异(P<0.05)。结论:在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时采用硫酸氢氯吡格雷与阿托伐他汀钙联合治疗的方式是一种很有效的方法,值得在临床实践治疗中推广。

    作者:夏跃波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肺隐球菌肺炎一例治疗体会

    肺隐球菌病临床特点及影像学表现缺乏特异性,极易误诊及漏诊。治疗方法及药物少,病程长。虽然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但从病例分析结果来看诊治该病仍有一定规律可循,亟需提高对本病的认识,遇到疑似病例应行血清乳胶凝集试验及肺活检或手术病理予以明确,药物治疗需要足够疗程。本文通过分析我院一例肺隐球菌病患者的临床表现、辅助检查结果、治疗及预后特点,从而提高临床上对本病的早期诊断与治疗的水平。

    作者:徐小军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微创手术后继发脑水肿的影响因素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微创手术后造成继发脑水肿的临床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来我院接受高血压脑出血治疗的患者140例,依据患者脑水肿转归情况分为吸收组和扩大组,分别从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出血部位、平均住院天数、发病至手术时间、高血压病程、术前血肿量、术前格拉斯哥(GCS)评分等方面进行比较,并使用SPSS 13.0软件包对比较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出血部位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患者平均住院天数、发病至手术时间、高血压病程术前血肿量、术前 GCS评分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平均住院天数、发病至手术时间、高血压病程术前血肿量、术前GCS评分是造成患者微创手术后继发脑水肿的重要影响因素,开展脑水肿影响因素研究,对于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脑水肿并发症的预防具有重要临床指导意义,值得进行进一步研究。

    作者:丁毅;马志伟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显微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78例的临床体会

    目的:探讨显微镜下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方法及效果。方法:收集我院2001至2011年来采用显微镜下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资料。结果:手术后24小时内复查头颅CT显示血肿基本清除45例,大部分清除31例,发生对侧硬膜外血肿2例。术后随访12个月,按日常生活评分(ADL)定级:Ⅰ级21例;Ⅱ级24例;Ⅲ级22例;Ⅳ级8例;Ⅴ级3例。结论:显微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能明显减少对脑组织、神经、血管损伤,有效清除血肿,成为预后良好的一种方法。

    作者:谢文友;邵强;吴波 刊期: 2014年第08期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