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奥美拉唑联合阿莫西林、克拉霉素治疗消化性溃疡临床效果分析

梁兰平

关键词:奥美拉唑, 阿莫西林, 克拉霉素, 消化性溃疡
摘要:目的:研究奥美拉唑联合阿莫西林、克拉霉素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效果。方法:于我院选取2012年10月至2013年10月收治的98例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分为49例观察组和49例参照组,给予参照组患者雷尼替丁联合甲硝唑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奥美拉唑联合阿莫西林、克拉霉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97.96%)明显高于参照组(93.88%),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奥美拉唑联合阿莫西林、克拉霉素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效果良好,具有临床大力推广意义。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护理干预对老年心绞痛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分析

    目的:分析护理干预在老年心绞痛患者临床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组抽取我院于2011年7月至2013年7月收治的心绞痛患者26例,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行护理干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两组患者 SAS、SDS评分变化以及治疗依从性。结果:观察组的抑郁、焦虑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心绞痛患者入院后,及时进行心理护理干预,能够缓解患者消极的心理状态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张红梅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钢板内固定与外固定架治疗72例跟骨骨折临床效果比对观察

    目的:对钢板内固定与外固定架治疗跟骨骨折临床效果比对观察的研究。方法:选择2011年5月-2013年12月在我院-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十师一八八团医院接受跟骨骨折临床治疗的144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2例(p>0.05),其中对照组72例跟骨骨折患者使用钢板内固定架治疗法,观察组72例跟骨骨折患者采用钢板外固定架治疗法。结果:对照组72例跟骨骨折患者和观察组72例跟骨骨折患者通过一段时间治疗后发现,对照组的临床治疗效果远远低于观察组的治疗效果,观察组钢板外固定架治疗跟骨骨折相对恢复较快,效果明显,其结果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观察组的钢板外固定架治疗跟骨骨折疗效显著,远远优越于对照组常规传统治疗,因此值得更进一步在临床上宣传和推广。

    作者:徐和平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浅谈善宁在溃疡性上消化道出血治疗中的疗效

    目的:研究善宁在溃疡性上消化道出血治疗中的疗效和安全性,为治疗溃疡性上消化道出血寻找更有效安全的方法。方法:选择2010-2013年间在我院接受溃疡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4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内科综合治疗方法,有使用洛赛克抑酸、立止血和胃内冲洗等,观察组在常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采用善宁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在接受治疗24h-48h内出血情况的变化。结果:对照组的止血效率略低于观察组,两组患者比较,有着显著的统计学意义。结论:善宁治疗溃疡性上呼吸道出血有着显著的临床效果和很高的安全性,值得在临床上的推广使用。

    作者:杨明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病毒性心肌炎临床诊治分析

    目的:研究磷酸肌酸在病毒性心肌炎的治疗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及安全性。方法:我院与2012年2月1日-2014年2月1日共收治了133例病毒性心肌炎患者,将上述患者作为本次回顾性分析的实验对象,对其治疗效果等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按照用药不同进行分组,将应用磷酸肌酸+基础治疗的77例患者作为实验组。将运用干扰素+基础治疗的56例病毒性心肌炎患者作为对照组。对比观察两组病毒性心肌炎患者的心电图变化,肌酸激酶同工酶的含量变化、不良反应率等情况。以此来具体探析磷酸肌酸在病毒性心肌炎的治疗过程中的应用价值。结果:运用磷酸肌酸的实验组病毒性心肌炎患者的心电图好转率、肌酸激酶同工酶的含量变化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且实验组的不良反应率明显少于只运用干扰素的对照组(p<0.05)。结论:心电图和肌酸激酶同工酶均是病毒性心肌炎的诊断指标。我院运用磷酸肌酸对病毒性心肌炎患者进行治疗,能够显著改善患者体内肌酸激酶的含量。治疗后经心电图检测,好转人数显著增加,且能够控制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临床借鉴和进一步推广。

    作者:胡安古丽胡依西克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消毒供应室的灭菌质量监测管理对策分析

    目的:探讨消毒供应室的灭菌质量监测管理对策。方法:对我院消毒供应室消毒灭菌工作进行分析总结,并提出相应的管理对策。结果:通过建立健全的质量管理制度、严格执行监测制度、建立完善的信息反馈制度等措施的应用,有效的提高了我院消毒灭菌质量,各消毒灭菌物品均达到相关规范要求。结论:加强对消毒供应室灭菌质量的监测与管理可有效的提高消毒供应室的管理质量,可为医疗护理工作安全提供有效的保障。

    作者:赵桂华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肝硬化失代偿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106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肝硬化失代偿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的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为临床合理有效使用抗菌药物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5年来106例肝硬化失代偿合并 SBP患者的临床表现、病原学检查,药敏实验结果。结果:106例肝病患者中有90例(85%有)腹胀,82例(77%)有腹部压痛或反跳痛;73例(69%)有发热,52例(49%)有自觉腹痛,44例(42%)有腹痛。54例(51%)腹水白细胞≥0.5×109/L;37例(35%)腹水白细胞%0.3×109/L;PMN(腹水多形核白细胞)%0.5者122例(58%),PMN%0.25者90例(42%)。16例(15%)腹水细菌培养阳性,共分离细菌8株,6种细菌,革兰阴性菌占88%,革兰阳性菌占12%。结论:肝病患者并发SBP者临床表现多样,腹水细菌培养阳性率低,PMN比值是诊断SBP的可靠指标。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对第三代头孢、第三代喹诺酮抗生素敏感。

    作者:宋玲莉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肺癌的治疗新进展

    肺癌治疗方式的发展,有效提高了肺癌患者的生存率,抑制了肿瘤细胞的增殖,大大提高了肺癌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本文先是对肺癌治疗的社会研究进行了概述,又详细阐述了肺癌治疗的发展,以求提高肺癌患者的治疗有效率。

    作者:向明江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妇产科失血性休克的抢救护理要点分析

    目的:分析妇产科失血性休克的抢救护理要点。方法:收集我院诊治的妇产科失血性休克患者5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25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模式,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整体护理模式,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对比。结果:对照组中有23名患者休克等症状得到明显的改善,有2名患者死亡,病死率为4.0%;观察组25名患者均痊愈出院,无一例死亡发生,两组比较具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在妇产科失血性休克患者抢救过程中掌握护理要点对于提高抢救成功率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值得在临床应用上推广。

    作者:徐文丽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饮食结构在冠心病预防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冠心病预防中进行饮食结构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对来我院治疗的80例患者资料进行分析,根据患者治疗时间顺序分为两组。对照组进行一般护理,实验组则进行饮食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预防后5例突发冠心病,其冠心病发病率为12.5%低于对照组(40%)(P<0.05),实验组34例对我院预防总体比较满意,满意度为85%高于对照组(57.5%)(P<0.05)。结论:冠心病机制复杂,发病率较高,加强患者饮食护理效果较好,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宋莹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银川地区563例健康人群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分析

    目的:了解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在健康体检人群中的特点。方法:采用循环酶法检测宁夏医科大学健康体检中心的563例体检者的 Hcy。结果:健康体检人群随年龄增长 Hcy水平逐渐增高;青中年组男性 Hcy水平高于女性,老年组男性和女性的 Hcy水平无明显差异;高 Hcy血症在体检人群的总发生率为27.9%,男性发生率高于女性,不论男女,Hcy轻度升高比例大,中度升高比例小,无重度升高者。结论:健康人群的 Hcy水平存在年龄和性别差异,高 Hcy血症发生率较高。

    作者:田洁;魏双超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分析关节镜治疗膝关节损伤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和分析关节镜治疗膝关节损伤的临床护理方法,观察所采取的护理措施的应用效果,从而为临床工作提供可靠的借鉴与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8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100例膝关节损伤行关节镜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并分析护理成效。结果:100例膝关节损伤患者均接受关节镜治疗,我院护理人员提供全面精心的护理措施,包括术前及术后护理、功能训练、心理护理、出院指导等。100例膝关节损伤患者均完全复原,未出现并发症,术后平均住院时间为9天。结论:膝关节损伤患者在接受关节镜治疗的基础上,接受系统而全面的临床护理,可以有效防止并发症的出现,促进疾病康复,在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樊海燕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产后出血的原因分析与常见护理技术

    目的:对妇女产后出血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探讨常见护理技术,以期为产后出血的护理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0月~2013年10月我院收治的80例产后出血患者病例,研究出血的原因,并介绍常见护理技术。结果:80例产后出血产妇中53例(81%)由子宫收缩乏力引起,胎盘原因造成出血的产妇11例(13.75%),16例(20%)因软产道乏力而出血。其中子宫收缩乏力在产后出血产妇中占有较高比例,其次为软产道乏力与胎盘原因,分别与非宫缩乏力、无软产道乏力以及无胎盘产妇相比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产后及时采取护理措施,可有效防止出血的发生,临床中应推广应用。

    作者:刘宇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运动医学的当前发展及其社会作用讨论

    运动医学属于新兴的医学学科,也属于综合性科学,其主要的研究对象是运动以及缺乏运动对病理以及机体生理造成的影响。随着体育运动对人体的运动能力的要求不断提高,因此运动医学研究也随之产生。笔者主要对目前运动医学的发展进行综述,并研究运动医学研究的社会作用,希望对同行有借鉴的意义。

    作者:谢彬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脑卒中鼻饲患者并发吸入性肺炎的相关因素分析及护理干预

    目的:探讨脑卒中鼻饲患者并发吸入性肺炎的相关因素及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后效果。方法:分析2011年6月至2012年6月本科80例脑卒中鼻饲的患者并发吸入性肺炎的相关因素。其中40例采取调整胃管深度,改变鼻饲体位,定时监测胃残留量,恒温、匀速泵入营养制剂等护理干预措施,与对照组40例比较,有效预防脑卒中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结果:通过一系列护理措施的改进,卒中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减15%,护理措施有效。结论:针对相关因素干预能有效预防卒中相关性肺炎的发生,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率和病死率,缩短了住院日,减少住院费用。

    作者:徐丹红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小儿肾脏疾病肾穿刺活检病理的临床探讨

    目的:对小儿肾脏疾病肾穿刺活检病理诊断特征以及治疗意义进行探讨与分析。方法:回顾分析我院于2012年2月到2014年2月收治的68例经肾穿刺活检病理检查的肾脏疾病患儿的临床资料(小儿组),并比较同期实施肾穿刺活检病理检查的80例成年人的临床资料(成人组),对两组的病理检查结果进行观察。结果:在所有肾脏疾病临床类型分布上,有110例为PGD(原发性肾小球症状),有39例为 SKD(继发性肾脏疾病),占总人数的26.4%(39/148);共55例小儿诊断出PGD,MSPL(系膜增生性病变)与IGAN(IgA肾病)为主要病理类型,;共58例成人诊断出 PGD,IGAN、MSPL以及 MN(膜性肾病)为主要病理类型,;共13例小儿诊断出SKD,HSPN(紫癜性肾炎)、HBVGN(乙肝相关肾炎)和 LN(狼疮性肾炎)是为常见的病理类型。共22例成人诊断出SKD,HSPN、HBVGN、LN、DN(糖尿病肾病)等均常见。结论:在诊断小儿肾脏疾病上,肾穿刺活检病理检查有着较高的成功率,安全有效,对于远期疗效的治疗与评估有着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陶汝萍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社区综合康复治疗对脑瘫患儿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

    目的:观察社区综合康复治疗对脑瘫患儿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运用综合康复治疗方法对20例脑瘫患儿进行康复治疗。结果:治疗后患儿粗大运动功能及手功能均有明显改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社区综合康复治疗对脑瘫患儿运动功能恢复有明显改善作用,脑瘫患儿应尽早接受综合康复治疗。

    作者:王萍;姚萍;于慧丽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荔波县乡村医生公共卫生服务能力调查

    为了了解荔波县乡村医生公共卫生服务提供及服务能力情况,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5个乡镇的40名乡村医生开展了自填式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荔波县乡村医生公共卫生服务提供情况较好,大部分达到100%提供,但服务提供能力满意度不高。要进一步提高乡村医生部分公共卫生服务覆盖率,加大对乡村医生公共卫生服务能力的再培训。

    作者:刘瑛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多索茶碱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疗效分析

    目的:观察和分析多索茶碱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90例,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氨茶碱进行治疗,治疗组采用多索茶碱进行治疗,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治疗组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5.6%,对照组为77.8%,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4.4%,对照组为22.2%,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采用多索茶碱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疗效显著,安全可靠,而且不良反应少。

    作者:陈德刚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良好的心理在癌症治疗中的作用

    癌症发生的因素很多且复杂,这是我们众所周知的,然而心理因素在治疗癌症的过程中是有重要影响的。不好的心理状态可能成为癌症迅速发展扩散的导火索,反之,良好的心理状态则有可能使癌症远离。所以,人的心理状态,对疾病治疗起着很大的作用。

    作者:崔佳佳;林玉珍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分析病毒性肝炎患者的心理特点及临床护理要点

    目的:通过对病毒性肝炎患者的心理护理,使患者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早日康复。方法:选择病毒性肝炎患者40例,通过对不同病毒性肝炎患者给予分析及心理护理,达到预期治疗目的。结果:40例患者均达到满意效果,心理障碍得到明显改善,愉快地接受治疗。结论:病毒性肝炎患者的心理状况概括起来有抑郁、焦虑、孤独感、依赖、否认等。应针对患者不同心理状况给予针对性的心理护理。

    作者:吴香莲 刊期: 2014年第08期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