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提高成人乙肝疫苗接种率的策略探讨

孙蕙

关键词:成人乙肝, 乙肝疫苗, 接种率, 策略
摘要:我国目前新发乙肝患者九成是成人,乙肝患者乙肝表面抗原携带率非常高,据统计,每10个人中就有一个是乙肝病毒携带者。可见乙肝病毒在人群中的范围之广泛。然而目前预防乙肝的有效措施-乙肝疫苗接种比例却相对低,每100人中不到一个。因此,如何努力提高成人乙肝疫苗接种率,不断在社区加强开展乙型肝炎的健康宣教活动,加大力度政府领导和资金投入,侧重对偏远落后农村地区乙肝疫苗的免费接种,并加大监管力度。同时增强医务人员乙肝防控的综合能力,降低成人乙肝总体发病数和防病率,是我们迫切需要解决的首要难题。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放射技术在放射科工作中的重要性

    放射科是医院开展诊疗活动重要辅助科室,科室工作人员熟练的掌握放射技术,提升放射质量,特别是 X 线片与数字 X线摄影质量是其不可推卸的责任。本次从放射技术发展出发,阐述其于放射科工作的重要性,并重点突出X线片与数字化X线摄影技术,提出质量改进意见。

    作者:王勇;曹天忠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关于承担部队卫生装备培训的几点思考

    在明确了近年来部队陆续配发的新型卫生装备对人才需求及对部队卫勤保障能力的重大影响这一基础上,从开展部队卫生装备培训的意义、院校在部队卫生装备培训上的办学优势等方面进行了讨论,并指出作为军队医学院校,应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学资源和办学优势,积极创造条件开展部队卫生装备培训,努力为部队培养卫生装备方面的专门人才。

    作者:沈朝辉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国产与进口非洛地平缓释片缓释片治疗高血压病比较

    目的:评价国产非洛地平缓释片缓释片治疗高血压病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研究高血压病病人60例,30例给予国产非洛地平缓释片缓释片(试验组),另外30例服用进口非洛地平缓释片缓释片(对照组),均5~10mg,qd×6周。结果:国产与进口非洛地平缓释片缓释片总有效率分别为95%和97%,显效率为78%和82%,2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2组服药前、服药后6周的白昼和夜间的平均收缩压、舒张压明显下降,差异有显著性(p<0.01),国产与进口非洛地平缓释片缓释片服药后6周各时点收缩压和舒张压均较服药前下降,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国产非洛地平缓释片缓释片与进口非洛地平缓释片缓释片一样治疗高血压病有效、安全,不良反应少,而且有良好的耐受性,是轻、中度高血压满意的降压药物。

    作者:吕迎斌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中医情志护理在老年肺心病患者护理中的体会

    目的:探讨中医情志护理模式应用于老年性肺心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2年5月至2013年8月收治的84例老年肺心病患者,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除常规护理外,给予中医情志护理,采用抑郁自评量表评价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并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率。结果:经过不同模式的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及患者满意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对老年肺心病患者实施中医情志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使患者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面对治疗,从而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率和治疗效果。

    作者:王粒郦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甲氨喋呤联合米非司酮保守治疗宫外孕38例效果观察

    目的:通过本研究来讨论甲氨喋呤联合米非司酮对于宫外孕患者的保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分析2013年的76例宫外孕患者的临床症状,将这76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38例,对照组给予米非司酮治疗,实验组除了给予米非司酮治疗外,同时给予甲氨喋呤治疗。在这期间,观察并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盆腔包块的消退时间、血β-HCG 值达到正常的时间。结果:实验组的治愈率(89.47%)比对照组的治愈率(68.42%)有明显的提高,且两者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血β-HCG值、住院期间的身理反应以及包块的消退进行分析比较,实验组在差异上比对照组的情况较好,两者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氨喋呤联合米非司酮保守治疗宫外孕的方法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且其在临床的不良反应也较少,值得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作者:唐佩芬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脑卒中并发医源性感染肺炎的研究

    目的:研究急性脑卒中患者并发医源性肺炎的相关危险因素和菌群分布情况,从而更有效地预防和控制卒中后医源性肺炎感染的发生。方法:收集1127例急性脑梗死病人的临床资料,对主要影响因素进行多元回归统计分析,而检出病原菌的分布比较采用 x2检验。不同年份率的变化趋势采用Cochran一 Armitagetest趋势检验。结果:1127例急性脑卒中患者中发生医院获得性肺炎156例(13.84%)。统计分析显示年龄、吸烟、慢性支气管炎病史、糖尿病、吞咽困难、鼻饲、意识障碍、卧床时间、住院天数、预防使用抗生素与医院获得性肺炎显著相关(P<0.05)。通过痰培养分离出致病菌1978株,其中主要病原菌是肺炎克雷伯菌、鲍曼不动杆菌、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结论:急性脑卒中病人并发医源性感染性与多种因素有关,对脑卒中并发医源性感染肺炎的发生和治疗有积极的意义。

    作者:杨焱;钟福刚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喘息性支气管炎的患儿使用鲁司特钠的治疗效果分析

    目的:本文就鲁司特钠治疗喘息性支气管炎患儿的临床效果进行了浅析的研究和探讨。方法:选择我院自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期间收治的喘息支气管炎68例,将其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儿各34例。对照组接受沙丁胺醇治疗,观察组接受鲁司特钠治疗,对两组患儿的接受治疗后的临床效果及停药后6个月内的复发情况进行观察和统计。结果:观察组患儿的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儿(P<0.05);观察组患儿停药后6个月内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儿(P<0.05)。结论:鲁司特钠治疗喘息性支气管炎患儿的临床效果显著,有效降低了疾病复发率,值得推广。

    作者:次仁吉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中医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对于四妙消痹(SMXB)汤在对类风湿关节炎实际效果进行临床的考察和实验,确认其作用。方法:在本医院接诊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中随机提取一百例患者,并将其分组,一组为使用四妙消痹汤治疗类,患者五十例;另一组为甲氨蝶呤治疗类,患者五十例。根据不同方法治疗,要求患者定期复诊,对两种治疗方法得到的效果进行对比。结果:使用四妙消痹汤治疗类患者的有效治愈率为86.2%,而愈显率为35.1%,一般起效时间在5.5±0.6周,效果明显好于甲氨蝶呤治疗类。结论:在对类风湿性关节炎进行治疗的过程中,四妙消痹汤治疗效果好,起效迅速,值得临床使用。

    作者:刘继萍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雾化治疗小儿哮喘的护理支持

    目的:探讨雾化治疗小儿哮喘疾病时的有效护理方法。方法:将我院在70例小儿哮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即对照组与实验组。对照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选用常规护理,实验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选用全程护理。结果:实验组经全程护理后的雾化治疗效果高于对照组,且实验组患者家属对护理方法的满意程度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全程护理可改善患者情绪,提高雾化治疗的效果及患者家属对护理方法的满意度,因此该护理方法对于小儿哮喘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孙璐;张静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下頜骨内固定微型侧壁螺丝刀应用体会

    目的:探讨下頜骨内固定微型侧壁螺丝刀应用临床疗效。方法:对32例下颌骨角部和髁状突颈部骨折患者,采用微型侧壁螺丝刀,经口内微型钛板内固定。结果:患者在出院作颌面部皮肤检查,都没有手术疤痕。咬合关系恢复正常有28例,骨折术后3例咬合关系不理想;1例中线偏患部侧1.2毫米,颌间给予牵引辅。24例张口度有2.8厘米,18例例张口度在2厘米到2.5厘米之间。术后随访6-18个月(平均13个月),所有患者都得到比较满意的面部外形。30例完全恢复咬合关,1例轻微偏离中线,下唇麻木;1例在2个月内症状消失,达到3厘米以上的张口度。复查以 CT螺旋扫描或查断层曲面片,下颌骨骨折都有良好骨折对位。结论:对下颌骨骨折患者采取采用微型侧壁螺丝刀,经口内微型钛板内固定的手术在临床上取得较好的疗效,方案值得推广。

    作者:张晋云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传染病房肝病患者院内感染的防控分析

    目的:对我院传染病房肝病患者发生院内感染的原因展开探讨,并提出一些有效的防控措施。方法:对2011年6月-2013年6月来我院就诊的200例肝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实施回顾性分析,重点分析患者感染的类型和具体原因。结果:200例患者中有18例发生了院内感染,感染率为9%,其中发生呼吸道感染的人数多,其次为肠道感染、胆道感染、泌尿道感染等。结论:肝病患者尤其是严重肝病患者的免疫力普遍较低,易发生院内感染,必须通过采取一系列行之有效的防控措施,以降低感染率。

    作者:毕海峡·阿海;阿米娜·艾合买提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直肠癌Miles手术患者行全程优质护理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全程优质护理模式在直肠癌 Miles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行 Miies手术治疗的直肠癌患者5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全程优质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并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后的焦虑评分为[(33.4±6.5)分],并发症发生率为16.0%,护理满意度为92.0%,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全程优质护理模式在直肠癌 Miles手术中的应用可明显降低患者的焦虑水平,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护理满意度。

    作者:李瑞姣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某锦纶工业布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

    目的:对某锦纶工业布2万吨聚纺项目进行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探讨防护措施及防治对策。方法:采用职业卫生现场调查,并对工作场所中存在的氨、己内酰胺、噪声、高温等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检测与评价。结果:噪声测量结果存在超标现象:其中熔融岗位、铸带岗位、回收岗位、聚合岗位、牵伸尾丝岗位、空压机岗位、纺丝岗位8 h等效连续声级dB(A)超过国家卫生标准。其他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均未超过国家卫生标准。结论:噪声作业岗位是本项目的职业病危害关键控制点,应进一步对高噪声设备采取隔声减震措施,加强个体防护,通过合理的职业卫生管理措施来防控该项目噪声对作业工人产生的危害。

    作者:褚智勇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精神科门急诊实施应急小组梯队的建立与体会

    总结精神科门急诊实施应急梯队建立与体会。护理人力资源合理安排是现代管理中的重要部分,2012年起护理部组织从11病区挑选具备急诊专业资质护士组成应急小组梯队,进行统一理论和技能培训。让应急梯队小组成员能在精神科门急诊特定的时期和季节胜任门急诊急救能力,还能带动本科室应急急救能力。

    作者:周丽君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自体骨块移植种植体同期植入术修复前磨牙缺失

    目的:外伤、肿瘤或牙周病等导致前磨牙牙槽骨厚度严重不足情况下,探讨合适的种植方法。方法:于颏部正中取一矩形骨块,微型钛板及螺钉固定游离骨块和种植体。结果:所有种植体骨整合良好,术后4-6个月修复,形态和功能满意。结论:上颌前磨牙牙槽骨严重不足的患者可以运用此方法种植修复,效果满意。

    作者:吕佩儿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肩周炎针灸治疗15例分析

    目的:探讨针灸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3年10月我院接收的30例肩周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平均分成两组,实验组与对照组,各1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醋酸氢化可的松局部封闭治疗,实验组患者实施针灸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患者经针灸治疗后,痊愈6例(40.0%),显效4例(26.7%),有效4例(26.7%),总有效率为93.3%,明显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7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灸治疗肩周炎可以有效缓解患者肩关节疼痛症状,改善患者肩关节活动,临床疗效显著,简单方便,是治疗肩周炎的有效方法之一,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胡潘武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酶制剂在慢性肾衰竭治疗中的应用与展望

    慢性肾衰竭患者选择包醛酶淀粉治疗可以使尿素氮的吸附能力大大提高,降低治疗成本,在基层中应用广泛。其原理是将脲酶同双醛淀粉进行结合形成固体酶制剂,使脲酶和双醛淀粉在患者肠内发生反应,从而将患者体内的过剩尿素进行有选择性的清除。作为一种新型的口服固体吸附剂,包醛酶淀粉通过利用双醛淀粉对尿素氮进行吸附,在慢性肾衰竭治疗中具有简单、经济、有效的优点,是慢性肾衰竭口服制剂治疗的未来前景。

    作者:曾恋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门诊输液患者中开展健康教育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析在门诊输液患者中开展健康教育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我院2013年2月至2014年2月我院收治的180例门诊输液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健康教育护理,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评价。结果:观察组的对医护人员的护理满意度评价[91.1%(82/90)]显著高于对照组[83.3%(75/90),P<0.05];观察组的输液常识及格率[81.11%(73/90)]、药物知识及格率[75.56%(68/90)]和良好心态拥有率[90.00%(81/90)]均显著高于对照组[46.67%(42/90)]、[48.53%(33/90)]和[68.89%(62/90)],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观察组自身疾病相关知识及格率[84.44%(76/90)]仅稍高于对照组[81.11(73/90)],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门诊输液患者采取健康教育的护理干预手段有利于患者将抗宣教知识的掌握,有利于提高患者对医护人员的护理满意度评价,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和应用。

    作者:周萍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中医内科治疗痤疮的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研究中医内科在痤疮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患者60例,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其中观察组患者采取中医内科治疗的方法,对照组患者采取西医的方法开展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分析。结果:对照组患者30例,显效13例,有效12例,无效患者5例,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3.3%,观察组患者30例,显效20例,有效9例,无效患者1例,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6.7%。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的好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内科治疗痤疮的效果比较好,并且有着副作用小和标本兼治等一些比较明显的优势,因而值得在临床上进行应用推广。

    作者:阮进荣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重组基因药物在肝癌治疗方面的研究进展

    在对肝癌患者进行临床治疗时,常用的方式就是手术治疗以及化疗,不过这两种治疗方式均不能使患者的疾病状态得以根治。生物科技的不断发展,使得人们坚信采用基因改变的方式可以使各类癌症患者得以根治,因此,对于基因药物的研究也变得越来越广泛。在对肝癌患者进行基因治疗时,通常会将重组腺相关病毒作为理想药物,这主要是因为重组腺相关病毒不具备致病性,且在使用后人体的免疫反应相对较弱。为了对肝癌治疗过程中重组腺相关病毒的应用价值进行深入了解,本研究将对重组腺相关病毒在肝癌治疗过程中的应用情况进行探讨。

    作者:韩晶晶;于英君 刊期: 2014年第08期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