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吉祥
目的:探讨风险管理在社区内科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0年8月至2012年1月来社区医院内科接受治疗的患者70例,随机平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内科护理方式进行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护理的基础上采用风险管理模式进行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及风险事件发生情况,并使用SPSS 13.0软件包对两组患者的比较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风险事件发生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风险管理模式,可以有效的降低社区内科护理中风险事件的发生率,同时可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对于提高社区护理服务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王晓飞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分析产后出血的原因,并探讨临床对产后出血的预防及处理。方法:对我院2012年1月-2013年12月177例产后出血病例进行分析。结果:产后出血的原因主要有:(1)宫缩乏力,(2)胎盘因素,(3)妊高征,(4)凝血功能障碍出血。结论:(1)宫缩乏力,(2)胎盘因素是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
作者:牛玉丽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全程优质护理模式在直肠癌 Miles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行 Miies手术治疗的直肠癌患者5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全程优质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并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后的焦虑评分为[(33.4±6.5)分],并发症发生率为16.0%,护理满意度为92.0%,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全程优质护理模式在直肠癌 Miles手术中的应用可明显降低患者的焦虑水平,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护理满意度。
作者:李瑞姣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总结对烧伤病人心理护理的措施。方法:52例烧伤病人采用心理调查、咨询分析,查找心理变化的特点和原因,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护理,并同时加强常规护理。结果:全部病人均痊愈出院,身心恢复健康。结论:良好的治疗环境和护患关系是做好护理的前提,全面准确的护理计划和及时有效的心理护理措施是保证烧伤患者身心健康的关键。
作者:张忠红 刊期: 2014年第08期
随着社会的进步,激烈的竞争、复杂的关系,使人们的精神压力随之增高,致使精神病发病率逐年上升。康复期精神病患者对疾病有一定的认知,同时就有相应的需求,正确应对他们的需求,及时给予患者及家属正确指导,可有效降低复发。
作者:周建清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调查金湖县儿童计划免疫接种率,探讨儿童计划免疫接种率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对金湖县11个镇2010、2011年出生的儿童进行入户调查,记录接种证上记录的儿童免疫接种情况,共调查360名儿童。结果:金湖县儿童免疫规划建卡率为98.61%(355/360),建证率为99.44%(358/360)。免疫规划接种率:卡介苗99.17%,脊髓灰质炎疫苗98.61%,百白破疫苗97.90%,麻疹疫苗95.83%,儿童“四苗”覆盖率95.83%;乙肝疫苗接种率为98.33%,乙肝首针及时接率为91.94%。流动儿童这些疫苗的接种率均低于本地,不同性别及不同年龄儿童“四苗”接种率及乙肝疫苗接种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金湖县儿童计划免疫接种率在较高水平,及时接种率较低。
作者:吴祖梅;梁国勇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有机磷经皮肤接触中毒的皮肤护理过程及护理措施对策。方法:总结既往2009年1月至2012年12月有机磷中毒经皮肤接触中毒患者101例的相关经验,采取合理有效措施,对有机磷经皮肤接触患者皮肤护理及护理效果进行评估,其中以不发展成为压疮和皮肤感染,不遗留色素、畸形作为成功,否则作为失败。结果:经过对有机磷农药经皮肤接触中毒患者的皮肤护理,成功率达99%,皮肤护理效果很满意。结论:有机磷经皮肤接触中毒皮肤护理工作,可以提高成功率,改进治疗效果,值得临床上应用。
作者:姚红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对56例小儿高热惊厥患儿的急救措施及护理体会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选择2011年10月到2013年10月在本院进行治疗的小儿高热惊厥患儿56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其急救护理的措施,总结急救护理经验。结果:56例高热惊厥患儿经急救、治疗以及精心的护理后惊厥都得到了有效的控制,没有出现严重并发症,呼吸道通畅,后均痊愈出院。住院时间6~10d,平均住院时间为(7.5±1.2)d。结论:小儿高热惊厥具有发病率高、起病急、病情发展快的特点,在临床急救和护理中应采取有效的措施对其高热和惊厥进行迅速的控制,并给予患儿精心的护理,这对于促进患儿的早期康复,提高患儿生活质量具有关键作用。
作者:罗凤艳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讨论联合跟骨牵引与小夹板用于治疗小儿胫骨干骨折的临床疗效,探索小儿胫骨干骨折的优势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在我院骨科进行治疗的56例胫骨干骨折小儿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应用跟骨牵引与小夹板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结果:随访5~12个月,所有患者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1.5~3个月。所有患者经检查没有出现骨折相关的并发症等。根据评价指标结果显示:56例患儿中,治愈程度为优等的有42例,占75%;良等的有12例,占21.43%,中等有2例,占3.57%,优良率为96.43%。结论:跟骨牵引与小夹板联合用于小儿胫骨干骨折的治疗效果较好,优良率高,同时并发症少,值得临床骨科推广应用。
作者:岳莉冈 刊期: 2014年第08期
急性阑尾炎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医疗水平的提高,人平均寿命逐年上升,高龄老人人数在社会上的比例增多,发病率有逐年增多趋势。由于老年患者并存病多,临床表现不典型,常宜延误诊断和治疗。我院2008年~2013年共收治48例老年急性阑尾炎,现将临床特点及诊治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王德成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分析腺性膀胱炎的临床治疗方法。方法:将108例腺性膀胱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两组均行等离子电切术治疗,研究组55例同时给予丝裂霉素膀胱灌注治疗,对照组53例同时给予吡柔比星膀胱灌注治疗。结果:两组总有效率(研究组96.36%、对照组73.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研究组14.55%、对照组16.98%)、疾病复发率(研究组3.64%、对照组5.6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等离子电切术后行丝裂霉素膀胱灌注治疗,可提高腺性膀胱炎患者的治疗效果,总有效率高,不良反应少,复发率低。
作者:郑昕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究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以及临床控制的具体措施。方法:选取2011年10月-2013年9月收治的由于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导致不良反应的116例患者,对患者使用的具体药物,不良反应等进行分析,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结果:对所有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及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使其都得到良好的治疗效果,疗效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氟喹诺酮类的抗菌药物会有多种的不良反应,具有较大的差异,在对患者使用时一定要注意观察使用后的情况。
作者:喻新文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分析在小儿护理中应用肢体语言沟通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对我院2011年1月1日到2013年12月31日间收治的186例小儿患者进行临床护理研究分析。经小儿患者家属同意,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93例)和观察组(93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对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上肢体语言沟通进行护理,并对两组患儿的医嘱依从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通过对两组患儿的依从情况对比分析,可知含有肢体语言沟通的护理观察组患儿总接受率为93.55%,而无肢体语言沟通护理的对照组患儿总接受率仅73.11%,观察组患儿医嘱依从情况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明显,具有可比性(P<0.05)。讨论:在小儿护理工作中,将肢体语言与常规护理进行有效的融合,对患儿进行系统的护理,能够有效的提升患儿对医嘱的依从率,对提高我国小儿疾病患者的护理工作具有积极的意义。
作者:陈芳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总结胰腺炎患者中鼻空肠营养管的应用及护理。方法:对我院2010年1月至2012年11月护理的14例采用经鼻空肠营养管营养治疗的重症胰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4例重症胰腺炎患者行经鼻空肠营养管营养治疗无一例发生感染性并发症。结论:重症胰腺炎患者采用经鼻空肠营养管行肠内营养治疗能有效降低 SAP患者感染性并发症的发生和病死率,治疗费用明显减少,缩短住院天数,提高住院满意度。
作者:杜亚丽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我院耳鼻喉科住院治疗的 BPPV 患者26例进行临床观察,随机分为心理护理组13例,常规护理组13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疗效。结果:心理干预组治愈率96.0%,常规护理组治愈率8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理干预组平均住院天数为(5.3±1.2)d,常规护理组平均住院天数为(6.5±1.8)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 BPPV患者加强心理护理,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转归,提高治愈率。
作者:温馨 刊期: 2014年第08期
子宫腺肌症的概念:正常情况下,子宫内膜覆盖在子宫腔表面,如果子宫内膜在子宫腔以外的部位种植生长并且反复出血,引起症状,即称为子宫内膜异位症,当子宫内膜细胞侵人子宫肌层,在子宫肌层内植生长则称为腺肌症。子宫肌腺症的发生方式有两种,比较多见的是有内向外生长型,与子宫内膜基底层受损有关;另一种是由外向内浸润性,与子宫浆膜层受损有关。近年来,子宫腺肌病的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已成为人们日益重视的妇科常见病,其病因和发病机制不清楚,因其多见于已生育妇女,尤其是多产妇女,不少还有流产、人工流产等宫腔操作史。所以,一般认为是由于分娩、宫腔手术等造成子宫内膜或浅肌层损伤。基底层子宫内膜侵入子宫肌层生长而发病。近年来发现,子宫腺肌症的发病还可能和高雌孕激素、高泌乳素水平有关。因严重影响患者工作和生活质量,引起人们的日益重视。子宫肌腺症因无特殊的症状与体征,术前诊断较难,本文拟就本院妇科收治的经手术病理证实的70例进行分析。
作者:刘晶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美沙拉嗪联合双歧三联活菌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的疗效。方法:符合 UC诊断标准的患者共90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给予美沙拉嗪颗粒1g,4次/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使用双歧三联活菌胶囊420mg,3次/天治疗。8周后评价治疗有效率及外周血C反应蛋白(CRP)改善情况。结果:经过治疗,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为91.1%,对照组的为75.6%,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外周血CRP水平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观察组由(12.23±1.82)mg/L降至(6.21±1.04)mg/L,对照组由(12.04±1.74)mg/L(9.05±1.61)mg/L,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下降的程度更显著,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美沙拉嗪联合双歧三联活菌治疗 UC有效率高,可以显著减轻体内炎症反应,是治疗 UC的有效治疗方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洪芳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研究生物补片在盆底重建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组抽取我院于2011年7月至2013年年7月收治的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39例,对患者的病历资料作历史性回顾。结果:本组39例患者中,25例有效,14例有效,0例无效治疗有效率为100%。结论: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入院后,利用生物补片行盆底重建手术治疗,能够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许艳;叶春艳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肢体语言沟通在小儿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1年01月~2013年12月120例于我院儿科治疗的小儿,按双盲法将其分成干预组60例,对照组60例,对照组患儿接受常规护理,干预组接受带有肢体语言沟通的护理,护理结束后比较两组遵医依从性。结果:干预组患儿遵医依从性为85.0%(完全接受30例,部分接受21例,部分抵触9例,完全抵触0例),高于对照组的61.7%(完全接受21例,部分接受16例,部分抵触14例,完全抵触9例),经统计学处理,两组差异存在统计意义(P<0.05)。结论:在小儿护理中应用肢体语言沟通,可增强护理效果,提高患儿遵医依从性,肢体语言沟通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值得在各级医院应用、推广。
作者:王亚力;伍庭林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总结并分析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介入治疗后手术并发症发生情况,针对术后症状和表现积极对症治疗,积极护理。方法:随机抽取2013年2月-9月间本院明确诊断为下肢动脉硬化栓塞患者20名,其中男性13名,女性8名,平均年龄48~52岁之间。采取不同的介入治疗方式。结果:治疗后有 ASO本身相关疾病的患者11名,其中术前诊断为 Fontaine一期患者9名;术后有呼吸衰竭、心脏衰竭、心功能不全的患者6名,平均年龄为54岁,术前诊断为 Fontaine二期6名;术后病情恶化,截肢患者3名。结论:应仔细询问患者及其家属,明确患者有无相关心血管系统、内分泌系统等疾病,督促患者低脂饮食、控制血压、血糖,建立合理的饮食习惯,适当运动、保持乐观心理状态,针对患者实际情况,积极护理干预,术前制定合适的手术方案、计划;术中充分做好药品准备,严密监护患者生命体征,做好手术突发情况应急预案;术后针对患者疼痛、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症状对症治疗。加强护理,尤其是对老年患者患肢制动,要勤翻身,预防坠积性肺炎,合理使用抗生素、密切监测患者临床症状和生命体征。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作者:郭红丽 刊期: 2014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