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生物补片在盆底重建手术中的应用分析

许艳;叶春艳

关键词:盆底重建术, 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 生物补片, 临床疗效
摘要:目的:研究生物补片在盆底重建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组抽取我院于2011年7月至2013年年7月收治的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39例,对患者的病历资料作历史性回顾。结果:本组39例患者中,25例有效,14例有效,0例无效治疗有效率为100%。结论: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入院后,利用生物补片行盆底重建手术治疗,能够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值得推广使用。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糖尿病患者胰岛素使用的问题及健康教育现状

    糖尿病发病率和病死率不断上升,据估计,中国糖尿病患者病人数于2030年将达到4230万,持续的胰岛素治疗并结合有效的健康教育有利于血糖的控制,而血糖控制良好可有效改善糖尿病症状并预防并发症,是降低心血管疾病发生风险的重要措施。然而全球范围内不规范注射现象普遍存在,我国糖尿病患者的注射现状更是不容乐观,不规范的使用胰岛素是血糖控制不良的重要原因,将会增加如视网膜病变、神经病变及肾病等并发症的发生。本文就目前糖尿病患者使用胰岛素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健康教育管理现状综述如下。

    作者:杨洁;符丽仙;杨咏柳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二联疗法配合心理暗示缓解妇科腹痛的疗效分析

    目的:观察人工流产手术后采用耳穴压豆、穴位按摩、心里暗示疗法缓解妇科腹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人工流产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人流术后患者给予耳穴压豆、穴位按摩、催眠心里暗示疗法,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进行护理,观察两组患者人工流产术后腹痛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腹痛程度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耳穴压豆配合穴位按摩结合心里暗示对降低人工流产术后腹痛等症状的发生有明显效果,可减轻患者痛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韩艳;杨冬梅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戊2奎醚在小儿氯胺酮麻醉中的应用观察

    目的:观察戊2奎醚在小儿氯胺酮麻醉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行外科手术的小儿患者64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一定剂量的阿托品于术前30min肌注治疗;观察组给予一定剂量的盐酸戊乙奎醚于术前进行肌注治疗。观察并记录用药前后两组患者平均动脉压(MVP)、心率(HR)、血体温(T)等指标变化情况;同时采用 VAS评分测定两组患者用药前后的口干程度。结果:给药前,两组患儿各项指标无显著性变化,组间(P>0.05),给药后,两组患儿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给药前,两组患儿口干程度无明显差异,给药后两组患儿口干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分泌量比较,观察组明显少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戊乙奎醚对 M受体的敏感性较高,在小儿氯胺酮麻醉中使用可明显降低患儿口干程度,同时不影响患儿心率、血压及体温,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作者:林伦刚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自动痔疮套扎术治疗80例痔疮出血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探析使用自动痔疮套扎术治疗痔疮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于2012年10月至2013年10月期间收治的80例痔疮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自动痔疮套扎术进行治疗,术后予以常规抗感染治疗。观察患者临床症状与体征的消失情况并进行随访,计算治疗有效率。结果:手术治疗后患者的症状与体征有了明显改善,尤其是便血症状,术后1天即消失。80例痔疮出血患者共行痔疮套扎术102次,手术平均时间为30分钟。术后患者出现不适感以及下腹坠胀等不适问题,平卧12小时后缓解,未出现不良反应或发生感染问题。69例患者治愈,9例好转,2例无效,治疗总有效率为97.50%。2例无效患者再次出现便血症状,经再次痔疮套扎术治疗后痊愈。结论:使用自动痔疮套扎术治疗痔疮出血患者有着较好的效果,操作非常便利,不会对肛垫组织造成破坏或者导致肛门狭窄等问题,并发症的发生率也明显降低,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值得推广。

    作者:李兴元;吴春丽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急性心肌梗死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救的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以来收治9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救治护理。结果:经抢救治疗所有患者均好转出院。结论:密切观察和护理使患者平稳渡过急性期,恢复急性心肌梗死,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陈苏萍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针灸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治疗的meta分析

    目的:系统评价针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方法:采用Meta分析方法对经筛选出5篇有关针灸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的文献进行综合分析。结果:5篇文献符合纳入标准,Meta分析显示针灸治疗DPN有效率优于对照组,其总优势比 OR=4.81,95%置信区间(CI)为(2.52,9.17),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01)。结论:本系统评价结果说明,较之常规药物治疗,针灸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有较好疗效。

    作者:郭益辰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妊娠滋养细胞肿瘤的化疗

    目的:对妊娠滋养细胞肿瘤患者的化疗方法进行探讨。方法:随机抽取我院在2001年1月-2013年6月治疗的妊娠滋养细胞肿瘤患者1130例,对与患者妊娠滋养细胞肿瘤化疗有关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在抽取的1130例妊娠滋养细胞肿瘤患者中,出现了死亡病例64例,患者多是表现出器官衰竭、合并脑疝以及颅内出血的现象,还伴有化疗副反应的出现。结论:妊娠滋养细胞肿瘤患者在进行化疗时,需要进行评估,从而保证妊娠滋养细胞肿瘤患者化疗的顺利进行,以保证妊娠滋养细胞肿瘤患者的身体健康。

    作者:蒋明艳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癔症的急诊护理探析

    目的:探析癔症急诊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分析急诊癔症患者评估。结果正确的急诊护理,可促进癔症患者症状的缓解。结论:急诊护理人员应从心理、社会、家庭等多方面对癔症患者进行系统护理。

    作者:傅惠英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哮喘病患者呼吸护理的应用体会

    目的:研究分析哮喘病患者呼吸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0年11月至2012年10月收治的90例哮喘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研究分析,并按照抛硬币的方法将其分为观察组(45例)和对照组(45例),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1.11%)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的(68.89%),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肺功能,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肺功能较护理前均得到显著改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对比,观察组患者护理后肺功能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干预措施护理在哮喘病临床上具有显著效果,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患者治疗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郭惠均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中药天麻的鉴定和药理解析

    目的:探讨中药天麻的鉴定和药理作用。方法:本次医学研究对中药天麻的显微结构、理化性质、性状与药材来源等方面信息进行了鉴定研究,经查找相关文献,分析了中药天麻的药理研究现状。结果:中药天麻中天麻素含量较高,具有降血压和抗血小板聚集等药理作用,无空心、断面明亮的天麻质量优,且具有红小辫、鹦哥嘴等性状特征。结论:经过系统深入地药理鉴定分析,能够全面准确地认识中药天麻的药理特征及其基本作用。

    作者:成燕芬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优质护理服务在老年性脑梗塞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对神经内科老年性脑梗塞护理中优质护理服务的应用以及实施进行探讨,总结出有效的、合理的护理方法。方法:选取从2013年2月到2014年2月收治的100例老年性脑梗塞患者,随机将所有患者分成对照组(50)与护理组(50),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方法,护理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优质护理,对其进行六个月的临床观察与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身体状况,并且分析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护理组满意度为98.00%,对照组满意度为82.00%,护理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老年性脑梗塞患者采取优质护理措施,能明显提升护理人员满意度,有效缓解护患关系,减少投诉概率,同时也能增加患者治愈概率,在老年性脑梗塞患者采取优质护理,应用前景广泛,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朱小苗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老年阑尾炎患者的临床诊治体会

    目的:分析老年急性阑尾炎患者的临床特点,从而得出正确诊疗方案。方法:对88例>60岁老年急性阑尾炎患者的临床表现、诊断方法、治疗手段进行分析。结果:在88例老年阑尾炎患者中有85例行急诊阑尾切除术,其中3例因阑尾包块行抗感染、支持保守治疗。结论:老年急性阑尾炎体征多不典型,临床表现轻而病理改变却很重,病情发展快、穿孔率及病死率高,老年急性阑尾炎极易误诊和误治,必须及早做出诊断及时治疗。

    作者:宋哲伟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胆结石采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临床体会

    目的:对腹腔镜与胆道镜联合治疗胆结石的临床效果进行体会。方法:选取已经确诊的胆结石病例100例,分为两组: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50例。对照组运用传统的方式切开胆囊取结石,观察组运用腹腔镜与胆道镜结合的方式进行治疗。结果:观察组住院以及手术的时间与对照组相比明显要短,手术的疗效也比对照组要好,手术之后并发症的产生率也比对照组低。结论:运用腹腔镜与胆道镜联合方式对胆结石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好。

    作者:赵惠生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手法复位内外侧交叉克氏针固定治疗小儿肱骨髁上骨折的临床研究

    目的:分析手法复位内外侧交叉克氏针固定治疗对小儿肱骨髁上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5月到2013年4月的50例小儿肱骨髁骨折患者,在C型臂以及X射线的监管下,运用手法复位内外侧交叉固定克氏针的方式治疗。结果:在这些患者手术后进行术后回访,时间为6-24个月,平均为13.4个月,所有患者均在术后3-6周达到痊愈的效果,没有出现术后再骨折和肘内、外翻畸形等并发症。术后随访的恢复效果中优秀为35例(75%),良好为10例(20%),尚可为3例(6%),优良率达到了94%。结论:手法复位内外侧交叉克氏针固定治疗对小儿肱骨髁上骨折十分有效,应在小儿肱骨髁上骨折治疗上得到推广。

    作者:刘伟军;蒋泰媛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显微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78例的临床体会

    目的:探讨显微镜下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方法及效果。方法:收集我院2001至2011年来采用显微镜下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资料。结果:手术后24小时内复查头颅CT显示血肿基本清除45例,大部分清除31例,发生对侧硬膜外血肿2例。术后随访12个月,按日常生活评分(ADL)定级:Ⅰ级21例;Ⅱ级24例;Ⅲ级22例;Ⅳ级8例;Ⅴ级3例。结论:显微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能明显减少对脑组织、神经、血管损伤,有效清除血肿,成为预后良好的一种方法。

    作者:谢文友;邵强;吴波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米非司酮配伍甲氨蝶呤用于宫外孕治疗中的疗效分析

    目的:对米非司酮配伍甲氨蝶呤用于宫外孕治疗中的疗效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选择2011年12月到2013年12月在本院进行治疗的宫外孕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表的方法随机将其分为 A、B两组,每组各40例,其中 A组患者给予单独甲氨蝶呤治疗,B组患者给予米非司酮配伍甲氨蝶呤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评价和比较。结果:A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0.0%,B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7.5%,B组明显高于A组,组间比较有P<0.05,差异具有显著性。结论:米非司酮配伍甲氨蝶呤应用于宫外孕的治疗中具有良好的疗效,建议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高晓燕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产后出血的原因分析与常见护理技术

    目的:对妇女产后出血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探讨常见护理技术,以期为产后出血的护理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0月~2013年10月我院收治的80例产后出血患者病例,研究出血的原因,并介绍常见护理技术。结果:80例产后出血产妇中53例(81%)由子宫收缩乏力引起,胎盘原因造成出血的产妇11例(13.75%),16例(20%)因软产道乏力而出血。其中子宫收缩乏力在产后出血产妇中占有较高比例,其次为软产道乏力与胎盘原因,分别与非宫缩乏力、无软产道乏力以及无胎盘产妇相比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产后及时采取护理措施,可有效防止出血的发生,临床中应推广应用。

    作者:刘宇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早产儿贫血140例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对早产儿所发生贫血以及与其有关因素进行探讨。方法:选择我院曾收治的140例发生贫血早产儿,根据其贫血发生的不同时间,将其分数两组,其中一组早产儿的贫血发生时间比较早,将其作为对照组,另外乙组早产儿的贫血发生时间较晚,将其作为观察组,两组患儿的数量相等,对这两组患儿的贫血发生时间以及其主要原因进行分析,并分析贫血发生时间早晚的相关因素。结果:在这些早产儿中,大部分的贫血发生时间都在2周之内,由于感染及失血原因而导致的贫血早产儿中,观察组与对照组中所占的比例分别为85.7%与74.1%。比较观察组患儿与对照组患儿出生时基础 Hb值,观察组要高于对照组,两组患儿之间有显著差异存在,比较两组患儿在首次贫血发生时的平均红细胞体积,对照组中患儿较高,两组之间存在显著差异。结论:早产儿贫血大部分都是在出生后的2周时间内发生,一般是由于感染以及失血等多种因素共同造成的,并且贫血发生时间与早产儿出生时的基础Hb之间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作者:程建;廖勇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探讨输尿管结石的临床治疗体会

    目的:探讨应用纯中药治疗输尿管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中药汤剂(乌药、鸡内金、郁金、金钱草等)口服治疗本病185例。结果:185例输尿管结石患者,治愈:输尿管结石138例。好转:输尿管结石1例,肾结石伴输尿管结石43例。无效:肾结石伴输尿管结石3例。结论:经该方的治疗对1厘米以下(包括1厘米)的泌尿系结石安全、有效。

    作者:黎晓岚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泌尿外科患者多重耐药菌感染的护理体会

    随着多重耐药菌感染的患者越来越多,医院及医护人员面临着越来越多的压力,如何做好多重耐药菌感染的预防及控制,是每位医务工作者的责任及义务。本文总结了12例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的护理体会,对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采取及时有效的护理干预,勤洗手、合理使用抗菌素等,是避免多重耐药菌发生交叉感染及暴发流行的关键。

    作者:陈小青;李彩虹 刊期: 2014年第08期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