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亚力;伍庭林
目的:探讨镇静催眠类药物中毒的院前急救疗效。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急性镇静催眠类药物中毒患者80例,随机划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采取院前急救措施和纳洛酮、脱水剂等药物进行治疗,对照组则由110或者家属直接送至医院治疗,院前无其他治疗措施,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7.5%,显著高于对照组85%,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镇静催眠类药物中毒的院前急救是患者抢救成功的关键,阻止病情的发展,有效降低病死率、伤残率、并发症,提高治愈率,值得推广。
作者:周新;苏红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选择我院自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患儿30例,按照随机自愿的原则分成干预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干预组实行整体护理方法,在治疗期间加强对感染以及出血并发症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后的感染以及出血等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干预组15例患儿中,出血患儿8例,出血率为53.33%,有2例患儿出现感染,感染率为13.33%,所有患儿经治疗后病情发生好转出院。对照组中,出血患儿13例,出血率为86.67%,;有4例患儿出现感染,感染率26.67%,所有患儿治疗后病情好转出院。干预组患儿的出血发生率以及感染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儿的出血发生率以及感染率,两组患儿之间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患儿采取整体的护理干预,患儿的感染与出血发生几率显著降低,患儿的生活质量得到了有效提高,值得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推广。
作者:毕云萍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析癔症急诊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分析急诊癔症患者评估。结果正确的急诊护理,可促进癔症患者症状的缓解。结论:急诊护理人员应从心理、社会、家庭等多方面对癔症患者进行系统护理。
作者:傅惠英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总结分析多年来幼儿园低龄儿童的视力检查技巧,并将结果与从事儿童眼科保健的同行进行交流。方法:应用儿童图形视力箱,对3~4岁幼儿园儿童实行便衣培训,在与儿童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基础上,分批分组对儿童进行视力检查。结果:对3岁儿童图形视力表进行随机统计,在200例儿童中,配合检查的有193例,合格率为96.5%。200例4岁儿童中,配合检查的有197例,配合力高达98.5%。结论:通过儿童图形视力箱的应用、医护人员的便衣培训及与幼儿园儿童的沟通和交流,能够有效提高幼儿园儿童的视力检查配合率,同时也使儿童视力检查的速度和质量得到全面提升。
作者:张丽珍 刊期: 2014年第08期
医学影像是指为了医疗或医学研究,对人体或人体某部份,以非侵入方式取得内部组织影像的技术与处理过程,是一种逆问题的推论演算,即成因是经由结果反推而来。目前临床运用的影像学技术主要包括X-RAY、CT、MRI(磁共振成像)、ECT(发射体层成像)、USG(超声成像)等。医学影像由于其自身直接与非介入性的诊断特性,在临床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也使它成为法医临床学的重要依赖技术。医学影像资料作为病历的一部分,属于刑诉法规定的书证范畴,其直观和相对客观的证据特性使它在案件侦办过程中也得到充分应用。
作者:杨明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对上消化道患者的护理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4月到2012年7月收治的250名上消化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出在临床护理过程中的体会。结果:经过治疗250名患者有201名痊愈,有45名患者病情有所好转,有4名患者死亡。结论:我们可以通过加强对患者的护理干预,从而帮助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谢正英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平板运动试验(TET)诱发心律失常的特点。方法:对275例方案进行次极量TET,记录运动前、运动中及恢复期的心电图和血压。结果:运动诱发心律失常30例。偶发室性期前收缩(PVS)22例,偶发房性期前收缩(PAS)8例,频发PVS、短阵室性心动过速、频发 PAS、短阵房性心动过速3例。结论:TET时诱发心律失常的有效方法。偶发的期前收缩对于TET阳性与阴性者的发生率无明显差异,而频发的期前收缩、室性心动过速、房性心动过速等阳性患者发生率明显高于阴性患者。
作者:包杰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分析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取2型糖尿病患者88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2例接受单纯胰岛素治疗,观察组46例采取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及低血糖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 FBG、2hPG、HbAlc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血糖达标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低血糖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对2型糖尿病患者有显著疗效,可有效调节患者血糖,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作者:蒲小聘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股骨颈骨折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护理方法。方法:我院自2011年1月至2013年12共收治78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患者全部采用全髋关节置换手术,术后按照随机自愿的原则分成康复护理组与常规护理组,根据两组患者术后半年~2年康复状况的随访结果,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康复效果。结果:康复护理组经康复护理干预后优良率为94.87%,显著高于常规护理组的优良率(58.97%),两组患者疗效评定结果比较 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股骨颈骨折的术后护理中,制定科学合理的术后康复护理措施,根据老年患者的心理和生理特点,制定具有针对性的康复护理计划对于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意义重大。
作者:江国香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熟地山萸汤治疗肾阴虚型绝经过渡期崩漏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妇科自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收治的64例肾阴虚型绝经过渡期崩漏患者进行观察研究,随机分为2组,每组32例,对照组患者口服炔诺酮片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口服炔诺酮片的基础上服用熟地山萸汤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愈效果和治疗总有效率都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症状评分都有明显改善(P<0.05),而且评分结果都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利用熟地山萸汤进行肾阴虚型绝经过渡期崩漏能有效缓解患者症状,提高治疗有效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朱如彬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肝硬化失代偿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的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为临床合理有效使用抗菌药物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5年来106例肝硬化失代偿合并 SBP患者的临床表现、病原学检查,药敏实验结果。结果:106例肝病患者中有90例(85%有)腹胀,82例(77%)有腹部压痛或反跳痛;73例(69%)有发热,52例(49%)有自觉腹痛,44例(42%)有腹痛。54例(51%)腹水白细胞≥0.5×109/L;37例(35%)腹水白细胞%0.3×109/L;PMN(腹水多形核白细胞)%0.5者122例(58%),PMN%0.25者90例(42%)。16例(15%)腹水细菌培养阳性,共分离细菌8株,6种细菌,革兰阴性菌占88%,革兰阳性菌占12%。结论:肝病患者并发SBP者临床表现多样,腹水细菌培养阳性率低,PMN比值是诊断SBP的可靠指标。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对第三代头孢、第三代喹诺酮抗生素敏感。
作者:宋玲莉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超声乳化术对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治疗效果。方法: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行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术后随访半年,比较术前术后患者的视力、眼压和前房深度。结果:患者术后视力明显提高,眼压降低,前房深度增加,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乳化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安全有效、简便经济。
作者:李红辉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体检中心采用优质护理服务在体检路径中的应用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3月~2014年3月在我院体检中心行健康体检者中随机选取出200例进行试验对比研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体检者,其中对照组成员给予常规护理服务,实验组成员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优质护理服务,比较两组体检者个项数据的情况。结果:两组体检者在体检过程中获得的体检项目比较,p均小于0.05,差异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结论:优质护理服务在健康检查中获得较高的满意度,有效的提高了体检效率及质量,极大地调解了医患关系,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伍燕;孙红晨 刊期: 2014年第08期
脊柱胸腰段骨折患者通常病情较为复杂,对患者生命具有严重威胁,手术治疗是其临床主要治疗手段,本文则也就针对脊柱胸腰段骨折治疗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刘义斌 刊期: 2014年第08期
近些年来,随着临床医学和各种医学检验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各种自动化检验器材的广泛应用,为临床医学检验带来了许多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许多问题,例如在临床医学检验过程中,虽然检验技术非常先进,但是其质量控制环节却非常薄弱甚至留有管理漏洞,从而严重影响了临床医学检验的可靠性。因此,临床医学检验的质量控制也日益受到人们关注与重视,本文通过分析临床医学检验过程中各种实际存在或已发生的若干问题,从临床医学检验前、中、后三个方面对质量控制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探讨。
作者:肖进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伴有发热的呼吸系统疾病诊断和治疗方法并进行临床分析。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我院2011年12月至2013年12月期间收治的56例伴有发热的呼吸系统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汇总和分析。结果:在56例患有发热的呼吸系统疾病患者中,51例患者患有感染性疾病,5例患者为非感染性疾病,两者比例分别为91.1%和8.9%。结论:呼吸系统疾病患者伴随感染性疾病是发热的主要原因,这有利于伴有发热的呼吸系统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对于提高疾病诊断的准确率和治疗的有效性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刘丹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由于特殊的环境与特殊的待遇,手机已成为大量细菌的繁殖基地。很多消费者几乎没有清洁手机的意识,更加重了细菌的繁殖。如果不注意个人卫生的话,手机也会成为臭虫等昆虫的“产卵基地”[1]。手机表面布满数以万计的细菌,在打电话时这些蠕动的细菌难免会被擦抹到面部等部位,可能引起暗疮、肺炎、脑膜炎,甚至超级病毒、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个别青春女士皮肤暗疮与频繁使用受到病菌污染的手机有很大关系。俗话说“病从口入”手机带来的疾病也不只是局限于皮肤病的范畴。很多手机用户有边吃东西边打电话的习惯,而手机上的细菌也许就“顺流而下”了。还有一些千里传音的情侣往往在挂电话时附赠上含糖量很高的飞吻,殊不知他们吻的不是爱侣,而是携毒颇高的手机。方法:调查问卷法(自行设计调查问卷进行家访)、实验室检测法。结果:人们对手机上的细菌是否影响健康都很关注,但是针对存在的手机需要定期消毒的认识的问题,有必要加强宣传、教育。
作者:王旭琴;祁玲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功能锻炼对肱骨踝上骨折儿童患者的恢复帮助,总结护理经验。方法:通过记录我院治疗的123例肱骨踝上骨折患儿恢复情况,积累并归纳功能锻炼对病情恢复的护理注意事项,总结护理经验及体会。结果:本院对123例儿童患者按照护理方案进行功能锻炼后,肱骨踝上骨折患儿的恢复有着显著地效果,均未出现不良并发症状。结论:根据不同儿童患者的情况,使用特别的、适度的、合理有效的功能锻炼可以有效促进患者的痊愈,提高手术成功率。
作者:代艳芳;冯雯;杨芳;姚国丽;唐栏青 刊期: 2014年第08期
护士在临床工作中长时间与病人接触,不可避免会发生一些摩擦或冲突,若不及时处理好,容易导致双方情绪波动,对工作及病人的健康都会造成不良的影响,甚至扰乱医院的工作秩序。如何杜绝护理差错和事故,避免纠纷的发生,是护理人员应该重视和探讨的问题。
作者:史爱华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研究控制性手术治疗肝胆外科损伤的相关临床治疗方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治疗的70例肝胆外科损伤患者,按照随机分组的方法分为两组,即实验组和参照组。其中实验组采取损伤控制性手术治疗,参照组采取传统的常规 I期手术治疗。安排相关临床管理人员对两组实验肝胆外科损伤患者的临床情况进行观察和记录,主要观察指标涉及到患者的死亡率和产生粘连性肠梗阻、肺部感染等并发症方面所发生的情况。对比两组临床患者的效果。结果:综合两组患者各项临床所得指标进行分析,实验组无论是患儿的死亡率还是粘连性肠梗阻、肺部感染等均明显优于参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即P<0.05。结论:对于肝胆外科损伤患者,采取控制性手术治疗具有疗效显著的优势,能够降低患者的死亡率和并发症的发生,帮助患者减轻痛苦。
作者:李志珍 刊期: 2014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