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艳芳;冯雯;杨芳;姚国丽;唐栏青
目的:探讨100例颅内动脉瘤栓塞术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3年4月~2014年4月收治的100例患者,再进行过颅内动脉瘤栓塞术治疗后,通过随机方法将这些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40例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60例采用针对性护理,之后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的平均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和治疗满意率均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所有的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患者经脑动脉瘤介入术治疗时给予全方位的护理,这种措施可在一定程度上缩短患者的恢复期,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朱红霞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门诊外科换药的有效护理措施及感染控制方法,提高门诊外科换药的安全性。方法:收集2012年2月到2014年2月两年间于我院门诊外科换药的5620例患者的有关护理资料,对换药患者的护理效果及感染控制措施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620例患者经门诊外科换药后,创口痊愈效果良好,换药过程中未发生交叉感染现象,感染控制及护理情况良好。结论:在门诊外科换药过程中,应采取有效的感染控制措施,防止创口感染现象的发生;还应积极与患者沟通,使患者树立良好的预防感染意识,提高护理质量,使外科换药质量效果优化。
作者:杨斌 刊期: 2014年第08期
随着我国医学检验技术的快速发展,许多疾病都在依靠着检验科的检验结果来进行更准确的诊断,在临床医学检验中,医学检验数据应做到准确、及时、可靠,并且要对检验质量进行控制,这就要求检验结果必须准确。本文主要从医学检验质量控制方面常见的问题和措施进行讨论。
作者:李露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对纳洛酮辅治新生儿窒息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方法:选取从2012年3月到2014年3月收治的40位新生儿窒息患儿,随机将所有患儿分成对照组(40)与观察组(40),对照组患儿采取常规对症综合治疗,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40ml葡萄糖注射液中加入0.01mg/kg的纳洛酮进行8h的静脉滴注,将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对照组有效治疗概率为62.50%,观察组有效治疗概率为90.00%,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新生儿窒息,采用纳洛酮进行辅助治疗,疗效理想,没有出现不良反应,是治疗新生儿窒息安全有效的药物,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陶登仙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析孕产妇死亡及相关因素及对策,以便为临床降低孕产妇死亡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2014年5年期间孕产妇死亡患者41例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她们的临床资料,总结分析死亡相关因素,并针对死亡因素提出应对措施。结果:41例孕产妇死亡患者前五位死因依次为产科出血(48.78%)、产褥感染(14.63%)、妊娠合并内科疾病(12.20%)、妊娠期高血压(7.32%)、羊水栓塞(7.32%);孕产妇死亡相关因素则包括经济水平低、住院分娩率低、文化程度低、计划外生育、交通不便、未接受围产期保健等。结论:加强基层地区孕产妇干预处理,尤其要做好围生期保健及产科建设,对于降低孕产妇死亡有着积极的意义。
作者:何建平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的临床治疗方法和疗效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7月10日~2014年1月1日在我院治疗的56例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随机将所有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其中研究组28例予“药物治疗+康复治疗”,对照组28例只予“药物治疗”,后用统计学方法对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治疗后两组有效率比较:研究组总有效率为89.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7.1%,两组间差异(P<0.05),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无效率比较:研究组中无变化2例,加重1例,死亡0例,占总无效率分别为66.7%、33.3%、0.0%;对照组中无变化15例,加重6例,死亡1例,占总无效率分别为41.7%、50.0%、8.3%,两组间差异(P<0.05),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传统药物治疗治疗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时,合并康复治疗,能有效提高患者治疗的有效率,减少无效(加重、死亡人数)率,值得临床参考。
作者:谢卫华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究社区健康卫生服务管理中心在实行绩效考核制度后的工作情况。方法:于2011年01月-2012年12月在我区县选取两个社区健康卫生服务中心,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实行绩效考核体系,对照组采用传统考核制度。以群众满意度、居民对基本药物制度的认知程度以及医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作为评价指标,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观察组的工作成绩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绩效考核制度可以有效的提高社区健康卫生服务中心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应大力推广该制度的落实,建立合理可行的考核制度。
作者:胡萍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对ICU患者护理中行人性化护理方法并进行效果分析。方法:将病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人性化护理,对比两组满意度。结果:实验组非常满意有35例,满意有15例,不满意有1例;对照组非常满意有26例,满意有9例,不满意有16例。实验组总满意率为98.04%,对照组为68.63%,相较差异较大(P<0.05)。结论:对重症监护病人采用人性化护理可以增加病人的满意度,提升病人的舒适度,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陈雪璠;袁秀;段花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微创手术后造成继发脑水肿的临床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来我院接受高血压脑出血治疗的患者140例,依据患者脑水肿转归情况分为吸收组和扩大组,分别从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出血部位、平均住院天数、发病至手术时间、高血压病程、术前血肿量、术前格拉斯哥(GCS)评分等方面进行比较,并使用SPSS 13.0软件包对比较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出血部位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患者平均住院天数、发病至手术时间、高血压病程术前血肿量、术前 GCS评分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平均住院天数、发病至手术时间、高血压病程术前血肿量、术前GCS评分是造成患者微创手术后继发脑水肿的重要影响因素,开展脑水肿影响因素研究,对于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脑水肿并发症的预防具有重要临床指导意义,值得进行进一步研究。
作者:丁毅;马志伟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小儿隐睾围手术期护理体会。方法:总结2010年5月~2013年2月共收治58例小儿隐睾患者,通过正确的治疗。结果隐睾治疗效果满意。结论:小儿隐睾强调早期手术治疗,做好术前护理,术后密切观察伤口情况,做好局部护理,有助于早日康复。
作者:张静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40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顽固性心力衰竭患者,经酚妥拉明联合尼可刹米治疗。7d后统计疗效,结果总有效率为91%。酚妥拉明联合尼可刹米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顽固性心力衰竭疗效显著可靠。
作者:于健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对比急性心肌梗死后急诊介入治疗与择期介入治疗的疗效。方法:将在我科治疗的48例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患者分为2组,急诊组12例进行急诊PCI,择期组36例择期PCI手术治疗。观察手术效果和术后并发症等临床指标。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诊介入治疗在急性心肌梗死治疗中比择期介入治疗更有效。
作者:杨玲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慢阻肺继发肺间质纤维化采用白三烯受体拮抗剂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7月至2013年7月我院收治的60例慢阻肺继发肺间质纤维化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地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30例患者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30例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顺尔宁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各项指标变化情况。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治疗组患者运动耐力及呼吸困难评分均有所改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相比,治疗组桡动脉动脉血气分析及肺功能均明显改善,而对照组无明显变化,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白三烯受体拮抗剂治疗慢阻肺继发肺间质纤维化效果确切,因此,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琼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胆囊切除术中迷走胆管损伤造成胆管漏的原因、诊断、预防及治疗的经验教训。方法:收集我院自2010年1月至2014年06月行胆囊切除术病例80例。发生迷走胆管损伤胆管漏5例,采用腹腔穿刺置管引流联合鼻胆管减压对胆囊切除术后迷走胆管漏进行治疗。结果:2例放置腹腔引流管的患者于术后第7天拔除腹腔引流管痊愈;3例行经十二指肠逆行胰胆管造影检查的患者放置鼻胆管引流,其中2例术后第10天拔除鼻胆管,另1例患者行腹腔穿刺抽液均痊愈。5例患者都未行二次剖腹探查,治愈出院。
作者:倪骏森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和分析神经内科护理中所发生的护理不良事件的原因,并对其不良事件的管理和控制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方法:选取2013年3月到2014年1月在我院治疗的神经内科患者100位,并将其随机分为人数相等的观察组和对比组。对观察组的护理人员进行一个护理不良事件的管理与控制措施的培训和考核之后再对患者进行护理,对对比组织的护理人员不作任何培训和考核,并对两组护理人员的不良事件进行评比。结果:通过对比调查,观察组的不良事件对比组少得多,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护理人员进行一个护理培训和考核之后再对其患者进行护理,能使护理不良事件减少很多,不良事件的管理与控制措施值得在神经内科护理上推广。
作者:石庭仙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四肢关节端复杂性骨折采用锁定加压钢板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64例行锁定加压钢板治疗的四肢关节端复杂性骨折患者,并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64例患者均行锁定加压钢板治疗,骨折均愈合;其功能恢复优良率为90.63%。结论:给予四肢关节端复杂性骨折患者锁定加压钢板治疗可取得良好的效果,且有助于患者功能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刘文华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分析鼻内镜下儿童腺样体低温等离子融切术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从2012年8月到2014年3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腺样体肥大患儿中,随机抽取33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所选患儿都实施鼻内镜下儿童腺样体低温等离子融切术进行治疗,并对临床疗效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3例患儿,在手术过程中,基本没有出血或仅有少量出血,其平均出血量是(2.3±0.6)ml;一次治愈有32例,占97.0%,仅有1例为两次治愈,占3.0%,其总治愈率达100%。此外,所有患儿的鼻塞以及睡眠打鼾等临床症状全部消失;对其进行6到12个月的随访,没有出现并发症。结论:儿童腺样体肥大患儿在鼻内镜下实施低温等离子融切术进行治疗,不仅操作简单、安全性高,而且治疗效果显著。
作者:宁金梅 刊期: 2014年第08期
改革开放后,我国的经济不断增长,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得到提高,不仅对物质需求的增大,而且思想意识也在现代化的教育中得到转变。当下,原有的传统计划生育宣传的理念、方式方法和手段显然已不能适应新时期发展的需要,对计划生育工作提出的新要求、新目标、新任务成为时下计划生育宣传教育工作所面临的大挑战。因此,唯有创新计划生育宣传教育工作的方式和手段,才能为社会的良好发展提供优质的人口环境。
作者:竺小洪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平板运动试验(TET)诱发心律失常的特点。方法:对275例方案进行次极量TET,记录运动前、运动中及恢复期的心电图和血压。结果:运动诱发心律失常30例。偶发室性期前收缩(PVS)22例,偶发房性期前收缩(PAS)8例,频发PVS、短阵室性心动过速、频发 PAS、短阵房性心动过速3例。结论:TET时诱发心律失常的有效方法。偶发的期前收缩对于TET阳性与阴性者的发生率无明显差异,而频发的期前收缩、室性心动过速、房性心动过速等阳性患者发生率明显高于阴性患者。
作者:包杰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观察人工流产手术后采用耳穴压豆、穴位按摩、心里暗示疗法缓解妇科腹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人工流产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人流术后患者给予耳穴压豆、穴位按摩、催眠心里暗示疗法,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进行护理,观察两组患者人工流产术后腹痛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腹痛程度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耳穴压豆配合穴位按摩结合心里暗示对降低人工流产术后腹痛等症状的发生有明显效果,可减轻患者痛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韩艳;杨冬梅 刊期: 2014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