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护理分析

王莉亚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 护理, 体会, 效果
摘要:目的:总结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护理中的一些措施。方法:选取2013.4-2014.1来我院就诊的9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分别采用综合个性化的护理措施和传统的护理方案进行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相关研究指标。结果:研究组的抢救失败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且患者梗死面积越大,心力衰竭及恶性心律失常等并发症发生率越高。结论: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全面有针对性的护理治疗措施可明显提高患者的生存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小,改善预后,值得在临床推广。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论精神病康复期护理

    随着社会的进步,激烈的竞争、复杂的关系,使人们的精神压力随之增高,致使精神病发病率逐年上升。康复期精神病患者对疾病有一定的认知,同时就有相应的需求,正确应对他们的需求,及时给予患者及家属正确指导,可有效降低复发。

    作者:周建清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影响护士健康心理的因素及对策

    社会文明的进步、护理学科的文明发展,要求当代护士除了具备必须的专业护理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健康的心理也是必须具备的工作特质。但是有一部分护士在健康心理方面还存在着一些不可忽视和小觑的问题,严重影响着护理质量和患者的康复效果,也对其自身的身心健康造成一定的危害。因此探讨如何树立护士从业中的健康心理是十分必要的话题,本文将系统的阐述影响护士健康心理确立的因素并积极寻求出路和方法解决目前的困境,以便打造高素质的护士队伍。

    作者:符旭娥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妊娠晚期未足月胎膜早破患者的治疗及妊娠结局分析

    目的:探析妊娠晚期未足月胎膜早破患者的有效治疗方法以及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于2013年3月至2014年3月期间收治的55例未足月胎膜早破孕妇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患者采用期待疗法进行治疗,观察两组孕妇的分娩方式以及妊娠结局。结果:55例患者中,41例患者为阴道分娩,所占比例为74.54%,其余14例为剖宫产。新生儿共有4例新生儿死亡,原因分别为宫内感染、肺炎、早产重度窒息,所占比例为7.27%。结论:妊娠晚期未足月胎膜早破会对母婴均造成较大威胁,因此其治疗过程中需要正确处理胎膜早破、胎儿肺发育不良,合理利用糖皮质激素、抗生素并采用合适分娩方式非常关键,以此来可以有效降低新生儿死亡率,改善妊娠结局。

    作者:余焕章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酶制剂在慢性肾衰竭治疗中的应用与展望

    慢性肾衰竭患者选择包醛酶淀粉治疗可以使尿素氮的吸附能力大大提高,降低治疗成本,在基层中应用广泛。其原理是将脲酶同双醛淀粉进行结合形成固体酶制剂,使脲酶和双醛淀粉在患者肠内发生反应,从而将患者体内的过剩尿素进行有选择性的清除。作为一种新型的口服固体吸附剂,包醛酶淀粉通过利用双醛淀粉对尿素氮进行吸附,在慢性肾衰竭治疗中具有简单、经济、有效的优点,是慢性肾衰竭口服制剂治疗的未来前景。

    作者:曾恋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应用冷沉淀血小板等成分血成功抢救产后失血性休克患者的病例分析

    目的:分析冷沉淀、血小板等成分血抢救产后失血性休克患者的病例,为了更好的指导临床合理应用成分输血。方法:选择我院应用冷沉淀,血小板等成分血抢救的一名重症产后失血性休克患者做为典型病例来分析。结果:患者康复出院,抢救成功。结论:冷沉淀在抢救产后大出血患者中的疗效显著,但是冷沉淀的具体用法还不被我院临床医生所熟知,这就要求我们血库加大培训力度,积极与临床医生沟通,为临床合理用血提供帮助。

    作者:李秀伶;董承伟;张东敏;吕国庆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流行病学调查及应急处理措施研究

    目的:探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流行病学调查情况及应急处理措施。方法:按照《公共卫生突发性事件的应急条例》对突发的公共卫生事件流行病学进行调查,并采取相应的应急处理措施。结果:通过调查研究、卫生宣传、完善疫情报告、隔离检疫制度,为有效抑制流行病的传播提供前期指导;制定全面防治条例及检查检验流程,尽早研发有效的疫苗,为避免流行病扩散创造有利条件。结论:公共卫生事件的流行病学出现时,应该对疾病做好充分的检查流程,做好充分的准备,在处理过程中对技术要求严格,加强组织管理,提高应急处理的完善性。

    作者:唐群章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饮食结构在冠心病预防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冠心病预防中进行饮食结构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对来我院治疗的80例患者资料进行分析,根据患者治疗时间顺序分为两组。对照组进行一般护理,实验组则进行饮食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预防后5例突发冠心病,其冠心病发病率为12.5%低于对照组(40%)(P<0.05),实验组34例对我院预防总体比较满意,满意度为85%高于对照组(57.5%)(P<0.05)。结论:冠心病机制复杂,发病率较高,加强患者饮食护理效果较好,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宋莹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108例尘肺病人痰培养阳性结果分析

    目的:分析尘肺病人痰培养结果及耐药情况分析,寻找尘肺病人呼吸道感染特点及为抗感染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取我院尘肺科入院48小时内的尘肺病人痰标本,按规范进行培养鉴定及药物敏感试验,对其中阳性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尘肺科病人痰培养阳性结果中,以肺炎克雷伯菌占41.67%,其中肺炎克雷伯菌亚种占38.89%,其结果高于相关文献报道,耐药性除在阿莫西林、替卡西林和哌拉西林耐药外,其他常见药物均为敏感。结论:针对有呼吸道感染症的尘肺科病人,入院后可优先根据肺炎克雷伯菌的耐药情况进行治疗,待培养结果出来后再进行调整。

    作者:吴锡红;李佐祥;梁永生;李玲;李家松;杨爽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分析病毒性肝炎患者的心理特点及临床护理要点

    目的:通过对病毒性肝炎患者的心理护理,使患者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早日康复。方法:选择病毒性肝炎患者40例,通过对不同病毒性肝炎患者给予分析及心理护理,达到预期治疗目的。结果:40例患者均达到满意效果,心理障碍得到明显改善,愉快地接受治疗。结论:病毒性肝炎患者的心理状况概括起来有抑郁、焦虑、孤独感、依赖、否认等。应针对患者不同心理状况给予针对性的心理护理。

    作者:吴香莲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胆汁反流性胃炎临床诊断与治疗探讨

    目的:探讨胆汁反流性胃炎临床诊断与治疗效果分析。方法:选取本院2009年5月10日~2013年5月10日在我院确诊为胆汁反流性胃炎的89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组为研究组45例,对照组44例;研究组予“吗丁啉+硫糖铝”治疗,对照组予“吗丁啉”治疗。后经过统计分析,比较两组的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治疗后,研究组总有效率为82.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9.1%,两组疗效之间的差异比较(P<0.05),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并且研究组总不良反应为8.9%;对照组总不良反应为25.0%,两组不良反应之间的差异比较(P<0.05),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结论:胆汁反流性胃炎主要通过胃镜检查及相应的临床表现确诊;治疗上予“吗丁啉+硫糖铝”的效果优于只用“吗丁啉”治疗,并且不良反应也相对减少,值得临床参考。

    作者:杨胜林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浅谈优质护理在消化内科的实践

    目的:对将优质护理应用在消化内科护理中的方法以及价值进行了探讨。方法:选择消化内科患者100例,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选择和分组都要具有随机性,为对照组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在此基础上对观察组的患者进行优质护理,对2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程度、住院时间和康复效果等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分别为100%、84%,康复率分别为98%、80%,前者的住院时间也远远小于后者,比较两组数据,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即P<0.05。结论:将优质护理实施在消化内科护理中可以使患者康复的时间缩短,康复率提高,护患关系得到改善。

    作者:李秀莲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肺隐球菌肺炎一例治疗体会

    肺隐球菌病临床特点及影像学表现缺乏特异性,极易误诊及漏诊。治疗方法及药物少,病程长。虽然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但从病例分析结果来看诊治该病仍有一定规律可循,亟需提高对本病的认识,遇到疑似病例应行血清乳胶凝集试验及肺活检或手术病理予以明确,药物治疗需要足够疗程。本文通过分析我院一例肺隐球菌病患者的临床表现、辅助检查结果、治疗及预后特点,从而提高临床上对本病的早期诊断与治疗的水平。

    作者:徐小军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胎盘早剥患者的临床观察与护理分析

    目的:通过对胎盘早剥患者的临床观察,分析其科学护理的方法应用。方法:以我院救治的胎盘早剥患者78例资料为对象,进行临床护理和观察,分析母婴结局表现。结果:本组胎盘早剥的患者当中,57例在产前被确诊为胎盘早剥,为总数的73.07%,21例患者在产后确诊为胎盘早剥,为总数的26.92%;21例围产儿死亡,死亡率为26.92%;2例患者切除子宫,为总数的2.56%,无孕妇或产妇死亡。结论:在临床护理中,应注重对胎盘早剥临床特点的观察,并熟悉其诱因,尽量的做到早识别,早发现,结合科学护理方法的应用,降低围产儿的死亡率,确保母婴的健康和安全。

    作者:宋亚兰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基层医院临床护士压力分析及解决对策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健康生活水平与生活质量的要求逐步提高,患者及家属对护士的期望值增加,加之个别不良舆论的不正确导向,使医患、护患矛盾不断加大。尤其是基层医院,各种工作分工不严格,导致许多非护理方面的任务落到护士身上,加重护士工作负担。现代医学的不断发展,新科学、新技术的临床应用,对护士提出更高要求。各种检查、各种考试的层出不穷,一方面提高护士的临床护理水平,同时另一方面剥夺护士的体力与精力,给护士造成了各种压力,甚至有的跳槽、使本来就缺编的护士进一步流失。如何减轻护士压力,使之身心愉悦地投入护理工作,并保持护理队伍的稳定发展,是临床护理管理者的共识和需要迫切解决的。

    作者:任敬先;付凤兰;卢文苏;李艳君;刘进普;高文进;石毅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从申请出国移民体检者中检出3例HIV感染者的报告分析

    目的:观察出国移民体检者中艾滋病的发病情况。方法:对出国移民前,健康体检者进行艾滋病监测。结果:发现HIV感染者3例。结论:人们应积极参与控制艾滋病工作;加强艾滋病防治宣传教育;应提高对出人境人员监测力度;配合有关部门作好 HIV感染者的管理工作。

    作者:陈俊惠;郑聆坚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应用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的临床分析

    目的:研究分析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应用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22例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患者的资料。结果:患者骨折愈合良好,骨折平均愈合时间为22w,优良率为81.8%。结论:采用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效果显著。

    作者:叶鹏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高龄急腹症围手术期处理

    目的:探讨高龄急腹症围手术处理的体会与经验。方法:随机抽取我院在2008年1月-2013年12月治疗的157例高龄急腹症患者,通过回顾性分析法对患者的术前手术,术后处理进行分析。结果:157例高龄急腹症患者经过我院的手术治疗之后,152例治愈或者是病情好转,治疗有效率是96.8%,5例患者死亡,其中2例中毒性休克,1例心脏猝死,1例肺部发生感染呼吸衰竭,1例肠瘘死亡。结论:由于高龄急腹症患者的年龄较大,因此需要医护人员进行正确的诊断,并做好术前准备,掌握好患者进行手术的时间,做好术后的护理,以提高高龄急腹症患者的治疗有效率,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作者:郑功敬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妇产科失血性休克的抢救护理要点分析

    目的:分析妇产科失血性休克的抢救护理要点。方法:收集我院诊治的妇产科失血性休克患者5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25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模式,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整体护理模式,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对比。结果:对照组中有23名患者休克等症状得到明显的改善,有2名患者死亡,病死率为4.0%;观察组25名患者均痊愈出院,无一例死亡发生,两组比较具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在妇产科失血性休克患者抢救过程中掌握护理要点对于提高抢救成功率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值得在临床应用上推广。

    作者:徐文丽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公立医院医药管理体制改革分析

    目的:对公立医院中医药管理体制改革情况与医务人员对于医药管理改革的了解状况进行分析,探究医药管理体制改革的发展方向。方法:运用随机调查方式对公立医院医护人员进行调查,并运用访谈法对公立医院领导进行访谈调查。结果:医务工作者对明确各级政府部门责任的目标认可较高,为36.48%,针对取消药品加成,有71.36%的医务人员表示认可,49.62%的医务工作者对公立医院医药管理体制改革表示基本满意。结论:公立医院医药管理体制改革需要遵照公益性质与经济效益规则,在保证公立医院收入效益稳步增长的同时,运用医药分离与管办分离的方式,切实保证公立医院合理运用,在医药管理改革方面不断探索创新,积极面对各种挑战。

    作者:刘豫黔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精神科门急诊实施应急小组梯队的建立与体会

    总结精神科门急诊实施应急梯队建立与体会。护理人力资源合理安排是现代管理中的重要部分,2012年起护理部组织从11病区挑选具备急诊专业资质护士组成应急小组梯队,进行统一理论和技能培训。让应急梯队小组成员能在精神科门急诊特定的时期和季节胜任门急诊急救能力,还能带动本科室应急急救能力。

    作者:周丽君 刊期: 2014年第08期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