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骨折内固定失效的原因探讨

陈啟鸰;朱伟民;唐本森

关键词:骨折内固定失效原因, 预防措施
摘要:目的:探讨四肢长骨干骨折内固定失效的原因及预防方法。方法:通过对24例四肢长骨干骨折内固定失效的病例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内固定失效中,固定材料弯曲10例,内固定螺钉松动4例,折断3例,起不到固定作用4例,操作技术不当2例,感染1例。结论:造成四肢骨干内固定失效的主要原因是:(1)选择材料不合理。(2)技术操作不当。(3)未达到坚强固定。(4)术后管理不当和负重过早。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临床危急值报告及应用

    危急值:是指提示严重后果甚至危及患者生命、但经及时有效治疗可挽救生命的检验、检查结果。危急值也被称为“超生命警戒值”,是指当这种检验结果出现时,患者可能正处于有生命危险的边缘状态,临床医生需要及时得到检验信息,迅速给予患者有效的干预措施或治疗,就可能挽救患者生命,否则就有可能出现严重后果,失去佳抢救机会[1]。

    作者:刘引;曹平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奈达铂化疗联合同期放疗治疗中晚期宫颈癌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奈达铂化疗联合同期放疗治疗中晚期宫颈癌临床疗效,总结治疗经验。方法:选取中晚期宫颈癌患者4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0例,对照组给予单纯的放射治疗,观察组给予以奈达铂为基础的同步放化疗。疗程结束后对比疗效与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0.00%、不良反应主要是消化道反应和骨髓抑制共15例次。对照组总有效率60.00%、不良反应主要是消化道反应和骨髓抑制共12例次,疗效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奈达铂化疗联合同期放疗提高中晚期宫颈癌疗效,毒副反应稍有增加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毒副反应患者能耐受。

    作者:王剑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浅谈优质护理在消化内科的实践

    目的:对将优质护理应用在消化内科护理中的方法以及价值进行了探讨。方法:选择消化内科患者100例,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选择和分组都要具有随机性,为对照组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在此基础上对观察组的患者进行优质护理,对2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程度、住院时间和康复效果等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分别为100%、84%,康复率分别为98%、80%,前者的住院时间也远远小于后者,比较两组数据,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即P<0.05。结论:将优质护理实施在消化内科护理中可以使患者康复的时间缩短,康复率提高,护患关系得到改善。

    作者:李秀莲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血液透析患者的临床护理措施分析

    目的:分析血液透析患者临床护理措施及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7月开始成立新科室共有50例血液透析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护理组,对照组25例给予常规护理,护理组25例给予临床护理途径干预,对比两组患者对护理措施满意度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高于护理组,两组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护理措施满意率低于护理组,两组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血液透析患者给予积极有效的临床护理途径,能有效提高患者临床治疗过程的依从性,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率,意义重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潘梦娅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一例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行腰椎手术并发迟发性硬膜外血肿原因分析和护理

    总结了1例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行腰椎手术出现迟发性巨大硬膜外血肿护理经验。患者术后进行严密的病情观察(心脏功能),脊髓神经功能的观察,尤其每日监测PT和INR,及时调整抗凝药物剂量,避免术后活动、搬运不当以及腹压增加,是应用抗凝剂的心脏瓣膜置换患者接受脊柱手术,防止发生非计划二次手术的关键。

    作者:吴佳倩;孙佳丽;姜香云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公立医院医药管理体制改革分析

    目的:对公立医院中医药管理体制改革情况与医务人员对于医药管理改革的了解状况进行分析,探究医药管理体制改革的发展方向。方法:运用随机调查方式对公立医院医护人员进行调查,并运用访谈法对公立医院领导进行访谈调查。结果:医务工作者对明确各级政府部门责任的目标认可较高,为36.48%,针对取消药品加成,有71.36%的医务人员表示认可,49.62%的医务工作者对公立医院医药管理体制改革表示基本满意。结论:公立医院医药管理体制改革需要遵照公益性质与经济效益规则,在保证公立医院收入效益稳步增长的同时,运用医药分离与管办分离的方式,切实保证公立医院合理运用,在医药管理改革方面不断探索创新,积极面对各种挑战。

    作者:刘豫黔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毕节市麻风病防治现状分析

    毕节市属贵州省麻风病的高流行地区,麻风病防治工作历经50余年,取得显著成绩。但与全国、全省的先进地区相比,差距还较大。为找出今后麻风病防治重点和目标,更好地完成卫生部与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共同加强贵州省麻风病防治工作的合作协议》,为消除麻风病危害提供决策依据,对2003~2012年的麻风病防治相关资料进行整理分析。

    作者:王世震;陈东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急性心肌梗塞病人便秘的探讨研究

    目的:通过对急性心肌梗塞病人便秘的原因分析,采取相关护理措施,达到避免和减少心脏事件的发生。方法:通过收集本院50例急性心肌梗塞病人,分析其便。的各种原因并制定相应的治疗和护理措施。结果:10例病人未发生便秘,25例病人5天内得到改善,12例病人一周得到改善,3例病人无效。结论:对急性心肌梗塞病人便秘,通过有效的治疗及相关护理方法,可避免心脏事件的发生。

    作者:陈苏萍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荔波县乡村医生公共卫生服务能力调查

    为了了解荔波县乡村医生公共卫生服务提供及服务能力情况,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5个乡镇的40名乡村医生开展了自填式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荔波县乡村医生公共卫生服务提供情况较好,大部分达到100%提供,但服务提供能力满意度不高。要进一步提高乡村医生部分公共卫生服务覆盖率,加大对乡村医生公共卫生服务能力的再培训。

    作者:刘瑛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临床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选择我院自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患儿30例,按照随机自愿的原则分成干预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干预组实行整体护理方法,在治疗期间加强对感染以及出血并发症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后的感染以及出血等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干预组15例患儿中,出血患儿8例,出血率为53.33%,有2例患儿出现感染,感染率为13.33%,所有患儿经治疗后病情发生好转出院。对照组中,出血患儿13例,出血率为86.67%,;有4例患儿出现感染,感染率26.67%,所有患儿治疗后病情好转出院。干预组患儿的出血发生率以及感染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儿的出血发生率以及感染率,两组患儿之间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患儿采取整体的护理干预,患儿的感染与出血发生几率显著降低,患儿的生活质量得到了有效提高,值得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推广。

    作者:毕云萍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H 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应用阿德福韦酯治疗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 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应用阿德福韦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资料随机选自2011年1月-2013年1月本院确诊为 HBeAg阳性CHB患者10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51例患者给予拉米夫定治疗,研究组51例患者给予阿德福韦酯治疗,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 ALT复常与HBV-DNA转阴情况。结果:治疗24周、52周时研究组的ALT复常率比对照组高,差异明显(P<0.05);治疗52周时研究组的 HBV-DNA转阴率78.43%比对照组25.49%高,差异明显(P<0.05)。结论: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应用阿德福韦酯治疗的长期疗效显著且耐药率低,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作者:黄琨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护理干预在儿童预防接种中的应用体会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儿童预防接种中的应用体会。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在我院实施预防接种的儿童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护理干预,并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大于对照组(98.0%vs78.0%),且 P<0.05。结论:护理干预在儿童预防接种中的应用可降低儿童疼痛,提高护理满意度。

    作者:王昭君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人性化护理在小儿疝气术后疼痛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观察和分析人性化护理干预在小儿疝气手术术后疼痛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8月到2013年12月我院收治的小儿疝气患者64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32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人性化护理干预。观察术后离床时间、住院时间、术后疼痛程度及并发症发生率、护理满意度等差异。结果:观察组离床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术后疼痛程度及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及其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人性化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明显缩短患儿住院时间,减轻其疼痛及并发症发生率,提高住院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张二凤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临床普外科分层次护理管理对增强患者护理满意度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分层次护理管理对增强患者护理满意度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临床普外科2010年1月到2011年1月期间的60位护理人员进行分析研究,随机分成2组,每组30例,观察组人员采用分层次护理管理,对照组人员采用常规护理管理,观察两组人员在管理前后理论知识评分和操作评分的区别,以及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人员管理后知识水平和操作水平较对照组有明显上升,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且患者对观察组护理人员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护理人员的护理满意度(P<0.05)。结论:对临床普外科护理人员采用分层次护理管理能有效提高护理人员的理论水平和操作技能,能增强患者护理满意度,减少医患纠纷,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谭玉兰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护理干预前列腺癌骨转移放射治疗的体会

    前列腺癌男性生殖系统中比较常见的恶性肿瘤,与其他的癌症疾病相比,前列腺癌的治疗还是比较有优势的,但晚期的前列腺癌患者大部分容易发生骨转移,常表现为脊髓受压、骨痛和病理性骨折等症状,控制好骨转移可以直接提高前列腺癌患者的生存质量。近几年来,直线加速器调强放射治疗前列腺癌受到医护人员的的广泛重视。我院自2012年10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40例患有前列腺癌骨转移的患者,对其采用直线加速器调强放射治疗,并做精心护理工,效果比较满意,现具体报告如下。

    作者:周雪丽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帕罗西汀与劳拉西泮治疗广泛性焦虑的比较

    目的:为了寻找可满足长期使用、副反应少,无成瘾性的抗焦虑,比较帕罗西汀与劳拉西泮的抗焦虑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103例符合 CCMD-3诊断广泛性焦虑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分别给予帕罗西汀与劳拉西泮,观察6周。结果:帕罗西汀有效率78.43%,劳拉西泮有效率77.55%,无显著性差异,帕罗西汀组仅有口干、出汗、恶心,且少见,多出现在开始一周,一周后消失或减轻,劳拉西泮组不良反应多,头昏、嗜睡、乏力、震颤等;帕罗西汀组不良反应比劳拉西泮组少、轻,持续时间短,无成瘾性。结论:帕罗西汀治疗广泛性焦虑疗效与劳拉西泮相当,副反应少,无成瘾可以长期使用,无药物依赖的危险性,每天使用一次,用药方便,能够满足广泛性焦虑的长期治疗。

    作者:曾昭敏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对脑外伤并发症发生率与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究对脑外伤患者应用中西医结合的护理干预措施与预防其并发症事件发生概率以及提高其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自本院2011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脑外伤患者共100例,以随机的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各有患者50例。对照组患者仅接受常规的脑外科治疗以及相关护理干预,实验组患者则在对照组接受治疗的基础上应用中西结合的护理干预措施。对比2组患者诸如并发症事件发生概率、生活质量等各项临床指标。结果:相对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的整体治疗效果以及生活质量改善具有显著优越性,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脑外伤并发症事件发生概率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脑外伤患者应用中西医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的临床病死率,保障患者的生活质量,为临床上脑外科专科专病护理质量的提高提供可靠有效的依据支持。

    作者:冯涛;钱来双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精神科门急诊实施应急小组梯队的建立与体会

    总结精神科门急诊实施应急梯队建立与体会。护理人力资源合理安排是现代管理中的重要部分,2012年起护理部组织从11病区挑选具备急诊专业资质护士组成应急小组梯队,进行统一理论和技能培训。让应急梯队小组成员能在精神科门急诊特定的时期和季节胜任门急诊急救能力,还能带动本科室应急急救能力。

    作者:周丽君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分析儿科病房护理纠纷的原因及其防范途径

    目的:探讨儿科病房护理纠纷的原因及其防范途径。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分析,选取我院儿科自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间收治的42例患儿的临床资料作为对照组,统计分析儿科病房护理纠纷发生原因及其防范措施;并将防范措施运用到2013年2月-2014年2月收治的42例患儿护理中,将其作为观察组,比较护理纠纷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儿护理纠纷发生率(7.14%)与对照组(23.81%)相比,有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6.510,P<0.05);观察组患儿家属满意度(97.62%)明显高于对照组(73.8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2.352,P<0.05)。结论:儿科病房护理中操作不规范、与患儿家属沟通不当等均容易导致护理纠纷,需要护理人员增强责任心、提高业务水平、做好与患儿家属间的沟通交流。

    作者:平静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高血压健康教育在单纯舒张期高血压患者治疗中的作用探讨

    目的:探讨高血压健康教育在单纯舒张期高血压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处于单纯舒张期的高血压患者144例作为研究对象,将两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均采用常规治疗方案进行治疗,观察组则施加高血压健康教育,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并分析。结果:对照组的有效率为58.33%,观察组有效率为95.83%,两组数据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随访1年,观察组在生活方式、精神状态等观察指标上均优于教育前,差异显著性(P<0.05)。结论:在治疗单纯舒张期高血压患者时施加高血压健康教育可有效的提高治疗有效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方志群 刊期: 2014年第08期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