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芳芳;王飞娟
目的:观察天麻藤玉丸治疗高血压早期肾损害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本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盐酸贝那普利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天麻藤玉丸治疗.治疗12周后观察比较两组血压、中医证候、肾功能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后两组血压均降低(P<0.05),治疗组治疗后血压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降压疗效、中医证候疗效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中医证候总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总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血Cys C、β2-MG和尿mAlb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治疗组治疗后血SCr较治疗前降低(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治疗组血Cys C、β2-MG和尿mAlb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天麻藤玉丸治疗高血压早期肾损害阴虚阳亢证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刘三运;朱志扬;刘长伟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研究加味四逆散治疗腹泻型(肝郁脾虚型)肠易激综合征的疗效.方法:将120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按照1∶1原则分为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治疗组用加味四逆散治疗,对照组用匹维溴铵治疗,疗程均为6周.治疗前后对患者进行主要症状量化评分、IBS-QOL量表维度积分评分和治疗效果评价.结果:治疗后两组主要临床症状量化得分均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量化得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IBS-QOL积分及总分均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健康忧虑积分和总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IL-1β和IL-8水平均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血清IL-1β3和IL-8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味四逆散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肝郁脾虚型)疗效显著.
作者:谷春雨;李春梅;滕垂月;任丽;张淑敏;孔令阳;刘建军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研究活血生骨汤联合异体腓骨支撑术治疗股骨头坏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40例股骨头坏死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131例(138髋)口服活血生骨汤联合异体腓骨支撑术治疗;对照组109例(118髋),单纯采用异体腓骨支撑术治疗.两组病例随访12~72个月.术前及术后进行Harris评分,分析两组患者的Harris评分、优良率及X片表现.结果:两组Harris总分均较术前有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Harris总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末次随访时Harris评分优良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ⅢC Harri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ⅡA、ⅡB、ⅡC、ⅢA、ⅢB、ⅢC的病例股骨头形态改善率与对照组比较,ⅡB、ⅡC、Ⅲi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ⅡA、ⅢB、Ⅲ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活血生骨汤联合异体腓骨支撑术治疗早中期股骨头坏死疗效确切;活血生骨汤短期内具有促进骨生长、缓解症状、改善髋关节功能作用;可以提高保髋成功率,中远期疗效好.
作者:连勇;韦标方 刊期: 2017年第18期
分析了中医药在海外传播的模式,认为中医药的海外多媒体传播需要借助不同的传播媒介,海外传播过程中的采纳者决定了信息接受主体的态度,早期采纳者和潜在采纳者是中医传播的重要对象,对中医的传播有着促进作用.在具体策略上,打造中医的“凡客体”“年轻态”广告轰炸、应用H5和AR技术以及“自定义中医产品”是中医海外多媒体传播的有效方式,能够在信息高速传播的当下有效地推进中医海外传播.
作者:施雪斐;张建忠;宋欣阳;李海英;王硕 刊期: 2017年第18期
三步五法正脊术以中医动态平衡为创新点,恒动观是三步五法正脊术的核心中医指导理念之一,其有效地的指导着三部五法正脊术实践活动.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的病理过程是恒动的,治疗上应持有宏观整体的、不断发展、变化、运动的观点,三步五法正脊术治疗本病时从整体观出发,从恒动观考虑,打破相对平衡状态,建立并维持优的平衡状态,从而达到治疗目的.
作者:陈汉卿;毛书歌;宋群路;于晓超;毛晓艳 刊期: 2017年第18期
通过对消失的《卫生针灸玄机秘要》的相关文献进行探索、分析,对其涉及的主要人物进行剖析,得出《卫生针灸玄机秘要》为杨继洲所著,靳贤为《针灸大成》的出版做出了一定的贡献,同时也是他在处理《卫生针灸玄机秘要》时,费尽心机,使杨继洲的这本亲自编撰、计划在1580-1583年出版的书凭空消失.
作者:谈太鹏;张静 刊期: 2017年第18期
详细介绍了“5E”教学模式的基本环节和内涵,并结合分子生药学课程的特点,探讨了“5E”教学模式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务实基础知识、培养学生应用能力等方面的应用价值.实践中恰当运用该教学模式开展教学,在落实分子生药学课程目标的同时,还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能动性.
作者:丁常宏;周博;南洋;赵波;马微微;王海燕 刊期: 2017年第18期
傅杰英认为妇科病患者中常见体质为气郁质、气虚质、瘀血质、痰湿质、湿热质,而妇科杂病极少存在单一体质,总结出3种在妇科杂病中为常见的混合体质,即阴虚兼夹湿热体质、瘀血兼夹痰湿体质、气虚兼夹瘀血体质,并分别介绍其针药治疗的方法.
作者:翁伟玲;傅杰英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观察银屑Ⅰ号方对寻常型银屑病患者外周血中NE及Trappin-2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将135例银屑病患者随机分为雷公藤组、中药组、中药+雷公藤组.根据PASI评分评价疗效,并通过ELISA法检测NE和Trappin-2表达水平.结果:雷公藤组总有效率为61.9%,中药组总有效率为67.4%,雷公藤+中药组总有效率为83.0%;雷公藤+中药组优于雷公藤组、中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治疗后PASI评分、NE及Trappin-2表达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银屑Ⅰ号联合雷公藤治疗寻常型银屑病具有较好疗效,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减少NE、Trappin-2的表达,维持两者平衡,从而抑制炎症反应.
作者:魏琼玲;刘靖;杨丽红;涂绍忠;孙文 刊期: 2017年第18期
探讨顶真修辞及其修辞特点和作用,通过实例分析,并结合魏廼杰英译本《伤寒论》讨论《伤寒论》中的项真修辞及其翻译策略.《伤寒论》存在较多的顶真修辞,并发挥着很好的作用,在英译中译者较多地保留了其修辞格.在《伤寒论》顶真辞格的翻译过程中,需在医理和语境的背景下尽量保持顶真修辞的翻译策略.
作者:张琼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分析温针灸联合独活寄生汤加减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的近期疗效.方法:将80例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服用双氯芬酸钠缓释片治疗,治疗组采用温针灸联合独活寄生汤加减治疗,两组均治疗20 d.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炎症因子水平,比较两组WOMAC积分.结果:治疗组有总有效率为92.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2.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IL-17、IL-18、TNF-α水平均显著降低,FGF-2、IGF-1、TGF-β水平均增加;治疗组治疗后IL-17、IL-18、TNF-α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FGF-2、IGF-1、TGF-β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WOMAC积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针灸联合独活寄生汤加减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疗效确切,可调节患者炎性因子水平.
作者:邓娟娟;陈艳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探讨心痛泰颗粒影响高脂诱导载脂蛋白E基因敲除(ApoE-/-)小鼠动脉粥样硬化模型斑块内细胞增殖的作用机制.方法:选取42只4周龄雄性ApoE-/-小鼠,给予高脂饮食喂养,另选取12只C57BL/6J野生型小鼠作为空白组,予普通饲料喂养.8周高脂喂食造模成功后,遵循完全随机设计方法,ApoE-/-小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4组,模型组、心痛泰颗粒低剂量组、心痛泰高剂量组及阿托伐他汀钙组,空白组为C57BL/6J野生型小鼠.连续6周灌胃给药,在无菌条件下处理动物,采集血清及分离主动脉,高倍显微镜下观察主动脉组织病理变化(斑块面积/动脉壁横切面积),采用罗氏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脂指标及IHC法检测PCNA的表达水平.结果:主动脉组织病理变化与模型组比较,治疗组比值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心痛泰颗粒高剂量组和阿托伐他汀钙组明显优于心痛泰颗粒低剂量组(P<0.01),而心痛泰颗粒高剂量组与他汀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脂相关指标检测中,心痛泰颗粒低、高剂量组及阿托伐他汀钙组均能显著降低TC、TG、LDL-C,且心痛泰颗粒高剂量组优于低剂量组(P<0.01);但心痛泰颗粒高剂量组与他汀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心痛泰颗粒低、高剂量组及他汀组均能升高HDL-C,但是这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心痛泰颗粒能明显下调PCNA阳性表达(P<0.01);且心痛泰颗粒高剂量组优于低剂量组(P<0.05).结论:心痛泰颗粒能有效干预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缓解斑块内细胞的增殖,可能与心痛泰颗粒可以调节血脂及调控PCNA阳性表达有关.
作者:杨金伟;蒋文良;郭志华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观察化湿降浊方对高尿酸血症模型大鼠血清尿酸水平及肝脏黄嘌呤氧化酶、肝肾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次黄嘌呤灌胃联合氧嗪酸钾腹腔注射复制高尿酸血症大鼠模型.以别嘌呤醇为阳性药物对照,研究化湿降浊方(1.2g/mL)对大鼠组血尿酸(UA)、肝脏黄嘌呤氧化酶(xanthine oxidase,XOD)、尿素氮(BUN)、肌酐(Scr)、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的影响.结果:模型组大鼠血清UA、肝脏XOD均显著高于空白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中药组大鼠血清UA水平低于模型组(P<0.01);中药组、别嘌呤醇组肝脏XOD均明显低于模型组(P<0.01).各组ALT活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AST、Scr、BUN显著高于空白组(P<0.01);中药组AST的活性明显低于模型组(P<0.01);别嘌呤醇组、中药组Cr、BUN含量显著低于模型组(P<0.01).结论:化湿降浊方可抑制高尿酸血症模型大鼠肝脏XOD的活性,降低血UA,改善肾功能,对大鼠高尿酸血症有防治作用,并且无肝损性.
作者:周翔;陈志亮;熊秀林;顾宁 刊期: 2017年第18期
补中益气汤临证运用广泛,原治脾不升清,气虚发热及中气下陷诸证.李波灵活化裁,遵古法而不泥于古方,临床加减用之治疗左肾静脉压迫综合征、泌尿系结石、膀胱过度活动症等,皆获良效.
作者:王广建;韩呈明;毕晓涛;陈广辉;王杰鹏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系统评价眼针治疗慢性复杂性疾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以肠易激综合征、中风后遗症、头痛患者为例.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l)、中文期刊全文数据库(vIP)、万方数字化期刊全文数据(WANFANG DATA),检索年限至2016年11月,以眼针治疗肠易激综合征、中风后遗痘、头痛的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RCT)为研究对象,并对纳入文献进行质量评价和资料提取,采用RevMan 5.3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共纳入14篇文献,其中肠易激综合征3篇、中风后遗症5篇、头痛6篇,Meta分析结果显示眼针治疗后的临床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在减轻症状积分方面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眼针能够减轻肠易激综合征、中风后遗症、头痛等慢性复杂性疾病患者症状,提高疗效.
作者:刘妍彤;吕晓东;刘勇明;陈莹;马琛;梁元钰;吕凌;王哲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探讨柴胡皂苷d-黄芩苷配伍(柴芩皂苷)对四氯化碳(CCl4)损伤L-02细胞的保护作用.方法:体外培养正常人肝细胞株L-02细胞,采用CCl4诱导肝细胞损伤,应用柴胡皂苷d-黄芩苷配伍不同剂量干预.采用MTT法测定各组L-02细胞增殖情况;酶联免疫法检测各组培养上清液中AST和ALT水平;采用免疫组化法测定各组细胞中TLR4及,NFκBp65蛋白的表达.结果:CCl4损伤组L-02细胞增殖明显降低,细胞培养液中AST和ALT水平明显升高,L-02细胞中TLR4和NFκBp65蛋白表达增高,柴胡皂苷d-黄芩苷配伍干预后,1.75、1.5 μg/mL组对L-02细胞有促进增殖作用,并可降低细胞培养液中AST和ALT水平,L-02细胞中的TLR4和NFκBp65蛋白也有一定抑制作用.结论:柴胡皂苷d-黄芩苷配伍对CCL4损伤L-02细胞有一定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下调体内TLR4-NFκB信号通路,降低炎症有关.
作者:李敏;王羲雯;李小菲;李静;王斌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探讨清肺化痰汤治疗对急性痰热壅肺型支气管扩张患者肺功能及外周血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NEU)、淋巴细胞(LYM)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80例急性痰热壅肺型支气管扩张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治疗组,每组40例.两组予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再予清肺化痰汤口服.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肺功能、症状积分、外周血(WBC、NEU、LYM)的变化,评估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FEV1、FEV1/FVC水平均高于同组治疗前(P<0.01);治疗后治疗组FEV1、FEV1/FVC水平均高于同期对照组(P<0.01).两组治疗前后LYM水平组内、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WBC、NEU水平及咳嗽、咳痰性状等症状积分均低于同组治疗前(P<0.01),治疗后治疗组WBC、NEU水平及咳嗽、咳痰性状等症状积分均低于同期对照组(P<0.01).总有效率对照组为80.0%,治疗组为97.5%,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痰热壅肺型支气管扩张采用清肺化痰汤辅助治疗,可进一步改善患者肺功能,改善患者临床症状,稳定外周血WBC、NEU水平.
作者:尹行志;荣宁;田伟峰 刊期: 2017年第18期
从跨文化交际的视角探讨中西医思维模式的差异和中西医语言的差异对中医术语英译原则的规约作用,认为要实现中医的跨文化交际,中医术语英译应该遵循忠实于原文意义、贴近原文风格、亲近译文读者等原则.
作者:龚谦;黄杨 刊期: 2017年第18期
根据中医药理论,围绕“二次打击”学说综述了中药通过改善胰岛素抵抗、抑制脂质过氧化及减少氧化应激防治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研究进展.认为中药可通过干预“二次打击”防治非酒精性脂肪肝.
作者:周雨;张智伟;王京奇 刊期: 2017年第18期
介绍邵朝弟教授治疗慢性肾衰竭的经验:邵教授认为慢性肾衰竭以脾肾两虚为本,湿浊瘀毒为标,治疗上强调在健脾益肾的基础上祛湿泄浊,经多年临床实践总结出“肾衰1号汤”,用于慢性肾衰竭中后期气血亏虚、湿浊内阻之证.并附验案1则说明.
作者:王甜甜;巴元明 刊期: 2017年第1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