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人性化护理对孕妇分娩状态的影响

王敬荣

关键词:人性化护理, 孕妇, 焦虑, 分娩
摘要: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对孕妇分娩时焦虑得分和分娩方式的影响.方法:选择在产科门诊定期产检的初产妇126例,分为观察组74例和对照组52例.全部患者均接受常规产前检查和孕期指导,观察组给予人性化护理.比较两组入组和分娩时的焦虑得分、分娩方式.结果:两组入组的焦虑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分娩时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焦虑得分低,阴道分娩率高(P<0.05).结论:人性化护理可有效改善孕妇的焦虑情绪,提高阴道分娩率.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高职高专人体解剖学教学改革探讨

    从现阶段的高职高专医学院校来看,人体解剖学教学中仍然存在很多问题,从学习课程到学制与课时制度等方面都存在及其严重的矛盾,要想达到教学目标,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就需要从知识内容、课时、教学方法以及实验设置等多方面进行改革与优化,建立全面的教学评估体系,这样才能实现解剖学开设的意义,本文针对高职高专人体解剖学教学改革展开讨论,分析了加强对这一科目的教学改革,实现这一课程的优化.

    作者:韩朝智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刍议妇产科护理工作中人性化服务的改进措施

    近年来医院提倡的人性化护理是一种个性化的、整体的、有效的以及创造性的护理模式.通过树立人性化服务理念,注重建设人性化服务环境和人性化护理的管理,可以更好地满足妇产人员的需求,而提升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改善护理质量,不但能够增强医院的竞争力,还能进一步体现护理人员的社会价值.

    作者:张丽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IKB激酶在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目的:观察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外周血单一核细胞(PBMC)IKB激酶(IKK-β)表达水平,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检测IKK-βmRNA表达水平;蛋白印迹法检法检测IKK-β、磷酸化IKK-β表达水平,并观察IKK-β的表达与疾病活动的相关性.结果:(1) SLE患者TNF水平(242.88±49.95pg/ml)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115.23±31.55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 SLE患者IKK-β基因表达水平(1.61±1.3)与正常人(1.57±1.38)相比无差异(p>0.05);(3)SLE患者磷酸化IKK-β蛋白表达水平(1.55±0.21)显著高于正常人(0.95±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SLE患者 IKK-β表达与抗核抗体、dsD水平呈正相关(p<0.05).结论:SLE患者外周血IKK-β表达明显增高,与SLE发病及病情活动相关,提示IKK-β在SLE的发病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作者:张继云;王梅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近端胃癌根治术临床特点分析

    目的:分析近端胃癌根治术临床特点.方法:选取年7月-2011年7月行近端胃根治术的患者57例,临床根据患者病情情况分别采用全胃切除(8例)保留迷走神经切除(31例)、保留贲门切除(12例)、联合脾脏切除(6例),对不同术式的手术整体情况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分别予以统计分析.结果:在淋巴结扫描上,不同术式结果不具明显差异(P>0.05);在手术出血量、手术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和肛门排便时间、住院时间上比较,保留贲门术式和保留迷走神经术式整体效果相对更佳,联合脾脏切除术效果相对差.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上,保留迷走神经核保留贲门发生率相对更少,脾脏联合切除术发生率相对高,比较差异均比较明显(P<0.05).结论:近端胃根治术因患者具体病情的不同临床手术特点存在差异性,应在确保手术效果的前提下,尽量行近端胃切除,以利于手术预后效果的改善.

    作者:蒋杨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联合治疗老年性肺炎并慢性肺气肿的临床观察

    目的:分析观察联合治疗老年性肺炎并慢性肺气肿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共134例老年性肺炎并慢性肺气肿患者,其中78例给予头孢呋辛联合阿奇霉素治疗,作为观察组,剩余56例给予阿奇霉素治疗,作为对照组,两组治疗疗程均为一周,比较治疗后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0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2.14%,两组相比,观察组总有效率远远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头孢联合阿奇霉素治疗肺炎合并慢性肺气肿的临床效果显著,有效作用于病灶部分,加速患者康复速度,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陈丽军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蛇咬伤患者的急救和护理小议

    蛇咬伤患者的急救和护理方法,新宁县夏季是蛇活动旺季而冬春又是吃蛇的好季节,是毒蛇咬伤高发地带.对于同一种毒蛇而言,当毒蛇从冬眠醒来时,其毒性强[1].在蛇咬伤中尤以野外工作的男性为主要受害对象,而老年人和小儿由于其较差的机体免疫能力,常引起较为严重的后果,在急救和护理中则需重视.在受伤的部位中多以四肢为主要部位,占到被咬伤部位的90%以上.为了总结蛇咬伤急救处理和护理措施,笔者结合110例病例属文供参考交流.

    作者:李春梅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检查女性宫内节育器位置首选方法

    目的:比较分析妇科B超、X线腹透这2种方法在检查IUD位置的准确性.方法:是通过对212例IUD的育龄妇女采用超声波和X线腹透的检查.B超显示212例育龄妇女中,有22例IUD位置异常,190例IUD位置正常.结果:190例IUD位置正常中X线腹透检查显示异常30例中,14例为子宫重度后倾后屈位或前倾前屈而IUD位置正常患者,9例为剖宫产术后高位子宫IUD位置正常者;3例为子宫中度脱垂IUD位置正常者,4例为子宫偏右或偏左IUD位置正常者.22例IUD位置异常中X线腹透检查显示正常9例中,其中6例为IUD位置轻、中、重度下移者,1例为右子宫角内节育器,2例为子宫肌层节育器.结论:超声检查可作为了解女性节育器位置的首选检查方法,X线腹透检查IUD位置的方法应该逐步被淘汰.

    作者:刘久萍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血液净化对急性农药中毒患者的治疗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急性农药中毒采用血液净化方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研究选择的对象共40例,均为我院2010年5月至2012年5月收治的急性农药中毒患者,随机按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划分,对照组采取常规救治方案加血液灌流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连续性血液滤过行血液净化治疗,回顾相关临床资料.结果:观察组20例中,治愈19例,占95%;死亡1例,占5%.对照组20例中,治愈17例,占85%,死亡3例,占15%.治愈率及死亡率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昏迷时间、ChE活性恢复时间、呼吸机使用时间、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农药中毒采用血液灌流联合连续性血液滤过行血液净化治疗,可显著提高临床抢救成功率,缩短住院时间,改善临床症状,为患者生命安全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作者:杨昌辉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不伴有脊髓损伤腰椎骨折的疗效探析

    目的:研究分析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不伴有脊髓损伤腰椎骨折的治疗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11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46例不伴有脊髓损伤腰椎骨折患者以及同期接受治疗的46例非腰椎骨折的临床资料,监测观察组患者手术前后的应激反应蛋白和腰椎恢复情况,并使之与对照组患者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Cobb角在X线下显示的正位、侧位、上下终板成角与治疗前比较存在存在明显差异,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1.5年与治疗后5个月比较存在明显差异,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椎体前缘高度与对照组比较物明显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不伴有脊髓损伤腰椎骨折效果显著、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杜会明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加强边疆地区临床护理带教教师的培训分析

    边疆地区临床护理因为地域原因,有着相对滞后的特点;临床护理现实情况,有着相对比较突出的特殊性,临床专人带教模式在实施过程相对艰难,总体呈现带教队伍年轻,带教意识薄弱,总体带教能力水平不高等问题,对边疆相关的带教人员进行更为专业的培训,才能从整体上提高带教教师队伍的专业技能提升.本文即就如何加强边疆地区临床护理带教教师的培训进行了分析.

    作者:李红兵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探讨妇产科患者围手术期的临床心理护理措施

    目的:探讨妇产科患者围手术患者的心理特点,并采取有效的心理护理措施,以提高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妇产科2011年7月至2012年7月收治的12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妇产科患者围手术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心理护理,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经过对两组妇产科术围手术期患者进行临床护理得知,观察组SAS评分为(36.8±7.1)SDS评分为(39.3±8.9),对照组SAS评分为(42.3±8.5)SDS评分为(44.1±8.6)观察组患者手术之后的恢复情况明显较好,二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充分了解患者的心理特点,并针对患者不同的情况,实施有效的心理护理,对妇产科患者的身心健康和康复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何淑云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我院不合理使用抗生素的临床分析

    目的:通过分析我院2011年4月到2012年9月门诊病人不合理应用抗生素的情况,为促进临床合理用提供依据,并且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方法:本文采用回顾性调查,参考相关的法律法规、文献资料、临床用药资料以及药品的使用说明书,对我院门诊病人不合理使用抗生素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在本年度门诊病例中随机抽取15 000份,其中使用了抗生素的病例有3050份,使用率为20.33%.这些病例中三联用药率为0.02%,双药联用率为2.51%,单独用药率为18.99%.通过分析发现不合理使用抗生素主要涉及到一下几个方面:剂量偏大、溶媒不当、疗程过长、重复用药、药物拮抗、毒性相加和用药指征不明确等.结论:通过统计学分析,可以发现临床不合理用药情况,从而促进、指导临床合理用药.

    作者:王石云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急性胰腺炎的临床诊断及治疗分析

    目的:研究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诊断以及相应的治疗措施.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3月-2012年6月间进行诊治的100例急性胰腺炎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均为50例患者.对照组的50例患者,采用常规的西医方法进行治疗,治疗组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结果.结果:治疗组组中有6例患者由于病情恶化转入外科进行手术治疗,对照组中有8例患者为同样的情况,其余的86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治疗.所有患者住院时间在10-28d之间.治疗组的44例患者中,有38例治愈,6例好转,治愈率达到86.4%;对照组的42例患者中,有26例治愈,16例好转,治愈率为61.9%.两种治疗方法直接效果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随着治疗急性胰腺炎的方法不断更新,中西医结合治疗和单纯西医治疗比较发现,前者的临床效果更佳显著.

    作者:蔺玉亮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上消化道出血的内科护理体会

    目的:为了提高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内科临床护理质量以及患者、家属的满意度情况,为后期临床护理工作提供参考依据,具体探讨分析我院上消化道出血的护理体会.方法:回顾分析我院自2009年至2011年期间收治住院治疗的130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临床护理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舒适护理组和常规护理组,两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不具备统计学差异(P>0.05),对两组患者的总体护理效果以及护理满意度情况进行全面对比分析.结果:从两组患者的相关临床指标(住院时间、止血时间以及SAS评分等)以及总体满意度对比情况来看,舒适护理组均优于对照组,具有显著性差异标准(P<0.05),提高了患者的预后治疗效果.结论:相对于常规临床护理来说,舒适护理更加满足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护理要求.

    作者:杨月霞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艾滋病并脏器损害患者的超声声像图分析

    目的:对艾滋病患者的各脏器的超声声像图进行分析,得出艾滋病对于各类脏器的损害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从2010年11月到2012年12月的我院接受的艾滋病患者的临床病历,共960例,分析这些病例的脏器超声声像图的变化.结果:960例患者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脏器超声声像图的改变,其脏器均有不同程度的病变,其中肝脏出现改变的有440例,肾脏出现改变的有65例,胰腺淋巴出现改变的有32例,胆囊脾脏出现改变的有423例.这些患者的脏器受损程度也有所不同,表现为积液、肿大、肿块等.结论:经过分析后发现,艾滋病患者在患病期间,其肝脏、肾脏、胰腺、淋巴、胆囊以及脾脏均有不同程度的积液和肿大情况,明显的就要数肝脏和脾脏,其水肿的程度是大的.对于这些现象的及时发现有助于缓解艾滋病患者的痛苦,也为临床治疗艾滋病的并发症提供了相关的参考.

    作者:董志坚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关于消除宫外孕患者焦虑心理的护理

    宫外孕是现今案例较多的一种女性疾病,患者具有焦虑、恐惧等不良心理反应.给予宫外孕患者个性化的心理护理,对患者的身心健康有很大的帮助.本文就如何通过有效护理,使宫外孕患者焦虑心理得到消除做出探讨.

    作者:郑巧飞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老年食管癌术后护理分析

    目的:操作老年食管癌患者在术后如何进行胃肠营养支持治疗的护理,制定一个合理的个性化方案,以减少胃肠营养的并发症.方法:术中留置鼻十二指肠管,术后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来配置要素膳,及时调整输液的速度、浓度,要素膳的配比,根据常见并发症设定护理项目.结果:腹胀、腹泻等护理指标均在可控制和调整的范围以内,方法安全、方便、价廉、易操作,能改善术后营养状况,促进康复.

    作者:苏云剑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胃肠道肿瘤术后肠内外营养的观察研究

    目的:探讨胃肠道肿瘤术后早期(7至10天内)营养支持的合理途径.方法:分析在我科住院的42例胃肠道肿瘤患者术后营养支持途径,其中26例(EN+PN组)为术后1-2天给予肠内营养(加少量肠外营养),16例(TPN组)为术后7天内给予全肠外营养,术后第7天观察患者的营养指标、肝肾功能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给予EN+PN组患者营养指标及肝肾功能方面均优于TPN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少于TPN组患者.结论:胃肠道肿瘤术后患者早期合理给予EN+PN优于TPN,有助于胃肠道功能的恢复、营养状态的改善及减少术后早期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崔洪生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婴幼儿手术过程中的护理

    目的:探索婴幼儿手术过程中的生理和心理护理以及护理方法.方法:通过对我院2010年2月-2012年1月138例接受手术治疗的婴幼儿进行密切的观察,并进一步分析其心理的特点和护理的方法.结果:行手术治疗的138例婴幼儿均顺利完成手术,无一例存在手术并发症.结论:予以婴幼儿充分的术前的护理,术中舒适体位、适当保温、密切观察,术后麻醉复苏是护理围手术期婴幼儿的关键.

    作者:岳素香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心血管内科临床护理教学探讨

    心血管疾病为常见病、起病急、病情发展迅速,致死率和致残率均较高,为此,在临床教学中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判断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实际操作能力以及理论知识等,是提高心血管内科患者的护理效果的关键.本文结合当前心血管内科临床护理教学工作现状进行探讨,并针对当前形势提出了对策.

    作者:王玉芳 刊期: 2013年第01期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