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燕;段筱妍;李娜
阐述了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的病因病机,总结了近年来中医学对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病因、发病机制、预防、治疗及实验室研究等方面的现状.认为该病发病机制未明,西医治疗仅限于对症支持治疗,中医辨证论治对本病有较好疗效.
作者:朱梦甜;谈勇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调查护理分级标准实施后护理服务项目的实际用时和劳动价值,为陕西省制定合理的等级护理收费提供依据.方法:用6个月时间,调查陕西省某中医医院内科系统9个专业21个病区的630名患者,对等级护理服务包含的24个不能单独收费的项目进行实际用时调查,计算完成每个项目所需时间和频次,以及每名患者每日等级护理所需时间.结果:每名一级护理患者每日护理人员需要投入160.59 min,每名二级护理患者每日护理人员需要投入88.33 min.结论:新护理分级标准实施后,亟需制定科学、合理的等级护理收费标准.
作者:孙燕;段筱妍;李娜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观察电针足三里穴对直结肠扩张性内脏痛模型大鼠腰髓背角内P2X4受体表达及神经元和胶质细胞形态学超微结构关系.方法:18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结直肠扩张内脏痛模型组(内脏痛组)、电针足三里穴后结直肠扩张内脏痛模型组(电针组).采用直结肠扩张(CRD)作为内脏的伤害性刺激.取脊髓腰膨大部位切片进行抗P2X4受体免疫染色,电镜观察脊髓腰膨大背角浅层内神经元和胶质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行为学观察到电针组基础痛阈平均值较内脏痛组明显升高(63.3±6.45→31.2±2.77) mmHg,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电镜观察到大鼠脊髓背角有P2X4受体阳性免疫反应产物分布在神经元和胶质细胞的细胞膜上;内脏痛组和电针组中神经元与胶质细胞内部存在突触样结构、缝隙连接等多种超微结构联系.结论:脊髓背角内P2X4受体免疫阳性神经元和胶质细胞存在超微结构改变可能是电针镇痛作用的形态学基础.
作者:秦明;张静瑜;谢艳东;崔曼莉;黄裕新;窦维佳;刘震雄;杨琦;赵曙光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探讨口服三七粉对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TKA)后失血量及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发生率的影响,验证三七粉对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具有止血及抗栓的双向调节作用.方法:选取行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72例91膝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术后应用低分子肝素钙4100单位皮下注射,1次/d,并于术前1d至术后7d应用三七粉3 g口服,2次/d.对照组:术后应用低分子肝素钙4100单位皮下注射,1次/d,并于术前1d至术后7d应用三七粉及淀粉(按1:19)混合物作为安慰剂3 g口服,2次/d.所有患者术后72 h拔除引流管,对伤口引流量(记录显性出血)及患侧下肢周径与健侧差值进行记录(考虑隐形性出血).术后第7天行双下肢静脉超声,计算DVT发生率,分别对两组病例的伤口引流量、患侧下肢周径与健侧差值、DVT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的伤口引流量、患侧下肢周径与健侧差值及DVT发生率均小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服三七粉对TKA术后具有止血及抗栓的双向作用.
作者:李国梁;齐冰冰;赵秀泉;邢宝瑞;欧阳洪欣;杨毅捷;韩广普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观察凉血活血方剂与银屑康胶囊治疗寻常型进行期银屑病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寻常型进行期银屑病患者13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65例.治疗组予凉血活血方剂口服,对照组予银屑康胶囊口服.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银屑病皮损面积和严重程度指数评分(PASI)、3个疗程后临床疗效以及肝肾功能等指标.结果:治疗3个疗程后,治疗组PASI评分为(3.65±2.06)分,对照组PASI评分为(6.25±2.36)分,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4.6%,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肝肾功能等安全性指标方面,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凉血活血中药方剂治疗寻常型进行期银屑病临床疗效较好,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皮损状况,且不良反应较少.
作者:刘剑 刊期: 2015年第20期
张良圣主任医师,系湖南省中医男性病专家,全国第5批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从医30余年致力中医男科临床,学验俱丰,备受称道.他擅长治疗疑难杂症,尤善诊治阳痿、早泄、前列腺炎、不育少精症等.吾为张师弟子,跟师学习,受益匪浅.现介绍张师运用清热利湿、益肾生精;补肾填精、精旺嗣育;滋补肝肾、养阴助育;滋阴清热、补肾生精;疏肝解郁、补肾生精;健脾化湿、通络止痛等辨证施治方法治疗不育少精症的经验.
作者:张潋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观察左归丸加减辨证治疗肝肾阴虚型老年性骨质疏松症(SOP)的临床疗效及用药安全性.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100例SOP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治疗组根据患者的中医证候辨证使用左归丸加减治疗;对照组给予西药治疗;2个疗程后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及不良反应,并评定患者治疗前后的腰背疼痛程度及检测骨密度(BMD)变化.结果: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2.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0%(P<0.05);两组患者的腰背疼痛程度及腰椎和股骨颈的BMD均较治疗前明显好转(P<0.05),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用药安全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左归丸加减辨证治疗肝肾阴虚型SOP效果显著,能明显减轻患者的疼痛程度及增加BMD,且安全性好.
作者:欧阳峰松 刊期: 2015年第20期
对中药有效成分及中药复方制剂调节血脂的临床与实验研究进行了综述.认为中医药在治疗血脂异常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未来若能注重加强与现代医学实验研究成果的结合,突出中医学辨证施治的鲜明特点,使中医药临床及实验研究更加趋于标准化、客观化、科学化,中医药治疗血脂异常将会有更加崭新的进展.
作者:黄帅娟;顾宁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对超声波辅助酶法提取北虫草多糖的工艺进行研究.方法:考察不同酶种类对北虫草多糖提取率的影响,选择碱性蛋白酶用于酶法提取实验研究.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通过响应面法对影响北虫草多糖提取率的三个主要影响因素即酶用量、酶解温度、酶解时间进行分析优化.结果:影响北虫草多糖提取率的工艺因素按主次顺序排列为:酶解温度>酶解时间>酶用量;确定碱性蛋白酶酶解北虫草多糖佳工艺条件为碱性蛋白酶添加量为5%、料液比为1:40、酶解pH值为11、酶解温度为50℃、酶解时间为60 min.在此佳条件下,虫草多糖的提取率为13.01%,显著优于传统的水提醇沉法.结论:采用超声波辅助碱性蛋白酶法提取工艺,相对于传统水提醇沉法可显著提高北虫草多糖提取率.
作者:李万芳;刘敬民 刊期: 2015年第20期
探讨了中医基础理论的学习与教学,发现困扰学生接受中医基础理论的原因,主要是对中医阴阳五行学说理解困难,经过反复的教学实践互动沟通,总结出中医基础理论的教学关键在于阴阳五行学说,而阴阳五行学说的教学必须从脉络上理清中国古代哲学融入中医学,并与中医学互生互长的过程,帮助学生理解接受中医学不同于其他医学的独特的哲学性思辨特点.
作者:马小丽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探讨小儿麻甘颗粒辅助西药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痰热闭肺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04例小儿毛细支气管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52例.对照组予西医雾化等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小儿麻甘颗粒辅助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症状、体征等中医证候总积分变化,不良反应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治疗组中医证候总积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率对照组为7.7%,治疗组为3.8%;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总有效率对照组为75.0%,治疗组为90.4%;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麻甘颗粒辅助西药雾化吸入治疗痰热闭肺型小儿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安全有效,能明显改善患儿临床症状.
作者:戚清;曾步力;李娟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探讨银花抗病毒合剂辅助治疗疱疹性咽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疱疹性咽峡炎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52例)及对照组(48例),对照组予利巴韦林注射液抗病毒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银花抗病毒合剂口服.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症状体征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热退时间及疱疹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银花抗病毒合剂辅助治疗疱疹性咽峡炎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田静;彭芳玲;周晓琳;滕海静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研究续断生品及不同炮制品中化学成分含量变化,探讨不同炮制方法对续断中各化学成分含量的影响.方法:采用LC-MS法,对续断不同炮制品中各类型化合物进行含量测定.结果:与续断生药相比较,各炮制品的指标成分含量略有增加;皂苷类化合物在酒炙品含量中高;Dimethylsecologanol在盐炙品中含量高于酒炙品、清炒品及生药;而苯丙素类化合物(+)-1-羟基松脂醇4'-O-β-D-吡喃葡萄糖苷含量在酒炙、盐炙及清炒品中含量相差不大.结论:不同炮制方法均能影响续断不同类型化合物含量,证明了传统炮制方法的合理性.
作者:王强;刘二伟;王磊;赵淑慧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研究丹参注射液联合曲安奈德对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OSF)组织中肌成纤维细胞(MFs)生物学行为的影响,为两种药物联合使用治疗OSF探明机理.方法:采用组织块培养法分离培养OSF患者病变组织中的MFs,同法分离培养健康志愿者正常颊黏膜中的成纤维细胞.以不同浓度的丹参注射液联合曲安奈德作用于MFs,采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水平,羟脯氨酸试剂盒检测细胞分泌可溶性胶原含量的变化,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细胞中α-SMA的表达情况.以槟榔碱提取液刺激正常成纤维细胞,保护组加用丹参注射液联合曲安奈德,同法检测其α-SMA的表达情况.结果:不同浓度的丹参注射液联合曲安奈德可明显抑制MFs的增殖水平及胶原分泌水平,并可使其α-SMA的表达水平明显较低,还可抑制槟榔提取物促进正常成纤维细胞表达α-SMA的作用.结论:丹参注射液联合曲安奈德可抑制OSF组织中MFs的部分生物学行为,可促使其向正常成纤维细胞逆分化,并能阻止正常成纤维细胞转分化为MFs,对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患者具有一定的治疗和保护作用.
作者:朱超;孙璐;闵安杰;蒋灿华 刊期: 2015年第20期
从多方面介绍了温启宗老师对脾胃病治疗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并对其用药规律进行了初步总结.温启宗老师在治疗脾胃病时理论上重视经典,博采众家之长;诊疗时积极倡导现代化中医,主张辨病与辨证相结合;治疗原则以调畅气机为治疗大法,同时注重扶正祛邪与活血化瘀同用;遣方时强调经方时方合用;用药时重视中药的传统作用与现代药理相结合,并善用对药、注重药物剂量对疗效的影响.
作者:曹彩云;张亚军;温季青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探讨蒲元和胃胶囊联合和胃降逆汤治疗功能性腹泻的效果.方法:将128例功能性腹泻患者根据随机抽签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64例,在基础治疗基础上,对照组给予蒲元和胃胶囊治疗,治疗组给予蒲元和胃胶囊联合和胃降逆汤治疗,治疗疗程为8周.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6.9%和84.4%,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的烧心与胸痛评分都呈现明显下降的趋势(P<0.05),同时治疗后治疗组的烧心与胸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血清胃泌素含量明显降低,而甘胆酸含量明显增加,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治疗后治疗组胃泌素和甘胆酸含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经过调查,治疗组的生理功能、生理职能、总体健康、生命活力、社会职能、情感职能与精神健康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蒲元和胃胶囊联合和胃降逆汤治疗功能性腹泻能有效缓解临床症状,提高治疗疗效,有利于生活质量的改善,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节胃泌素和甘胆酸分泌有关.
作者:周春芳;孙泽群;魏刚;杜勇;吴军;查火龙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观察化腐生肌膏辅助脱落细胞真皮移植治疗难愈性烧伤创面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烧伤难愈性创面患者78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9例,均予两组患者行常规清创,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结合ADM修复,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化腐生肌膏外用治疗,两组患者均选择5 cm×5 cm大小创面作为比较区域,比较两组患者不同时段(2d、4d、7d、12d)肉芽组织生长情况、临床治愈不同时项温哥华疤痕评分(1月、6月、12月)及临床治愈时间等指标.结果:治疗结束,治疗组患者第5天创面肉芽组织生长开始有别于对照组,治疗后7d,治疗组肉芽创面(25.15±0.42)%明显优于对照组的(19.15±0.82)%,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创面临床治愈时间为(16.35±1.92)d,明显短于对照组的(29.21±2.81)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临床治愈后第1月两组患者温哥华疤痕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第6月及12月治疗组温哥华疤痕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化腐生肌膏辅助脱落细胞真皮移植治疗难愈性烧伤创面,可有效促进创面愈合,减少临床治疗时间,改善长远预后.
作者:邓茜;吴小蔚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探讨鼻饲云南白药加奥曲肽治疗丘脑区脑率中并发应激性上消化道出血的效果.方法:将58例临床确诊为丘脑区脑卒中并发应激性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n=29)和对照组(n=29),对照组在常规脑卒中治疗的基础上采用奥曲肽首次0.1 mg静脉注射,然后采用0.025 mg/h的速度进行72~96h的持续静脉滴注;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0.5 g云南白药鼻饲,每4h鼻饲1次.观察两组的止血时间、止血效果和上消化道出血相关死亡率.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相关性死亡率分别为3.5%和20.7%,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平均止血时间治疗组为(26.7±6.4)h,对照组为(45.3±4.4)h,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大便潜血转阴时间分别为(36.7±4.2)h、(76.8±6.1)h,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转阴率分别为96.0%和76.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饲云南白药加奥曲肽治疗丘脑区卒中并发应激性上消化道出血疗效确切.
作者:胡亚妮;王洪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观察针刺结合正骨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运用针刺结合正骨手法对椎动脉型颈椎病进行治疗,并观察症状改善及功能恢复情况,同时进行疗效评定.结果:通过针刺结合正骨手法进行治疗后,治愈率为63.3%,总有效率95.0%,患者症状明显改善,功能明显恢复.结论:针刺结合正骨手法能够有效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
作者:周肃陵;安建原 刊期: 2015年第20期
介绍了以临床岗位能力为导向的针灸学资源库建设的情况.主要包括针灸学资源库建设的目的和意义、针灸学资源库建设的内容、针灸学资源库网络平台建设方向等.认为基于临床岗位能力的针灸学资源库平台的建设不仅可以实现教学资源的共享,还可以对针灸学教学资源进行统一管理,在条件成熟时进行资料整合分析,奠定促进人才培养整合校内针灸学教学资源建设的发展方向,必须符合临床岗位能力.
作者:陈美仁;胡蓉;黄宇辉;肖海鹏 刊期: 2015年第2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