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帅娟;顾宁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预防髋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疗效.方法:将84例符合纳入标准的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患者术后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予复元活血汤合桃红四物汤加减.术后8d观察两组患者血浆D-二聚体、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PT)、凝血酶时间(TT)及纤维蛋白原(FIB)变化.结果:治疗组DVT发生率为4.8%,对照组DVT发生率为14.3%,治疗组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8d时血浆D-二聚体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治疗组术后8d血浆D-二聚体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第8天时凝血四项指标均较术后第1天改善(P<0.05);术后第8天,治疗组PT、TT、FIB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PP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预防髋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有较好疗效,可改善凝血功能.
作者:韩晓强;李安明;陈静;卜明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探讨电针结合中医康复护理技术对宫颈癌根治术后患者生活质量及其膀胱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2012年9月至2014年12月妇产科住院部收治的宫颈癌根治术后患者8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2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治疗组予以电针结合中医康复护理手段,观察比较术后第14天拔出尿管后两组患者膀胱功能恢复情况,主要评价指标残余尿量、自解小便情况、尿潴留及再置管率等;术后半年对两组患者进行1次随访,据随访资料比较评价两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肢膀胱功能恢复率为90.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5%,提示治疗组患者尿潴留发生情况、患者自解小便情况及再置管情况均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随访资料提示治疗组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情况也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电针结合中医康复护理技术对宫颈癌根治术后患者行护理干预,可有效的促进患者术后膀胱功能的恢复,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改善宫颈癌患者终预后,值得临床继续深入研究并推广应用.
作者:胡先锋 刊期: 2015年第20期
探讨了中医基础理论的学习与教学,发现困扰学生接受中医基础理论的原因,主要是对中医阴阳五行学说理解困难,经过反复的教学实践互动沟通,总结出中医基础理论的教学关键在于阴阳五行学说,而阴阳五行学说的教学必须从脉络上理清中国古代哲学融入中医学,并与中医学互生互长的过程,帮助学生理解接受中医学不同于其他医学的独特的哲学性思辨特点.
作者:马小丽 刊期: 2015年第20期
整理头风病案3则,从中总结浦家祚教授从肝论治头痛临床思路及用药特点,为临床诊疗提供经验.
作者:郭海峰;李春红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调查护理分级标准实施后护理服务项目的实际用时和劳动价值,为陕西省制定合理的等级护理收费提供依据.方法:用6个月时间,调查陕西省某中医医院内科系统9个专业21个病区的630名患者,对等级护理服务包含的24个不能单独收费的项目进行实际用时调查,计算完成每个项目所需时间和频次,以及每名患者每日等级护理所需时间.结果:每名一级护理患者每日护理人员需要投入160.59 min,每名二级护理患者每日护理人员需要投入88.33 min.结论:新护理分级标准实施后,亟需制定科学、合理的等级护理收费标准.
作者:孙燕;段筱妍;李娜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观察并探讨针灸与康复联合治疗对不同程度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接受治疗的96例SCI患者,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2组,各48例.治疗组接受针灸联合康复治疗,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评价两组患者症状改善程度以及ASIA得分情况.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7.9%(47/48),对照组为83.3%(40/48),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ASIA得分较对照组高,其中不完全SCI患者比较为明显,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在SEP潜伏期方面,治疗前两组患者异常例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异常例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灸联合康复疗法可改善SCI患者症状,提高SCI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曾绍林;陈剑;刘步云 刊期: 2015年第20期
介绍近10余年来百合抗抑郁方面的研究进展,对百合抗抑郁有效部位及制备方法、百合及百合复方抗抑郁作用及作用机制进行了综合阐述,以进一步深入探索和系统研究百合及其复方的抗抑郁作用.
作者:傅春燕;刘永辉;曾立;李杰红 刊期: 2015年第20期
从多方面介绍了温启宗老师对脾胃病治疗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并对其用药规律进行了初步总结.温启宗老师在治疗脾胃病时理论上重视经典,博采众家之长;诊疗时积极倡导现代化中医,主张辨病与辨证相结合;治疗原则以调畅气机为治疗大法,同时注重扶正祛邪与活血化瘀同用;遣方时强调经方时方合用;用药时重视中药的传统作用与现代药理相结合,并善用对药、注重药物剂量对疗效的影响.
作者:曹彩云;张亚军;温季青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观察补阳还五汤对脊髓型颈椎病颈前路减压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后残留症状恢复的影响.方法:将60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手术后予以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补阳还五汤治疗.两组治疗均以1个月为1个疗程,治疗后1个月、3个月时随访,对所有患者术前、术后1周、1个月、3个月进行颈椎JOA评分并比较分析.结果:术后3个月,治疗组患者JOA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阳还五汤对脊髓型颈椎病术后残留症状作用明显,能改善患者术后神经功能,促进神经功能恢复.
作者:李俊杰;梁舒涵;彭奇;林斌;饶耀剑 刊期: 2015年第20期
张良圣主任医师,系湖南省中医男性病专家,全国第5批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从医30余年致力中医男科临床,学验俱丰,备受称道.他擅长治疗疑难杂症,尤善诊治阳痿、早泄、前列腺炎、不育少精症等.吾为张师弟子,跟师学习,受益匪浅.现介绍张师运用清热利湿、益肾生精;补肾填精、精旺嗣育;滋补肝肾、养阴助育;滋阴清热、补肾生精;疏肝解郁、补肾生精;健脾化湿、通络止痛等辨证施治方法治疗不育少精症的经验.
作者:张潋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探讨口服三七粉对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TKA)后失血量及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发生率的影响,验证三七粉对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具有止血及抗栓的双向调节作用.方法:选取行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72例91膝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术后应用低分子肝素钙4100单位皮下注射,1次/d,并于术前1d至术后7d应用三七粉3 g口服,2次/d.对照组:术后应用低分子肝素钙4100单位皮下注射,1次/d,并于术前1d至术后7d应用三七粉及淀粉(按1:19)混合物作为安慰剂3 g口服,2次/d.所有患者术后72 h拔除引流管,对伤口引流量(记录显性出血)及患侧下肢周径与健侧差值进行记录(考虑隐形性出血).术后第7天行双下肢静脉超声,计算DVT发生率,分别对两组病例的伤口引流量、患侧下肢周径与健侧差值、DVT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的伤口引流量、患侧下肢周径与健侧差值及DVT发生率均小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服三七粉对TKA术后具有止血及抗栓的双向作用.
作者:李国梁;齐冰冰;赵秀泉;邢宝瑞;欧阳洪欣;杨毅捷;韩广普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研究续断生品及不同炮制品中化学成分含量变化,探讨不同炮制方法对续断中各化学成分含量的影响.方法:采用LC-MS法,对续断不同炮制品中各类型化合物进行含量测定.结果:与续断生药相比较,各炮制品的指标成分含量略有增加;皂苷类化合物在酒炙品含量中高;Dimethylsecologanol在盐炙品中含量高于酒炙品、清炒品及生药;而苯丙素类化合物(+)-1-羟基松脂醇4'-O-β-D-吡喃葡萄糖苷含量在酒炙、盐炙及清炒品中含量相差不大.结论:不同炮制方法均能影响续断不同类型化合物含量,证明了传统炮制方法的合理性.
作者:王强;刘二伟;王磊;赵淑慧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研究丹参注射液联合曲安奈德对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OSF)组织中肌成纤维细胞(MFs)生物学行为的影响,为两种药物联合使用治疗OSF探明机理.方法:采用组织块培养法分离培养OSF患者病变组织中的MFs,同法分离培养健康志愿者正常颊黏膜中的成纤维细胞.以不同浓度的丹参注射液联合曲安奈德作用于MFs,采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水平,羟脯氨酸试剂盒检测细胞分泌可溶性胶原含量的变化,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细胞中α-SMA的表达情况.以槟榔碱提取液刺激正常成纤维细胞,保护组加用丹参注射液联合曲安奈德,同法检测其α-SMA的表达情况.结果:不同浓度的丹参注射液联合曲安奈德可明显抑制MFs的增殖水平及胶原分泌水平,并可使其α-SMA的表达水平明显较低,还可抑制槟榔提取物促进正常成纤维细胞表达α-SMA的作用.结论:丹参注射液联合曲安奈德可抑制OSF组织中MFs的部分生物学行为,可促使其向正常成纤维细胞逆分化,并能阻止正常成纤维细胞转分化为MFs,对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患者具有一定的治疗和保护作用.
作者:朱超;孙璐;闵安杰;蒋灿华 刊期: 2015年第20期
对中药有效成分及中药复方制剂调节血脂的临床与实验研究进行了综述.认为中医药在治疗血脂异常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未来若能注重加强与现代医学实验研究成果的结合,突出中医学辨证施治的鲜明特点,使中医药临床及实验研究更加趋于标准化、客观化、科学化,中医药治疗血脂异常将会有更加崭新的进展.
作者:黄帅娟;顾宁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探讨归芍地黄汤联合溴隐亭治疗抗精神药物所致的药源性闭经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86例抗精神药物所致的药源性闭经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予溴隐亭口服,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口服归芍地黄汤,以两周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3个疗程.观察记录两组患者月经情况,比较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内分泌指标变化及治疗期间出现的不良反应,并对患者随访半年,了解停药后复发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0%,对照组为72.1%,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PRL指标治疗后均出现显著降低(P<0.05),而LH和E2指标均出现显著升高(P<0.05);两组治疗后比较,治疗组治疗后PRL指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LH和E2指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在复发率随访调查中,治疗组复发率为4.3%,显著低于对照组复发率18.8%(P<0.05);两组均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归芍地黄汤联合溴隐亭治疗抗精神药物所致的药源性闭经,能够协同发挥治疗作用,明显提高疗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和血清内分泌水平,安全有效.
作者:石峻;任蓉;张婧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探讨小儿麻甘颗粒辅助西药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痰热闭肺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04例小儿毛细支气管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52例.对照组予西医雾化等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小儿麻甘颗粒辅助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症状、体征等中医证候总积分变化,不良反应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治疗组中医证候总积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率对照组为7.7%,治疗组为3.8%;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总有效率对照组为75.0%,治疗组为90.4%;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麻甘颗粒辅助西药雾化吸入治疗痰热闭肺型小儿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安全有效,能明显改善患儿临床症状.
作者:戚清;曾步力;李娟 刊期: 2015年第20期
探索了中药学教学过程中运用竞赛法,并对其进行相关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同学喜欢竞赛法,竞赛法能提高课堂趣味性、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能激发学生发现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与任课老师及同学们之间的交流、能培养团队精神、对社会适应能力有提高.在后对竞赛法的改革提出相关建议.
作者:李晟;夏新华;秦莉花;陈晓阳 刊期: 2015年第20期
阐述了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的病因病机,总结了近年来中医学对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病因、发病机制、预防、治疗及实验室研究等方面的现状.认为该病发病机制未明,西医治疗仅限于对症支持治疗,中医辨证论治对本病有较好疗效.
作者:朱梦甜;谈勇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夏枯草消瘤合剂中迷达香酸、咖啡酸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HPLC法,色谱柱为Agilent 1200-C18(4.6 mm×250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A)-1.0%甲酸水溶液(B),梯度洗脱(0~11.0 min,30%A;11.0~11.1min,30%A→45%A;11.1~23.0 min,45%A;23.0~23.1 min,45%A→30%A;23.1~30.0 min,30%A),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330 nm,柱温为25℃,进样量为20 μL.结果:迷迭香酸和咖啡酸的质量浓度分别在1.06 ~74.2 μg/mL、1.05 ~73.5 μg/mL范围内与各自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均为0.9999);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8.86%、98.33%,RSD%分别为2.95%、2.56%.6批样品中迷迭香酸、咖啡酸的平均含量分别不低于0.185 mg/mL和0.027 mg/mL.结论:该方法简便、快速、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夏枯草消瘤合剂的质量控制.
作者:朱全刚;程亮;顾小燕;张若曦;张玉萱;韩克起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分析针刺治疗缺血性认知障碍患者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以缺血性认知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比较针灸介入干预与单纯西药治疗效果的随机对照试验,评价纳入研究的质量,并用Rev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针灸治疗缺血性认知障碍患者总体疗效优于单纯药物治疗,其汇总OR=6.12,95%CI[4.01,9.35];在提高MMSE评分方面,针刺介入干预的效果较好,汇总MD=2.21,95%CI[1.02,3.40];在提高ADL评分方面,针刺治疗的效果较单纯药物好,汇总MD=-3.72,95%CI[2.80,4.6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未见明显不良反应报道.结论:针刺介入治疗缺血性认知障碍在总体疗效,提高MMSE和ADL评分方面显示出比药物治疗更加有效的倾向,尚需更多高质量研究以增加证据的强度.
作者:卢锦华;谭洁;张泓;袁宜勤 刊期: 2015年第2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