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西医结合预防髋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疗效观察

韩晓强;李安明;陈静;卜明

关键词:髋关节置换术, 深静脉血栓, 中西医结合, 复元活血汤, 桃红四物汤
摘要: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预防髋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疗效.方法:将84例符合纳入标准的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患者术后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予复元活血汤合桃红四物汤加减.术后8d观察两组患者血浆D-二聚体、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PT)、凝血酶时间(TT)及纤维蛋白原(FIB)变化.结果:治疗组DVT发生率为4.8%,对照组DVT发生率为14.3%,治疗组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8d时血浆D-二聚体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治疗组术后8d血浆D-二聚体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第8天时凝血四项指标均较术后第1天改善(P<0.05);术后第8天,治疗组PT、TT、FIB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PP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预防髋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有较好疗效,可改善凝血功能.
中医药导报杂志相关文献
  • 针刺结合正骨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针刺结合正骨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运用针刺结合正骨手法对椎动脉型颈椎病进行治疗,并观察症状改善及功能恢复情况,同时进行疗效评定.结果:通过针刺结合正骨手法进行治疗后,治愈率为63.3%,总有效率95.0%,患者症状明显改善,功能明显恢复.结论:针刺结合正骨手法能够有效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

    作者:周肃陵;安建原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小儿麻甘颗粒辅助西医常规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痰热闭肺证)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小儿麻甘颗粒辅助西药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痰热闭肺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04例小儿毛细支气管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52例.对照组予西医雾化等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小儿麻甘颗粒辅助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症状、体征等中医证候总积分变化,不良反应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治疗组中医证候总积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率对照组为7.7%,治疗组为3.8%;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总有效率对照组为75.0%,治疗组为90.4%;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麻甘颗粒辅助西药雾化吸入治疗痰热闭肺型小儿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安全有效,能明显改善患儿临床症状.

    作者:戚清;曾步力;李娟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鼻饲云南白药加奥曲肽治疗丘脑区脑卒中并发应激性上消化道出血58例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鼻饲云南白药加奥曲肽治疗丘脑区脑率中并发应激性上消化道出血的效果.方法:将58例临床确诊为丘脑区脑卒中并发应激性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n=29)和对照组(n=29),对照组在常规脑卒中治疗的基础上采用奥曲肽首次0.1 mg静脉注射,然后采用0.025 mg/h的速度进行72~96h的持续静脉滴注;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0.5 g云南白药鼻饲,每4h鼻饲1次.观察两组的止血时间、止血效果和上消化道出血相关死亡率.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相关性死亡率分别为3.5%和20.7%,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平均止血时间治疗组为(26.7±6.4)h,对照组为(45.3±4.4)h,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大便潜血转阴时间分别为(36.7±4.2)h、(76.8±6.1)h,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转阴率分别为96.0%和76.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饲云南白药加奥曲肽治疗丘脑区卒中并发应激性上消化道出血疗效确切.

    作者:胡亚妮;王洪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新护理分级标准在陕西省某三甲中医医院内科系统实施现状与护士劳动价值的调查

    目的:调查护理分级标准实施后护理服务项目的实际用时和劳动价值,为陕西省制定合理的等级护理收费提供依据.方法:用6个月时间,调查陕西省某中医医院内科系统9个专业21个病区的630名患者,对等级护理服务包含的24个不能单独收费的项目进行实际用时调查,计算完成每个项目所需时间和频次,以及每名患者每日等级护理所需时间.结果:每名一级护理患者每日护理人员需要投入160.59 min,每名二级护理患者每日护理人员需要投入88.33 min.结论:新护理分级标准实施后,亟需制定科学、合理的等级护理收费标准.

    作者:孙燕;段筱妍;李娜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响应面优化超声波辅助酶法提取北虫草多糖的工艺研究

    目的:对超声波辅助酶法提取北虫草多糖的工艺进行研究.方法:考察不同酶种类对北虫草多糖提取率的影响,选择碱性蛋白酶用于酶法提取实验研究.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通过响应面法对影响北虫草多糖提取率的三个主要影响因素即酶用量、酶解温度、酶解时间进行分析优化.结果:影响北虫草多糖提取率的工艺因素按主次顺序排列为:酶解温度>酶解时间>酶用量;确定碱性蛋白酶酶解北虫草多糖佳工艺条件为碱性蛋白酶添加量为5%、料液比为1:40、酶解pH值为11、酶解温度为50℃、酶解时间为60 min.在此佳条件下,虫草多糖的提取率为13.01%,显著优于传统的水提醇沉法.结论:采用超声波辅助碱性蛋白酶法提取工艺,相对于传统水提醇沉法可显著提高北虫草多糖提取率.

    作者:李万芳;刘敬民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浦家祚教授从肝论治头风验案举隅

    整理头风病案3则,从中总结浦家祚教授从肝论治头痛临床思路及用药特点,为临床诊疗提供经验.

    作者:郭海峰;李春红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百合抗抑郁研究进展

    介绍近10余年来百合抗抑郁方面的研究进展,对百合抗抑郁有效部位及制备方法、百合及百合复方抗抑郁作用及作用机制进行了综合阐述,以进一步深入探索和系统研究百合及其复方的抗抑郁作用.

    作者:傅春燕;刘永辉;曾立;李杰红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中西医结合预防髋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预防髋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疗效.方法:将84例符合纳入标准的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患者术后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予复元活血汤合桃红四物汤加减.术后8d观察两组患者血浆D-二聚体、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PT)、凝血酶时间(TT)及纤维蛋白原(FIB)变化.结果:治疗组DVT发生率为4.8%,对照组DVT发生率为14.3%,治疗组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8d时血浆D-二聚体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治疗组术后8d血浆D-二聚体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第8天时凝血四项指标均较术后第1天改善(P<0.05);术后第8天,治疗组PT、TT、FIB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PP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预防髋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有较好疗效,可改善凝血功能.

    作者:韩晓强;李安明;陈静;卜明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蒲元和胃胶囊联合和胃降逆汤治疗功能性腹泻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蒲元和胃胶囊联合和胃降逆汤治疗功能性腹泻的效果.方法:将128例功能性腹泻患者根据随机抽签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64例,在基础治疗基础上,对照组给予蒲元和胃胶囊治疗,治疗组给予蒲元和胃胶囊联合和胃降逆汤治疗,治疗疗程为8周.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6.9%和84.4%,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的烧心与胸痛评分都呈现明显下降的趋势(P<0.05),同时治疗后治疗组的烧心与胸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血清胃泌素含量明显降低,而甘胆酸含量明显增加,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治疗后治疗组胃泌素和甘胆酸含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经过调查,治疗组的生理功能、生理职能、总体健康、生命活力、社会职能、情感职能与精神健康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蒲元和胃胶囊联合和胃降逆汤治疗功能性腹泻能有效缓解临床症状,提高治疗疗效,有利于生活质量的改善,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节胃泌素和甘胆酸分泌有关.

    作者:周春芳;孙泽群;魏刚;杜勇;吴军;查火龙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补阳还五汤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的系统评价

    目的:系统评价补阳还五汤治疗恢复期缺血性脑卒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中文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MB);外文数据库:Cochrane Library、ASP、PUBMED、Medline;手工检索为补充,查找补阳还五汤治疗恢复期缺血性脑卒中的随机对照和半随机对照的临床研究,检索时限从2004年5月至2014年5月.由2位研究人员按照纳入和排除标准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和评价质量,然后采用RevMan 5.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22项研究,2072例恢复期缺血性中风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补阳还五汤治疗恢复期缺血性中风在降低复发率[RR=0.64,95%CI(0.31,1.32),Z=1.21,P=0.23]方面无统计学意义,但存在优于对照疗法的趋势.在改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WMD=9.56,95%CI(7.65,11.48),Z=9.77(P<0.01)]、神经功能缺损(CSS)[WMD=3.01,95%CI(1.21,4.81),Z=3.28(P=0.001)]和提高临床疗效(痊显率)[RR=1.56,95%CI(1.43,1.70),Z=9.86,P<0.01]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补阳还五汤治疗恢复期缺血性脑卒中安全有效.但由于研究存在局限性,降低了系统评价结论的论证强度,尚期待设计合理、执行严格、多中心大样本且随访时间足够的随机对照试验予以进一步验证.

    作者:谢佳宏;杨志新;韩淑丽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左归丸加减治疗肝肾阴虚型老年性骨质疏松症50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左归丸加减辨证治疗肝肾阴虚型老年性骨质疏松症(SOP)的临床疗效及用药安全性.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100例SOP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治疗组根据患者的中医证候辨证使用左归丸加减治疗;对照组给予西药治疗;2个疗程后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及不良反应,并评定患者治疗前后的腰背疼痛程度及检测骨密度(BMD)变化.结果: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2.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0%(P<0.05);两组患者的腰背疼痛程度及腰椎和股骨颈的BMD均较治疗前明显好转(P<0.05),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用药安全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左归丸加减辨证治疗肝肾阴虚型SOP效果显著,能明显减轻患者的疼痛程度及增加BMD,且安全性好.

    作者:欧阳峰松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LC-MS法测定不同炮制工艺对续断化学成分含量影响

    目的:研究续断生品及不同炮制品中化学成分含量变化,探讨不同炮制方法对续断中各化学成分含量的影响.方法:采用LC-MS法,对续断不同炮制品中各类型化合物进行含量测定.结果:与续断生药相比较,各炮制品的指标成分含量略有增加;皂苷类化合物在酒炙品含量中高;Dimethylsecologanol在盐炙品中含量高于酒炙品、清炒品及生药;而苯丙素类化合物(+)-1-羟基松脂醇4'-O-β-D-吡喃葡萄糖苷含量在酒炙、盐炙及清炒品中含量相差不大.结论:不同炮制方法均能影响续断不同类型化合物含量,证明了传统炮制方法的合理性.

    作者:王强;刘二伟;王磊;赵淑慧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化腐生肌膏辅助脱落细胞真皮移植治疗难愈性烧伤创面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化腐生肌膏辅助脱落细胞真皮移植治疗难愈性烧伤创面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烧伤难愈性创面患者78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9例,均予两组患者行常规清创,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结合ADM修复,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化腐生肌膏外用治疗,两组患者均选择5 cm×5 cm大小创面作为比较区域,比较两组患者不同时段(2d、4d、7d、12d)肉芽组织生长情况、临床治愈不同时项温哥华疤痕评分(1月、6月、12月)及临床治愈时间等指标.结果:治疗结束,治疗组患者第5天创面肉芽组织生长开始有别于对照组,治疗后7d,治疗组肉芽创面(25.15±0.42)%明显优于对照组的(19.15±0.82)%,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创面临床治愈时间为(16.35±1.92)d,明显短于对照组的(29.21±2.81)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临床治愈后第1月两组患者温哥华疤痕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第6月及12月治疗组温哥华疤痕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化腐生肌膏辅助脱落细胞真皮移植治疗难愈性烧伤创面,可有效促进创面愈合,减少临床治疗时间,改善长远预后.

    作者:邓茜;吴小蔚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糖脂双调方治疗2型糖尿病前期34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糖脂双调方治疗糖尿病前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糖尿病前期患者6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4例.两组患者均给予适当生活方式干预及健康教育,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自拟糖脂双调方治疗,6个月后观察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空腹血糖(FBG)及餐后2h血糖(P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脂(TG、TC、HDL-C、LDL-C)等.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FBG、2 hPG、HbA1c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或P<0.01);两组方法均能改善患者血脂代谢,治疗组TG降低明显,HDL-C升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脂双调方结合生活方式干预,能降低糖尿病前期患者血糖及血脂,预防糖尿病的发生.

    作者:杨树国;韩伟祥;杨俊英;韩巧玲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丹红注射液联合大剂量阿托伐他汀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介入治疗后血脂、hs-CRP及TNF-α的影响

    目的:探讨丹红注射液联合大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82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自愿的原则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给予相同的ACS常规治疗和大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静脉滴注丹红注射液,分析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脂、hs-CRP及TNF-α指标变化,并进行疗效评估.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7%,血清达标率100%,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73.2%和血脂达标率85.4%(P<0.05);两组治疗后血清TC、TG、LDL-C均出现显著降低(P<0.05),而HDL-C均出现显著升高(P<0.05);治疗后,治疗组TC、TG、LDL-C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炎症因子hs-CRP和TNF-α血清含量均显著降低(P<0.05);治疗后,治疗组炎症因子hs-CRP和TNF-α血清含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丹红注射液联合大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ACS,能够有效控制血脂,抑制炎症反应,安全可靠.

    作者:乔亮;叶悦;谢春毅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以临床岗位能力为导向的针灸学资源库建设

    介绍了以临床岗位能力为导向的针灸学资源库建设的情况.主要包括针灸学资源库建设的目的和意义、针灸学资源库建设的内容、针灸学资源库网络平台建设方向等.认为基于临床岗位能力的针灸学资源库平台的建设不仅可以实现教学资源的共享,还可以对针灸学教学资源进行统一管理,在条件成熟时进行资料整合分析,奠定促进人才培养整合校内针灸学教学资源建设的发展方向,必须符合临床岗位能力.

    作者:陈美仁;胡蓉;黄宇辉;肖海鹏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补益脾肾法治疗特发性黄斑裂孔1例

    特发性黄斑裂孔,又称特发性老年黄斑裂孔,是未明病因的视网膜神经上皮层的局限性缺损裂孔.此病严重损害患者的视力,尤其是中心视力的缺损和丧失,甚至引起大片视网膜脱离而致盲,大大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我院门诊于2013年11月22日诊断女性左眼特发性黄斑裂孔1例,采用中医辨证论治,患眼视力由0.05提升至0.2,视物缺损也得到改善.现将具体诊疗情况介绍如下.

    作者:徐黄杰;宋剑涛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中医防治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的研究进展

    阐述了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的病因病机,总结了近年来中医学对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病因、发病机制、预防、治疗及实验室研究等方面的现状.认为该病发病机制未明,西医治疗仅限于对症支持治疗,中医辨证论治对本病有较好疗效.

    作者:朱梦甜;谈勇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归芍地黄汤联合溴隐亭治疗抗精神药物所致的药源性闭经的疗效及安全性研究

    目的:探讨归芍地黄汤联合溴隐亭治疗抗精神药物所致的药源性闭经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86例抗精神药物所致的药源性闭经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予溴隐亭口服,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口服归芍地黄汤,以两周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3个疗程.观察记录两组患者月经情况,比较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内分泌指标变化及治疗期间出现的不良反应,并对患者随访半年,了解停药后复发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0%,对照组为72.1%,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PRL指标治疗后均出现显著降低(P<0.05),而LH和E2指标均出现显著升高(P<0.05);两组治疗后比较,治疗组治疗后PRL指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LH和E2指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在复发率随访调查中,治疗组复发率为4.3%,显著低于对照组复发率18.8%(P<0.05);两组均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归芍地黄汤联合溴隐亭治疗抗精神药物所致的药源性闭经,能够协同发挥治疗作用,明显提高疗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和血清内分泌水平,安全有效.

    作者:石峻;任蓉;张婧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中药治疗血脂异常的研究概况与展望

    对中药有效成分及中药复方制剂调节血脂的临床与实验研究进行了综述.认为中医药在治疗血脂异常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未来若能注重加强与现代医学实验研究成果的结合,突出中医学辨证施治的鲜明特点,使中医药临床及实验研究更加趋于标准化、客观化、科学化,中医药治疗血脂异常将会有更加崭新的进展.

    作者:黄帅娟;顾宁 刊期: 2015年第20期

中医药导报杂志

中医药导报杂志

主管:湖南省卫生厅

主办:湖南省中医药学会;湖南省中医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