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临床检验血液标本不合格的原因与对策

简跃廷

关键词:血液标本, 临床检验, 原因, 对策, 不合格, 分析
摘要:目的:对临床检验中血液标本送检不合格的原因及对策进行研究,探讨提高血液标本质量的方法,以减少误差,提供更为准确可靠的检验结果.方法:选择我院在2011年9月至2012年5月期间送检的1024份血液标本中不合格的156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在整理并统计后分析造成其不合格的原因,并观察检查的效果.结果:不合格的血液标本有156例,占全部1024份血液标本的15.2%.其中凝血标本87份,占不合格标本的55.8%;溶血标本36例,占23.1%;标本量不足的标本31例,占19.9%;标本错误2例,占1.3%.结论:不合格的血液标本对结果的影响是十分显而易见的,而检验结果的不准确会给临床的诊断和治疗带来不好的影响,造成标本不合格的原因有很多,正确采集血液标本是保证血液检验结果准确的基础.否则,血液标本不合格不仅会无法获得正确的检验结果,还会耽误对患者的诊断和治疗,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阿奇霉素联合氨溴特罗口服液治疗86例儿童支原体肺炎

    目的:对阿奇霉素联合氨溴特罗口服液治疗儿童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和分析.方法:选用本院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到收治的支原体肺炎患儿86例,将他们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分别为43例,给予对照组患儿阿奇霉素10mg/kg.日,iv,治疗组患儿在对照组治疗方法上再加上氨溴特罗口服液,两组疗程均为五天.结果:通过统计分析,治疗组有效率为93%,对照组有效率为83.7%,两组患儿治疗后的疗效存在差异性,具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采用阿奇霉素联合氨溴特罗治疗儿童支原体肺炎具有显著疗效,对儿童呼吸道可以及时、有效地控制,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并应用.

    作者:张红梅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142例老年骨质疏松的临床护理体会

    目的:研究分析老年骨质疏松患者的临床护理措施和护理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5月-2012年10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42例老年骨质疏松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患者入院治疗的先后顺序和采用的临床干预措施不同,将142例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71例,采用一般护理措施干预治疗,观察组患者71例,加强临床针对性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护理满意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老年骨质疏松患者的临床针对性护理能够有效的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护理满意度.

    作者:马燕飞;曹美娟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早期手术治疗急性梗阻性胆囊炎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早期手术治疗急性梗阻性胆囊炎的临床疗效.方法:86例急性梗阻性胆囊炎患者依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前者使用早期手术治疗,后者采用抗感染等保守治疗.治疗后比较2组患者急性梗阻性胆囊炎症状改善情况以及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等差异.结果:10天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1%(40/43),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9.1%(34/43);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33%(1/43)低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11.6%;对照组平均住院时间为(19.23±2.34)天,明显长于观察组住院时间(10.23±2.46)天,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性梗阻性胆囊炎进行早期手术治疗,可明显提升痊愈率,避免并发症发生,效果理想.

    作者:史华珍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格列吡嗪控释片在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应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目的:探讨格列吡嗪控释片在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应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100例平分为两组,治疗组与对照组各50例,治疗组采用采用格列吡嗪控释片治疗,对照组采用二甲双胍治疗.结果:两组患者经治疗后所有的指标都有显著性的变化(P<0.05),其中FBG、F2BG、TG、TC、LDL等指标在治疗组的数值明显的低于对照组.结论:格列吡嗪控释片能够很好的降低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数值和血脂含量,在安全性等其他等几个方面都明显强于二甲双胍,在临床上也有更大的利用空间.

    作者:江玲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某市青少年焦虑状况调查

    目的:了解某市青少年焦虑现状,为青少年焦虑的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方法抽样某市1所大学、4所高中、4所初中的5249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定调查对象焦虑症状.结果:某市青少年焦虑检出率为14.1%,其中男女生焦虑的检出率分别为11.8%、16.5%.结论:青少年焦虑检出率较高,尤其是青年女性,应引起学校相关部门的重视,给予相关的心理健康指导.

    作者:龚伟志;陈燕;贺连平;金岳龙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根管治疗术失败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目的:探究根管治疗术失败的原因,提出有关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2年12月在我科室开展根管治疗的25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2011年(对照组)、2012年(观察组)治疗失败患者例数、患牙数及具体分布,根据症状、临床检查等对患牙根管系统进行相关分析,提出有关预防措施.结果:对照组治疗失败患者40例,占33.33%(40/120),失败患牙50颗;通过采取有关预防措施后,观察组治疗失败患者25例,占19.23%(25/130),失败患牙30颗.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治疗成功率显著提高(P<0.05),失败患牙数显著减少(P<0.05),失败原因主要为欠充,占失败患牙的50%.结论:根管充填质量直接影响根管治疗的效果,提高充填质量、阻断感染源、清除根管感染物、防止再感染、仔细规范操作是治疗和预防的关键.

    作者:王洁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护理体会

    妊娠期间的糖尿病有两种情况,一种为妊娠前已有糖尿病的病人妊娠,又称糖尿病合并妊娠;另一种为妊娠前糖代谢正常或有潜在糖耐量受损,妊娠期才出现或发现糖尿病,又称妊娠期糖尿病.

    作者:鲍娟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泌尿外科腹腔镜手术并发症临床分析

    目的:研究探讨泌尿外科进行的腹腔镜手术后患者的并发症的发生的原因,以及预防处理措施.为临床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泌尿外科疾病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07年8月至12年8月收治的233例泌尿系统疾病患者的腹腔镜手术治疗情况.总结其中发生并发症的种类以及例数,同时分析并发症的发生原因,并对选择不同手术方法以及手术时间引发的不同并发症的类型特点进行总结分析.结果:我院近年来收治的233例泌尿外科疾病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的患者出现并发症的共有13例,并发症发生概率为5.58%,并发症类型包括腹膜损伤4例,切口出现感染2例,下腔静脉出现损伤1例,尿瘘1例,输尿管损伤1例,结肠损伤1例,腹膜后血肿1例,出现较为严重的血液碳酸含量较高并发症患者1例,腹部主动脉出现损伤患者1例.其中输尿管出现损伤的1例患者中途转为开放性手术处理.所有病人治愈出院后恢复良好,随访一年至六年不等,并无其他严重状况发生.结论: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泌尿外科疾病引发并发症的概率较高,并发症类型也较为复杂,其中腹膜损伤发生概率高,达到并发症总例数的30.77%.严重危害着患者的生命健康以及治疗效果,临床医务工作者应提高自己的手术熟练程度,清楚各种并发症的引发原因,总结腹腔镜手术治疗泌尿外科疾病的临床经验,从而降低泌尿外科中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时发生并发症的概率,提高患者的生活治疗,治愈效率,缩短治疗时间.

    作者:田景玉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盲肠后阑尾炎28例的处置体会

    盲肠后阑尾炎临床上并不少见,术前认识不足可致术中寻找阑尾困难,手术时间过长,增加病人痛苦,并有副损伤可能.作者认为术前估计充分,选择经右下腹腹直肌纵形切口,切除此类阑尾是可行的.

    作者:杨安风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血液透析对尿毒症患者的一般影响

    目的:探讨糖尿病应用各种血液透析对于患者的一般影响,并对其机制进行讨论.方法:统计我院 l19 例接受血液透析的尿毒症患者,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和实验室检查,捡测治疗前后患者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室间隔厚度(IVST)、左心室后壁厚度(LVPWT)、计算左室射血分数 (EF)、和舒张期始末血流速度比值 E/A,及β2-微球蛋白 (β2-MG)、血尿素氮 (BUN)、血红蛋白 (Hb)、血清肌酐(SCr).结果:各组舒张 E / A 略微增加,EF 可见明显下降.LVEDD、LVESD可见增厚,无论治疗前后较对照组均增加.IVST、LVPWT 呈现增加表现.Β2-MG 可见明显降低,Hb 计数升高,Scr、BUN明显较正常值高.结论:各种血液透析导致心肌肥厚加剧,但是改善了患者生存质量.

    作者:戴鲜红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凯氏定氮法测定食品中蛋白质的不确定度评定

    目的:为减少实验误差,提高检测结果精确度,提高评定测量结果的质量,找出主要影响因素,参考测定其他食品中检测参数的不确定评定的方法.方法:通过计算得出该法测定食品中的蛋白质的扩展不确定度,分析食品中的蛋白质含量不确定度的来源.结果:测量结果表明扩展不确定度U95=0.13 g/100g.结论:方法简便,适合于每一个样本的检测结果,可参考用于食品样本中某些检测参数的不确定评定.

    作者:缪英;封蓉芳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胸腰椎多节段脊柱骨折临床诊断及治疗分析

    目的:对胸腰椎中多个节段的脊柱在出现骨折后的临床诊断以及治疗分析进行探讨.方法:抽选了2011.1.1-2013.3.31间我们医院诊治的20位胸腰椎中多个节段的脊柱出现骨折的病人的实例作为资料,其中男性脊柱骨折者有16个,女性脊柱骨折者有4个,大部分病人都是因为意外使胸腰椎中的多个节段的脊柱出现骨折,这些骨折人员的年龄在19-54岁之间,将20位骨折的年龄平均后是35.89岁.在脊柱出现骨折后从家前往医院的时间间隔短的有2个小时,长的有13天.对胸腰椎中的骨折部位统计后,得知有37处受累,椎体中的骨折分类和数目:有4处T12,1处L2,3处T2,2处L4,4处L1,4处L3,5处T11,10处L5,4处T3.在这些骨折的众多脊柱中,有25处属于不固定性的胸腰椎骨折节段,有12处属于压缩型的固定的胸腰椎骨折节段.在不固定性的胸腰椎骨折节段中,有19处需要固定的胸腰椎节段较长,有3处需要固定的胸腰椎节段较短,有3处的胸腰椎节段的前路需要被固定.在12处属于压缩型的固定的胸腰椎骨折节段中,有7处的胸腰椎节段在固定时需要植入钢钉,剩余的5处则没有措施.其中26处有功能等级,但是也不完全一致,有6处属于A等级,有8处属于B等级,有3处属于C等级,有9处属于E等级.在诊治前,这些脊柱部位的椎体的骨折数值是19.98±5.27毫米,椎体向后凸出的角度是15.8±4.23度.依照这些骨折数据进行手术.结果:这20位胸腰椎中多个节段的脊柱出现骨折的病人,手术都很顺利,也很成功,在手术室中,所需时间是1.5个小时到5个小时之间,血液流失数量在200-950毫升之间.胸腰椎中的多个节段的脊柱出现骨折的部位的功能等级都有恢复,有6处属于A等级的部位转换为B等级,有8处属于B等级的部位转换为C等级,其它无转换.在诊治后,这些脊柱部位的椎体在恢复后是33.46±2.91毫米,椎体向后凸出的角度是5.9±2.33度.结论:对胸腰椎中多个节段的脊柱出现骨折的部位做手术时,所参考的手术方案要正确、标准、科学,使脊柱出现骨折的病人脊柱功能得到恢复和改善.

    作者:杨荣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高间接胆红素血症新生儿临床治疗特点分析

    目的:对高间接胆红素血症新生儿临场治疗特点进行了分析.方法:对收治的89例高间接胆红素血症新生儿的临床资料进行研究.结果:89例病例中,早期新生儿的首要病因为溶血因素,其次为合并胆红素脑病、围产因素、母乳性黄疸、感染、原因不明.结论:早期新生儿中,高间接胆红素血症的发生率较高,首要的高危因素为新生儿溶血病,易造成患儿后遗症及神经系统损伤,导致胆红素脑病的发生.应早期监测新生儿黄疸,有效避免胆红素脑病的发生.

    作者:张淑丽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死亡原因及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分析维持性血液透析死亡患者的临床资料,为临床提供防治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12年12月我院血透室行HD治疗的MHD患者,其中死亡32例,选取同期患者65例患者为对照组.死亡组和对照组的性别、年龄、平均动脉压、血红蛋白、血小板、纤维蛋白原、凝血酶原时间、白蛋白、血钠、感染进行比较.用logistic进行多因素统计分析,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死亡危险因素.结果: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死亡首位原因是心脑血管疾病,依次为感染、恶液质、自杀.高龄、贫血、高血压、感染是危险因素.结论:积极改善和控制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贫血、高血压、感染,可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及生活质量,达到临床预防目的.

    作者:梁凌;李似姣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机采血小板采集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分析及全程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机采血小板献血员献血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方法:从接待献血员开始,体检、咨询、检验、采集过程中心理干预直至采集后护理,严密观察机采血小板献血者的反应,确保全程优质服务.对于保证血小板的治疗,保证整个采血过程顺利进行,以及稳定并扩大无偿捐献血小板的献血员队伍,都有重要意义.

    作者:陈筱霞;史恩祥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冠心病心律失常治疗中稳心颗粒和胺碘酮的应用体会

    目的:对稳定颗粒和胺碘酮在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中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研究.方法:选取在我院进行治疗的72例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并将其随机分成三组,每组24例,其中一组单纯服用稳心颗粒,称为稳心颗粒组;另外一组单纯服用胺碘酮,称为胺碘酮组;后一组服用稳心颗粒和胺碘酮,称为联合组.后对三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经过治疗,联合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1.7%高于稳心颗粒组的62.5%和胺碘酮组的54.2%,联合组和其他两组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稳心颗粒组和胺碘酮组差异比较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治疗中,稳心颗粒和胺碘酮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可在临床中广泛使用.

    作者:何莉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慢性顽固性胃炎应用黄连素与硫糖铝治疗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黄连素联合硫糖铝治疗慢性顽固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以本院2010年1月-2012年12月间单纯应用黄连素治疗的61例慢性顽固性胃炎患者为对照组,以本院同期应用硫糖铝联合黄连素的61例患者为联合组,对比两组患者疗效.结果:联合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而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硫糖铝联合黄连素治疗慢性顽固性胃炎患者,疗效显著,复发较少,安全可靠,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吴会松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艾灸结合换药治疗压疮的护理心得体会

    压疮是由于局部组织长期受压,发生持续缺血缺氧,营养不良,而致组织溃烂坏死,我科收住一例院,带来三期压疮,对其进行艾灸结合换药的方法外,效果明显,现总结如下:

    作者:张晓玲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含左氧氟沙星化疗方案治疗初治涂阳肺结核疗效观察

    目的:本研究主要就含左氧氟沙星化疗方案治疗初治涂阳肺结核的临床疗效展开分析讨论.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1月-2012年1月所收治的120例初治涂阳肺结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利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均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左氧氟沙星治疗,对两组患者的痰菌转阴率以及病灶吸收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在前两个月的强化化疗期内,观察组患者的痰菌转阴率为86.7%,病灶吸收率同样为86.7%,对照组患者的痰菌转阴率为63.3%,病灶吸收率同样为60.0%,两组患者的痰菌转阴率以及病灶吸收率存在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过随着治疗时间的增加,两组患者在疗程结束时已经基本上不存在任何差异.结论:在对初治涂阳肺结核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左氧氟沙星只能在短时间内缩短患者的痰菌转阴时间以及病灶吸时间,其对于整个疗程的作用还没有明确的界定,因此,在对初治涂阳肺结核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一般不提倡用左氧氟沙星来对其进行化疗.

    作者:卢安剑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眼科护理中健康教育的作用分析

    目的:对眼科护理实施健康教育的效果进行分析.方法:对眼科住院的患者130例实施系统的健康教育.结果:眼科病人在接受健康教育的过程中,对疾病的相关知识有了及时的了解,不仅使护患关系更加融洽,同时还使护士的业务水平进一步提升.通过实施健康教育和积极的治疗,在患者出院后3个月时间里,通过电话随访和家访调查显示,显效的有72例,有效的为48例,无效的为10例,手术后总有效率为92.3%.结论:对眼科病人实施健康教育可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促进患者早日恢复健康.

    作者:梅芳 刊期: 2013年第08期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