缪英;封蓉芳
目的:分析舒适护理在血液透析室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将我院门诊2012年1月-2013年4月收治的30例血液透析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对照组患者主要实施常规护理,对观察组患者主要实施舒适护理,并观察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适护理在血液透析室护理中应用并发症少,效果显著,对促进患者早日康复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袁世萍 刊期: 2013年第08期
本文主要通过讨论绩效考核制度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对本科室中10名护士进行实施绩效考核,包括劳动纪律、消毒隔离工作等,认真记录考核结果,后进行结果信息反馈,总结护士工作质量.在护理管理工作中运用绩效考核制度,对于提高护理工作质量及提升管理水平有着较为积极的意义,值得在护理管理工作中推广应用.
作者:张利娟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对比分析安舒环在B超监护下放置与在常规手段下放置的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3月至2012年3月在我站选择放置安舒环的妇女300例,分对照组与实验组,根据妇女的个人意愿,实验组选择150例在B超监护下放置,对照组选择150例在常规手段下放置.结果:以放置起1年内为时限,观察脱落率、带器妊娠率、出血、疼痛、经期经量等症状.结论:在B超监护下放置安舒环在放置1年内,脱落率、带器妊娠率以及出血、疼痛、月经紊乱等情况远低于常规手段下的放置,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
作者:潘迎霞;褚幼君 刊期: 2013年第08期
本文通过将中西医结合方法用于老年人心脑血管疾病的治疗中,分析老年人心脑血管发病原因,总结其病理和用药原则,为治疗此类疾病提供一定的中西医用药准则,指导患病老年人对此疾病更好的治疗.
作者:段艳蕊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本研究主要就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药流不全诊断中的应用情况以及彩超血流显像(即CDFI)的声像图特征展开分析讨论.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3月-2012年3月我院所收治的被确诊为58例早孕药物流产后出现持续出血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本研究的所有患者均进行了彩超血流显像,并给予了相应的声像图特征分析.结果:在对患者进行彩超检查的过程中,本研究所有患者的宫颈处或宫腔内均存在不规则块状回声,其中有3例低回声患者、3例斑点状回声患者、10例高回声患者,42例混合性回声,CDFI显示在所有患者中有54例患者的宫颈处以及宫腔内存在高回声团以及混合性回声团.在2例存在低回声团患者的子宫内部探测到棒状或点状的血流信号,经脉冲多普勒检查,其结果显示为低阻血流信号,RI小于或等于0.6,有4例患者没有探测到血流信号则为血凝块.结论:在对药流不全的患者进行治疗时,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不仅可以诊断出患者宫内的残留物性质,而且还可以为药物流产是否全面提供相应的诊断依据.
作者:许琴霞 刊期: 2013年第08期
本文共选择2010年8月-2012年8月来我院进行外伤暴盲治疗的54例患者(56只眼)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中医治疗和西医治疗.对比两组治疗疗效,本文得出中医治疗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显著意义,即P<0.05.因此,在进行外伤性暴盲治疗时,中医的汤剂治疗和针灸治疗具有较好疗效,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作者:白敬伟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在儿科护理管理工作中运用细节管理的效果及具体实施方法.方法:将自2009年3月至2012年3月间于我院儿科住院治疗的105例患儿的完整资料为临床探究依据,根据护理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的55例患儿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接受细节管理,对照组患儿仅接受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后的并发症、护理纠纷、护理差错及患者满意度.结果:实施了细节管理后的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护理差错、护患纠纷均要明显低于对照组,而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以上各组间的差异均较明显,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儿科护理管理中实施细节管理可避免护理工作中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提高护理质量,有利于提高患者对医院的满意度.
作者:孙俊杰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探讨社区高危孕产妇管理措施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09年7月到2011年6月对我社区138例高危孕产妇实施的管理措施,主要措施为,对孕产妇进行相关检查,建立档案和进行医学指导;提高孕产妇自我保护能力;营养管理和心理护理.结果:实施高危孕产妇管理措施前,新生儿死亡率为10.56%,实施高危孕产妇管理措施后,新生儿死亡率为1.5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高危孕产妇管理措施后,我社区新生儿死亡率降低.我社区管理措施合理有效,建议在其它社区推广.
作者:陈国蓉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探究根管治疗术失败的原因,提出有关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2年12月在我科室开展根管治疗的25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2011年(对照组)、2012年(观察组)治疗失败患者例数、患牙数及具体分布,根据症状、临床检查等对患牙根管系统进行相关分析,提出有关预防措施.结果:对照组治疗失败患者40例,占33.33%(40/120),失败患牙50颗;通过采取有关预防措施后,观察组治疗失败患者25例,占19.23%(25/130),失败患牙30颗.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治疗成功率显著提高(P<0.05),失败患牙数显著减少(P<0.05),失败原因主要为欠充,占失败患牙的50%.结论:根管充填质量直接影响根管治疗的效果,提高充填质量、阻断感染源、清除根管感染物、防止再感染、仔细规范操作是治疗和预防的关键.
作者:王洁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带状疱疹患者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方法:采用SIMH精神卫生自评表(SCL-90)、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对80例带状疱疹病患者初诊时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测评,然后根据患者的心理特点实施心理护理干预措施,治愈后再次对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测评,并加以比较.结果:心理护理干预后带状疱疹患者的SCL-90总分、总均分、阳性项目数、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恐怖、精神病性等因子分及抑郁、焦虑量表总分明显低于心理护理干预前,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带状疱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干预,能有效减轻患者的不良心理状况,对促进带状疱疹患者的康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有积极的意义.
作者:陈亚琳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对比分析瑞舒伐他汀和阿托伐他汀对冠心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以我院2011年1月-2013年2月间应用瑞舒伐他汀治疗的113例冠心病患者为A组,以我院同期应用阿托伐他汀治疗的113例患者为B组,对比两组疗效.结果:A组患者TC、TG、LDL-C、HDL-C等血脂指标改善均显著优于B组,且hs-CRP水平显著低于B组,LVEF及FMD等心功能改善情况显著优于B组,两组各项数据经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相对于阿托伐他汀,应用瑞舒伐他汀治疗冠心病,患者症状和心功能指标改善情况均显著较好,安全性更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雪爱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分析肌间沟阻滞和肌间沟阻滞+腋窝神经阻滞在上肢手术临床效果,选择一种更理想的麻醉方式.方法:对上肢手术患者随机选择各50例,分为Ⅰ组和Ⅱ组,一组采用单纯肌间沟阻滞法,二组采用肌间沟阻滞+腋窝神经阻滞法,局麻药采用2%利多卡因15ml+0.894%罗呱卡因10ml +0.9%氯化钠15ml.结果:Ⅰ组50例患者中有11例手术中出现疼痛,辅助静脉镇痛药物才能完成手术,有效满意率为78%.Ⅱ组50例中有2例出现疼痛需辅助静脉镇痛药物外,其他患者手术平稳顺利完成手术,满意率为96%.两组相比较麻醉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肌间沟阻滞联合腋窝神经阻滞麻醉效果明显比单纯肌间沟阻滞好,患者满意度比较高,是一种值得临床推广并应用的麻醉方法.
作者:何必发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重点研究和探讨腹部外科手术切口感染相关危险因素调查与对策.方法:利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随机选取我院于2009年1月1日-2012年12月31日收治的800例腹部外科手术患者中出现术后切口感染的患者共6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对照分析.结果:我院收治的800例患者中有32例出现切口感染的情况,感染率为4.00%,同时通过调查发现造成患者出现术后切口感染的危险性因素有患者的住院治疗时间、年龄、手术类型等,患者年龄越大,手术时间越长发生手术切口感染的几率越大,在急诊和夏季手术的腹部外科患者出现手术切口感染的几率比较大.结论:针对可能造成患者出现术后切口感染的危险性因素,在腹部外科围手术期间采取相应对策进行预防,可以有效降低手术切口感染率,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作者:杨沛林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分析泌尿系统结石检查中B超诊断的效果,探究其临床价值.方法:利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观察分析来我院进行泌尿系统结石检查确诊的5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4例肾结石、17例输尿管结石、6例膀胱结石、3例后尿道结石患者;大结石:5.0× 3.0cm.结论:泌尿系统结石检查中B超诊断具有方便、快捷、安全等特点,具有很大的临床价值,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赵才飞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观察并研究微波对皮肤性病的治疗效果,分析其临床价值.方法:本研究对收治的120例皮肤病患者采用微波技术进行治疗,根据治疗结果进行疗效评估.结果:治疗结果显示,120例患者中,有105例患者为一次治愈,占患者总数的87.50%;9例患者为二次治愈,占7.50%;3例患者是三次治愈,占2.50%,总治愈率达98.75%;未痊愈的3例患者经治疗病情有所好转.术后随访发现,痊愈患者中,96例患者瘢痕褪尽、无残留,另外21例患者局部皮肤表层尚有少量淡色瘢痕未褪去.结论:采用微波治疗皮肤病具有高效便捷、安全性高、损伤小且愈合快等优点,其疗效明显,是治疗皮肤性疾病的有利手段,临床上值得推广普及.
作者:马笑宇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对眼科护理实施健康教育的效果进行分析.方法:对眼科住院的患者130例实施系统的健康教育.结果:眼科病人在接受健康教育的过程中,对疾病的相关知识有了及时的了解,不仅使护患关系更加融洽,同时还使护士的业务水平进一步提升.通过实施健康教育和积极的治疗,在患者出院后3个月时间里,通过电话随访和家访调查显示,显效的有72例,有效的为48例,无效的为10例,手术后总有效率为92.3%.结论:对眼科病人实施健康教育可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促进患者早日恢复健康.
作者:梅芳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研究探讨微创保胆内镜取石术及预防术后结石复发的临床价值.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5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3例和对照组32例,两组均进行微创保胆内镜取石术,治疗组在术后第5天开始服用我院中药利胆解郁汤(主要药物:鸡内金、海金沙、滑石、泽泻、扁蓄等).对照组予胆石利通片(主要药物:硝石(制)、白矾、郁金、三棱、猪胆膏等).手术后半年内每月随诊1次,半年后每6个月随诊1次.随诊内容包括病情陈述和复查B超.结果:全部病例均取石成功,无胆漏、出血、腹腔感染等并发症发生.术后B超显示取净率为100%,3~6天均痊愈出院.随诊率100%,随诊2~26个月,两组患者胆绞痛消失率为100%.结论:微创保胆内镜取石术全部成功,经随诊术后未见复发,该研究方案已达到明显的临床效果.
作者:周志刚;陈振文;景红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研究丹参注射液联合尿激酶治疗脑血栓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1月-2012年12月入住我院的脑血管疾病患者120例,平均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20ml丹参注射液+250ml生理盐水静脉滴注,1次/d,14d为1疗程;给予0.5万U/kg+100ml生理盐水静脉滴注,滴注时间30min,14d为1疗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80mg奥扎格雷钠+250ml生理盐水静脉滴注,1次/d,14d为1疗程.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100.00%)显著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73.33%),两组患者总有效率比较,其结果存在着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丹参注射液联合尿激酶治疗脑血栓疗效显著,并发症、不良反应少,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王韬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分析和评价对年轻人工流产妇女开展两种不同流产后计划生育服务干预的效果.方法:抽取90例自愿流产、自愿参加本调查并且年龄≤25岁的年轻人工流产妇女,随机分为未干预组、基本干预组、优质干预组,每组30例.结果:流产后基本干预组和优质干预组的避孕知识得分、性生活采取避孕措施率、正确使用避孕套率明显高于未干预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且优质干预组高于基本干预组.流产后基本干预组和优质干预组的非意愿再次妊娠率低于未干预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且优质干预组低于基本干预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对年轻人工流产妇女采取计划生育服务干预能提高生殖健康水平,优质服务干预更加有效.
作者:李斌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对胎儿心内强回声灶进行产前诊断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的852例超声心动图检查,对筛选出的中、晚期妊娠检查中胎儿的心内强回声灶记录进行综合分析,开展临床追踪随访及胎儿心脏结构检查.结果:共检出心内强回声灶胎儿29例,检出率3.4%;25例(86.2%)出现在左心室,3例(10.3%)出现在右心室,1例(3.4%)在左、右心室均出现;29例胎儿未伴有心律失常和先天性心血管畸形等畸形.结论:孤立存在的胎儿心内强回声灶与胎儿染色体异常、心脏畸形无明显相关性,不作为终止妊娠的指征.
作者:闫丽波 刊期: 2013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