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雪爱
目的:探讨经尿道选择性绿激光前列腺汽化术(PVP)与前列腺电切术(TURP)治疗高龄高危且大体积良性前列腺增生的可行性、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我院2009年10月~2011年10月采用选择性绿激光前列腺汽化术与前列腺电切术相结合的方式治疗大体积高龄高危BPH患者32例,进行术前术后对比分析.结果:本组手术时间为45~100min,平均71.72min;术中无明显出血,无严重手术并发症发生.术后随访3个月,大尿流率(Qmax)、残余尿量(RUV)、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生活质量评分(Qmax)均与术前比较有明显的改善.结论:PVP联合TURP治疗高龄高危且大体积BPH,手术时间短、疗效好、并发症少,是安全有效的微创手术方法.
作者:黄研;张朝华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研究左旋氨氯地平的药理作用以及临床应用.方法:对比患者使用左旋氨氯地平后的临床效果.将患者分成以下三组:①抗动脉粥样硬化组.将60 例患有高血压的患者给予左旋氨氯地平治疗,分别对治疗前与后患者一氧化氮以及血浆内皮素波动进行观察记录.②治疗轻中度高血压组.对于用氨氯地平和左旋氨氯地平治疗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的患者,进行观察.观察组给予左旋氨氯地平,对照组给予氨氯地平.③.把患者分成观察组以及对照组,比较两组,探究左旋氨氯地平对于心绞痛合并高血压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①组:病例症状明显减轻,ET下降显著,NO 明显上升.②组:心率变化两组相比较P>0.05,无统计学差异.给予左旋氨氯地平的组中,只有 l 例出现头痛,但氨氯地平组患者中有 2 例出现头痛.③治疗心绞痛组.观察组患者统计总有效率为91%;其对照组统计总有效率为77%.比较显示P<0.05,两组差异明显.结论:左旋氨氯地平可以有效的改善左心室收缩的功能,因此可以改善心绞痛.左旋氨氯地平降压平稳,但右旋氨氯地平可以导致不良反应的出现而且对于降压无作用.左旋氨氯地平能够治疗原发高血压,而且能减少动脉粥样硬化的出现.
作者:孙军红 刊期: 2013年第08期
医学是个实践性的科学,基本技能的训练历来是临床医学教育的重点.随着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随着我们国家深化医疗体制改革的进行,医学生临床实践能力的培养面临着新的任务和新的要求.
作者:程平;徐艳 刊期: 2013年第08期
本文研究了半夏泻心汤在临床中的应用,确定半夏泻心汤的主要疗效.本文从近10年的半夏泻心汤临床应用总结中发现,半夏泻心汤主要用于人体消化道方面的治疗.本文通过对半夏泻心汤的临床效果研究,为其确切的效果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邱红星 刊期: 2013年第08期
通过对1例老年性白内障术后并发室上性心动过速的护理实践,总结了对老年性白内障患者围手术期的心理护理方法,并发室上性心动过速时胺碘酮的科学使用等措施,并对以上病例的有效护理对策与实施方法提出了自己的粗浅看法.
作者:陆水花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对稳定颗粒和胺碘酮在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中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研究.方法:选取在我院进行治疗的72例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并将其随机分成三组,每组24例,其中一组单纯服用稳心颗粒,称为稳心颗粒组;另外一组单纯服用胺碘酮,称为胺碘酮组;后一组服用稳心颗粒和胺碘酮,称为联合组.后对三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经过治疗,联合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1.7%高于稳心颗粒组的62.5%和胺碘酮组的54.2%,联合组和其他两组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稳心颗粒组和胺碘酮组差异比较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治疗中,稳心颗粒和胺碘酮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可在临床中广泛使用.
作者:何莉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探讨MRI运用Gd-DTPA(钆喷酸葡胺)增强对脑转移瘤在诊断价值.方法:加顾分析30例脑转移瘤病人平扫及增强MRI资料.结果:平扫检出56个转移灶,增强扫描检出102个转移灶,幕上者20例,幕下者3例,幕上幕下者6例,1例位于脑干,合并脑膜转移的3例.平扫检出病灶小直径0.8cm,增强的检出病灶小直径0.3cm.结论:MRI增强检出转移灶数目明显多于平扫,且能发现更小的转移灶,从而明确转移瘤发生的部位、数目、大小,以达到早期诊断的目的.
作者:杨卫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探讨产妇产后出血的原因及相关因素,提高医护工作者对产后出血的正确认识,做出正确的处理,减少产妇产后出血的发生率和死亡率,保障母婴健康.方法:对2011-2012在我院住院治疗的发生产后出血的90例产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找到产后出血的主要影响因素,并根据临床资料对于产后出血提出正确的处理方案.结果:产后出血主要出现在分娩后2小时内,影响产妇发生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依次为宫缩乏力63例,占70%,胎盘因素18例,占20%,软产道裂伤6例,占6.7%,凝血功能障碍3例,占3.3%;另外,剖宫产比自然分娩产后出血的发生率要高.结论:产后出血是产科常见的严重并发症,是由多种原因和相关因素引起的,应当予以高度重视,并针对不同原因导致的产后出血采取及时准确的治疗方案,降低患者的死亡率,挽救产后出血患者的生命安全.
作者:万雪超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分析腰间盘突出症的中医治疗及护理效果.方法:收集腰间盘突出症患者共102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1例,两组均予以中医辨证治疗,观察组在辨证治疗的基础上实施中医护理.结果:观察组的治愈率和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47.0%、98.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27.4%、74.5%,P<0.05.结论:中医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显著,配合中医护理可有效提高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韦英娜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实施三维超声心动图在房间隔缺损镶嵌治疗中的应用,并对其的应用评估价值.方法:选取我院的在住房间隔缺损患儿18例,并对患者进行经胸微创封堵术.结果:在对患者使用经胸微创封堵术后,发现18例患者中,有1例患者因为房间隔缺损较大,房间隔上腔静脉缘的残存较短,经三维超声图像的观察发现封堵器不断的在新房间摆荡,从而导致经胸微创封堵术失败,后对其使用体外循环下外科手术进行治疗;其余17例患者经胸微创封堵术均成功.结论:经实践证明,三维超声图在对房间隔缺损镶嵌治疗时具有重要的使用价值.
作者:张金龙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瑞舒伐他汀治疗老年冠心病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并进行对照分析.方法:本研究选取2012年1月-2013年3月老年冠心病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患者88例,随机分为瑞舒伐他汀10mg组(A组)、20mg组(B组),均为晚餐后顿服.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TC、TG、HDL-C、LDL-C、颈动脉斑块面积、颈内膜一中膜厚度的变化,并统计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2组患者治疗后颈动脉斑块面积,颈内膜一中膜厚度均明显减小(P<0.01);TC.TG,LDL-c指标均明显降低(P<0.01),HDL-c明显增高(P<0.01).但总体疗效显B组优于A组(P<0 05).2组患者治疗前后均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瑞舒伐他汀在治疗老年冠心病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患者方面疗效显著,具有良好的调脂以及抗动脉硬化作用,其疗效具有一定的剂量依赖性,且2种剂量治疗均未发现严重不良反麻.安全性值得认可.
作者:梁文桂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研究分析老年骨质疏松患者的临床护理措施和护理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5月-2012年10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42例老年骨质疏松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患者入院治疗的先后顺序和采用的临床干预措施不同,将142例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71例,采用一般护理措施干预治疗,观察组患者71例,加强临床针对性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护理满意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老年骨质疏松患者的临床针对性护理能够有效的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护理满意度.
作者:马燕飞;曹美娟 刊期: 2013年第08期
近几年因为疾病需要进行手术的老年患者越来越多,由于老年人生理脏器功能的衰减,且所患疾病多为合并症,同术期的处理有一定的难度,需要合理选择进行麻醉并对各项生命指标进行严密观察,以确保手术的顺利进行及患者的安全.笔者选取我院2009年3月~2011年7月年龄在80岁以上的老年患者手术麻醉80例,围手术期对合并症进行严格控制,结果80例麻醉手术均顺利进行,无死亡病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再雄 刊期: 2013年第08期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统计数据,世界每年有1090万5岁以下儿童死亡,其中,60%是由于直接或间接营养不良造成的,而超过2/3的死亡是发生在新生儿出生后1年内,且与不恰当喂养方式有关.全世界儿童在出生后4个月内纯母乳喂养率不超过35%.补充喂养中由于食品的不恰当和不安全,可能会给发育中的婴儿造成终生不良后果.因此,WHO在全球发出倡议,强调婴儿在出生后6个月内应进行纯母乳喂养,并建议6个月后可以添加辅食,同时继续母乳喂养至出生后2年或更长时间[1].然而,国内外母乳喂养现状并不乐观.
作者:李延莉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调查分析医院门诊中药饮片的处方用药情况,针对其中的不合理状况,提出一些措施,提高临床中科学合理用药水平.方法:从2012年某医院门诊中药饮片处方中随机抽取1500张,根据<中国药典>、<中药处方格式及书写规范>等,使用表格统计分析的方法找出中药饮片处方用药中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些干预对策.结果:该医院中药饮片的处方用药情况基本合理,但是也存在处方临床诊断不规范、单味药物超量使用、处方药味数过多、煎服方法错误等问题.结论:医院门诊中药饮片处方用药存在一定的问题,以后,医师要认真负责,规范用药,增强中医用药的合理性.
作者:刘洋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研究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妇科护理中的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妇产科进行住院治疗的患者120例,将其按照随机分配的方法分为两组组,观察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对照组则采用常规护理办法.每组分别有60例患者.结果:治疗结束后,对两组患者各方面的数据进行整理、对比分析后发现,两组患者在住院总天数、住院总费用、满意度三方面差距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是一种规范化、标准化的护理办法,能够提高患者对医院服务的满意度,是一种科学的护理办法.
作者:冉茂琼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对体表心电图改变在判断急性下壁心肌梗死相关动脉的价值进行分析探讨.方法:选取40例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的结果将其分为两组.右冠状动脉(RCA)组和左冠状动脉回旋支(LCX)组.结果:RCA 组患者导联aVL 的ST 段压低≥1 mm的发生率明显高于LCX 组患者两组有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有可比性(p<0.05).RCA 组患者导联aVL QRS 波群R/S 比值明显低于LCX 组,导联Ⅰ的R/ S 比值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无可比性(p>0.05).体表心电图aVL 导联ST段压低≥1 mm 作为急性下壁心肌梗死相关动脉为RCA 判断指标具有很好的特异性和敏感性.结论:aVL 导联ST 段压低和R/ S 比值缩小对急性心肌下壁梗死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作者:周芳琴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观察并分析泪道探通术联合硅胶管植入治疗泪道阻塞疾病在临床上的手术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3月至2012年1月收治的42例(52眼)泪道阻塞患者进行泪道探通术联合硅胶管植入治疗,并对其进行6个月的跟踪随访,其中跟踪随访3个月时可拔管.结果:所有患者中,治愈43眼,好转4眼,无效5眼,有效率为90.4%.在治疗过程和跟踪随访中,有泪小点撕裂2例(3.8%),硅胶管部分脱出1例(1.9%),无其他并发症发生.结论:泪道探通术联合硅胶管植入治疗泪道阻塞疾病有损伤性小、成功率高、安全简便、并发症少等优点,在治疗泪道阻塞疾病上是很好的选择,十分值得在临床中大力推广使用.
作者:王世勇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通过此次临床研究实验,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老年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此次临床研究实验主要以在2004年11月份到2012年11月份来我院进行胆囊切除术的198例老年胆囊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配的原则,将198例老年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有100例老年患者,实验组有98例老年患者.治疗方法上,对照组患者采用开腹手术对胆囊进行切除,实验组则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治疗方法.分析和对比两组别患者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以及胃肠功能恢复时间.结果:对比结果表明,实验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和手术出血量相对较少,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和住院时间也比对照组短,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也相对较低.对比数据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验表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安全性较高,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疾病症状,使患者的生活质量得以提高,具有较高的医学价值,值得普及和推广.
作者:王良勇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片联合盐酸利多卡因用于绝经后妇女减痛取宫内节育器(IUD)的有效性、无痛性、宫颈软化情况及副作用.方法:将绝经后预行取IUD的妇女90人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45例,取IUD术前2天米非司酮150mg分两天75mg顿服,第三天后来该院妇产科门诊手术取IUD,术中按常规操作,于宫颈外口边缘4、8点处距离颈口边缘1mm,分别各注射2%盐酸利多卡因注射液2ml,5min后取IUD;对照组45例,术前2天单用同剂量的米非司酮片每天顿服75mg,第三天来该院妇科门诊部按常规操作取IUD.结果:宫颈软化程序、无痛率、成功率,实验组分别为80.00%、77.78%、95.56%;对照组分别为35.56%、11.11%、57.78%,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米非司酮片联合盐酸利多卡因用于绝经后妇女取IUD,可以达到进一步软化宫颈、减轻疼痛、出血少、时间短、取IUD成功率高、副作用少的优点,是一种较安全、有效的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双林 刊期: 2013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