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文桂
卵巢癌,是妇科常见生殖系统肿瘤之一,晚期易发生盆腹腔内转移种植,其中肠道是常受累的部位[1].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CD),是一种原因不明的肠道炎症性疾病.以腹痛、腹泻症状为常见,并往往可能有肠梗阻与肠道瘘管形成等并发症发生,且有发热、营养障碍等肠外表现[2].对于卵巢癌合并克罗恩病的病人手术易出现肠梗阻、肠麻痹、肠穿孔的可能性,营养支持在克罗恩病人的整个处理过程中,始终是一个不可缺少的治疗措施.本科于2013年3月收治了一位克罗恩病合并卵巢癌的手术病人,现将患者的围手术期肠道准备及营养支持报告如下.
作者:洪樟琴;吴卫利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对阿奇霉素联合氨溴特罗口服液治疗儿童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和分析.方法:选用本院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到收治的支原体肺炎患儿86例,将他们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分别为43例,给予对照组患儿阿奇霉素10mg/kg.日,iv,治疗组患儿在对照组治疗方法上再加上氨溴特罗口服液,两组疗程均为五天.结果:通过统计分析,治疗组有效率为93%,对照组有效率为83.7%,两组患儿治疗后的疗效存在差异性,具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采用阿奇霉素联合氨溴特罗治疗儿童支原体肺炎具有显著疗效,对儿童呼吸道可以及时、有效地控制,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并应用.
作者:张红梅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总结两种不同护理方式对剖宫产术后护理的效果,探讨剖宫产后的有效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2010年1月至2012年10月期间在我院进行剖宫产手术100例产妇的临床病例资料,将所有初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组产妇采取传统护理方式进行护理,观察组产妇在上述护理措施的基础上,进行护理干预,总结两种不同护理方法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产妇排气时间、进食时间以及泌乳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产后48小时泌乳量多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产妇剖宫产手术后的护理措施中,进行科学的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显著改善产妇术后状态,缩短术后产妇的排气时间、进食时间以及泌乳时间,改善产妇术后恢复状况,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刘昌屏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进一步研究剖腹产后连续硬膜外镇痛的护理体会,为患者提供更佳的护理方案.方法:对2010年3月-2012年3月来我院进行剖腹产手术的150例产妇进行手术后连续镇痛.结果:131例效果满意不疼痛,约占87.3%,1例患者术后导管脱出,约占0.6%,5例出现疼痛,约占3.3%,12例活动后疼痛,约占8.0%.结论:剖腹产后连续硬膜外镇痛效果比较好,安全性高、不良反应比较少,恢复较佳,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和使用.
作者:王淑珍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异位妊娠保守治疗临床护理体会.方法:本次研究选择的对象共40例,均为2010年1月-2012年12月我院收治的异位妊娠患者,对两组患者应用甲氨蝶呤进行保守治疗,按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划分,对照组仅采用常规的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针对性、个体化、多方式的护理干预.结果:采用保守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HCG均有所下降,但是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其中只有1例手术失败,对照组有3例失败.结论:有针对性的的护理对提高异位妊娠手术成功率有重要作用,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张成娟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探讨产妇产后出血的原因及相关因素,提高医护工作者对产后出血的正确认识,做出正确的处理,减少产妇产后出血的发生率和死亡率,保障母婴健康.方法:对2011-2012在我院住院治疗的发生产后出血的90例产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找到产后出血的主要影响因素,并根据临床资料对于产后出血提出正确的处理方案.结果:产后出血主要出现在分娩后2小时内,影响产妇发生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依次为宫缩乏力63例,占70%,胎盘因素18例,占20%,软产道裂伤6例,占6.7%,凝血功能障碍3例,占3.3%;另外,剖宫产比自然分娩产后出血的发生率要高.结论:产后出血是产科常见的严重并发症,是由多种原因和相关因素引起的,应当予以高度重视,并针对不同原因导致的产后出血采取及时准确的治疗方案,降低患者的死亡率,挽救产后出血患者的生命安全.
作者:万雪超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护理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6月~2012年6月在我院接受腹腔镜手术治疗异位妊娠的25例患者,对其手术前、后护理措施进行分析评价.结果:25例异位妊娠患者在手术全程得到良好的护理,均痊愈出院,无严重手术后的并发症发生.结论:对异位妊娠患者行腹腔镜治疗前后给予针对、有效的护理措施,可以有效防止并发症的发生,减轻患者的痛苦.
作者:姚娟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探讨格列吡嗪控释片在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应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100例平分为两组,治疗组与对照组各50例,治疗组采用采用格列吡嗪控释片治疗,对照组采用二甲双胍治疗.结果:两组患者经治疗后所有的指标都有显著性的变化(P<0.05),其中FBG、F2BG、TG、TC、LDL等指标在治疗组的数值明显的低于对照组.结论:格列吡嗪控释片能够很好的降低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数值和血脂含量,在安全性等其他等几个方面都明显强于二甲双胍,在临床上也有更大的利用空间.
作者:江玲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分析肌间沟阻滞和肌间沟阻滞+腋窝神经阻滞在上肢手术临床效果,选择一种更理想的麻醉方式.方法:对上肢手术患者随机选择各50例,分为Ⅰ组和Ⅱ组,一组采用单纯肌间沟阻滞法,二组采用肌间沟阻滞+腋窝神经阻滞法,局麻药采用2%利多卡因15ml+0.894%罗呱卡因10ml +0.9%氯化钠15ml.结果:Ⅰ组50例患者中有11例手术中出现疼痛,辅助静脉镇痛药物才能完成手术,有效满意率为78%.Ⅱ组50例中有2例出现疼痛需辅助静脉镇痛药物外,其他患者手术平稳顺利完成手术,满意率为96%.两组相比较麻醉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肌间沟阻滞联合腋窝神经阻滞麻醉效果明显比单纯肌间沟阻滞好,患者满意度比较高,是一种值得临床推广并应用的麻醉方法.
作者:何必发 刊期: 2013年第08期
中国的中医治疗已有了几千年的历史,对人类的健康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但是由于中药理论的不完善和复杂性,使传统的方法在中医药的研究中受到了很大的限制,严重的阻碍了传统中医药的发展和传承.数据挖掘技术是计算机技术中的一个新兴技术,它将数据库、人工智能、神经网络、信息减速、数据仓库、机器学习、统计学、遗传算法、模式识别等诸多学科的知识进行了融合,可以从大量的数据中挖掘出事先不知道的,但是却潜在的、有用的知识和信息.将数据挖掘技术应用在中药方剂的研究中,可以从古今大量的验方中挖掘出方剂的味、性、功效、归经等药理的信息,促进了中医药的临床试验和研究发展,对我国医药学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作者:孙巍 刊期: 2013年第08期
本文分折了一起某公司未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的情况下,擅自开展自体细胞回输等医疗活动,从违法主体的认定、违法行为的认定、违法所得的认定等方面进行了分析讨论.
作者:张雪波;俞淑华;钟占华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探讨超声检查在不育男性精索静脉曲张(VC)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使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150例不育男性的精索静脉,了解不育男性精索静脉曲张的发病率,并且对超声检查与临床触诊两种方法的确诊率进行比较.结果:150例不育男性中超声检查共发现精索静脉曲张患者34例,经过触诊确诊17例,其敏感性、可靠性、特异性分别是多普勒超声的50%、89.47%、98.29%.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明显优于临床触诊,是诊断精索静脉曲张的可靠方法,方法也较为简单、方便、无创伤性,值得临床上的推广.
作者:鲍海霞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分析泌尿系统结石检查中B超诊断的效果,探究其临床价值.方法:利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观察分析来我院进行泌尿系统结石检查确诊的5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4例肾结石、17例输尿管结石、6例膀胱结石、3例后尿道结石患者;大结石:5.0× 3.0cm.结论:泌尿系统结石检查中B超诊断具有方便、快捷、安全等特点,具有很大的临床价值,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赵才飞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分析在骨科病房施行优质护理模式后,对患者的骨骼愈合情况以及骨骼功能恢复情况的影响.方法:随机从自2012年7月到2013年5月我院骨科病房患者中选出骨折患者68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一个小组对患者采取治疗的同时施行常规护理干预,作为对照组;而另外一组的患者在接受治疗的同时采用的是优质护理模式对其进行干预,作为观察组.在经过一阶段的护理后,对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和随访调查,确定患者的骨骼本身恢复情况和骨骼的功能恢复情况,将所得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得出结果.结果:经过医护人员对两组患者的调查之后,通过对患者满意程度及骨折恢复程度数据中可以看出,观察组患者各项情况表明均优于都对照组(P<0.05).结论:在对骨科病房患者进行护理时,采用优质化的护理模式对其进行护理干预,其效果要比传统的护理模式效果要好,而且对于患者骨骼功能的恢复有着促进的作用,推荐临床使用.
作者:梁露琴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常见临床并发症以及临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我院在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期间收治的80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总结其临床并发症情况,分别采用莫沙必利和吗丁啉进行治疗,总结不同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结果:80例患者中出现焦虑并发症者42例,占52.5%;出现抑郁并发症者38例,占47.5%.80例患者中出现便秘并发症者23例,占28.75%,治疗后上述并发症明显好转;观察组和对照组功能性消化不良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85.00%和 65.00%,两组治疗总有效率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功能性消化不良常见的临床并发症为焦虑、抑郁情绪以及便秘,采用莫沙必利治疗临床效果优于吗丁啉,该药物对功能性消化不良具有很好的临床疗效,且使用方便、安全.
作者:谢升权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分析维持性血液透析死亡患者的临床资料,为临床提供防治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12年12月我院血透室行HD治疗的MHD患者,其中死亡32例,选取同期患者65例患者为对照组.死亡组和对照组的性别、年龄、平均动脉压、血红蛋白、血小板、纤维蛋白原、凝血酶原时间、白蛋白、血钠、感染进行比较.用logistic进行多因素统计分析,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死亡危险因素.结果: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死亡首位原因是心脑血管疾病,依次为感染、恶液质、自杀.高龄、贫血、高血压、感染是危险因素.结论:积极改善和控制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贫血、高血压、感染,可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及生活质量,达到临床预防目的.
作者:梁凌;李似姣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对老年人脑梗塞的特点进行探析.方法:随机选取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期间我院所收治的脑梗塞114例患者,把老年人脑梗塞114例患者划分成非老年组和老年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体征、症状以及病因等,并且了解两组患者的治愈率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在病因上无显著差异,非老年组患者为51周岁的平均年龄,老年组患者为75周岁的平均年龄.结论:脑梗塞疾病的特点多为中年以上,病死率高,病程较长,而且治愈率较低;脑梗塞患者基本上均死于肺部感染与肾脏衰竭,因而老年人脑梗塞的预防主要是降低血脂、控制高血压,并且防范动脉粥样硬化,医务人员应当提起高度重视.
作者:姚竹芳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探索舒适护理模式对手术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对手术患者围手术期护理的案例随机抽样,并对围术期不同阶段(术前护理,术中护理,术后护理)的患者走访调查.结论:舒适化护理明显提高了手术护理质量和手术患者满意度.
作者:陈雅宏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对皮质类型的固醇药物在300例色素膜出现炎症的病人的眼疗中的合理应用进行分析、阐述、探讨.方法:我院在2009年3月到2013年3月之间,因为眼睛中的色素膜出现炎症而来进行眼疗的病人有300例,其中色素膜出现炎症的男性有160例,色素膜出现炎症的女性有140例.为了探索皮质类固醇在眼疗中的作用,对眼疗实测班的眼疗人员使用以皮质类固醇为主,具有消炎性能的中药为辅的治疗方式.对眼疗探测班的眼疗人员使用眼科常用的西药诊治方式.之后,将眼疗实测班和眼疗探测班在用异样的眼疗方法后的效用率进行对比.结果:对眼疗实测班的眼疗人员使用以皮质类固醇为主,具有消炎性能的中药为辅的治疗方式比用眼科常用的西药诊治方式的眼疗探测班人员在诊疗后的效用要强,眼疗实测班的150例眼疗人员均有效用,眼疗探测班中150例眼疗人员的效用率仅达63.33%,通过眼疗实测班和眼疗探测班的离院后的跟访,眼疗实测班中的眼疗病人的色素膜的复发率与眼疗探测班相比少15%.结论:皮质类型的固醇药物在色素膜出现炎症的病人的眼疗应用中很有效,能使病人的色素膜炎症得到改善,还能使眼睛得以明目、清亮、消炎.因此在眼疗中,皮质类的固醇药物应适当的增加临床中的应用度.
作者:卢功生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白藜芦醇具有广泛的药理作用,包括抗肿瘤、抗心血管疾病、抗氧化、保肝、抗炎、调节免疫等多种药理学作用,它已成为科学家们高度重视的天然活性成分.但其临床应用目前还不够广泛,随着对其研究的不断深入,有望开发成为可防治多种疾病的新型药物,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作者:王晓飞;曹永兵;姜远英 刊期: 2013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