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淑珍
目的:对CT 引导下肺穿刺术在患者临床上治疗效果进行研究探析.方法:回顾分析自2009年~2012年间我院收治的90例以CT 引导对肺部肿块行穿刺治疗的患者的资料.结果:90例患者的穿刺术成功率为100%,83例(92.2%)患者得到了确诊,6例(6.7%)患者出现气胸状况,13(14.4%)例患者出现出血状况.结论:在CT 引导下对患者行肺部肿块的穿刺术具有准确率高且安全可靠性大的特点.
作者:徐建;徐燃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本研究主要就含左氧氟沙星化疗方案治疗初治涂阳肺结核的临床疗效展开分析讨论.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1月-2012年1月所收治的120例初治涂阳肺结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利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均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左氧氟沙星治疗,对两组患者的痰菌转阴率以及病灶吸收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在前两个月的强化化疗期内,观察组患者的痰菌转阴率为86.7%,病灶吸收率同样为86.7%,对照组患者的痰菌转阴率为63.3%,病灶吸收率同样为60.0%,两组患者的痰菌转阴率以及病灶吸收率存在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过随着治疗时间的增加,两组患者在疗程结束时已经基本上不存在任何差异.结论:在对初治涂阳肺结核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左氧氟沙星只能在短时间内缩短患者的痰菌转阴时间以及病灶吸时间,其对于整个疗程的作用还没有明确的界定,因此,在对初治涂阳肺结核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一般不提倡用左氧氟沙星来对其进行化疗.
作者:卢安剑 刊期: 2013年第08期
中国的中医治疗已有了几千年的历史,对人类的健康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但是由于中药理论的不完善和复杂性,使传统的方法在中医药的研究中受到了很大的限制,严重的阻碍了传统中医药的发展和传承.数据挖掘技术是计算机技术中的一个新兴技术,它将数据库、人工智能、神经网络、信息减速、数据仓库、机器学习、统计学、遗传算法、模式识别等诸多学科的知识进行了融合,可以从大量的数据中挖掘出事先不知道的,但是却潜在的、有用的知识和信息.将数据挖掘技术应用在中药方剂的研究中,可以从古今大量的验方中挖掘出方剂的味、性、功效、归经等药理的信息,促进了中医药的临床试验和研究发展,对我国医药学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作者:孙巍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对高间接胆红素血症新生儿临场治疗特点进行了分析.方法:对收治的89例高间接胆红素血症新生儿的临床资料进行研究.结果:89例病例中,早期新生儿的首要病因为溶血因素,其次为合并胆红素脑病、围产因素、母乳性黄疸、感染、原因不明.结论:早期新生儿中,高间接胆红素血症的发生率较高,首要的高危因素为新生儿溶血病,易造成患儿后遗症及神经系统损伤,导致胆红素脑病的发生.应早期监测新生儿黄疸,有效避免胆红素脑病的发生.
作者:张淑丽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保守治疗的有效护理措施.方法:选取2010~2012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00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保守治疗,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并给予心理、生理、饮食等多方面护理,观察并记录患者各方面变化情况.结果:100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经保守治疗并进行全方位护理后治愈92例,保守治疗无效行手术治疗6例,死亡2例,治愈率92%.结论: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在进行保守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正确有效的护理能够提高患者的治愈率,降低死亡率,提升了临床疗效,有利于患者身体的康复.
作者:龙芹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心血管疾病的效果研究.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3年1月于我院内科进行老年心血管疾病治疗的患者100例,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50例.针对对照组患者采取单纯西医治疗方案,统一服用硝苯地平控释片,30mg/次,保证一日两次的频率,按照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加减药物剂量,规定30天1疗程,患者连续接受4个疗程治疗;针对观察组患者在沿用对照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采取中医治疗方法.统计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和发生不良反应的概率.结果: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的观察组总有效率高达98%,远高于对照组的76%,两组之间治疗效果存在显著差异(P<0.05),具备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有1例患者出现血压降低的情况,1例患者心率减慢明显,经治疗后无恙,发生不良反应的概率为4%;对照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有2例患者出现血压降低的情况,2例患者心率减慢明显,2例患者严重失眠,发生不良反应的概率为12%,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率存在显著差异(P<0.05),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中西医联合治疗老年心血管疾病效果显著,降低了发生不良反应的概率,值得广泛推广使用.
作者:王宇光 刊期: 2013年第08期
伴随近年来我国艾滋病病例频频发生,造成了人们心理方面的恐慌,目前在世界范围内针对艾滋病的治疗仍未能得出有效的治疗方法,当前唯一的预防艾滋病的良性举措即为预防.目前在我国诸高校之中也广泛的开设了艾滋病(HIV)健康教育课程,旨在提升大学生对于艾滋病知识的掌握,促使大学生群体以一个正确的态度进行审视艾滋病所具有的危害性.并针对大学生艾滋病教育预防提出了相应的方法措施.
作者:王艳;周特;杨桂荣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探讨中药土黄连溶液对乳腺癌放射性皮肤损伤的预防效果.方法:将接受放射治疗的126例乳腺癌术后病人随机分组:观察组63例,放疗前后对照射区皮肤采用我院制剂土黄连溶液外喷.对照组63例,放疗前后常规给予常规指导,未采用特殊保护措施.比较两组不同程度皮肤损伤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放射性皮肤损伤的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土黄连溶液能有效预防乳腺癌患者皮肤放射性损伤.
作者:林森;黄蕴;卓睿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了解分析环境因素如何影响患者的病情和身心健康的恢复,充分发现和利用环境中对人群健康有利的因素,消除和改善环境中的不利因素,努力为患者创造一个适宜身心治疗和修养的环境,并将可以采取的措施推广至社会全体系.方法:对南充市三甲医院和邻水县级医院的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和个体访谈相结合的资料进行分析.结果:众多对环境都影响着患者的病程进展.结论:有效的改善环境对患者恢复身心健康起着重要的作用.
作者:刘超琼;何正昌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观察经尿道等离子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的效果,总结该治疗方法的治疗效果以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我院在2010年1月至2012年10月期间收治的600例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将60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采用经尿道等离子体电切术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进行治疗,总结经尿道等离子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生活质量评分以及前列腺症状评分与治疗前相比发生了明显变化;观察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手术后住院时间以及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良性前列腺增生采用经尿道等离子体前列腺电切术进行治疗,能够减少该病并发症的出现,显著缩短手术时间,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周渝;景樊;付应波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硬化腹水的临床疗效及提高生存质量的护理体会.方法:选择肝硬化腹水患者7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8例.两组病例均按护理程序及西医常规处理,治疗组加用健脾养血护肝汤(当归、陈皮、大腹皮、泽兰等),后统计临床疗效,并对治疗前后生存质量及肝功能的变化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生活质量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配合护理对肝硬化腹水患者可取得显著的临床疗效,明显提高生存质量.
作者:邢娟;亓燕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以7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泌尿外科合并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护理方法与疗效的探讨.方法:对70例泌尿外科合并糖尿病患者在围手术期护理前后血糖变化情况和SAS评分情况进行比较和分析,并对术后感染和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通过SAS量表进行焦虑程度评估,护理前后SAS评分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护理前后血糖水平较稳定,无显著差异.术后有出现切口感染的患者为3例,另并发症发生率为4.19%.结论:只要进行合理的护理干预,控制好血糖,使患者有一个良好的心理状态,针对并发症合理进行控制,护理工作可有助于手术的成功率和术后患者的恢复.
作者:汤玉芳 刊期: 2013年第08期
本文着重介绍了美国柯达公司生产的CR850成像系统的先进功能以及其工作过程中出现过的一些故障的判定和处理技巧.本文意于本人工作中总结这些故障的判断和处理技巧进行分享,供同行参考.
作者:林日宏 刊期: 2013年第08期
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上腹或全腹压痛明显,并有腹肌紧张反跳痛;肠鸣音减弱或消失,可出现移动性浊音,并发脓肿时可扪及有明显的压痛的腹;伴麻痹性肠梗阻且有明显腹胀,腹水多呈血性,当胆总管或壶腹部结石、胰头炎性水肿压迫胆总管时,可出现黄疸.治疗上,早期行腹腔置管灌洗引流,能清除胰腺及其周围的坏死组织及渗液,减少毒性物质及各种炎症介质在腹腔内的吸收,对于缓解临床症状、防止多器官功能衰竭发生起着重要的作用.在灌洗治疗过程中,加强护理有利于降低急性重症胰腺炎的病死率、并发症的发生率.
作者:何竞男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分析和评价对年轻人工流产妇女开展两种不同流产后计划生育服务干预的效果.方法:抽取90例自愿流产、自愿参加本调查并且年龄≤25岁的年轻人工流产妇女,随机分为未干预组、基本干预组、优质干预组,每组30例.结果:流产后基本干预组和优质干预组的避孕知识得分、性生活采取避孕措施率、正确使用避孕套率明显高于未干预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且优质干预组高于基本干预组.流产后基本干预组和优质干预组的非意愿再次妊娠率低于未干预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且优质干预组低于基本干预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对年轻人工流产妇女采取计划生育服务干预能提高生殖健康水平,优质服务干预更加有效.
作者:李斌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盲肠后阑尾炎临床上并不少见,术前认识不足可致术中寻找阑尾困难,手术时间过长,增加病人痛苦,并有副损伤可能.作者认为术前估计充分,选择经右下腹腹直肌纵形切口,切除此类阑尾是可行的.
作者:杨安风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调查不同年龄人群HBsAg携带率和乙肝病毒感染率,抗-HBs、抗-HBc、HBeAg、抗-HBe阳性率,评价2003年将乙肝疫苗纳入计划免疫和乙肝项目实施效果.方法:采用入户调查方法,按照统一调查问卷,对每个调查对象进行个案调查,内容包括:一般情况,肝炎患病史,乙肝疫苗免疫史等.结果:本次调查人数307人,HBsAg阳性人数13人,携带率4.23%.其中1-4岁人群59人,阳性人数2人,HBsAg携带率3.39%,5-14岁人群91人,无HBsAg阳性,15-59岁人群157人,HBsAg阳性人数11人,携带率为7.01%.结论:我县5岁以下儿童HBsAg阳性率低,乙肝疫苗纳入计划免疫和乙肝项目效果显著,政府应加大投入,将疫苗纳入医保,提高高危人群疫苗接种率.
作者:张国强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探讨阳和汤加味治疗胃溃疡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6月~2013年3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胃溃疡患者126例,按照入院的先后顺序将所有患者平均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其差异无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观察组使用阳和汤加味进行治疗,对照组使用西药常规治疗.结果:两组患者经过精心的治疗与护理,观察组有效率(96.82%)显著高于对照组有效率(71.42%),两组患者有效率比较,其结果存在着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阳和汤加味治疗胃溃疡效果显著,毒副作用孝,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马虎山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分析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全麻支撑喉镜下行声带息肉摘除术中的效果.方法:以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后于全麻支撑喉镜下行声带息肉摘除术治疗的患者作为观察组,以应用前采取相同治疗方式的患者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心理情况、恢复时间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率.结果:观察组患者心理状态及住院时间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者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全麻支撑喉镜下行声带息肉摘除术中可有效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从而缩短患者恢复时间,缓解患者负性情绪,提高患者与家属的满意率.
作者:胡林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探讨住院患者意外跌倒发生的原因及护理对策.方法:采用统计学方法,对在2011年7月至2012年4月在我院住院病人进行统计,选择2034人作为此次研究的样本,其中所有病例的年龄段在56岁到91岁之间,男性997人,女性1037人,其中主要的疾病及分布为消化道疾病643人,呼吸科疾病547人,肿瘤324人,骨科疾病309人,其他疾病211人,在住院过程中我们统计了该样本中跌倒人数及跌倒原因以供分析.结果:29人有跌倒记录,占总人数的1.4%,其中消化道疾病病人6人,呼吸科病人7人,肿瘤病人5人,骨科病人9人,分别占该类疾病病人的0.93%,1.3%,1.5%,2.9%.发生跌倒的原因与年龄、低血压、视力障碍、活动障碍、护理人员的操作等有关,且以老年人为主.结论:对住院患者实施跌倒危险因素评估,进行有效的护理干预,可预防住院患者发生跌倒,保障患者的安全.
作者:郑继荣;祝睿 刊期: 2013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