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护理体会

龙芹

关键词:重症, 急性胰腺炎, 保守治疗, 护理
摘要:目的: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保守治疗的有效护理措施.方法:选取2010~2012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00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保守治疗,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并给予心理、生理、饮食等多方面护理,观察并记录患者各方面变化情况.结果:100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经保守治疗并进行全方位护理后治愈92例,保守治疗无效行手术治疗6例,死亡2例,治愈率92%.结论: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在进行保守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正确有效的护理能够提高患者的治愈率,降低死亡率,提升了临床疗效,有利于患者身体的康复.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原发性卵巢癌86例手术治疗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原发性卵巢癌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为其手术治疗提供一定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3月至2008年4月收治于我院的86例原发性卵巢癌患者(其中FIGO2009分期3期者52例,4期者34例),对其术后生存情况行统计分析.结果:对86例患者定期随访,其中5例6个月后失访,失访者按死亡病例处理,随访率94.19%.病例随访时间均长于24月;超5年者19例,86例病例中,5年存活率22.10%,2年存活率47.13%.结论:卵巢癌临床早期症状不明显,致患者中晚期才发现,但手术治疗仍具有一定效果.

    作者:高丽芳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儿童支气管哮喘特异性免疫治疗进展

    特异性免疫治疗(SIT)通过调节辅助T细胞Thl/Th2平衡和介导免疫耐受等机制治疗支气管哮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SIT不仅可以减轻因过敏产生的症状,也可达到长期预防目的,是目前惟一可以改变儿童支气管哮喘进程的治疗方法.本文就SIT的使用方法、效果、作用机制与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刘芬;张建华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分析和评价对年轻人工流产妇女开展两种不同流产后计划生育服务干预的效果

    目的:分析和评价对年轻人工流产妇女开展两种不同流产后计划生育服务干预的效果.方法:抽取90例自愿流产、自愿参加本调查并且年龄≤25岁的年轻人工流产妇女,随机分为未干预组、基本干预组、优质干预组,每组30例.结果:流产后基本干预组和优质干预组的避孕知识得分、性生活采取避孕措施率、正确使用避孕套率明显高于未干预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且优质干预组高于基本干预组.流产后基本干预组和优质干预组的非意愿再次妊娠率低于未干预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且优质干预组低于基本干预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对年轻人工流产妇女采取计划生育服务干预能提高生殖健康水平,优质服务干预更加有效.

    作者:李斌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头孢类抗菌素药物临床应用的调查与分析

    目的:通过对头孢类抗菌药物进行临床分析及调查,了解我院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以及管理措施.方法:我院选择2010年8月-2012年8月间门诊注射头孢三嗪及头孢硫脒药物的患者,运用计算机对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注射用的头孢硫脒药物的使用率约为75.92%,预防性用药约为59.42%,治疗性用药约为0.58%,经过3-14天的治疗后,运用细菌敏感性试验及药物药敏试验来比较两种药物的治疗效果,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注射用的头孢硫咪明显优于头孢三嗪药物的临床有效率.

    作者:赵革飞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眼科护理中健康教育的作用分析

    目的:对眼科护理实施健康教育的效果进行分析.方法:对眼科住院的患者130例实施系统的健康教育.结果:眼科病人在接受健康教育的过程中,对疾病的相关知识有了及时的了解,不仅使护患关系更加融洽,同时还使护士的业务水平进一步提升.通过实施健康教育和积极的治疗,在患者出院后3个月时间里,通过电话随访和家访调查显示,显效的有72例,有效的为48例,无效的为10例,手术后总有效率为92.3%.结论:对眼科病人实施健康教育可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促进患者早日恢复健康.

    作者:梅芳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超声检查对不育男性精索静脉曲张的诊断分析

    目的:探讨超声检查在不育男性精索静脉曲张(VC)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使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150例不育男性的精索静脉,了解不育男性精索静脉曲张的发病率,并且对超声检查与临床触诊两种方法的确诊率进行比较.结果:150例不育男性中超声检查共发现精索静脉曲张患者34例,经过触诊确诊17例,其敏感性、可靠性、特异性分别是多普勒超声的50%、89.47%、98.29%.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明显优于临床触诊,是诊断精索静脉曲张的可靠方法,方法也较为简单、方便、无创伤性,值得临床上的推广.

    作者:鲍海霞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中医临床课教学浅析

    中医临床课教学是实践性极强的课程,多措并举,中西医结合,多媒体的形象生动,加深学生的记忆.由于其特殊性,病案的真实、生动会激发学生的浓厚兴趣、培养独立思考,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运用病案去分析、综合、解决判断疾患,掌握新知识.较早的接触临床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

    作者:程红梅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眼科医师医患沟通教育的实践与研究

    目的:医疗纠纷已经成为当今社会一个普遍的问题.对此,我们通过对医院眼科医师医患沟通教育的工作进行研究实践,希望通过提高医师医患沟通的能力来改善医师和患者之间的关系.方法:通过我院2010年医师医患沟通教育工作的开展,对医患沟通教育工作病史询问、住院交流等环节进行研究,逐步展开医患沟通教育工作的实践.结果:通过对眼科医师医开展定期开设教育讲座、医患沟通座谈会等多种形式的实践,进一步提高了眼科医师处理医患纠纷的医患沟通能力.结论:眼科医师医患沟通教育工作的开展,有利于提升医师的医患沟通能力,从而实现和谐的医疗环境,提升医疗质量.

    作者:杜兆江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剖宫产术后护理体会

    目的:总结两种不同护理方式对剖宫产术后护理的效果,探讨剖宫产后的有效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2010年1月至2012年10月期间在我院进行剖宫产手术100例产妇的临床病例资料,将所有初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组产妇采取传统护理方式进行护理,观察组产妇在上述护理措施的基础上,进行护理干预,总结两种不同护理方法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产妇排气时间、进食时间以及泌乳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产后48小时泌乳量多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产妇剖宫产手术后的护理措施中,进行科学的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显著改善产妇术后状态,缩短术后产妇的排气时间、进食时间以及泌乳时间,改善产妇术后恢复状况,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刘昌屏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腹部外科手术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及对策

    目的:重点研究和探讨腹部外科手术切口感染相关危险因素调查与对策.方法:利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随机选取我院于2009年1月1日-2012年12月31日收治的800例腹部外科手术患者中出现术后切口感染的患者共6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对照分析.结果:我院收治的800例患者中有32例出现切口感染的情况,感染率为4.00%,同时通过调查发现造成患者出现术后切口感染的危险性因素有患者的住院治疗时间、年龄、手术类型等,患者年龄越大,手术时间越长发生手术切口感染的几率越大,在急诊和夏季手术的腹部外科患者出现手术切口感染的几率比较大.结论:针对可能造成患者出现术后切口感染的危险性因素,在腹部外科围手术期间采取相应对策进行预防,可以有效降低手术切口感染率,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作者:杨沛林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评估四维超声在胎儿成像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四维超声在胎儿成像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近一年来收治的有胎儿畸形高危因素的孕妇176例,对所有孕妇采取彩色我多普勒超声诊断仪进行诊断,首先对患者进行常规的二维超声胎儿成像检查,再由同一医生对患者进行四维超声胎儿成像检查.对比分析两种超声成像诊断结果与实际分娩结果的相符率,判断其临床诊断的准确率,对比两种超声成像技术下孕妇对胎儿面部器官的认识率.结果:分娩前采取二维超声胎儿成像技术检查的检出率为94.7%,分娩前采取四维超声胎儿成像技术检查的检出率为33.3%,二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四维超声图像孕妇对胎儿面部器官的认识率显著地高于二维超声图像,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胎儿进行产前畸形筛查时,应该以二维超声成像检查为主,必要时采取四维超声成像检查进行辅助和补充诊断,才能够获取有效、准确的诊断结果,利于优生.

    作者:陈丽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老年性阴道炎全身治疗与局部治疗20例临床疗效分析

    老年性阴道炎主要因雌激素分泌减少,阴道抵抗力下降而引起的炎症,这种阴道炎常伴有阴道萎缩和阴道干涩感,临床治疗有外洗、阴道盥洗、阴道外用药、口服抗生素等多种治疗方法,治疗过程中的反复阴道操作往往使本已萎缩的阴道受到刺激,给老年患者带来不适和痛苦.老年性阴道炎单纯口服抗生素的全身用药与阴道局部用药的疗效比较证明,全身用药不仅具有与局部用药相似的疗效,还避免了局部治疗过程中反复的阴道刺激,减轻了老年患者因疾病治疗过程带来的痛苦.

    作者:李红芳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4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护理

    目的:探讨老年糖尿患者的临床护理措施.方法:将4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各20例,对照组按照以往护理方法实行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进行相应的干预.结果:患者不良生活习惯及遵医行为情况和血糖控制情况比较,干预组与对照组相比效果明显较好,两组患者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讨论:通过研究发现合理的护理干预措施能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和生活质量,并且有效促进糖尿病患者病情好转,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孙玉哲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经内镜逆行胆胰管造影诊疗对胆总管疾病的价值分析

    目的:探讨经内镜逆行胆胰管造影在胆总管疾病诊疗中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近期收治的胆总管疾病患者108例,所有患者均采取经内镜逆行胆胰管造影术进行临床检查.术后分别在第4、24、48小时时,对患者的血常规、血清、尿淀粉酶和肝功能进行检查;同时还要密切观察记录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变化情况,并且观察患者腹痛、呕吐等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经内镜逆行胆胰管造影术对于胆总管疾病的诊断具有很好的诊断效果,同时能够一次性完成胆总管结石和慢性炎症狭窄病症的治疗.108例患者均顺利完成内镜逆行胆胰管造影术检查,均未发生感染、穿孔等严重性的并发症其中有11例患者术后出现不良反应,经临床对症处理后均恢复正常.结论:内镜逆行胆胰管造影术与B超和CT检查相比具有更高的诊断敏感性和准确性,并且内镜逆行胆胰管造影术也是一项很好的微创诊疗术,具有操作简单、治疗迅速、创伤较小,诊治成功率高的临床效果.

    作者:侯玉华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可膨胀髓内钉对肱骨骨折内固定的护理观察

    目的:对肱骨骨折的患者使用可膨胀髓内钉固定疗效进行分析及护理.方法:对2009年2月至2011年2月来自我院的30例肱骨骨折的患者,对其使用可膨胀髓内钉固定.对这些患者进行护理及早期功能锻炼.结果:对患者进行随访15~30周,平均25周,患者的骨折都已经愈合,没有其他并发症出现.对患者的肩关节的功能进行了评价,患者优良率高达90%,肘关节的功能评价优良高达92%.结论:对于肱骨骨折的患者使用可膨胀髓内钉能够很好的对其固定,该方法安全有效.对患者良好的手术前后的护理能够使患者康复时间缩短,患者的治愈率会大大提高,同时患者住院时间会缩短.

    作者:刘金华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微创保胆内镜取石术及预防术后结石复发的价值研究

    目的:研究探讨微创保胆内镜取石术及预防术后结石复发的临床价值.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5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3例和对照组32例,两组均进行微创保胆内镜取石术,治疗组在术后第5天开始服用我院中药利胆解郁汤(主要药物:鸡内金、海金沙、滑石、泽泻、扁蓄等).对照组予胆石利通片(主要药物:硝石(制)、白矾、郁金、三棱、猪胆膏等).手术后半年内每月随诊1次,半年后每6个月随诊1次.随诊内容包括病情陈述和复查B超.结果:全部病例均取石成功,无胆漏、出血、腹腔感染等并发症发生.术后B超显示取净率为100%,3~6天均痊愈出院.随诊率100%,随诊2~26个月,两组患者胆绞痛消失率为100%.结论:微创保胆内镜取石术全部成功,经随诊术后未见复发,该研究方案已达到明显的临床效果.

    作者:周志刚;陈振文;景红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42例车祸患者的院前急救护理研究

    目的:研究车祸患者的院前急救护理措施.方法:对我院2012年2月至2013年2月收治的42例车祸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2例患者中,40例患者安全入院,达到95.2%的生存率;2例患者死亡,其中有1例患者在急救现场死亡,1例患者在送入医院途中死亡死亡.结论对车祸患者进行有效的院前急救护理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生存率,降低患者的伤残率和死亡率.

    作者:王安琼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肌间沟阻滞与肌间沟阻滞+腋窝神经阻滞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分析肌间沟阻滞和肌间沟阻滞+腋窝神经阻滞在上肢手术临床效果,选择一种更理想的麻醉方式.方法:对上肢手术患者随机选择各50例,分为Ⅰ组和Ⅱ组,一组采用单纯肌间沟阻滞法,二组采用肌间沟阻滞+腋窝神经阻滞法,局麻药采用2%利多卡因15ml+0.894%罗呱卡因10ml +0.9%氯化钠15ml.结果:Ⅰ组50例患者中有11例手术中出现疼痛,辅助静脉镇痛药物才能完成手术,有效满意率为78%.Ⅱ组50例中有2例出现疼痛需辅助静脉镇痛药物外,其他患者手术平稳顺利完成手术,满意率为96%.两组相比较麻醉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肌间沟阻滞联合腋窝神经阻滞麻醉效果明显比单纯肌间沟阻滞好,患者满意度比较高,是一种值得临床推广并应用的麻醉方法.

    作者:何必发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腹腔镜手术在子宫内膜异位症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对应用腹腔镜手术方式对患有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抽取88例患有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平均每组44例.采用常规开腹手术方式对对照组患者实施治疗;采用腹腔镜手术方式对治疗组患者实施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子宫内膜异位症病情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手术操作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术后住院治疗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围手术期不良反应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手术过程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应用腹腔镜手术方式对患有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作者:陈怀敏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护理干预对妇科腹腔镜术后膈下及肩背疼痛的影响

    目的:对护理干预对妇科腹腔镜术后膈下及肩背疼痛的影响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选取2011年5月至2013年3月期间,在我院接受腹腔镜治疗的180例妇科患者,年龄为19-55岁,平均年龄为(29.7±8.2)岁;患者体重为55.3-102.9kg,平均为(73.6±10.8)kg;手术时间为29.3-82.2min,平均(50.1±9.6)min.随机将上述患者分为两组,每组各9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给予观察组患者综合护理干预.结果:两组患者的出现疼痛的时间、出现疼痛时及术后12小时的疼痛等级没有显著地差异(P>0.05),而术后1d和术后2d的疼痛等级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中33例患者疼痛彻底缓解,81例患者术后2d疼痛彻底缓解;而对照组患者中,术后2d有 48例患者依旧存在中度疼痛,18例患者存在轻微的疼痛.结论:给予妇科腹腔镜术患者有效护理干预具有经济性高、可行性好、安全有效等优点,且临床效果显著,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杜国丽 刊期: 2013年第08期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