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儿童支气管哮喘特异性免疫治疗进展

刘芬;张建华

关键词:儿科, 支气管哮喘, 特异性免疫, 治疗进展
摘要:特异性免疫治疗(SIT)通过调节辅助T细胞Thl/Th2平衡和介导免疫耐受等机制治疗支气管哮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SIT不仅可以减轻因过敏产生的症状,也可达到长期预防目的,是目前惟一可以改变儿童支气管哮喘进程的治疗方法.本文就SIT的使用方法、效果、作用机制与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人心脑血管病用药分析

    本文通过将中西医结合方法用于老年人心脑血管疾病的治疗中,分析老年人心脑血管发病原因,总结其病理和用药原则,为治疗此类疾病提供一定的中西医用药准则,指导患病老年人对此疾病更好的治疗.

    作者:段艳蕊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优质护理服务在骨科病房中的应用

    目的:分析在骨科病房施行优质护理模式后,对患者的骨骼愈合情况以及骨骼功能恢复情况的影响.方法:随机从自2012年7月到2013年5月我院骨科病房患者中选出骨折患者68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一个小组对患者采取治疗的同时施行常规护理干预,作为对照组;而另外一组的患者在接受治疗的同时采用的是优质护理模式对其进行干预,作为观察组.在经过一阶段的护理后,对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和随访调查,确定患者的骨骼本身恢复情况和骨骼的功能恢复情况,将所得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得出结果.结果:经过医护人员对两组患者的调查之后,通过对患者满意程度及骨折恢复程度数据中可以看出,观察组患者各项情况表明均优于都对照组(P<0.05).结论:在对骨科病房患者进行护理时,采用优质化的护理模式对其进行护理干预,其效果要比传统的护理模式效果要好,而且对于患者骨骼功能的恢复有着促进的作用,推荐临床使用.

    作者:梁露琴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120例妇科患者应用临床护理路径的效果观察

    目的:研究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妇科护理中的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妇产科进行住院治疗的患者120例,将其按照随机分配的方法分为两组组,观察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对照组则采用常规护理办法.每组分别有60例患者.结果:治疗结束后,对两组患者各方面的数据进行整理、对比分析后发现,两组患者在住院总天数、住院总费用、满意度三方面差距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是一种规范化、标准化的护理办法,能够提高患者对医院服务的满意度,是一种科学的护理办法.

    作者:冉茂琼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4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护理

    目的:探讨老年糖尿患者的临床护理措施.方法:将4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各20例,对照组按照以往护理方法实行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进行相应的干预.结果:患者不良生活习惯及遵医行为情况和血糖控制情况比较,干预组与对照组相比效果明显较好,两组患者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讨论:通过研究发现合理的护理干预措施能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和生活质量,并且有效促进糖尿病患者病情好转,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孙玉哲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护士同感心在门诊工作中的应用及体会

    简述同感心的基本概念和对于门诊工作的重要性,探讨门诊护士同感心的表达方式,结合实际工作,阐述同感心应用于门诊护理工作的体会.

    作者:夏凡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丙泊酚配伍不同剂量舒芬太尼用于无痛人流术的临床观察

    目的:对在无痛人流术中使用丙泊酚联合不同剂量的舒芬太尼进行麻醉对患者术后的影响进行探讨,以提高手术麻醉质量.方法:将在我院实施无痛人流术的90例患者随机分为三组,每组各30例,其中A组患者仅用丙泊酚进行麻醉,B组患者采用丙泊酚联合0.001mg/kg的舒芬太尼进行麻醉,C组患者采用丙泊酚联合0.0015mg/kg的舒芬太尼进行麻醉,比较三组患者在手术前后的疼痛影响和不良反应.结果:B组和C组的镇痛效果明显好于A组,而B组和C 组之间不存在明显差异.结论:在无痛人流术麻醉中应用丙泊酚联合不同剂量的舒芬太尼进行麻醉的效果突出,值得推广.

    作者:李忠志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一次性根治术治疗肛周脓肿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一次性根治术治疗肛周脓肿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我院收治治疗的121例急性肛门直肠周围脓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实验组113例患者实施一次性根治术治疗,对照组8例患者由于工作等原因实施门诊切开引流术,观察两组病例总体临床效果(创面愈合时间,术后脓肿复发率、肛瘘发生比例).结果:从两组肛周脓肿患者创面愈合时间来看,实验组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两组患者术后脓肿复发、再次手术发生比例来看,实验组预后效果更为显著,组间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结论:对于肛周脓肿患者来说,实施一次性根治术治疗效果明显,降低术后复发率,提高了手术治疗预后效果.

    作者:龙印国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步长脑心通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步长脑心通在治疗ICVD(缺血性脑血管病)中的临床综合疗效.方法:选取2008年4月-2013年4月收治的ICVD患者中的120例,分为2组,每组各有60例;对照组采用丹参注射液和胞二磷胆碱治疗,研究组同时使用步长脑心通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失度变化情况乙级临床综合疗效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在神经功能缺失度评分上无明显差别(P>0.05);治疗后研究组神经功能缺失度降低更显著(P<0.05).另外,研究组总有效率91.7%,显效率36.7%,痊愈率43.3%;对照组总有效率78.3%,显效率23.3%,痊愈率33.3%;研究组患者死亡率1.7%,对照组患者死亡率3.3%.研究组临床综合疗效更显著(P<0.05).结论:步长脑心通在治疗ICVD中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可实现标本兼治,且安全性高,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段成勇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胎盘植入保守治疗11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对胎盘植入产妇在产后进行保守治疗的临床治疗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通过对2009年-2012年来我院产科分娩时确诊胚胎植入的11例患者在产后使用米非司酮来保守治疗,经过对产妇阴道的出血状况和药物不良反应的临床观察,产妇的血β-HCG值变化和彩超判断宫内状况来分析本次治疗的效果和安全性.结果:在治疗的过程中,11例患者均没有出现子宫收缩乏力、感染和阴道大量流血等病症,2例患者出现轻微的胃肠不适和皮疹等不良反应,但停药治疗后均恢复正常,所有患者在治疗后血β-HCG均逐渐下降,血常规和肝肾功能均正常.结论:使用米非司酮来治疗植入性胎盘患者的临床疗效显著,而且副作用低,安全性高,整体治疗结果让人满意.

    作者:江荣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冠心病心律失常治疗中稳心颗粒和胺碘酮的应用体会

    目的:对稳定颗粒和胺碘酮在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中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研究.方法:选取在我院进行治疗的72例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并将其随机分成三组,每组24例,其中一组单纯服用稳心颗粒,称为稳心颗粒组;另外一组单纯服用胺碘酮,称为胺碘酮组;后一组服用稳心颗粒和胺碘酮,称为联合组.后对三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经过治疗,联合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1.7%高于稳心颗粒组的62.5%和胺碘酮组的54.2%,联合组和其他两组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稳心颗粒组和胺碘酮组差异比较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治疗中,稳心颗粒和胺碘酮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可在临床中广泛使用.

    作者:何莉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CR850成像系统在实际应用中的故障及处理方法浅析

    本文着重介绍了美国柯达公司生产的CR850成像系统的先进功能以及其工作过程中出现过的一些故障的判定和处理技巧.本文意于本人工作中总结这些故障的判断和处理技巧进行分享,供同行参考.

    作者:林日宏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新生儿低血糖症46例临床观察

    目的:对新生儿患低血糖症的原因和治疗进行探讨,总结诊治经验.方法:选取46例患低血糖症的新生儿的资料作为研究对象,对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在46例病患中,在48小时内治愈的有42例,在对患者进行相应药物治疗后治愈4例.结论:根据病患的发病原因进行针对性治疗后,低血糖症的治愈率明显提高.

    作者:邹泽炳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肺癌合并肺结核的影像学特点分析

    目的:总结肺结核并肺癌的患者临床的特征,分析其CT影像学的特点,进而提高临床上的诊断率.方法:选取我院从2011年3月到2012年3月间所诊断50例的肺结核并肺癌的患者,回顾性的分析患者临床的资料.结果:患者主要的临床特征是消瘦,气喘,痰血,胸痛,盗汗,低热等.在这50例的患者中,有13例患者肺癌的部位是出现肺结核肺段,肺叶.有18例患者CT影像有非常明显中央型肺癌的特点,有16例的患者CT影像具有明显周围型肺癌的特点,有3例患者CT影像不能确诊为肺癌.绝大部分的患者CT影像学的特点非常明显.结论:在临床诊断中,常有肺结核并肺癌患者,其肺癌影像并无典型的特点的患者不容易被诊断出来,我们针对进展期以及陈旧性肺结核的CT影像的异常的患者,应给予检查是否是合并肺癌的,并及早做出确诊.

    作者:代月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低钾性周期性麻痹56例临床观察

    目的:提高对低钾性周期性麻痹发病的临床表现及处理的认识.周期性麻痹的特征是反复发作的骨骼肌迟缓性瘫痪,与钾离子代谢有关的疾病.一般肌无力持续数小时或数周,发作间歇期可完全正常.根据发作时血清钾的浓度,分为低钾型、高钾型和正常钾型,临床低钾型常见,我院2008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低钾性周期性麻痹(Hypokalemic periodic paralysis,Hopp)患者56例,临床资料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李常慧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评估四维超声在胎儿成像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四维超声在胎儿成像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近一年来收治的有胎儿畸形高危因素的孕妇176例,对所有孕妇采取彩色我多普勒超声诊断仪进行诊断,首先对患者进行常规的二维超声胎儿成像检查,再由同一医生对患者进行四维超声胎儿成像检查.对比分析两种超声成像诊断结果与实际分娩结果的相符率,判断其临床诊断的准确率,对比两种超声成像技术下孕妇对胎儿面部器官的认识率.结果:分娩前采取二维超声胎儿成像技术检查的检出率为94.7%,分娩前采取四维超声胎儿成像技术检查的检出率为33.3%,二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四维超声图像孕妇对胎儿面部器官的认识率显著地高于二维超声图像,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胎儿进行产前畸形筛查时,应该以二维超声成像检查为主,必要时采取四维超声成像检查进行辅助和补充诊断,才能够获取有效、准确的诊断结果,利于优生.

    作者:陈丽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眼科医师医患沟通教育的实践与研究

    目的:医疗纠纷已经成为当今社会一个普遍的问题.对此,我们通过对医院眼科医师医患沟通教育的工作进行研究实践,希望通过提高医师医患沟通的能力来改善医师和患者之间的关系.方法:通过我院2010年医师医患沟通教育工作的开展,对医患沟通教育工作病史询问、住院交流等环节进行研究,逐步展开医患沟通教育工作的实践.结果:通过对眼科医师医开展定期开设教育讲座、医患沟通座谈会等多种形式的实践,进一步提高了眼科医师处理医患纠纷的医患沟通能力.结论:眼科医师医患沟通教育工作的开展,有利于提升医师的医患沟通能力,从而实现和谐的医疗环境,提升医疗质量.

    作者:杜兆江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口腔修复中不同材料摩擦性能对比探析

    目的:探讨口腔修复中不同材料摩擦性能的比较分析.方法:选取我院自2011年9月至2012年12月口腔科收治的100名口腔修复者,共150颗牙齿,年龄18-70岁.按牙齿数目随机分为金属组、树脂组和陶瓷组.其中金属组40例,60颗牙;树脂组36例,54颗牙;陶瓷组24例,36颗牙.金属组采用合金材料进行修复;树脂组采用合成树脂进行修复;陶瓷组采用釉质瓷进行修复.术后3-6个月对患者进行回访.结果:树脂组松动脱落3例,陶瓷组松动脱落1例,金属组破裂1例,陶瓷组破裂2例,金属组和树脂组畸形各2例,金属组牙裂2例,修复失败共12例,占总人数的12%,成功率为88%,表明三种不同材料在口腔修复中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结论:金属材料的摩擦性能好,是口腔修复材料的优选择.陶瓷材料性能良好,但易破裂.树脂材料的摩擦性能次之,但并发症少.应针对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修复材料,以防止天然牙过度磨损.三种修复材料互有优缺,我们应该把它们结合起来研究,以便开发更合理、更有效的新型口腔修复材料.

    作者:叶长利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98例老年患者的临床分析

    目的:通过此次临床研究实验,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老年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此次临床研究实验主要以在2004年11月份到2012年11月份来我院进行胆囊切除术的198例老年胆囊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配的原则,将198例老年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有100例老年患者,实验组有98例老年患者.治疗方法上,对照组患者采用开腹手术对胆囊进行切除,实验组则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治疗方法.分析和对比两组别患者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以及胃肠功能恢复时间.结果:对比结果表明,实验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和手术出血量相对较少,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和住院时间也比对照组短,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也相对较低.对比数据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验表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安全性较高,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疾病症状,使患者的生活质量得以提高,具有较高的医学价值,值得普及和推广.

    作者:王良勇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眼科护理中健康教育的作用分析

    目的:对眼科护理实施健康教育的效果进行分析.方法:对眼科住院的患者130例实施系统的健康教育.结果:眼科病人在接受健康教育的过程中,对疾病的相关知识有了及时的了解,不仅使护患关系更加融洽,同时还使护士的业务水平进一步提升.通过实施健康教育和积极的治疗,在患者出院后3个月时间里,通过电话随访和家访调查显示,显效的有72例,有效的为48例,无效的为10例,手术后总有效率为92.3%.结论:对眼科病人实施健康教育可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促进患者早日恢复健康.

    作者:梅芳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急性阑尾炎行小切口阑尾切除术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小切口阑尾切除术在急性阑尾炎临床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接受急性阑尾炎治疗的患者30例,其中15例患者采用小切口阑尾切除术进行临床治疗,作为观察组,剩下的15例患者在采用常规阑尾切除术进行手术治疗,作为对照组,分别以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伤口愈合程度及并发症的发生率作为临床观察指标,并使用SPSS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伤口的愈合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也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小切口阑尾切除术较之传统阑尾切除术,其可有效的减少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提高伤口的愈合速度并有效的预防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对于急性阑尾炎的临床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任波 刊期: 2013年第08期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