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成勇
目的:重点研究和探讨腹部外科手术切口感染相关危险因素调查与对策.方法:利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随机选取我院于2009年1月1日-2012年12月31日收治的800例腹部外科手术患者中出现术后切口感染的患者共6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对照分析.结果:我院收治的800例患者中有32例出现切口感染的情况,感染率为4.00%,同时通过调查发现造成患者出现术后切口感染的危险性因素有患者的住院治疗时间、年龄、手术类型等,患者年龄越大,手术时间越长发生手术切口感染的几率越大,在急诊和夏季手术的腹部外科患者出现手术切口感染的几率比较大.结论:针对可能造成患者出现术后切口感染的危险性因素,在腹部外科围手术期间采取相应对策进行预防,可以有效降低手术切口感染率,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作者:杨沛林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研究丹参注射液联合尿激酶治疗脑血栓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1月-2012年12月入住我院的脑血管疾病患者120例,平均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20ml丹参注射液+250ml生理盐水静脉滴注,1次/d,14d为1疗程;给予0.5万U/kg+100ml生理盐水静脉滴注,滴注时间30min,14d为1疗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80mg奥扎格雷钠+250ml生理盐水静脉滴注,1次/d,14d为1疗程.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100.00%)显著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73.33%),两组患者总有效率比较,其结果存在着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丹参注射液联合尿激酶治疗脑血栓疗效显著,并发症、不良反应少,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王韬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通过对头孢类抗菌药物进行临床分析及调查,了解我院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以及管理措施.方法:我院选择2010年8月-2012年8月间门诊注射头孢三嗪及头孢硫脒药物的患者,运用计算机对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注射用的头孢硫脒药物的使用率约为75.92%,预防性用药约为59.42%,治疗性用药约为0.58%,经过3-14天的治疗后,运用细菌敏感性试验及药物药敏试验来比较两种药物的治疗效果,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注射用的头孢硫咪明显优于头孢三嗪药物的临床有效率.
作者:赵革飞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观察医护结合疗法对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血浆激素水平的变化.方法:将我院收治的功血患者8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3例,两组在护理干预的基础上,在出血期间口服炔诺酮2.5~5mg,治疗组在上述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口服中药补肾养血调经汤(主要药物:桑葚、芡实、山药、枸杞子、杜仲等).水煎服.对照组只用上述西医治疗.结果:两组治疗前后血浆生殖激素的变化比较:两组E2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治疗后两组E2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1),并达到健康人组水平,治疗组止血总有效率95.35%、对照组为79.07%,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医护结合疗法对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血浆激素水平变化明显,止血疗效明显.
作者:陈晓燕;段丽丽;时芳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对胎儿心内强回声灶进行产前诊断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的852例超声心动图检查,对筛选出的中、晚期妊娠检查中胎儿的心内强回声灶记录进行综合分析,开展临床追踪随访及胎儿心脏结构检查.结果:共检出心内强回声灶胎儿29例,检出率3.4%;25例(86.2%)出现在左心室,3例(10.3%)出现在右心室,1例(3.4%)在左、右心室均出现;29例胎儿未伴有心律失常和先天性心血管畸形等畸形.结论:孤立存在的胎儿心内强回声灶与胎儿染色体异常、心脏畸形无明显相关性,不作为终止妊娠的指征.
作者:闫丽波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探索舒适护理模式对手术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对手术患者围手术期护理的案例随机抽样,并对围术期不同阶段(术前护理,术中护理,术后护理)的患者走访调查.结论:舒适化护理明显提高了手术护理质量和手术患者满意度.
作者:陈雅宏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分析后腹腔镜技术在泌尿外科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在我院使用后腹腔镜手术泌尿外科疾病11例.结果:11例患者实行腹膜后腹腔镜手术患者均手术成功,术中无输血,无明显并发症出现.结论:使用腹腔镜微创手术具有损伤小,患者痛苦较小,恢复快的特点,而且临床疗效好,安全可靠,在临床上值得推广引用.
作者:高世荣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了解某市青少年焦虑现状,为青少年焦虑的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方法抽样某市1所大学、4所高中、4所初中的5249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定调查对象焦虑症状.结果:某市青少年焦虑检出率为14.1%,其中男女生焦虑的检出率分别为11.8%、16.5%.结论:青少年焦虑检出率较高,尤其是青年女性,应引起学校相关部门的重视,给予相关的心理健康指导.
作者:龚伟志;陈燕;贺连平;金岳龙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四维超声在胎儿成像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近一年来收治的有胎儿畸形高危因素的孕妇176例,对所有孕妇采取彩色我多普勒超声诊断仪进行诊断,首先对患者进行常规的二维超声胎儿成像检查,再由同一医生对患者进行四维超声胎儿成像检查.对比分析两种超声成像诊断结果与实际分娩结果的相符率,判断其临床诊断的准确率,对比两种超声成像技术下孕妇对胎儿面部器官的认识率.结果:分娩前采取二维超声胎儿成像技术检查的检出率为94.7%,分娩前采取四维超声胎儿成像技术检查的检出率为33.3%,二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四维超声图像孕妇对胎儿面部器官的认识率显著地高于二维超声图像,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胎儿进行产前畸形筛查时,应该以二维超声成像检查为主,必要时采取四维超声成像检查进行辅助和补充诊断,才能够获取有效、准确的诊断结果,利于优生.
作者:陈丽 刊期: 2013年第08期
探讨基层新生儿病室医院感染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预防措施.
作者:田洁;贺彩玲 刊期: 2013年第08期
急性胰腺炎是一种由于胰管阻塞、胰管内压突然增高以及胰腺血液供应不足等原因引起的胰腺急性炎症.临床表现主要有上腹痛,并恶心呕吐和腹胀,腰肌紧张,压痛反跳痛,肠鸣音减弱或消失,血、尿淀粉酶升高.约半数病人伴有胆道疾病.本病是常见的急腹症之一.有水肿型和出血型两种,水肿型病变较轻,较常见.出血型又称坏死型,约占急性胰腺炎的10%,实确病变严重,易产生休克,并发症较多,死亡率高.
作者:苏小俊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探讨黄连素联合硫糖铝治疗慢性顽固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以本院2010年1月-2012年12月间单纯应用黄连素治疗的61例慢性顽固性胃炎患者为对照组,以本院同期应用硫糖铝联合黄连素的61例患者为联合组,对比两组患者疗效.结果:联合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而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硫糖铝联合黄连素治疗慢性顽固性胃炎患者,疗效显著,复发较少,安全可靠,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吴会松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本研究主要就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药流不全诊断中的应用情况以及彩超血流显像(即CDFI)的声像图特征展开分析讨论.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3月-2012年3月我院所收治的被确诊为58例早孕药物流产后出现持续出血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本研究的所有患者均进行了彩超血流显像,并给予了相应的声像图特征分析.结果:在对患者进行彩超检查的过程中,本研究所有患者的宫颈处或宫腔内均存在不规则块状回声,其中有3例低回声患者、3例斑点状回声患者、10例高回声患者,42例混合性回声,CDFI显示在所有患者中有54例患者的宫颈处以及宫腔内存在高回声团以及混合性回声团.在2例存在低回声团患者的子宫内部探测到棒状或点状的血流信号,经脉冲多普勒检查,其结果显示为低阻血流信号,RI小于或等于0.6,有4例患者没有探测到血流信号则为血凝块.结论:在对药流不全的患者进行治疗时,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不仅可以诊断出患者宫内的残留物性质,而且还可以为药物流产是否全面提供相应的诊断依据.
作者:许琴霞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探讨糖尿病应用各种血液透析对于患者的一般影响,并对其机制进行讨论.方法:统计我院 l19 例接受血液透析的尿毒症患者,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和实验室检查,捡测治疗前后患者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室间隔厚度(IVST)、左心室后壁厚度(LVPWT)、计算左室射血分数 (EF)、和舒张期始末血流速度比值 E/A,及β2-微球蛋白 (β2-MG)、血尿素氮 (BUN)、血红蛋白 (Hb)、血清肌酐(SCr).结果:各组舒张 E / A 略微增加,EF 可见明显下降.LVEDD、LVESD可见增厚,无论治疗前后较对照组均增加.IVST、LVPWT 呈现增加表现.Β2-MG 可见明显降低,Hb 计数升高,Scr、BUN明显较正常值高.结论:各种血液透析导致心肌肥厚加剧,但是改善了患者生存质量.
作者:戴鲜红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基层医院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选取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患者38例,并把患者随机的分为对照组(A组)和实验组(B组),每组19例,对两组患者均采用常规治疗方式和护理手段.对实验组(B组)的患者注射低分子肝素钙,同时密切观察患者的身体各项指标,根据不同患者的病情做到及时控制和调整用药剂量,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A组中部分缓解占10.52%,显著缓解10.52%,完全缓解26.32%,无效者占52.63%;B组中部分缓解占21.05%,显著缓解26.32%,完全缓解42.11%,无效者占10.52%;B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A组.结论:从临床疗效方面来看,综合治疗方法和护理对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有积极的作用.
作者:陆健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对体表心电图改变在判断急性下壁心肌梗死相关动脉的价值进行分析探讨.方法:选取40例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的结果将其分为两组.右冠状动脉(RCA)组和左冠状动脉回旋支(LCX)组.结果:RCA 组患者导联aVL 的ST 段压低≥1 mm的发生率明显高于LCX 组患者两组有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有可比性(p<0.05).RCA 组患者导联aVL QRS 波群R/S 比值明显低于LCX 组,导联Ⅰ的R/ S 比值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无可比性(p>0.05).体表心电图aVL 导联ST段压低≥1 mm 作为急性下壁心肌梗死相关动脉为RCA 判断指标具有很好的特异性和敏感性.结论:aVL 导联ST 段压低和R/ S 比值缩小对急性心肌下壁梗死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作者:周芳琴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白藜芦醇具有广泛的药理作用,包括抗肿瘤、抗心血管疾病、抗氧化、保肝、抗炎、调节免疫等多种药理学作用,它已成为科学家们高度重视的天然活性成分.但其临床应用目前还不够广泛,随着对其研究的不断深入,有望开发成为可防治多种疾病的新型药物,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作者:王晓飞;曹永兵;姜远英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观察经尿道等离子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的效果,总结该治疗方法的治疗效果以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我院在2010年1月至2012年10月期间收治的600例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将60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采用经尿道等离子体电切术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进行治疗,总结经尿道等离子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生活质量评分以及前列腺症状评分与治疗前相比发生了明显变化;观察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手术后住院时间以及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良性前列腺增生采用经尿道等离子体前列腺电切术进行治疗,能够减少该病并发症的出现,显著缩短手术时间,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周渝;景樊;付应波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对在无痛人流术中使用丙泊酚联合不同剂量的舒芬太尼进行麻醉对患者术后的影响进行探讨,以提高手术麻醉质量.方法:将在我院实施无痛人流术的90例患者随机分为三组,每组各30例,其中A组患者仅用丙泊酚进行麻醉,B组患者采用丙泊酚联合0.001mg/kg的舒芬太尼进行麻醉,C组患者采用丙泊酚联合0.0015mg/kg的舒芬太尼进行麻醉,比较三组患者在手术前后的疼痛影响和不良反应.结果:B组和C组的镇痛效果明显好于A组,而B组和C 组之间不存在明显差异.结论:在无痛人流术麻醉中应用丙泊酚联合不同剂量的舒芬太尼进行麻醉的效果突出,值得推广.
作者:李忠志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研究早期腰大池脑脊液持续外引流治疗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实施方法,观察并评估其疗效.方法:将64例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平均分为两组,每组各32例,分别用早期腰大池脑脊液持续外引流与传统方法即每天腰穿术放脑脊液进行治疗,对两组的各项指标作统计学分析,比较两种治疗方法的疗效.结果:早期腰大池脑脊液持续外引流治疗法与传统方法的两组患者,在颅内压的下降时间、意识障碍的恢复时间、头痛持续时间、血性脑脊液的转清时间及并发症的发生上存在明显差异,持续外引流的效果明显优于传统治疗法.结论:早期腰大池脑脊液置管持续外引流能明显改善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症状,便于调节流速、控制引流量,能够尽早清除血性脑脊液对脑的损害,从而起到平稳降低颅内压、提高疗效、减少并发症的作用.
作者:戴珂 刊期: 2013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