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PVP联合TURP治疗高龄高危且大体积良性前列腺增生的临床分析

黄研;张朝华

关键词:绿激光, 大体积前列腺增生, 高龄高危
摘要:目的:探讨经尿道选择性绿激光前列腺汽化术(PVP)与前列腺电切术(TURP)治疗高龄高危且大体积良性前列腺增生的可行性、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我院2009年10月~2011年10月采用选择性绿激光前列腺汽化术与前列腺电切术相结合的方式治疗大体积高龄高危BPH患者32例,进行术前术后对比分析.结果:本组手术时间为45~100min,平均71.72min;术中无明显出血,无严重手术并发症发生.术后随访3个月,大尿流率(Qmax)、残余尿量(RUV)、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生活质量评分(Qmax)均与术前比较有明显的改善.结论:PVP联合TURP治疗高龄高危且大体积BPH,手术时间短、疗效好、并发症少,是安全有效的微创手术方法.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含左氧氟沙星化疗方案治疗初治涂阳肺结核疗效观察

    目的:本研究主要就含左氧氟沙星化疗方案治疗初治涂阳肺结核的临床疗效展开分析讨论.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1月-2012年1月所收治的120例初治涂阳肺结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利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均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左氧氟沙星治疗,对两组患者的痰菌转阴率以及病灶吸收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在前两个月的强化化疗期内,观察组患者的痰菌转阴率为86.7%,病灶吸收率同样为86.7%,对照组患者的痰菌转阴率为63.3%,病灶吸收率同样为60.0%,两组患者的痰菌转阴率以及病灶吸收率存在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过随着治疗时间的增加,两组患者在疗程结束时已经基本上不存在任何差异.结论:在对初治涂阳肺结核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左氧氟沙星只能在短时间内缩短患者的痰菌转阴时间以及病灶吸时间,其对于整个疗程的作用还没有明确的界定,因此,在对初治涂阳肺结核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一般不提倡用左氧氟沙星来对其进行化疗.

    作者:卢安剑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胎儿心内强回声灶在产前诊断临床应用的意义评价

    目的:对胎儿心内强回声灶进行产前诊断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的852例超声心动图检查,对筛选出的中、晚期妊娠检查中胎儿的心内强回声灶记录进行综合分析,开展临床追踪随访及胎儿心脏结构检查.结果:共检出心内强回声灶胎儿29例,检出率3.4%;25例(86.2%)出现在左心室,3例(10.3%)出现在右心室,1例(3.4%)在左、右心室均出现;29例胎儿未伴有心律失常和先天性心血管畸形等畸形.结论:孤立存在的胎儿心内强回声灶与胎儿染色体异常、心脏畸形无明显相关性,不作为终止妊娠的指征.

    作者:闫丽波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4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护理

    目的:探讨老年糖尿患者的临床护理措施.方法:将4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各20例,对照组按照以往护理方法实行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进行相应的干预.结果:患者不良生活习惯及遵医行为情况和血糖控制情况比较,干预组与对照组相比效果明显较好,两组患者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讨论:通过研究发现合理的护理干预措施能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和生活质量,并且有效促进糖尿病患者病情好转,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孙玉哲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吉西他滨联合替吉奥治疗晚期鼻咽癌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吉西他滨联合替吉奥作为二线治疗方案治疗晚期鼻咽癌患者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22例以铂类为基础化疗方案治疗失败的晚期鼻咽癌患者,采用吉西他滨(1000mg/m2静滴d1、8)联合替吉奥(80mg.m2.d-1,分2次口服,连服1~14d)治疗,3周为1周期,2周期后按RECIST标准评价疗效及WHO标准评价不良反应.结果:22例患者均可评价疗效和不良反应,其中完全缓解(CR)2例,部分缓解(PR)9例,稳定(SD)7例,进展(PD)4例.客观有效率 (ORR=CR+PR)为 50.0%,疾病控制率(DCR=CR+PR+SD)为 81.8%.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中位生存时间为 6.5个月.主要不良反应为骨髓抑制及胃肠道反应,以1、2级为主,均可耐受.结论:吉西他滨联合替吉奥是治疗晚期鼻咽癌的有效二线治疗方案,患者对不良反应能够耐受.

    作者:文玲波;杨兰平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激光断线联合针刺分离加5-FU干预抗青光眼术后滤过泡功能障碍

    目的:观察激光断线联合针刺分离加5-FUTenon囊下注射对常规抗青光眼术后滤过泡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常规抗青光眼术后3 月内52例58眼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2组,一组采用激光断线联合针刺分离(对照组,27例28眼),一组采用激光断线联合针刺分离加5-FU Tenon囊下注射(治疗组,25 例30眼),对比2组1月、3月及1年后眼压、滤过泡形成及眼部并发症,统计学分析临床资料.结果:对照组中,18 眼眼压控制在17mmHg 以下,其中14 眼表现为功能性滤过泡,2眼出现并发症;治疗组中,25 眼眼压控制在17mmHg 以下,其中22眼表现为功能性滤过泡,3眼出现并发症.并发症:常见并发症有结膜下出血、角膜上皮损伤、滤过泡损伤等.结论:激光断线联合针刺分离加5-FU Tenon囊下注射对常规抗青光眼术后滤过泡功能障碍有效、安全,且效果优于单纯激光断线联合针刺分离(P<0.05),2者并发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

    作者:胡剑;苏继勇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新生儿低血糖症46例临床观察

    目的:对新生儿患低血糖症的原因和治疗进行探讨,总结诊治经验.方法:选取46例患低血糖症的新生儿的资料作为研究对象,对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在46例病患中,在48小时内治愈的有42例,在对患者进行相应药物治疗后治愈4例.结论:根据病患的发病原因进行针对性治疗后,低血糖症的治愈率明显提高.

    作者:邹泽炳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左旋氨氯地平的临床药理及临床应用

    目的:研究左旋氨氯地平的药理作用以及临床应用.方法:对比患者使用左旋氨氯地平后的临床效果.将患者分成以下三组:①抗动脉粥样硬化组.将60 例患有高血压的患者给予左旋氨氯地平治疗,分别对治疗前与后患者一氧化氮以及血浆内皮素波动进行观察记录.②治疗轻中度高血压组.对于用氨氯地平和左旋氨氯地平治疗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的患者,进行观察.观察组给予左旋氨氯地平,对照组给予氨氯地平.③.把患者分成观察组以及对照组,比较两组,探究左旋氨氯地平对于心绞痛合并高血压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①组:病例症状明显减轻,ET下降显著,NO 明显上升.②组:心率变化两组相比较P>0.05,无统计学差异.给予左旋氨氯地平的组中,只有 l 例出现头痛,但氨氯地平组患者中有 2 例出现头痛.③治疗心绞痛组.观察组患者统计总有效率为91%;其对照组统计总有效率为77%.比较显示P<0.05,两组差异明显.结论:左旋氨氯地平可以有效的改善左心室收缩的功能,因此可以改善心绞痛.左旋氨氯地平降压平稳,但右旋氨氯地平可以导致不良反应的出现而且对于降压无作用.左旋氨氯地平能够治疗原发高血压,而且能减少动脉粥样硬化的出现.

    作者:孙军红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产后出血90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产妇产后出血的原因及相关因素,提高医护工作者对产后出血的正确认识,做出正确的处理,减少产妇产后出血的发生率和死亡率,保障母婴健康.方法:对2011-2012在我院住院治疗的发生产后出血的90例产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找到产后出血的主要影响因素,并根据临床资料对于产后出血提出正确的处理方案.结果:产后出血主要出现在分娩后2小时内,影响产妇发生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依次为宫缩乏力63例,占70%,胎盘因素18例,占20%,软产道裂伤6例,占6.7%,凝血功能障碍3例,占3.3%;另外,剖宫产比自然分娩产后出血的发生率要高.结论:产后出血是产科常见的严重并发症,是由多种原因和相关因素引起的,应当予以高度重视,并针对不同原因导致的产后出血采取及时准确的治疗方案,降低患者的死亡率,挽救产后出血患者的生命安全.

    作者:万雪超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大学生艾滋病健康教育效果评价分析

    伴随近年来我国艾滋病病例频频发生,造成了人们心理方面的恐慌,目前在世界范围内针对艾滋病的治疗仍未能得出有效的治疗方法,当前唯一的预防艾滋病的良性举措即为预防.目前在我国诸高校之中也广泛的开设了艾滋病(HIV)健康教育课程,旨在提升大学生对于艾滋病知识的掌握,促使大学生群体以一个正确的态度进行审视艾滋病所具有的危害性.并针对大学生艾滋病教育预防提出了相应的方法措施.

    作者:王艳;周特;杨桂荣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在B超监护下与在常规手段下放置安舒环的对比分析

    目的:对比分析安舒环在B超监护下放置与在常规手段下放置的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3月至2012年3月在我站选择放置安舒环的妇女300例,分对照组与实验组,根据妇女的个人意愿,实验组选择150例在B超监护下放置,对照组选择150例在常规手段下放置.结果:以放置起1年内为时限,观察脱落率、带器妊娠率、出血、疼痛、经期经量等症状.结论:在B超监护下放置安舒环在放置1年内,脱落率、带器妊娠率以及出血、疼痛、月经紊乱等情况远低于常规手段下的放置,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

    作者:潘迎霞;褚幼君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160例急诊内科昏迷病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急诊内科昏迷患者的各种病发原因、诊断及治疗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急诊科于2010年12月~2012年12月收治的160例昏迷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患者诊断、治疗资料等各方面因素进行分析调查研究.结果:160例昏迷患者经过系统的抢救治疗措施后,抢救成功153例,成功率95.6%;死亡7例,死亡率4.4%.结论:不断优化急诊内科昏迷患者的医疗诊断及治疗措施,能切实提升急诊内科昏迷病例的抢救成功率.

    作者:蒋有绿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早期肝纤维化的多普勒超声检查对临床防治的价值探讨

    目的:探讨早期肝纤维化的多普勒超声检查对临床防治的临床价值.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175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88例和对照组87例,两组均进行多普勒超声检查,治疗组88例先予以西医常规护肝治疗,如用维生素C和肝能片对症处理,再加解毒疏肝汤治疗(主要药物:金钱草、金银花、黄芩、龙胆草、郁金等),水煎服,分早晚2次口服;对照组87例只予以西医常规护肝治疗,2个月为一疗程.上述两组均治疗3个疗程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肝硬变患者的血小板(PC)计数显著提高(△P<0.05),白细胞(WBC)、凝血酶原时间(PT)、血清总胆红素(TBil)、丙氨酸转氨酶(ALT)、白蛋白/球蛋白(A/G)、层粘蛋白(LN)、透明质酸(HA)有及显著差异(﹡P<0.01).结论:早期肝纤维化的多普勒超声检查简便准确,对临床早期防治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尚春霞;于庆浩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烧伤病房院内感染病原菌的分布特点及耐药性分析

    目的:了解笔者单位近10年烧伤后院内感染病原菌的分布特点及耐药性情况.方法:收集2002-2012年笔者单位706例烧伤患者创面分泌物等标本中分离的病原菌,对其菌种分布特点及耐药性进行分析.结果:革兰阳性菌578株,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菌株数居首位,尤以甲氧西林耐药黄金色葡萄球菌居多,表皮葡萄球菌和粪肠球菌的菌株数分别位居第2、3位.革兰阴性杆菌316株,其中铜绿假单胞菌的菌株居首位,阴沟肠杆菌和鲍氏不动杆菌的菌株数分别位居第2、3位.检出真菌12株.结论:笔者单位病原菌的分布情况,可能与甲氧西林耐药葡萄球菌呈多重耐药性以及鲍氏不动杆菌产生各种类型的β内酰胺酶有关.

    作者:丛威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200例急性下呼吸道感染住院儿童病毒病原学研究

    目的:探讨本院收治的200例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患儿病毒原学特点,并对患儿进行病毒特性习惯抗体检查,分析下呼吸道感染患儿病毒特点,为临床诊断同类疾病提供依据.方法:选取本院2011年1月至2013年收治的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患儿200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儿于清晨空腹抽取静脉血液并采用XK2100生物芯片对其体内病毒类型进行筛查,并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200份血液样本中病毒特异抗体为阳性的共有102份,阳性检出率为(51.0%),其中腺病毒(ADV)52例(26.00%)、流感病毒(IV)34例(17.00%)、呼吸道合胞病毒(RSV)10例(5.00%)、副流感病毒(PIV)6例(3.00%).男女病毒阳性检出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各年龄间阳性检出率具有统计学意义,其中4~5岁患儿中检出率高,病毒在不同季节中的总检测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夏季的检出率高.结论:小儿下呼吸道感染的病毒中主要以ADV及IV为主,且呈现年龄及季节性分布,在4~5岁儿童中发病率高,且发病主要集中在夏季.

    作者:陈继;李梦益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治疗的护理

    目的:分析腰间盘突出症的中医治疗及护理效果.方法:收集腰间盘突出症患者共102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1例,两组均予以中医辨证治疗,观察组在辨证治疗的基础上实施中医护理.结果:观察组的治愈率和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47.0%、98.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27.4%、74.5%,P<0.05.结论:中医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显著,配合中医护理可有效提高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韦英娜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冠心病心律失常治疗中稳心颗粒和胺碘酮的应用体会

    目的:对稳定颗粒和胺碘酮在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中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研究.方法:选取在我院进行治疗的72例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并将其随机分成三组,每组24例,其中一组单纯服用稳心颗粒,称为稳心颗粒组;另外一组单纯服用胺碘酮,称为胺碘酮组;后一组服用稳心颗粒和胺碘酮,称为联合组.后对三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经过治疗,联合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1.7%高于稳心颗粒组的62.5%和胺碘酮组的54.2%,联合组和其他两组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稳心颗粒组和胺碘酮组差异比较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治疗中,稳心颗粒和胺碘酮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可在临床中广泛使用.

    作者:何莉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卵巢癌合并克罗恩病1例的围手术期肠道准备与营养支持

    卵巢癌,是妇科常见生殖系统肿瘤之一,晚期易发生盆腹腔内转移种植,其中肠道是常受累的部位[1].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CD),是一种原因不明的肠道炎症性疾病.以腹痛、腹泻症状为常见,并往往可能有肠梗阻与肠道瘘管形成等并发症发生,且有发热、营养障碍等肠外表现[2].对于卵巢癌合并克罗恩病的病人手术易出现肠梗阻、肠麻痹、肠穿孔的可能性,营养支持在克罗恩病人的整个处理过程中,始终是一个不可缺少的治疗措施.本科于2013年3月收治了一位克罗恩病合并卵巢癌的手术病人,现将患者的围手术期肠道准备及营养支持报告如下.

    作者:洪樟琴;吴卫利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68例幽门螺杆菌阳性消化性溃疡诊疗分析

    目的:探讨中西药结合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消化性溃疡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治疗的幽门螺杆菌阳性消化性溃疡患者6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4例进行兰索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三联疗法治疗,治疗组34例除采用三联疗法加服胶体果胶铋胶囊,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的显效率、有效率和总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而无效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卡方检验得,两组间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三联疗法加服胶体果胶铋对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明显.

    作者:张亚洁;白传军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妇科疾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护理

    目的:探讨妇科疾病中伴有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护理方法.方法:对68例妇科伴糖尿病患者的手术治疗进行回顾并分析,将治疗的重点放在对病人的检测以及控制上来.结果:本组共治愈的68例患者中,其中有6例出现了一些不同程度的念珠菌阴道炎.结论:对妇科疾病伴糖尿病的患者,需要将血糖控制在5.6~11.0mmol/L,尿糖控制在(x±s)时实施手术较为安全.应用有效的抗生素预防术后感染也是保证手术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

    作者:王白珊;张盛容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粘连性肠梗阻外科治疗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粘连性肠梗阻采用腹腔镜手术切除的治疗方法疗效分析.方法:将我院普外科粘连性肠梗阻的32例患者采用腹腔镜下的手术方法治疗,再我院选取30例采用传统开腹手术治疗的患者,观察对比其疗效.结果:腹腔镜组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肠胃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都要明显优于传统组,各项统计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普外科治疗粘连性肠梗阻使用腹腔镜下行肠粘连切除术的方法明显优于传统开腹手术行肠粘连切除术的方法,具有手术时间快、恢复短、住院时间短等特点,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作者:简启政 刊期: 2013年第08期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