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烧伤病房院内感染病原菌的分布特点及耐药性分析

丛威

关键词:烧伤病房, 细菌, 真菌, 感染, 抗药性
摘要:目的:了解笔者单位近10年烧伤后院内感染病原菌的分布特点及耐药性情况.方法:收集2002-2012年笔者单位706例烧伤患者创面分泌物等标本中分离的病原菌,对其菌种分布特点及耐药性进行分析.结果:革兰阳性菌578株,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菌株数居首位,尤以甲氧西林耐药黄金色葡萄球菌居多,表皮葡萄球菌和粪肠球菌的菌株数分别位居第2、3位.革兰阴性杆菌316株,其中铜绿假单胞菌的菌株居首位,阴沟肠杆菌和鲍氏不动杆菌的菌株数分别位居第2、3位.检出真菌12株.结论:笔者单位病原菌的分布情况,可能与甲氧西林耐药葡萄球菌呈多重耐药性以及鲍氏不动杆菌产生各种类型的β内酰胺酶有关.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腹腔镜手术在子宫内膜异位症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对应用腹腔镜手术方式对患有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抽取88例患有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平均每组44例.采用常规开腹手术方式对对照组患者实施治疗;采用腹腔镜手术方式对治疗组患者实施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子宫内膜异位症病情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手术操作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术后住院治疗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围手术期不良反应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手术过程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应用腹腔镜手术方式对患有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作者:陈怀敏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某市青少年焦虑状况调查

    目的:了解某市青少年焦虑现状,为青少年焦虑的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方法抽样某市1所大学、4所高中、4所初中的5249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定调查对象焦虑症状.结果:某市青少年焦虑检出率为14.1%,其中男女生焦虑的检出率分别为11.8%、16.5%.结论:青少年焦虑检出率较高,尤其是青年女性,应引起学校相关部门的重视,给予相关的心理健康指导.

    作者:龚伟志;陈燕;贺连平;金岳龙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联合用药在高血压药物治疗中的地位

    目的:研究联合应用治疗高血压药物在临床中的作用.方法:我院选择2010年10月-2012年10月间通过联合用药治疗高血压的患者,对其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总结.结果:通过研究表明,80%联合用药治疗高血压的患者可以有效的降压,而且未增加药物不良反应的几率.结论:联合用药治疗高血压疾病,对患者安全性高,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防止靶器官受到损伤,有效的提高了治疗的依从性等诸多优点.

    作者:吴宇翔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丙泊酚配伍不同剂量舒芬太尼用于无痛人流术的临床观察

    目的:对在无痛人流术中使用丙泊酚联合不同剂量的舒芬太尼进行麻醉对患者术后的影响进行探讨,以提高手术麻醉质量.方法:将在我院实施无痛人流术的90例患者随机分为三组,每组各30例,其中A组患者仅用丙泊酚进行麻醉,B组患者采用丙泊酚联合0.001mg/kg的舒芬太尼进行麻醉,C组患者采用丙泊酚联合0.0015mg/kg的舒芬太尼进行麻醉,比较三组患者在手术前后的疼痛影响和不良反应.结果:B组和C组的镇痛效果明显好于A组,而B组和C 组之间不存在明显差异.结论:在无痛人流术麻醉中应用丙泊酚联合不同剂量的舒芬太尼进行麻醉的效果突出,值得推广.

    作者:李忠志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护士同感心在门诊工作中的应用及体会

    简述同感心的基本概念和对于门诊工作的重要性,探讨门诊护士同感心的表达方式,结合实际工作,阐述同感心应用于门诊护理工作的体会.

    作者:夏凡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儿童支气管哮喘特异性免疫治疗进展

    特异性免疫治疗(SIT)通过调节辅助T细胞Thl/Th2平衡和介导免疫耐受等机制治疗支气管哮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SIT不仅可以减轻因过敏产生的症状,也可达到长期预防目的,是目前惟一可以改变儿童支气管哮喘进程的治疗方法.本文就SIT的使用方法、效果、作用机制与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刘芬;张建华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护理风险与手术室护理安全管理的探讨

    目的:探讨手术室护理的安全隐患及相应的护理安全管理措施.方法:对我院2012年7月至2013年2月的200例手术进行分析,100例在治疗组,其他100例在对照组,两组护理工作进行比较.结果:护理组的护理风险比对照组明显降低,护理安全管理也更加规范、标准.护理组患者满意度为93%,未发生护理纠纷,护理差错率为7%;对照组患者满意度为84%,护理纠纷率为3%,护理差错率为16%.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手术室护理中存在一定风险,合理的安全管理可以降低手术室护理差错和护理缺陷的发生率,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

    作者:牛彦丽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42例车祸患者的院前急救护理研究

    目的:研究车祸患者的院前急救护理措施.方法:对我院2012年2月至2013年2月收治的42例车祸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2例患者中,40例患者安全入院,达到95.2%的生存率;2例患者死亡,其中有1例患者在急救现场死亡,1例患者在送入医院途中死亡死亡.结论对车祸患者进行有效的院前急救护理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生存率,降低患者的伤残率和死亡率.

    作者:王安琼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120例妇科患者应用临床护理路径的效果观察

    目的:研究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妇科护理中的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妇产科进行住院治疗的患者120例,将其按照随机分配的方法分为两组组,观察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对照组则采用常规护理办法.每组分别有60例患者.结果:治疗结束后,对两组患者各方面的数据进行整理、对比分析后发现,两组患者在住院总天数、住院总费用、满意度三方面差距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是一种规范化、标准化的护理办法,能够提高患者对医院服务的满意度,是一种科学的护理办法.

    作者:冉茂琼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护理体会

    妊娠期间的糖尿病有两种情况,一种为妊娠前已有糖尿病的病人妊娠,又称糖尿病合并妊娠;另一种为妊娠前糖代谢正常或有潜在糖耐量受损,妊娠期才出现或发现糖尿病,又称妊娠期糖尿病.

    作者:鲍娟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血液透析病人动静脉内瘘的护理

    在血液透析病人动静脉内瘘护理中的应用喜疗妥软膏联合热敷,可消除肿胀、改善血管弹性、延长动静脉内瘘的使用寿命;通过采用湿热敷结合喜辽妥外涂的改良法,减少了局部皮下肿胀及内瘘血管的损伤、硬化、血栓形成的几率,使局部硬化皮肤血管再生,弹性增加,起到了保护病人内瘘的作用,从而延长了内瘘的使用寿命.

    作者:刘楠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艾灸结合换药治疗压疮的护理心得体会

    压疮是由于局部组织长期受压,发生持续缺血缺氧,营养不良,而致组织溃烂坏死,我科收住一例院,带来三期压疮,对其进行艾灸结合换药的方法外,效果明显,现总结如下:

    作者:张晓玲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微创保胆内镜取石术及预防术后结石复发的价值研究

    目的:研究探讨微创保胆内镜取石术及预防术后结石复发的临床价值.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5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3例和对照组32例,两组均进行微创保胆内镜取石术,治疗组在术后第5天开始服用我院中药利胆解郁汤(主要药物:鸡内金、海金沙、滑石、泽泻、扁蓄等).对照组予胆石利通片(主要药物:硝石(制)、白矾、郁金、三棱、猪胆膏等).手术后半年内每月随诊1次,半年后每6个月随诊1次.随诊内容包括病情陈述和复查B超.结果:全部病例均取石成功,无胆漏、出血、腹腔感染等并发症发生.术后B超显示取净率为100%,3~6天均痊愈出院.随诊率100%,随诊2~26个月,两组患者胆绞痛消失率为100%.结论:微创保胆内镜取石术全部成功,经随诊术后未见复发,该研究方案已达到明显的临床效果.

    作者:周志刚;陈振文;景红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脑外科术后颅内出血的原因分析

    目的:探讨脑外科手术治疗之后颅内出血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接受规范脑外科手术治疗后出现颅内出血的22例患者临床资料,总结脑外科术后出血原因,并提出术后颅内出血防治方式.结果:22例患者术后再出血主要原因为止血不良(占比72.73%)、手术刺激(占比54.55%)、颅压骤降(占比50.00%)、机体本身因素(占比18.18%),止血不良为主要术后颅内出血引发因素(止血不良术后出血率明显高于其他几种因素,P<0.05).22例患者术后发生出血后经及时救治恢复良好15例,中、重度残疾5例,死亡或植物生存2例.结论:术中规范止血、避免手术操作刺激、控制术后颅压、防治相关机体影响因素是避免脑外科手术之后颅内出血的重要手段.

    作者:刘光炉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耳鼻喉外科术后感染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分析影响耳鼻喉外科术后感染的因素,从而更好的做好耳鼻喉外科术后感染的预防和护理工作,减少耳鼻喉外科术后感染的发生率.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月到2012年1月我院治疗的1249例耳鼻喉外科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手术后发生感染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采用流行病学的方法对数据资料进行分析.结果:1249例耳鼻喉外科手术患者中有56例患者发生了术后感染,发生率为4.48%.患者发生感染的部位主要是呼吸道、泌尿道及胃肠道,其中发生呼吸道感染的患者有21例,占感染患者总数的37.50%,发生泌尿道感染的患者有18例,占感染患者总数的32.14%,发生消化道感染的患者有12例,占感染患者总数的21.42%,其他疾病感染的患者有5例,占感染患者总数的8.93%.采用流行病学的方法分析出本研究的对象发生术后感染的原因主要是:手术持续时间,患者的住院时间,抗生素使用种类,感染并发部位.结论:医护工作人员要根据耳鼻喉外科术后感染的发生原因,做好耳鼻喉外科术后感染的预防和护理工作.

    作者:阮理翠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老年性白内障术后并发室上性心动过速护理1例

    通过对1例老年性白内障术后并发室上性心动过速的护理实践,总结了对老年性白内障患者围手术期的心理护理方法,并发室上性心动过速时胺碘酮的科学使用等措施,并对以上病例的有效护理对策与实施方法提出了自己的粗浅看法.

    作者:陆水花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闭合复位空心针内固定术治疗老年高危粗隆部骨折

    目的:探讨临床上采用闭合复位空心针内固定术治疗老年高危粗隆部骨折的疗效.方法:本研究选择我院2010年2月到2012年8月收治的60例老年高位粗隆部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40例患者行闭合复位空心针内固定术治疗为治疗组,20例行DHS内固定治疗为对照组,随访6月~2年,观察治疗效果.结果:59例患者均愈合,1例发生感染,骨外露换药治疗后痊愈,无1例患者死亡,未出现髋内翻畸形、固定物松动等并发症.结论:临床上采用闭合复合空心针内固定术治疗老年高危粗隆骨折操作简单、固定可靠、微创、出血量少、并发症少、骨折愈合率高等优势,值得在临床上广泛的推广和应用.

    作者:邓中平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影响母乳喂养因素及干预措施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统计数据,世界每年有1090万5岁以下儿童死亡,其中,60%是由于直接或间接营养不良造成的,而超过2/3的死亡是发生在新生儿出生后1年内,且与不恰当喂养方式有关.全世界儿童在出生后4个月内纯母乳喂养率不超过35%.补充喂养中由于食品的不恰当和不安全,可能会给发育中的婴儿造成终生不良后果.因此,WHO在全球发出倡议,强调婴儿在出生后6个月内应进行纯母乳喂养,并建议6个月后可以添加辅食,同时继续母乳喂养至出生后2年或更长时间[1].然而,国内外母乳喂养现状并不乐观.

    作者:李延莉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血液透析对尿毒症患者的一般影响

    目的:探讨糖尿病应用各种血液透析对于患者的一般影响,并对其机制进行讨论.方法:统计我院 l19 例接受血液透析的尿毒症患者,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和实验室检查,捡测治疗前后患者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室间隔厚度(IVST)、左心室后壁厚度(LVPWT)、计算左室射血分数 (EF)、和舒张期始末血流速度比值 E/A,及β2-微球蛋白 (β2-MG)、血尿素氮 (BUN)、血红蛋白 (Hb)、血清肌酐(SCr).结果:各组舒张 E / A 略微增加,EF 可见明显下降.LVEDD、LVESD可见增厚,无论治疗前后较对照组均增加.IVST、LVPWT 呈现增加表现.Β2-MG 可见明显降低,Hb 计数升高,Scr、BUN明显较正常值高.结论:各种血液透析导致心肌肥厚加剧,但是改善了患者生存质量.

    作者:戴鲜红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通窍醒脑方法治疗缺血性脑病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析临床上早期采用通窍醒脑方法治疗老年缺氧缺血性脑病的临床疗效.方法:本研究选择我院2000年2月到2011年10月期间收治的120例缺氧缺血脑病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60例患者行临床常规治疗,治疗组60例患者在治疗组基础上给予脑活素以及复方丹参注射液,对比分析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后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经过1疗程治疗后NBNA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均较低,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采用脑活素联合复方丹参注射液进行早期通窍醒脑方法治疗老年缺氧缺血性脑病的临床疗效显著,安全性良好,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和应用.

    作者:高长生 刊期: 2013年第08期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