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光炉
目的:研究急性胰腺炎的CT诊断价值以及临床价值的讨论.方法:将我院2012年-2013收治的42例急性胰腺炎患者的CT诊断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患者CT表现的特征以及病变范围做出熟悉观察.结果:水肿性急性胰腺炎有28例,坏死性急性胰腺炎有14例,且42例都进过临床,实验室及腹腔穿刺证实.CT上的主要表现是胰腺的弥散性增大,密度降低,有5例患者的胰腺内出现局限性片状高密度出血影,2例患者的胰腺内出现大片状高密度出血影,8例患者胰腺内出现有不规则的低密度区.结论:CT检查能对急性胰腺炎以及其并发症做出准确的诊断,是一种简单有效的影像学方法.能为临床提供合理的治疗方法,有助于临床的诊断和治疗,并且为临床决定治疗提供有力依据,并降低病死率.
作者:高德胜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探讨早期肝纤维化的多普勒超声检查对临床防治的临床价值.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175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88例和对照组87例,两组均进行多普勒超声检查,治疗组88例先予以西医常规护肝治疗,如用维生素C和肝能片对症处理,再加解毒疏肝汤治疗(主要药物:金钱草、金银花、黄芩、龙胆草、郁金等),水煎服,分早晚2次口服;对照组87例只予以西医常规护肝治疗,2个月为一疗程.上述两组均治疗3个疗程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肝硬变患者的血小板(PC)计数显著提高(△P<0.05),白细胞(WBC)、凝血酶原时间(PT)、血清总胆红素(TBil)、丙氨酸转氨酶(ALT)、白蛋白/球蛋白(A/G)、层粘蛋白(LN)、透明质酸(HA)有及显著差异(﹡P<0.01).结论:早期肝纤维化的多普勒超声检查简便准确,对临床早期防治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尚春霞;于庆浩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探讨结直肠间质瘤的临床诊断、治疗和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夹江县人民医院2006年8月至2012年8月收治的14例结直肠间质瘤的临床、病理资料及随访结果.结果:临床表现为消化道出血(7/14)、腹部不适(4/14)、腹部肿块(2/14),无症状1例.病变部位为结肠6例,直肠8例.14例均行手术治疗,诊断为良性2例,交界性1例,恶性11例.免疫组化CD117(+)92%(13/14),CD34(+)78%(ll/14).随访率71%,病人平均生存时间为56个月.结论:低位直肠恶性间质瘤病人,宜经骶尾部或会阴部切口行直肠局部切除术.
作者:杨天旭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研究早期腰大池脑脊液持续外引流治疗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实施方法,观察并评估其疗效.方法:将64例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平均分为两组,每组各32例,分别用早期腰大池脑脊液持续外引流与传统方法即每天腰穿术放脑脊液进行治疗,对两组的各项指标作统计学分析,比较两种治疗方法的疗效.结果:早期腰大池脑脊液持续外引流治疗法与传统方法的两组患者,在颅内压的下降时间、意识障碍的恢复时间、头痛持续时间、血性脑脊液的转清时间及并发症的发生上存在明显差异,持续外引流的效果明显优于传统治疗法.结论:早期腰大池脑脊液置管持续外引流能明显改善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症状,便于调节流速、控制引流量,能够尽早清除血性脑脊液对脑的损害,从而起到平稳降低颅内压、提高疗效、减少并发症的作用.
作者:戴珂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研究探讨在对糖尿病患者的护理工作中采用人性化护理服务的应用价值.为医护工作人员在糖尿病护理领域提供理论参考依据.方法:对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期间在我院就诊的200名糖尿病患者实施人性化护理服务,然后对该200名糖尿病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分析我院实施人性化服务以来病人对护理工作的满意情况,并探讨在专科护理中推进人性化服务的措施.结果:在糖尿病护理工作中实施人性化服务以后,患者对医院就诊环境、护士行为举止、护士仪容仪表、护士服务态度、健康宣教的满意度均在93.00%以上,与实施人性化服务之前对比,糖尿病患者满意度有很大的提高.结论:在医院糖尿病护理工作中实施人性化护理,能够提高患者对医院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改善护患关系、医患关系,提高医院的诊治质量.
作者:龙秋仙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治疗重度子痫前期的临床效果.方法:对照组46例给予硫酸镁+地西泮+硝苯地平治疗,治疗组48例于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低分子肝素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治疗后尿蛋白、24h尿量、舒张压、平均动脉压等变化更明显,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治疗前后FIB、PT、APTT均未出现明显变化,治疗前后、组间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低分子肝素治疗重度子痫前期,可取得理想的治疗效果,有效改善尿蛋白含量、24h尿量,同时可降低舒张压、平均动脉压,加快康复,值得推广.
作者:吴燕冬 刊期: 2013年第08期
本文着重介绍了美国柯达公司生产的CR850成像系统的先进功能以及其工作过程中出现过的一些故障的判定和处理技巧.本文意于本人工作中总结这些故障的判断和处理技巧进行分享,供同行参考.
作者:林日宏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分析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全麻支撑喉镜下行声带息肉摘除术中的效果.方法:以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后于全麻支撑喉镜下行声带息肉摘除术治疗的患者作为观察组,以应用前采取相同治疗方式的患者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心理情况、恢复时间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率.结果:观察组患者心理状态及住院时间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者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全麻支撑喉镜下行声带息肉摘除术中可有效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从而缩短患者恢复时间,缓解患者负性情绪,提高患者与家属的满意率.
作者:胡林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通过对经腹腔镜手术治疗妇科疾病及进行计划生育手术孕妇开展围手术期护理,探讨腹腔镜妇科手术的护理方法.方法:术前对患者实施心理护理,术中结合科学合理的护理操作程序,有助于手术和麻醉的顺利实施,术后开展相应的伤口、饮食护理.结果:65例患者术后3~5d后均康复出院.结论:腹腔镜妇科手术前后的护理有效地促进患者的身心康复发展,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李旭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带蒂空肠瓣预防Roux-en-Y胆肠吻合术(CJ)术后返流性胆管炎的可行性及临床疗效.方法:在CJ术同时施行带蒂空肠瓣成形术30例,其中男性17例,女性13例;平均年龄38岁,严格遵循CJ适应证及手术原则,将胆支空肠预作Y型吻合、系膜缘侧2 cm处向对系膜缘侧前后肠壁作等腰三角形切除,近侧游离断端封闭,远侧游离断端与胃十二指肠支空肠作端端吻合,两支空肠并行固定.胆支空肠下端斜形断面与胃十二指肠支空肠肠壁形成的斜形隔和胆支空肠下端开口处空肠粘膜皱襞形成带蒂空肠瓣.术后效果恢复良好,通过碘液胆管造影、钡餐胃肠道造影、随访返流性胆管炎临床表现,观察带蒂空肠瓣抗返流情况.结果:带蒂空肠瓣引流通畅、排空好、无返流,无返流性胆管炎临床表现.结论:带蒂空肠瓣手术安全,无直接手术并发症,抗返流效果确切,缩短了胆支空肠长度.
作者:谷星;陈乾德;刘会锋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探讨阳和汤加味治疗胃溃疡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6月~2013年3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胃溃疡患者126例,按照入院的先后顺序将所有患者平均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其差异无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观察组使用阳和汤加味进行治疗,对照组使用西药常规治疗.结果:两组患者经过精心的治疗与护理,观察组有效率(96.82%)显著高于对照组有效率(71.42%),两组患者有效率比较,其结果存在着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阳和汤加味治疗胃溃疡效果显著,毒副作用孝,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马虎山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探讨牙周基础治疗在侵袭性牙周炎临床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09年2月至2011年2月来我院接受侵袭性牙周炎治疗和慢性牙周炎的患者100名,所有患者均接受牙周基础治疗,其中侵袭性牙周炎患者作为观察组,慢性牙周炎患者作为对照组,分别以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菌斑指数(PLI)、探针出血(BOP)、龈沟出血指数(SBI)及牙周探诊深度(PD)作为临床观察指标,并使用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的PLI、BOP、SBI及PD值均明显优于治疗前;对照组患者的PLI、BOP、SBI及PD值均优于观察组患者,P<0.05或P<0.01.结论:牙周基础治疗可有效的对侵袭性牙周炎的进行临床治疗,对于侵袭性牙周炎的临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杨静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对老年人脑梗塞的特点进行探析.方法:随机选取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期间我院所收治的脑梗塞114例患者,把老年人脑梗塞114例患者划分成非老年组和老年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体征、症状以及病因等,并且了解两组患者的治愈率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在病因上无显著差异,非老年组患者为51周岁的平均年龄,老年组患者为75周岁的平均年龄.结论:脑梗塞疾病的特点多为中年以上,病死率高,病程较长,而且治愈率较低;脑梗塞患者基本上均死于肺部感染与肾脏衰竭,因而老年人脑梗塞的预防主要是降低血脂、控制高血压,并且防范动脉粥样硬化,医务人员应当提起高度重视.
作者:姚竹芳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调查不同年龄人群HBsAg携带率和乙肝病毒感染率,抗-HBs、抗-HBc、HBeAg、抗-HBe阳性率,评价2003年将乙肝疫苗纳入计划免疫和乙肝项目实施效果.方法:采用入户调查方法,按照统一调查问卷,对每个调查对象进行个案调查,内容包括:一般情况,肝炎患病史,乙肝疫苗免疫史等.结果:本次调查人数307人,HBsAg阳性人数13人,携带率4.23%.其中1-4岁人群59人,阳性人数2人,HBsAg携带率3.39%,5-14岁人群91人,无HBsAg阳性,15-59岁人群157人,HBsAg阳性人数11人,携带率为7.01%.结论:我县5岁以下儿童HBsAg阳性率低,乙肝疫苗纳入计划免疫和乙肝项目效果显著,政府应加大投入,将疫苗纳入医保,提高高危人群疫苗接种率.
作者:张国强 刊期: 2013年第08期
近几十年来我国药品的不良反应检测工作逐渐开展,医院在取得显著成果的同时也使得我国医药卫生的监管机制体制暴露出许多问题.本文就当前药品应用领域中所存在的问题如大输液、针剂、抗生素、激素等的滥用,在医疗经营方面医院只注重利益而轻视自己的责任,药品的监管力度不足,药监局与卫生部门的协调不当,中药的不合理用药等方面对我国药品不良反应检测的不利因素进行分析,建立并完善药品不良反应检测的规章制度,提高医疗质量,保证患者的用药安全,提升医院社会形象的同时增进医院整体素质.
作者:金齐清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分析维持性血液透析死亡患者的临床资料,为临床提供防治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12年12月我院血透室行HD治疗的MHD患者,其中死亡32例,选取同期患者65例患者为对照组.死亡组和对照组的性别、年龄、平均动脉压、血红蛋白、血小板、纤维蛋白原、凝血酶原时间、白蛋白、血钠、感染进行比较.用logistic进行多因素统计分析,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死亡危险因素.结果: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死亡首位原因是心脑血管疾病,依次为感染、恶液质、自杀.高龄、贫血、高血压、感染是危险因素.结论:积极改善和控制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贫血、高血压、感染,可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及生活质量,达到临床预防目的.
作者:梁凌;李似姣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研究车祸患者的院前急救护理措施.方法:对我院2012年2月至2013年2月收治的42例车祸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2例患者中,40例患者安全入院,达到95.2%的生存率;2例患者死亡,其中有1例患者在急救现场死亡,1例患者在送入医院途中死亡死亡.结论对车祸患者进行有效的院前急救护理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生存率,降低患者的伤残率和死亡率.
作者:王安琼 刊期: 2013年第08期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统计数据,世界每年有1090万5岁以下儿童死亡,其中,60%是由于直接或间接营养不良造成的,而超过2/3的死亡是发生在新生儿出生后1年内,且与不恰当喂养方式有关.全世界儿童在出生后4个月内纯母乳喂养率不超过35%.补充喂养中由于食品的不恰当和不安全,可能会给发育中的婴儿造成终生不良后果.因此,WHO在全球发出倡议,强调婴儿在出生后6个月内应进行纯母乳喂养,并建议6个月后可以添加辅食,同时继续母乳喂养至出生后2年或更长时间[1].然而,国内外母乳喂养现状并不乐观.
作者:李延莉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对体表心电图改变在判断急性下壁心肌梗死相关动脉的价值进行分析探讨.方法:选取40例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的结果将其分为两组.右冠状动脉(RCA)组和左冠状动脉回旋支(LCX)组.结果:RCA 组患者导联aVL 的ST 段压低≥1 mm的发生率明显高于LCX 组患者两组有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有可比性(p<0.05).RCA 组患者导联aVL QRS 波群R/S 比值明显低于LCX 组,导联Ⅰ的R/ S 比值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无可比性(p>0.05).体表心电图aVL 导联ST段压低≥1 mm 作为急性下壁心肌梗死相关动脉为RCA 判断指标具有很好的特异性和敏感性.结论:aVL 导联ST 段压低和R/ S 比值缩小对急性心肌下壁梗死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作者:周芳琴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分析泌尿系统结石检查中B超诊断的效果,探究其临床价值.方法:利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观察分析来我院进行泌尿系统结石检查确诊的5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4例肾结石、17例输尿管结石、6例膀胱结石、3例后尿道结石患者;大结石:5.0× 3.0cm.结论:泌尿系统结石检查中B超诊断具有方便、快捷、安全等特点,具有很大的临床价值,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赵才飞 刊期: 2013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