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天旭
目的:探讨整脊疗法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笔者所在骨科2010年6月~2011年6月收治的10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单纯牵引后并按摩进行治疗;治疗组采用中医整脊疗法进行治疗,两组患者均治疗8次为1个疗程,总共治疗3个疗程后比较临床疗效.结果:对照组治愈18例,好转20例,未愈12例,治愈率为76.0%;治疗组治愈30例,好转15例,未愈5例,治愈率为90.0%.两组结果比较,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中医整脊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对疾病有良好的治疗作用,值得在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谭目升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耳鼻喉外科术后感染影响因素的分析与讨论.方法:选取2009年12月-2010年12月本院接收的耳鼻喉外科术后感染患者102例,对这些患者的术后感染发生的相关影响因素情况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102例耳鼻喉外科术后感染患者中,发生呼吸道感染38例(37.25%),泌尿道感染29例(28.43%),消化道感染21例(20.59%),其他感染14例(13.73%).对比分析后,发现手术持续时间、住院时间、抗生素使用和手术消毒环节是影响耳鼻喉外科术后发生感染的重要影响因素.结论:研究发现,尽量控制手术时间,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有针对性的进行抗生素预防感染治疗以及严格监管手术消毒环节可降低耳鼻喉外科术后感染的发生.
作者:罗东林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了解笔者单位近10年烧伤后院内感染病原菌的分布特点及耐药性情况.方法:收集2002-2012年笔者单位706例烧伤患者创面分泌物等标本中分离的病原菌,对其菌种分布特点及耐药性进行分析.结果:革兰阳性菌578株,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菌株数居首位,尤以甲氧西林耐药黄金色葡萄球菌居多,表皮葡萄球菌和粪肠球菌的菌株数分别位居第2、3位.革兰阴性杆菌316株,其中铜绿假单胞菌的菌株居首位,阴沟肠杆菌和鲍氏不动杆菌的菌株数分别位居第2、3位.检出真菌12株.结论:笔者单位病原菌的分布情况,可能与甲氧西林耐药葡萄球菌呈多重耐药性以及鲍氏不动杆菌产生各种类型的β内酰胺酶有关.
作者:丛威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探讨经内镜逆行胆胰管造影在胆总管疾病诊疗中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近期收治的胆总管疾病患者108例,所有患者均采取经内镜逆行胆胰管造影术进行临床检查.术后分别在第4、24、48小时时,对患者的血常规、血清、尿淀粉酶和肝功能进行检查;同时还要密切观察记录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变化情况,并且观察患者腹痛、呕吐等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经内镜逆行胆胰管造影术对于胆总管疾病的诊断具有很好的诊断效果,同时能够一次性完成胆总管结石和慢性炎症狭窄病症的治疗.108例患者均顺利完成内镜逆行胆胰管造影术检查,均未发生感染、穿孔等严重性的并发症其中有11例患者术后出现不良反应,经临床对症处理后均恢复正常.结论:内镜逆行胆胰管造影术与B超和CT检查相比具有更高的诊断敏感性和准确性,并且内镜逆行胆胰管造影术也是一项很好的微创诊疗术,具有操作简单、治疗迅速、创伤较小,诊治成功率高的临床效果.
作者:侯玉华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实施三维超声心动图在房间隔缺损镶嵌治疗中的应用,并对其的应用评估价值.方法:选取我院的在住房间隔缺损患儿18例,并对患者进行经胸微创封堵术.结果:在对患者使用经胸微创封堵术后,发现18例患者中,有1例患者因为房间隔缺损较大,房间隔上腔静脉缘的残存较短,经三维超声图像的观察发现封堵器不断的在新房间摆荡,从而导致经胸微创封堵术失败,后对其使用体外循环下外科手术进行治疗;其余17例患者经胸微创封堵术均成功.结论:经实践证明,三维超声图在对房间隔缺损镶嵌治疗时具有重要的使用价值.
作者:张金龙 刊期: 2013年第08期
近几年因为疾病需要进行手术的老年患者越来越多,由于老年人生理脏器功能的衰减,且所患疾病多为合并症,同术期的处理有一定的难度,需要合理选择进行麻醉并对各项生命指标进行严密观察,以确保手术的顺利进行及患者的安全.笔者选取我院2009年3月~2011年7月年龄在80岁以上的老年患者手术麻醉80例,围手术期对合并症进行严格控制,结果80例麻醉手术均顺利进行,无死亡病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再雄 刊期: 2013年第08期
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上腹或全腹压痛明显,并有腹肌紧张反跳痛;肠鸣音减弱或消失,可出现移动性浊音,并发脓肿时可扪及有明显的压痛的腹;伴麻痹性肠梗阻且有明显腹胀,腹水多呈血性,当胆总管或壶腹部结石、胰头炎性水肿压迫胆总管时,可出现黄疸.治疗上,早期行腹腔置管灌洗引流,能清除胰腺及其周围的坏死组织及渗液,减少毒性物质及各种炎症介质在腹腔内的吸收,对于缓解临床症状、防止多器官功能衰竭发生起着重要的作用.在灌洗治疗过程中,加强护理有利于降低急性重症胰腺炎的病死率、并发症的发生率.
作者:何竞男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倍他乐克对扩张型心肌病的治疗效果和药理.方法:选取2009年6月至2012年6月我院收治的扩张型心肌病患者80例进行分析,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40例,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倍他乐克治疗,对照组仅采用常规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复发率和死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左室射血分数、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心率、收缩压、6min步行距离均有显著变化(P<0.05),且观察组变化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倍他乐克治疗扩张型心肌病能够有效患者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患者的心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并降低复发率和死亡率,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罗庆云 刊期: 2013年第08期
本文分折了一起某公司未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的情况下,擅自开展自体细胞回输等医疗活动,从违法主体的认定、违法行为的认定、违法所得的认定等方面进行了分析讨论.
作者:张雪波;俞淑华;钟占华 刊期: 2013年第08期
中国的中医治疗已有了几千年的历史,对人类的健康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但是由于中药理论的不完善和复杂性,使传统的方法在中医药的研究中受到了很大的限制,严重的阻碍了传统中医药的发展和传承.数据挖掘技术是计算机技术中的一个新兴技术,它将数据库、人工智能、神经网络、信息减速、数据仓库、机器学习、统计学、遗传算法、模式识别等诸多学科的知识进行了融合,可以从大量的数据中挖掘出事先不知道的,但是却潜在的、有用的知识和信息.将数据挖掘技术应用在中药方剂的研究中,可以从古今大量的验方中挖掘出方剂的味、性、功效、归经等药理的信息,促进了中医药的临床试验和研究发展,对我国医药学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作者:孙巍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实践循症护理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本院2012年12月至2013年05月间5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循证护理组和常规护理组,对比观察研究其并发症的发生率及住院天数.结果:循证护理组与常规护理组相比,住院天数明显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降低,其中疼痛、尿潴留和便秘与腹胀具有统计学意义的显著差异(P<0.05).结论:循证护理能减少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能缩短住院天数,降低住院费用,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护理效果和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童飞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对体表心电图改变在判断急性下壁心肌梗死相关动脉的价值进行分析探讨.方法:选取40例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的结果将其分为两组.右冠状动脉(RCA)组和左冠状动脉回旋支(LCX)组.结果:RCA 组患者导联aVL 的ST 段压低≥1 mm的发生率明显高于LCX 组患者两组有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有可比性(p<0.05).RCA 组患者导联aVL QRS 波群R/S 比值明显低于LCX 组,导联Ⅰ的R/ S 比值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无可比性(p>0.05).体表心电图aVL 导联ST段压低≥1 mm 作为急性下壁心肌梗死相关动脉为RCA 判断指标具有很好的特异性和敏感性.结论:aVL 导联ST 段压低和R/ S 比值缩小对急性心肌下壁梗死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作者:周芳琴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前医院病案科学化管理,是医院管理现代化的重要环节,我院自1993年开始就应用计算机管理病案,使医院病案管理形成了计算机网络化管理,代替了传统的手工操作,极大的提高了病案资料的利用率,加强了医院的病案管理工作.深化的医院改革推进电子病案发展科学化的管理,病案管理在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作者:王豹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研究急性胰腺炎的CT诊断价值以及临床价值的讨论.方法:将我院2012年-2013收治的42例急性胰腺炎患者的CT诊断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患者CT表现的特征以及病变范围做出熟悉观察.结果:水肿性急性胰腺炎有28例,坏死性急性胰腺炎有14例,且42例都进过临床,实验室及腹腔穿刺证实.CT上的主要表现是胰腺的弥散性增大,密度降低,有5例患者的胰腺内出现局限性片状高密度出血影,2例患者的胰腺内出现大片状高密度出血影,8例患者胰腺内出现有不规则的低密度区.结论:CT检查能对急性胰腺炎以及其并发症做出准确的诊断,是一种简单有效的影像学方法.能为临床提供合理的治疗方法,有助于临床的诊断和治疗,并且为临床决定治疗提供有力依据,并降低病死率.
作者:高德胜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探讨黄连素联合硫糖铝治疗慢性顽固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以本院2010年1月-2012年12月间单纯应用黄连素治疗的61例慢性顽固性胃炎患者为对照组,以本院同期应用硫糖铝联合黄连素的61例患者为联合组,对比两组患者疗效.结果:联合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而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硫糖铝联合黄连素治疗慢性顽固性胃炎患者,疗效显著,复发较少,安全可靠,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吴会松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在儿科护理管理工作中运用细节管理的效果及具体实施方法.方法:将自2009年3月至2012年3月间于我院儿科住院治疗的105例患儿的完整资料为临床探究依据,根据护理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的55例患儿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接受细节管理,对照组患儿仅接受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后的并发症、护理纠纷、护理差错及患者满意度.结果:实施了细节管理后的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护理差错、护患纠纷均要明显低于对照组,而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以上各组间的差异均较明显,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儿科护理管理中实施细节管理可避免护理工作中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提高护理质量,有利于提高患者对医院的满意度.
作者:孙俊杰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分析维持性血液透析死亡患者的临床资料,为临床提供防治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12年12月我院血透室行HD治疗的MHD患者,其中死亡32例,选取同期患者65例患者为对照组.死亡组和对照组的性别、年龄、平均动脉压、血红蛋白、血小板、纤维蛋白原、凝血酶原时间、白蛋白、血钠、感染进行比较.用logistic进行多因素统计分析,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死亡危险因素.结果: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死亡首位原因是心脑血管疾病,依次为感染、恶液质、自杀.高龄、贫血、高血压、感染是危险因素.结论:积极改善和控制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贫血、高血压、感染,可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及生活质量,达到临床预防目的.
作者:梁凌;李似姣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观察降纤酶对时间窗内脑梗塞患者的溶栓疗效.方法:回顾性研究超急期新发脑梗塞患者在6小时时间窗内入院者,经急诊头颅CT证实,除外颅内出血同时其他条件允许,立即使用降纤酶静脉滴注溶栓.结果:大部分溶栓效果理想.结论:降纤酶时间窗内溶栓理想时间窗内溶栓疗效理想,医疗成本低.
作者:李发荣 刊期: 2013年第08期
本文共选择2010年8月-2012年8月来我院进行外伤暴盲治疗的54例患者(56只眼)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中医治疗和西医治疗.对比两组治疗疗效,本文得出中医治疗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显著意义,即P<0.05.因此,在进行外伤性暴盲治疗时,中医的汤剂治疗和针灸治疗具有较好疗效,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作者:白敬伟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探讨脑外科手术治疗之后颅内出血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接受规范脑外科手术治疗后出现颅内出血的22例患者临床资料,总结脑外科术后出血原因,并提出术后颅内出血防治方式.结果:22例患者术后再出血主要原因为止血不良(占比72.73%)、手术刺激(占比54.55%)、颅压骤降(占比50.00%)、机体本身因素(占比18.18%),止血不良为主要术后颅内出血引发因素(止血不良术后出血率明显高于其他几种因素,P<0.05).22例患者术后发生出血后经及时救治恢复良好15例,中、重度残疾5例,死亡或植物生存2例.结论:术中规范止血、避免手术操作刺激、控制术后颅压、防治相关机体影响因素是避免脑外科手术之后颅内出血的重要手段.
作者:刘光炉 刊期: 2013年第08期